檢測新利器!科學家將引力波探測器縮小了

2021-01-20 環球網

7月21日消息,GW150914是由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於2015年9月14日探測到的引力波現象,這一發現也創造了歷史。大部分引力波來自黑洞合併形成,少數則由中子星合併形成。為了偵測到微弱的引力波信號,科學家不得不建造超巨型的L型結構,兩臂必須拉長到將近4公裡。但有些引力波時間更小,比如原初黑洞。這些理論上的黑洞是源於早期宇宙大爆炸暴漲時物質的超高密度,質量遠低於現今理論的坍縮黑洞或假想的暗物質候選粒子軸子。

科學家表示,他們正在研究發現這些更小的引力波事件的方法,而且可能只需要1公尺大小的探測器,名為「懸浮感測器」(Levitated Sensor Detector,LSD)。這種探測器只需要一個稍稍大的桌子就可以放置,也將為引力波世界打開一扇全新大門。

首個LSD原型機的形狀將和LIGO探測器類似,同樣是L型,但比LIGO縮小了1千倍,兩臂只會有幾英尺。LIGO探測器是利用來回反射的鐳射光來檢測引力波事件的,而LSD則是追蹤在兩臂上漂浮的粒子,這些粒子受輻射壓影響而移動,當引力波通過時會干擾粒子的移動狀態,此時LSD就會檢測到引力波通過儀器的情形。

不同的引力波需要用不同程度的儀器偵測,以歐洲太空總署(ESA)為例,正在研發的鐳射幹涉儀太空天線(LISA)將會被發射到太空中常駐在那裡以便科學家們可偵測到更大的超大質量黑洞吞噬恆星產生的引力波。

LSD的發明讓科學家們得以探測到更小的引力波事件,為此凱克基金會已贊助100萬美元,研究人員表示將在兩年內完成模型建造,並在發表研究結果前可運行原型機一年。LIGO的成功,證明了引力波雖然難以觀測,不過技術一旦成熟便會捕捉到大量引力波事件,相信未來的LSD也是如此。

相關焦點

  • 引力波探測器或許檢測到了中子星和黑洞的碰撞
    但這一次,科學家們認為他們可能探測到了更奇怪的東西。在啟動第三次觀測後,室女座引力波探測器和兩個雷射幹涉引力波觀測站已經探測到了5個潛在的引力波信號。包括3種可能的碰撞,黑洞之間的的碰撞,一對中子星的碰撞,中子星與黑洞的碰撞。雷射幹涉引力波觀測臺和室女座科學聯合會正在幾近實時地公開發布他們的探測結果,這樣世界各地的天文學家就可以立即跟進自己的觀測結果。
  • 桌面大小的引力波探測器有望用於揭示暗物質之謎
    據外媒報導,是涉及引力波方面時,可能需要巨大的設備來檢測最微小的東西。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使用4公裡長(2.5英裡)的臂能夠探測到小於質子寬度千分之一的空間畸變。但是現在, 西北大學的一個團隊的目標是建造一個小到足以安裝在桌面上的引力波探測器,它可以檢測到較大設施所遺漏的信號。
  • 引力波將科學家指向難以捉摸的缺失環節黑洞
    天體物理學家對新的引力波「爆炸」感到非常興奮。自2015年以來,天體物理學家一直在使用重力波探測器來「聽到」線性調頻信號並解碼大規模碰撞,這些碰撞在時空上會發出微妙的漣漪。現在,根據雷射幹涉儀引力波天文臺(LIGO)及其歐洲同行處女座的最新研究,科學家們已經聽到了一種新的聲音,一種快速,深沉的「砰」聲,可以釋放出更多的宇宙秘密。
  • 桌面上的引力波探測器
    與此相伴的引力波如漣漪般擴散開來,拉伸擠壓著時空,向膨脹中的宇宙宣告這些最早誕生的黑洞。140多億年後的今天,美國西北大學的研究人員希望建造一種新的探測器——只有桌面大小,卻能讓人們以新的方式「聆聽」原始的低吼。這種新型引力波探測器與現今聲名大噪的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耗資十億美元,體量巨大)不同。
  • 雷射幹涉引力波探測器能看到引力波,其工作原理是什麼?
    處女座((Virgo))引力波探測器的鳥瞰圖,位於比薩(義大利)附近的卡西納。處女座((Virgo))引力波探測器是一個巨大的麥可遜雷射幹涉儀,臂長3公裡,與雙4公裡LIGO探測器相得益彰。這些探測器對距離的微小變化很敏感,這是特定頻率範圍內引力波振幅的函數。
  • 科學家可以比以前更好地捕獲引力波,引力波揭示了數十個黑洞崩潰
    現在,科學家可以比以前更好地捕獲引力波。儘管物理學家僅在2015年觀察到了這些宇宙「 chi」中的第一個,但探測器的後續改進為科學研究提供了越來越多的此類信號。路易斯安那州和華盛頓州的雙雷射幹涉儀引力波天文臺(LIGO)探測器,再加上一個名為處女座的歐洲同行,目前正處於冠狀病毒大流行和持續升級的另一個觀測中斷中,但是與該項目相關的科學家們花費了很多時間進行梳理數據創建了一個新目錄,包含在第三次聯合觀測活動的上半年(從2019年4月至2019年9月)中檢測到的數十種重力波信號
  • 引力波領域仍有大量未解之謎 多款下一代探測器將上線
    引力波領域仍有大量未解之謎 多款下一代探測器將上線 來源:科技日報 • 2020-09-18 15:06:25 近日,歐洲科學家將擬議的愛因斯坦望遠鏡
  • 引力波是什麼:引力波簡單通俗解釋
    正是這一錯誤使論文作者得出結論,認為引力波不存在。以後愛因斯坦糾正了這一錯誤,論文的結果取得完全相反的結論!儘管有證據表明引力波的存在,愛因斯坦仍不確信,並相信,即使確實存在引力波,也是非常微弱,以至於人類將永遠無法開發出檢測它們的技術。愛因斯坦並不是唯一從事引力波研究的理論家。
  • 量子壓縮器能極大提高探測器精度,識別出更多黑洞碰撞的引力波!
    在幹涉儀型引力波探測器中,這種反向作用效應表現為量子輻射壓力噪聲(QRPN),並將最終(但還沒有)限制靈敏度。在本研究中提出了使用量子工程光態來直接操縱系統中的量子反作用。在系統中它在10-50kHz範圍內佔主導地位,觀察到量子反作用噪聲降低了1.2dB。這一實驗是實現未來幹涉型引力波探測器QRPN降低和提高靈敏度的關鍵一步。
  • 愛因斯坦說宇宙存在引力波,科學家花了40年的時間,證明了引力波
    我們的科技發展如此之快,能在近百年的歷史中達到如此進度,主要跟一些偉大的科學家有著直接的關係。比如我們耳熟能詳的牛頓、愛因斯坦以及交流電之父特斯拉。正是因為這些偉大科學家近乎執著的性格,才有了我們的今天。但是,在人類歷史的發展中,不得不提一個最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
  • 科學家探測到引力波 中大"天琴計劃"將尋找宇宙弦音
    引力波最終探測成功,是基於全球科學家的共同努力和通力合作,這其中,也有中國科學家的參與。同時,中國的一些科研機構也正開展著相關研究,比如中山大學——既是中國引力波研究的先行者,也正走在探索的前沿。  A 為啥重要?  證實了廣義相對論預言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引力波還是一個非常陌生的概念。其實它是加速中的質量在時空中所產生的波動。
  • 問日本「大物理學」實驗之二:引力波探測器
    在本系列中,我將探訪日本的三項旗艦實驗,深入了解日本的大物理學。 KAGRA(神岡引力波探測器)於2012年開建,它的目標只有一個:探測引力波。 引力波就像時空的漣漪。帶質量物體移動時會產生引力波,但通常都很小很小。我們嘗試捕捉這些時空漣漪,並為此建造了探測器。
  • 新機制可測量量子輻射壓力噪聲 有助提高下一代引力波探測器靈敏度
    據英國《自然》雜誌25日發表的一項量子物理學最新研究,美國科學家團隊設計了一種將會影響下一代引力波探測器噪聲測量的機制,有助於開發降低這種噪聲的技術,從而大幅提高引力波探測的靈敏度。引力波探測意味著人類在前往未知世界的路上更進了一步。
  • 科學家宣布發現引力波
    新華社華盛頓2月11日電(記者林小春)美國科學家11日宣布,他們探測到引力波的存在。引力波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實驗驗證中最後一塊缺失的「拼圖」。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麻省理工學院以及「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的研究人員當天在華盛頓舉行記者會,宣布他們利用LIGO探測器於2015年9月14日探測到來自於兩個黑洞合併的引力波信號。  據他們估計,這兩個黑洞合併前的質量分別相當於36個與29個太陽質量,合併後的總質量是62個太陽質量,其中相當於3個太陽質量的能量在合併過程中以引力波的形式釋放。
  • 「極目」遠眺引力波
    該衛星載荷總師李新喬介紹,「極目」將是幾年之內在軌運行的伽馬暴探測靈敏度最高的天文衛星,也是對磁星爆發、快速射電暴、地球伽馬閃等爆發事件綜合探測能力最強的衛星。那麼,這顆科學衛星要去看什麼?又有什麼超凡本領?
  • 新引力波發現全過程:人類首次「看見」引力波 從此對宇宙有了感知
    與過去的引力波觀測相反,這次可以通過常規光學望遠鏡檢測到,從而使科學家對這個宇宙碰撞有前所未有的深入了解。這是由於之前所有四次檢測都來自黑洞的合併,而黑洞是不發光的。但此番這些波浪是由兩個遙遠的中子星暴力碰撞造成的,碰撞之後產生超密物質。當這兩個物體結合在一起時,它們彼此急速地相互纏繞,形成一個巨大的火球,用地球上的望遠鏡也可觀測到。
  • 引力波探測器觀測到一個巨大黑洞的信號
    現在,LIGO和Virgo引力波探測器已經觀測到一個令人震驚的巨大黑洞的信號。據推測,引力波探測到的是宇宙碰撞的結果,撞上了一個非常小的黑洞,據說重達100個太陽。然而,LIGO Virgo的科學家迄今拒絕證實或否認所謂的探測,因為這種探測被認為在實際上是不可能的。
  • 引力波探測器發現迄今最強黑洞合併事件
    引力波探測器探測到了天文學家未曾想到的驚人發現——迄今為止我們所知的最大規模的黑洞合併事件。9月2日,《物理評論快報》和《天體物理學期刊快報》分別上線文章,介紹了這項發現。此次黑洞合併最早被發現於2019年5月21日,合併產生的引力波被美國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和義大利室女座幹涉儀(Virgo)探測到,合併事件被命名為GW190521。兩個探測器感應到了黑洞合併產生的最後四個波紋,波紋頻率在一百毫秒內從30赫茲升至80赫茲。根據探測到的引力波,天文學家可以估算黑洞質量。
  • 物理界沸沸揚揚,觀測引力波為何如此重要?科學家給出了五個原因
    我們可以聽到引力波。科學家和藝術家已經開始聯手從藝術的角度詮釋引力波。那為什麼我們花了100年才發現引力波呢?因為這些漣漪極其微小,大概是質子核大小的千分之一,所以我們需要一個相對來說非常劇烈的事件來產生足夠的引力波供我們探測。當然同時我們還需要一個非常靈敏的探測器。
  • 靈敏度升級:科學家探測到GW黑洞相撞的引力波信號
    ▼ LIGO 和 Virgo 引力波探測器已運行多年,在經歷了一輪升級之後,其探測範圍已進一步擴大,並且很快揭示了一個新事件的細節。在環繞整個宇宙的「引力波之聲」中,科學家們首次捕捉到了更高頻的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