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引力波探測器能揭示蟲洞存在 開啟新宇宙

2020-12-08 快科技

物理學家發現的時空漣漪或許有朝一日能揭示蟲洞的存在,而通過它們,人類或許就能前往另一個宇宙。儘管愛因斯坦早在1916年就預言了引力波的存在,但直到2016年,通過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科學家才首次探測到了引力波,並揭示了黑洞碰撞的效應。近日,一項新研究宣稱,近年來多個科學團隊探測到的引力波信號可能不僅有黑洞碰撞的結果,也有可能部分來自蟲洞的碰撞。

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區分二者的方法,即監測蟲洞特徵性回聲的存在。儘管目前技術的靈敏度還不足以從引力波讀數中將這些變化提取出來,但不久的將來,新型引力波探測器或許有可能分辨出這些差異,從而為利用蟲洞實現星際旅行提供可能。

來自比利時荷語天主教魯汶大學和西班牙馬德裡大學的研究人員創建了一個模型,用於預測由兩個旋轉蟲洞碰撞而產生的引力波如何被探測到。到目前為止,科學家觀測到的引力波在極短時間內就會完全消失。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可能是引力波來源的黑洞存在著事件視界。

但是,如果這種事件視界並不存在,就像蟲洞中的情況一樣,那這些振蕩就不會完全消失。相反的,信號中應該會有持續一段時間的回聲,而這些回聲直到現在可能都還未被注意到。

「蟲洞不具有事件視界,而是作為一種可以穿越的時空捷徑,一種非常長的管道,能讓我們前往另一個宇宙,」研究者帕布羅·布埃諾在一份書面聲明中說,「而且它們也會旋轉,能使它們產生的引力波發生變化。」

長期以來,科學家通過大量實驗、理論模型和間接觀測來支持黑洞存在的理論,其中就包括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和室女座幹涉儀所探測到的引力波。科學家認為,這些引力波來源於遙遠宇宙中黑洞的碰撞。然而,黑洞存在著一個問題,它們的邊緣被稱為事件視界,包括物質、輻射或其他任何東西進入黑洞之後,就再也無法逃脫。事件視界的存在與量子力學的規律相衝突。根據量子力學,信息將永遠被保存下來,不會被消滅。

處理這一衝突的理論方法之一,就是探索這樣一種可能性:我們觀測到的「黑洞」是否就是以往理論中所描述的黑洞。它們可能是某種奇特緻密天體,比如蟲洞、絨毛球、墳墓星和玻色子星等。

由於蟲洞不具有事件視界,因此可能會在LIGO和VIRGO記錄的引力波中留下印記。「這兩個探測器探測到的引力波信號最後一部分——稱為鈴振——與兩個黑洞碰撞的最後階段相吻合,」荷語天主教魯汶大學的帕布羅·卡努補充道。

「由於事件視界的存在,這些信號具有在短時間內完全消失的特徵。但是,如果沒有事件視界,這些振蕩就會完全消失,」他繼續說道,「相反,經過一段時間後,它們會產生一系列『回聲』,類似於井中聲音的情況。」該研究的完整結果發表在近期的《物理評論D》雜誌上。

天文學家認為,人類有一天或許能利用蟲洞來進行星際旅行。利用蟲洞來太空旅行的問題在於,它們本身非常不穩定。當一個粒子進入蟲洞時,它還會引起導致整個蟲洞結構崩塌的擾動。不過,一些研究宣稱,通過這些理論上的捷徑是可能的,前提是藉助一些極端的力量。未來人類或許在蟲洞中移動數米,就能跨越數光年的距離,甚至進入全新的宇宙。

什麼是蟲洞?

時空可以扭曲和變形,但這需要大量的物質和能量。就蟲洞而言,通過時空結構的扭曲,可以形成連接不同宇宙的捷徑。想像在紙上畫出兩個標記,代表時空中的兩個點。用直線將這兩個點連接起來,代表它們在正常時空中的距離。如果把這張紙彎曲——相當於時空的扭曲——使兩個點重疊,然後用鉛筆戳穿,便為兩個點連接提供了距離更短的方式。蟲洞連接不同時空的方式就與此類似。

天文學家認為,人類有一天或許能利用蟲洞來進行星際旅行。利用蟲洞來太空旅行的問題在於,它們本身非常不穩定。當一個粒子進入蟲洞時,它還會引起導致整個蟲洞結構崩塌的擾動。不過,一些研究宣稱,通過這些理論上的捷徑是可能的,前提是藉助一些極端的力量。

什麼是黑洞?

黑洞的密度極大,引力極強,以至於任何形式的輻射都無法掙脫——包括光在內。它們是強大的引力源,能吸收周圍的塵埃和氣體。科學家認為,星系中的恆星正是圍繞著黑洞運轉。

科學家對黑洞形成的確切過程仍然知之甚少。它們可能來源於巨大的氣體雲。比太陽大10萬倍的氣體雲塌縮之後,便形成了黑洞。許多這樣的黑洞碰撞、融合,形成更大的超大質量黑洞。在所有已知的大型星系中央,都存在這樣的超大質量黑洞。

超大質量黑洞還可能來自巨大的恆星,其質量約為太陽的100倍。當這些恆星的燃料耗盡之後會逐漸塌縮,並最終形成黑洞。大型恆星死亡之後還可能經歷超新星爆發。這種爆發極其明亮,能將恆星外層的物質拋散到太空深處。

相關焦點

  • 最新研究發現黑洞與蟲洞的碰撞也會產生豐富的引力波
    然而,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黑洞與蟲洞的碰撞也會產生豐富的引力波。8月27日,據國外媒體報導,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在假設蟲洞存在的前提下,模擬分析了5倍太陽質量黑洞穿過200倍太陽質量的蟲洞。結果表明,黑洞可穩定穿越蟲洞,在黑洞進入和離開蟲洞的過程中,會出現迄今從未探測到過的特殊引力波信號。黑洞為何會「落入」蟲洞內?所發出的一種特殊的引力波是什麼樣的?
  • 繞著蟲洞旋轉的黑洞可能會發出奇異的引力波
    蟲洞是穿越時空的隧道,連接著宇宙的不同部分(概念圖)圍繞蟲洞旋轉的黑洞可能會釋放出一種新引力波模式  在一項新研究中,科學家對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和室女座幹涉儀的數據進行了分析,提出了宇宙中可能會出現時空隧道的假設。
  • 繞著蟲洞旋轉的黑洞可能會發出奇異的引力波
    北京時間7月31日消息,在一項新研究中,科學家對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和室女座幹涉儀的數據進行了分析,提出了宇宙中可能會出現時空隧道的假設
  • 蟲洞和黑洞哪個厲害?引力波或能區分這2種神秘天體
    在科幻作品中,我們經常看到「蟲洞」的概念,它被想像成時空穿梭的隧道,連接著宇宙中相距遙遠的不同區域,甚至有人大膽設想,它連接著不同的宇宙。物理學家掌握著廣義相對論,他們相信引力是時空扭曲的結果,所以他們也相信蟲洞確實是可能存在的。假如存在一種奇異的物質,它的質量是負的,就能把蟲洞的「咽喉」撐開,形成一個隧道。
  • 黑洞與蟲洞相遇後結局眾多 但都繞不開引力波
    然而,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黑洞與蟲洞的碰撞也會產生豐富的引力波。  8月27日,據國外媒體報導,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在假設蟲洞存在的前提下,模擬分析了5倍太陽質量黑洞穿過200倍太陽質量的蟲洞。結果表明,黑洞可穩定穿越蟲洞,在黑洞進入和離開蟲洞的過程中,會出現迄今從未探測到過的特殊引力波信號。
  • 下一代引力波「捕手」:有望揭示更多宇宙秘密
    「愛因斯坦望遠鏡」提上日程  下一代引力波「捕手」:有望揭示更多宇宙秘密  今日視點  近日,歐洲科學家將擬議的愛因斯坦望遠鏡(ET)納入「歐洲研究基礎設施戰略論壇」(ESFRI)路線圖內。ESFRI在歐洲研究基礎設施的決策中起關鍵作用,ET的設計目前已經得到歐盟委員會及歐洲各地約40個研究機構和大學的財團支持。
  • 下一代引力波「捕手」:有望揭示更多宇宙秘密
    ESFRI在歐洲研究基礎設施的決策中起關鍵作用,ET的設計目前已經得到歐盟委員會及歐洲各地約40個研究機構和大學的財團支持。據物理學家組織網9月15日報導,計劃中的ET是地基引力波探測器,它將能夠發現更多黑洞和中子星並和事件,從而測試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並使引力波天文學變得更加精準。
  • 恆星這個「小動作」 或能揭示蟲洞的存在
    索恩告訴薩根,最好的辦法是穿越一個蟲洞(wormhole)。近日,一項最新研究表明,恆星的一些特殊「小動作」可能會揭示出蟲洞的存在。因為蟲洞需要極大的時空扭曲,而時空扭曲又取決於非常強大的引力。據報導,有研究人員一直在觀測人馬座A*附近的一顆名為S0-2的恆星。如果蟲洞確實存在於人馬座A*附近,S0-2就會受到蟲洞另一邊的恆星引力的影響,那麼隨著時間的推移,S0-2會輕微偏離預期的軌道。
  • 桌面大小的引力波探測器有望用於揭示暗物質之謎
    據外媒報導,是涉及引力波方面時,可能需要巨大的設備來檢測最微小的東西。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使用4公裡長(2.5英裡)的臂能夠探測到小於質子寬度千分之一的空間畸變。但是現在, 西北大學的一個團隊的目標是建造一個小到足以安裝在桌面上的引力波探測器,它可以檢測到較大設施所遺漏的信號。
  • 當黑洞落入蟲洞之中,會出現一種神秘引力波
    最新研究推測稱,如果蟲洞真實存在,那麼完全可以吞下黑洞。  一項最新研究稱,天文學家認為他們可能利用被稱為引力波的時空漣漪探測到黑洞落入蟲洞,但前提是蟲洞確實存在,並且蟲洞吞下黑洞的事件可能發生過。  由於引力波非常微弱,因此很難探測到,甚至愛因斯坦也不確定它們是否真的存在,以及能否被發現。經過科學家幾十年的研究,2016年,科學家報導稱,使用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探測到首個引力波存在的直接證據。
  • 黑洞落入蟲洞會發生什麼?出現一種神秘引力波!
    黑洞落入蟲洞會發生什麼呢?最新研究推測稱,如果蟲洞真實存在,那麼完全可以吞下黑洞。愛因斯坦於1916年首次預測引力波的存在,依據他的觀點,引力是質量扭曲時空時產生的,當兩個或者兩個以上天體在一個引力波內運動時,會產生以光速傳播的引力波,在運動過程中拉伸和擠壓時空。由於引力波非常微弱,因此很難探測到,甚至愛因斯坦也不確定它們是否真的存在,以及能否被發現。
  • 引力波研究存在很多未解之謎,科學家嘗試新技術,幾年內全面投入
    宇宙研究一直是人類十分熱門的話題,而且也是人類永恆研究的一個課題。當我們在研究宇宙的時候遇到了很多未解之謎,其中引力波就是。最近大家關注的一個話題。很多人覺得引力波十分簡單,但實際上引力波能夠揭示宇宙最深層次的奧秘,比如為什麼星球會懸浮在空中,而不會無限的墜落。
  • 黑洞、蟲洞都很可怕:產生巨大引力波
    今年年初,科學家做出了「本世紀最大的科學突破」,發現了引力波的存在。與此同時,研究人員還指出,這些引力波是由兩個大小約為太陽30倍的黑洞碰撞時產生的。但一項最新研究稱,其它現象也很容易產生引力波,如蟲洞或gravaster(一種內部由暗物質組成的天體)。
  • 新研究!宇宙黑洞掉進比自己大60倍的蟲洞是一個什麼樣的體驗?
    新的研究發現,天文學家認為,他們可能能夠利用時空中的漣漪(稱為引力波)來探測落入蟲洞的黑洞,但前提是蟲洞確實存在並且這種情況曾經發生過。新研究!宇宙黑洞掉進比自己大60倍的蟲洞是一個什麼樣的體驗?引力波非常弱,因此很難檢測到,甚至愛因斯坦也不確定它們是否真的存在,以及是否會被發現。經過數十年的研究,科學家報告了 2016年使用雷射幹涉儀重力波天文臺探測到的重力波的直接證據。引力波天文臺已經發現了20多個巨大的碰撞,這些碰撞是非常密集和巨大的物體(例如黑洞和中子星)之間的碰撞。
  • 引力波領域仍有大量未解之謎 多款下一代探測器將上線
    除ET外,美國的雷射幹涉儀引力波天文臺(LIGO)正在升級;日本和印度的引力波探測器的建造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之中。ET光學聯席主席、英國思克萊德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主任斯圖爾特·裡德教授說:「未來的引力波天文臺,如ET等,有望幫助研究人員發現更多黑洞和中子星並和現象,使我們能更好地描繪宇宙如何膨脹,並觀察到全新的事件。」
  • 愛因斯坦說宇宙存在引力波,科學家花了40年的時間,證明了引力波
    可以書,愛因斯坦的研究對人類的文明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愛因斯坦所達成的成就,直到今天也沒有人能打破或者超過愛因斯坦。並且,現代科學界依然有不少科學家在研究著愛因斯坦的那些朝前的理論和猜想。要說愛因斯坦對人類科技進步有著巨大推動作用的理論還是在100多年前愛因斯坦所提出的相對論。相對論是愛因斯坦最偉大的成就之一。
  • 黑洞落入蟲洞會發生什麼?出現一種神秘引力波!
    據國外媒體報導,黑洞落入蟲洞最新研究推測稱,如果蟲洞真實存在,那麼完全可以吞下黑洞。天文學家認為他們可能利用被稱為引力波的時空漣漪探測到黑洞落入蟲洞,但前提是蟲洞確實存在,並且蟲洞吞下黑洞的事件可能發生過。
  • 當黑洞落入蟲洞會發生什麼?科學家:或將會出現一種神秘引力波
    黑洞和蟲洞,哪一個更厲害?黑洞落入蟲洞會發生什麼?看到這些問題你會糊塗吧!黑洞是宇宙中的一種天體,而蟲洞確是一種被認為可能存在的連接兩個不同時空的狹窄隧道,這是兩種不同性質的事物,怎麼能比較呢?蟲洞是1916年由奧地利物理學家路德維希·弗萊姆首次提出的概念,1930年由愛因斯坦及納森·羅森在研究引力場方程時假設的,認為透過蟲洞可以做瞬間的空間轉移或者做時間旅行。但迄今為止,科學家們還沒有觀察到蟲洞存在的證據。
  • 「蟲洞」存在嗎?蟲洞能穿越時空嗎?
    蟲洞其實只是一個科學假說,還停留在科幻當中,常常會被用來拍攝成科幻題材,目前科學家還沒有找到任何蟲洞存在的證據,也就是說,我們沒有辦法證明蟲洞是真實存在的。按照這個科學假說,我們知道,如果蟲洞真的存在,我們也很難進入到其中,而且有可能會被潮汐力撕碎,如果真的能夠進入,則會穿越到另外一個時空當中。那具體是咋回事呢?
  • 「愛因斯坦望遠鏡」提上日程,下一代引力波「捕手」將揭示更多宇宙秘密
    ET光學聯席主席、英國思克萊德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主任斯圖爾特·裡德教授說:「未來的引力波天文臺,如ET等,有望幫助研究人員發現更多黑洞和中子星並和現象,使我們能更好地描繪宇宙如何膨脹,並觀察到全新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