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桶志願者協助垃圾分類!流過車陂街道的河湧又見魚群暢遊

2020-12-04 身邊24小時

廣州車陂全面推行垃圾分類8個月,成效顯著

體驗團的小朋友在車陂垃圾主題文化公園內學習垃圾分類 羊城晚報記者 梁喻 攝

羊城晚報記者 梁懌韜 實習生 吳之行 黎裕珊 王沫依 黃士

15日,羊城晚報與廣州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聯合舉辦「廣州垃圾分類觀察體驗」活動。記者隨體驗團,走進今年3月率先在全市城中村推行垃圾分類的天河區車陂街道了解到,車陂街道全面推行垃圾分類8個月,不僅實現廚餘垃圾收運量大幅增加,還助推了車陂湧治水工作。參團的專家和市民代表,對如何進一步推動城中村垃圾分類工作提出意見建議。

廚餘垃圾收運量提升9.5倍

11月15日下午,記者隨體驗團到訪車陂街道時並非垃圾投放時間,但街道範圍的23個定時投放點都嚴格落實守桶督導制度,守桶員守候在垃圾桶旁指導協助居民分類投放垃圾。這與記者提前一周到車陂實地觀察的結果一樣。

記者了解到,車陂街道抓住生豬養殖行業規範化時機,治理餐飲行業長期存在的「賣潲水」陋習,同時打擊向河湧偷排偷倒餐廚廢棄物行為,適時引導餐飲企業將廚餘垃圾交政府部門統收統運。據車陂街道環衛站統計,自今年3月車陂全面推進垃圾分類工作以來,車陂每天的廚餘垃圾收運量約19噸,而全面推進垃圾分類之前,該範圍每天僅能收運約2噸廚餘垃圾,目前每天的廚餘垃圾收運量相當於之前的9.5倍。

「每一位車陂居民,都能體會到垃圾分類帶來的好處。」車陂街道沙美社區居委會主任劉玉清表示,流經城中村核心地帶的車陂湧,曾因居民偷排偷倒餐廚廢棄物常年黑臭,近來,在前期治水消除黑臭的基礎上,車陂嚴格落實垃圾分類制度,不僅讓黑臭消除的效果維持,清澈的河水還引來魚群暢遊。

垃圾分類宣傳與當地文化結合

「今天走訪車陂,讓我刮目相看。」廣州市城市礦產協會秘書長李志紅表示,城中村是具有廣州特色的社區構成,能夠讓精細化城市管理制度在這類社區推行,與車陂的基層治理能力和有效的科學決策分不開。李志紅還發現,車陂街道有不少掛在牆上的垃圾分類宣傳文圖,當中不少與龍舟文化相結合,更好地宣傳了垃圾分類。

廣州東部生物質綜合處理廠(廣州朗坤公司)總經理張卓在體驗活動前一天,也曾到車陂城中村探訪。「守桶志願者協助居民分類,是現階段不少城市提升垃圾分類成績幫助居民養成習慣的有效辦法。」張卓表示,他所在的工廠負責處理廣州不少地方的廚餘垃圾,目前廠裡廚餘垃圾的處理量和純度超過前期預期,「類似車陂這樣的城中村將廚餘垃圾分出來,或是廚餘垃圾量超預期的原因」。

車陂垃圾分類成果明顯,但體驗團認為,車陂垃圾分類水平仍可再上新臺階。蹲訪車陂期間,記者就發現,還有一定數量居民不按規定分類投放垃圾,城中村空間狹小也讓不少垃圾分類設施難以設置。

來源:金羊網

【來源:金羊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超3萬名黨員齊參與,廣州天河形成垃圾分類「天河經驗」
    21個街道220個社區黨組織全面構建形成「區域化黨建+垃圾分類」工作機制;發動黨員參與入戶宣傳、守桶引導,3萬多名黨員參與垃圾分類入戶宣傳和守桶引導。強勢宣傳,線上線下齊發力,線下開展「洗樓式」入戶宣傳、擺攤設點宣傳,線上寓教於樂推送「垃圾分類智會人」等,有效拓展分類知識深度,知曉率達99%;站桶引導,全面發動黨員、志願者、環衛工人、物業清潔工站桶引導,形成物管小區物業站桶、非物管小區街道兜底站桶的「天河站桶特色」,推行不分類紅黃牌警告和拒收拒運制度,有效把控垃圾分類精度;注重人性服務,優化投放環境,全面實施投放點硬底化、遮雨篷、洗手盆、照明燈、
  • 贛州經開區黃金嶺街道:生活垃圾分類初見「綠色」成效
    黃金嶺街道楊梅村作為贛州經開區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小區之一,於2020年9月正式施行垃圾分類,建成了垃圾分類收集亭7個和1處大件垃圾投放點,同時配置7名垃圾分類指導員,4名垃圾分類監督員以及30餘名垃圾分類志願者,生活垃圾分類初見「綠色」成效。志願者正在協助居民進行垃圾分類。
  • 這個街道的居民因為參加垃圾分類,幸福感提升!
    寶媽一邊帶娃一些學習垃圾分類?老人一邊唱歌一邊宣傳垃圾分類?這個街道的垃圾分類竟然大大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幸福指數… 「我第一次發現,原來垃圾分類也可以這麼有趣,一邊唱歌一邊宣傳垃圾分類,不僅好記,還有趣,下次的活動我也報名了,我還叫了我的幾個朋友一起來參加」,寧波鄞州首南街道格蘭春天社區的李阿姨說。
  • 垃圾分類成為日常生活「新常態」,以後扔垃圾咱得見「圾」行事!
    垃圾分類成為日常生活「新常態」,以後扔垃圾咱得見「圾」行事!>街道社區是垃圾分類工作宣傳推廣的重要關口。早在今年5月,和平區新興街朝陽裡社區就開啟了垃圾分類工作的序幕。
  • 崮雲湖街道開展「敲門行動」,垃圾分類入戶入腦
    為紮實推進垃圾分類工作,打造高標準的垃圾分類社區,廣泛發動小區居民參與生活垃圾分類,切實實現引導有序、規範投放,同時提升居民知曉率、參與率、滿意率和投放準確率,崮雲湖街道聯合志願者在文匯嘉苑和蘭園小區開展「敲門行動」,入戶宣傳垃圾分類知識。
  • 四點半課堂 玩轉垃圾分類——中山路街道從娃娃抓起 寓教於樂開展...
    隨著《青島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的實施,垃圾分類「大考」已然拉響。中山路街道上下掀起了垃圾分類熱潮。街道社區會如何響應上級號召推進垃圾分類的落實,有哪些好做法、好舉措?社區居民接受度如何,生活方式有哪些變化?衛生環境又有哪些改善?為了更加深入了解垃圾分類在街道的落實情況,本報推出「垃圾分類 文明生活」欄目,持續關注中山路街道的垃圾分類行動,並及時與居民朋友們分享。
  • 南蛇坑河湧治理顯成效
    信息時報記者 何馨傑 攝   信息時報訊 (記者 何馨傑) 為了加強對河湧的治理和保護,沙東街積極響應市、區府關於加快水環境治理的工作部署,2017年8月,成立了街道河長辦,切實加強和落實對轄內水環境汙染的源頭治理和維護等各項工作
  • 平谷鎮凝聚「紅藍橙」力量 垃圾分類見成效
    在迎賓花園社區,身穿藍色志願者背心的垃圾分類指導員楊文平自豪地說:我所負責的1號分類投放點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最開始不足10%的源頭分揀率,現在已經能夠接近40%的源頭正確分揀率。自5月1日實施垃圾分類以來,我就在迎賓花園小區進行桶前指導。
  • 河湧保潔隊與熱心市民、警方合作救起陷入河湧淤泥中的女孩
    9月12日晚,一位年輕女孩在海心沙落水,在天河環衛三所河湧保潔隊員和熱心市民的幫助下,最終被救起。值得一提的是,這是今年該河湧保潔隊第七次救起落水者。多方協作救起落水者9月12日晚7時許,58歲的天河區河湧保潔隊環衛工人梁蘇蝦和35歲的同事楊新宏正駕駛保潔船在天河區二沙湧珠江口進行保潔作業。
  • 分類後的垃圾有什麼用?志願者舉例講述告訴您垃圾分類多重要!
    為進一步推行垃圾分類,改善社區環境,提升資源回收利用率及社區文明程度,鄭州市惠濟區新城辦事處日前聯合美家淨物業在正商家和家組織開展了主題為「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創建優美社區環境」的志願者宣傳活動。活動現場,志願者通過精彩分享和舉例講述,讓更多居民意識到垃圾分類的重要性,並引導更多人積極行動,身體力行。  「為什麼倡導人人參與垃圾分類?」「分類後的垃圾去哪兒了?」
  • 鞏固背街小巷改造成果 推進小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安寧區培黎街道...
    「小區乾淨整潔,鄰裡友愛相助,車讓人,人守規,消費市場秩序井然,文明城市的創建讓生活多了色彩、添了暖意 …… 」 10 月 27 日,家住蘭州市培黎街道的吳蘭香說起身邊的巨變不住地感慨。位於安寧區東部的培黎街道,轄區內共有 60 家樓院,其中,老舊樓院 30 家、「三不管」樓院 15 家,面對老舊院落多、環境衛生治理難等城市管理薄弱環節,街道奏響創建「長效鍵」,時刻銘記「文明創建永遠在路上」,聚焦問題癥結、精準靶向施策,確保整治效果不滑坡。近段時間以來,集中整治了一批亂貼亂畫、亂堆亂放等不文明行為,全面提升轄區環境衛生整體面貌。
  • 「圍著人心轉」,垃圾分類「不難」
    「將常見垃圾以實物形式分類展示,方便居民迅速掌握垃圾分類知識,獲得居民一致好評。」頂山街道綜合執法大隊副大隊長陳飛說,該小區屬於酒店式公寓,共有3226戶,入住率達90%,住戶多為年輕人,考慮到年輕人上班忙、生活節奏快,就在小區內用「微景觀」等方式進行宣傳。不少小區在推進垃圾分類時,不僅「圍著垃圾轉」,更「圍著人心轉」,力求宣傳入戶更入心。
  • 中山三角資深河湧打撈價格_廣東健麗放心之選
    中山三角資深河湧打撈價格,廣東健麗放心之選,在2020年9月升級為:「廣東健麗環境科技有限公司」。中山三角資深河湧打撈價格, 代表其在平臺內的綜合表現越好。「我們是環境保護行動者」社區宣傳活動。活動內容包括 檢測河湧水質、巡查河湧、打撈河湧垃圾等。社工為志願者講解檢測水質的知識。
  • 崇賢街道「河小二」志願者協同護碧水
    家住杭州餘杭區崇賢街道錦昌年華的吳建文,是一名在錢塘新區工作的公司員工。趁著天氣放晴,這幾天他天天提前半小時出門,在家附近的河道走走看看。「下了一個多星期的雨,河道裡的雜草該清理了。」「天氣涼了,河面上的落葉也多起來了。」……每當發現問題,他就先用手機語音記錄下來,再第一時間反饋給街道。
  • 暖冬行動——勝利社區為垃圾分類志願者送溫暖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段羅君 通訊員 邱蓉「美麗下城」創建暨「『迎亞運』城市環境大整治、城市面貌大提升」長效管理工作系列宣傳報導——自垃圾分類開展以來,不少志願者參與到垃圾分類的宣傳,普及垃圾分類知識中來,並以個人分類投放垃圾的具體行動影響周邊群眾,發揮引導作用,
  • 垃圾分類這樣「玩」:銀桂苑社區發放玉米澱粉做的可降解垃圾袋
    (小小志願者向居民發放垃圾分類宣傳資料。)1月25日下午,銀桂苑小區前坪人氣爆棚,「垃圾科學分類,文明你我同行」 暨可降解廚餘垃圾袋發放進萬家活動正在如火如荼進行當中。  本次活動由長沙市天心區城市管理和行政執法局、天心區市容環境衛生管理局、桂花坪街道辦事處共同主辦,銀桂苑社區承辦,湖南省環保志願服務聯合會、湖南綠色都市環境工程有限公司協辦。
  • 群英街道丨垃圾分類微課堂走進幼兒園
    近日,寬城區群英街道繼續開展「大手拉小手 垃圾分類進課堂」活動。群英街道工作人員來到育蕾幼兒園,將垃圾分類宣傳和日常教育有機結合,採取寓教於樂的浸透教育方式,為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堂趣味紛呈的垃圾分類宣教課,培養孩子們的環保意識。
  • 綠色積分鼓勵居民參與垃圾分類
    重慶商報-上遊新聞記者 韋玥 通訊員 羅姍珊 「此舉不僅增強了轄區居民垃圾分類意識,更提高了垃圾分類知曉率和參與度。」連日來,大渡口區九宮廟街道人大工委組織轄區60多名退休黨員、熱心居民成立了「垃圾分類在行動」志願者隊伍,定期開展「垃圾分類,從我做起」「廢舊物品再利用」等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