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世界GDP超過2萬億美元的國家有幾個呢?只有8個,分別是是美國、中國、日本、德國、印度、英國、法國和義大利,從區域的角度看,美國在北美;中國和日本在東亞;德國、英國、法國和義大利在西歐;印度在南亞。北美、西歐和東亞是目前世界經濟的三大引擎,南亞的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國,與人口第一大國的中國已經相差無幾,再過10年,印度人口有很大可能超過中國,目前,印度人口也比較年輕,年輕勞動力佔比更有優勢。因此,這些國家是世界上目前經濟上重要的八個。
西歐由於近500年大航海時代及工業革命的領先,在美國崛起之前,一直處於世界領先的地位,美國其實也是歐洲這幾個國家的人過去開發起來的,因此,一說到發達國家,歐美經常並稱,日本是亞洲最早學習歐洲的國家,很早就脫亞入歐,因此,工業也很快追上歐美發達國家,在亞洲最早實現現代化,經濟總量在2010年之前的很多年都是世界第二,遠超歐洲任何一個國家。
中國和印度則是世界上人口超過13億的僅有的兩個大國,遙遙領先於世界其他任何國家,世界人口第三名的美國人口只有3.3億,還不到中國或印度的四分之一。因此,潛力都非常大,如果這兩個國家都把精力用於經濟建設,其潛力將是極其巨大的,中國自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經過40年的改革開放,以經濟建設為中心,2019年的GDP達到14.36萬億美元,與美國一起遙遙領先於世界其他國家,世界GDP第三名的日本2019年的GDP總量只有5.08萬億美元,中國是其2.87倍。印度目前雖然剛進入世界前五俱樂部,但如果能夠很好的處理國內經濟問題,那麼,有可能複製中國的類似發展道路,其經濟總量會比較快趕上來,畢竟人口總量排在那裡,當然,如果處理不當,則發展就比較緩慢了。
這幾年,世界各種專業經紀機構,包括著名的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高盛、日本三菱等等,都對10年後的世界經濟發展作出預測,也就是2030年時世界經濟總量有怎麼樣的變化?美國領先世界GDP已經126年了,目前中國的GDP還是只有美國的三分之二,但很多機構都在預測的一個重要趨勢是中國在2030年時GDP會超過美國。另外一個預測的重點是另一個人口大國,印度的GDP在2030年時是否會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三大的經濟體?
根據日本三菱和多家智庫的預測,比較一致的觀點是中國10年後GDP總量超過美國是大概率事件,但印度由於國內的土地改革一直無法順利進展,還有種姓制度也難以克服,這些都會導致印度生產力和人的積極性難以比較完全的釋放,經濟進展有很大可能性不如當年鄧小平改革開放後的中國那麼快的發展,因此,印度的GDP總量在10年後的2030年仍然可能不會超過日本。歐洲雖然在前八國裡面佔了四國,但都比較偏後,這些年的發展也遠不如中國和印度快。這四個國家的人口加起來也只有2億多,而且地理和文化上比較相似,可以放在一起討論。
因此,根據預測,2030年時,世界經濟五極可能就是中國、美國、西歐四國、日本和印度,具體比例如下:
中國GDP佔世界總量的23.9%;
美國GDP佔世界總量的17.0%;
西歐四國GDP總量佔世界總量的10.2%;
日本GDP佔世界總量的5.8%;
印度GDP佔世界總量的4.0%。
這八國GDP加起來佔世界總量的60.9%,而在2019年這八國加起來佔世界是64%,下降了3.9%,說明世界更加多極化,但最重要的五極還是這八個國家,不過,這近百年來由美國主導的國家經濟秩序也會發生很大的改變,東方大國的崛起已經勢不可擋,國運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