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點半課堂 玩轉垃圾分類——中山路街道從娃娃抓起 寓教於樂開展...

2021-01-10 半島網官網

家長與小朋友一起DIY四色垃圾桶。

小朋友將垃圾圖卡貼到展板上。

小手拉大手,垃圾分類走活動。

編者按

倡垃圾分類,享文明生活。2020年新年伊始,垃圾分類新起航。隨著《青島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的實施,垃圾分類「大考」已然拉響。中山路街道上下掀起了垃圾分類熱潮。街道社區會如何響應上級號召推進垃圾分類的落實,有哪些好做法、好舉措?社區居民接受度如何,生活方式有哪些變化?衛生環境又有哪些改善?為了更加深入了解垃圾分類在街道的落實情況,本報推出「垃圾分類 文明生活」欄目,持續關注中山路街道的垃圾分類行動,並及時與居民朋友們分享。

半島記者 王一婷

垃圾分類,功在當下,利在千秋。近期,中山路街道將垃圾分類工作的主角放到了未成年人身上,從娃娃抓起,積極宣傳垃圾分類政策。街道依託轄區及周邊中小學、幼兒園等共建單位資源優勢,利用學校「四點半課堂」、課外實踐活動等,廣泛開展了一系列受未成年人歡迎的垃圾分類活動。以寓教於樂的科普形式,豐富多彩的體驗內容,讓未成年人在這些活動中學習到垃圾分類常識,「小手拉大手」讓垃圾分類逐漸成為一種生活習慣,讓開展垃圾分類的環保紅利能夠惠及下一代。話不多說,看看中山路街道四個社區有哪些趣味活動,玩轉垃圾分類吧。

中山路社區

有趣!DIY四色垃圾桶,小手大手一起來

小小童心,裝滿對環境的大大關愛。在中山路社區二樓活動室,由中山路社區與江蘇路小學師生以及家長一起開展的垃圾分類DIY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荼。這場活動以「垃圾分類益處多,環境保護靠你我」為主題,分為兩個環節,一個是講,一個是做。

「講」的環節中,中山路社區居委會副主任徐巖從垃圾的現狀講起,從「為什麼要垃圾分類」,「哪些物品是可回收其他垃圾和有害垃圾」等方面,讓師生和家長學習到生活垃圾的分類及回收的標識。

「做」的環節是對「講」的深化。期間,有美術功底的徐巖,帶領師生、家長開始了一場趣味滿滿的DIY四色垃圾桶之旅。現場,大家拿起了畫筆,在卡片上進行繪製。按照主講人的指導意見,大家很快就手工繪製出了分類垃圾桶。並按照講解過程中學習到的分類常識,畫上了各個垃圾桶分別可以裝下的垃圾。在這場活動中,通過DIY的形式加深了師生和家長對垃圾分類的認識,了解了今後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好分類工作。

泰安路社區

出發!萌娃主題跑,贏取「小衛士」勳章

「衝呀!」泰安路社區發揮黨建先鋒模範作用,近期攜手共建單位安徽路幼兒園開展「家園社區垃圾分類主題跑」活動。

活動伊始,由安徽路幼兒園領導發出用實際行動積極參與垃圾分類的倡議。隨後,由家長代表為大家宣講垃圾分類知識。接著小朋友們表演了《垃圾分類好》《小海豹環保之歌》等環保小節目。隨後最後待幼兒園領導發出指令後,全體家長、教師和幼兒從安徽路幼兒園出發,跟隨著飄舞的彩旗,奔向目的地社區廣場,開啟了垃圾分類主題跑。

主題跑過程中設有三道關卡。一是大中班幼兒將垃圾圖卡準確地粘到垃圾分類展牌上,小班幼兒將垃圾袋準確投放到分類垃圾桶中;二是全體幼兒向行人發放自製的垃圾分類宣傳單;三是家長和幼兒拍照,將活動照片及環保宣傳口號發朋友圈。每名小朋友需完成所有任務並加蓋小印章,最終集齊三枚小印章完成整個活動流程,獲得「環保小衛士」勳章。在主題跑的歡樂氛圍中,萌娃們很快順利完成了任務,期間不知不覺學到了很多新鮮的知識,也對垃圾分類有了自己的認識。

太平路社區

歡迎!身披紅綬帶,當起「小使者」

寒意漸濃,老舍公園裡一抹一抹的紅色成為一道亮麗風景。為了更好地宣傳垃圾分類知識,太平路社區選定在老舍公園這一人流量較大的區域,攜手青島37中的學生志願者們,組成了垃圾分類志願服務隊伍,開展了「垃圾分類靠大家,健康生活你我他」垃圾分類宣傳活動。

活動現場,37中學生身披紅綬帶,當起了垃圾分類「小使者」,與社區工作人員一道向往來居民們發放了垃圾分類宣傳冊。為了讓大家了解更詳盡的垃圾分類知識,學生們向居民著重講解了四種垃圾的分類方法,並宣傳了垃圾分類減量重要性以及環保的重大意義,呼籲大家更深入地了解垃圾分類,積極參與到垃圾分類隊伍中來。

通過垃圾分類宣傳活動,增強了社區居民對垃圾分類知識的了解,為不斷提高社區居民自覺愛護環境衛生意識、養成垃圾分類好習慣打下了堅實基礎。

觀海山社區

豐富!有獎問答、模擬投放,都體驗到啦

放學吧四點半,科普玩轉垃圾分類。觀海山社區聯合上海路小學、德縣路小學、江蘇路幼兒園開展了「小手拉大手,垃圾分類走」活動,社區工作人員、巾幗志願者、熱心居民和老師及學生代表共同參加了活動。

社區工作人員給大家普及了垃圾分類知識,現場與孩子們進行了有獎問答、模擬垃圾投放等各類樂趣十足的體驗活動。學生們在眾多充滿樂趣的活動中,體驗了垃圾分類,並知曉了很多常識,收穫頗豐。

不少學生深有感觸並表示,美麗的青島是我們共同的家,舒適的生活環境需要大家共同創造,我們要把垃圾分類收集變成一種自覺的行為,正確地進行垃圾分類,保護我們的環境。

返回半島網首頁>>

相關焦點

  • 群英街道丨垃圾分類微課堂走進幼兒園
    近日,寬城區群英街道繼續開展「大手拉小手 垃圾分類進課堂」活動。群英街道工作人員來到育蕾幼兒園,將垃圾分類宣傳和日常教育有機結合,採取寓教於樂的浸透教育方式,為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堂趣味紛呈的垃圾分類宣教課,培養孩子們的環保意識。
  • 科技賦能,龍崗街道率先探索垃圾分類「雲」計劃
    5月20日,龍崗區龍崗街道辦召開專題會議,就如何做好疫情下龍崗街道2020年垃圾分類督導和宣傳推廣工作進行了深入探討,並針對性提出了率先探索垃圾分類「雲」計劃的創新性舉措。會上,龍崗街道辦指出,街道將充分利用當前的網際網路+思維和信息化手段,以科技賦能垃圾分類,打造垃圾分類「雲體系」,實施一系列垃圾分類「雲」計劃。
  • 生活垃圾分類知識微課堂(第一課):什麼是廚餘垃圾?詳細清單送給你!
    生活垃圾分類知識微課堂(第一課):什麼是廚餘垃圾?詳細清單送給你!為向鄭州廣大家庭宣傳生活垃圾分類知識,自6月起,鄭州市婦聯面向全市婦女、兒童、家庭分別推出以「這件小事巾幗不讓」「這件小事娃娃抓起」「這件小事身邊做起」為主題的宣傳活動,4個月內,共開展活動700餘場,發放宣傳材料3萬餘份,覆蓋家庭15000餘個,取得良好的宣傳效果。
  • 膠州中雲:垃圾分類 寓教於樂
    「小朋友,你們知道垃圾分為哪幾種嗎?」河頭源幼兒園的張舒珺老師正向大一班的小朋友們詳細介紹垃圾分類的標誌,如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廚餘垃圾、有害垃圾等垃圾的品種以及如何進行垃圾分類。小朋友們積極思考,踴躍回答,增長了知識,學會了正確的分類方法。
  • 【美麗家園·垃圾分類】所前鎮三泉王村垃圾分類進入2.0時代~
    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去學習一下三泉王村的垃圾分類模式吧!廣泛宣傳,人人知曉垃圾分類黨員代表我先行。通過定期召開黨員會議,動員號召黨員家庭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做到黨員代表戶垃圾分類參與率、正確率百分百。利用暑假開展「大手牽小手,垃圾分類從娃娃抓起」活動。通過豐富的知識教學、互動體驗,向孩子大人們教授正確的垃圾分類小知識,寓教於樂,提高動手分類的能力,共同為美麗鄉村建設添上有力的一筆。
  • 花小錢辦大事 石峰區垃圾分類走出新路子
    「垃圾桶材質、外觀不限,平時家用垃圾桶即可,但貼上不同標識後,垃圾分類便有了載體。」鄧平榮說,因為價格低廉、操作簡單,這套辦法已在銅塘灣街道的所有門店普及,居民接受度非常高。盤活現有資源 建設垃圾分揀中心不僅是分類投放,該區在垃圾收運、處置方面也想了不少辦法。區治違大隊原有一片辦公用地,隨著機構合併、辦公地址搬遷,這塊地便閒置了下來。
  • 「螃蟹殼屬於什麼垃圾?」廚餘垃圾?NO!垃圾分類主題教育進校園活動...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蔡君彥 垃圾分類,從娃娃抓起!為增強孩子們的環保理念,幫孩子們養成垃圾分類的良好習慣,11月27日上午,在惠濟區垃圾分類辦的指導下,惠濟區大河路街道辦事處、金河社區、怡豐森林湖幼兒園聯合河南省中聯再生資源集團開展「小手拉大手,文明全家行」垃圾分類進校園主題教育活動。螃蟹殼屬於什麼垃圾?活動中,孩子們通過講師的介紹,弄清了正確答案。如何生動形象又有效地給孩子們普及垃圾分類知識?
  • 瑤溪街道板凳課堂進小區,親子齊力學分類!
    垃圾分類就是新時尚,為加快推進瑤溪街道鳳凰城小區高層撤桶工作,對照前期鳳凰城業主提出的意見和建議,瑤溪街道聯合心晴社會服務工作室組織開展了「小區板凳會 親子齊力學分類」主題宣傳活動。6月21日上午,鳳凰城小區的小廣場上,15戶家庭早早等候,小朋友們都很好奇,這次會帶來什麼樣的活動內容。
  • 垃圾分類新時尚 綠色生活我先行
    內容提要:為增強市民對生活垃圾分類的意識,全市各區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以多角度、全方位的宣傳動員,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常識走進百姓家。在南開區,12個街道執法大隊共計出動260餘人次,深入開展《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宣傳活動。來自執法支隊、環衛支隊、環保支隊的執法隊員,在活動現場向來往市民發放《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垃圾分類宣傳手冊》共計1.5萬餘套,還就市民提出的問題現場答疑解惑。在華苑街長華裡社區,街道執法隊員和社區工作者正在引導居民如何正確分類投放垃圾。
  • 快板書、文化牆、雲直播 北京朝陽多形式宣傳垃圾分類
    快板書 寓教於樂宣傳垃圾分類  麥子店街道棗北社區的快板隊以垃圾分類為主題創作快板書,通過寓教於樂的形式宣傳垃圾分類知識。  「垃圾分類很重要,報紙、電視做報導,大伙兒齊心協力來加油,咱北京一定帶好頭……」表演既通俗地宣傳了垃圾分類的好處,又融合了垃圾分類的知識。
  • 崮雲湖街道開展「敲門行動」,垃圾分類入戶入腦
    為紮實推進垃圾分類工作,打造高標準的垃圾分類社區,廣泛發動小區居民參與生活垃圾分類,切實實現引導有序、規範投放,同時提升居民知曉率、參與率、滿意率和投放準確率,崮雲湖街道聯合志願者在文匯嘉苑和蘭園小區開展「敲門行動」,入戶宣傳垃圾分類知識。
  • 北京垃圾分類修法五大焦點:不分類可罰款50至200元
    除此之外就是其他垃圾。有害垃圾偶爾產生,數量較少,一般一個社區有一個集中投放點即可。「區分垃圾沒那麼難。我們只要記住三句話就行:有廢品,找綠貓(一款資源回收App);可腐爛的垃圾投綠桶;垃圾袋、其他垃圾投黑桶。」北京市東城區東花市街道封雲英阿姨指著垃圾桶上的指示牌對記者說:「分類方法要方便大家操作,如果不容易記,大家就不願意學了。」
  • 市婦聯開展「向陽花」綠色環保變廢為寶活動
    為培養孩子的環保意識,提高孩子動手製作能力和創造想像力,11月20日,市婦聯、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聯合市實驗幼兒園開展綠色環保、變廢為寶活動。首先老師給孩子們傳授了環保知識,告訴孩子們生活中會產生大量的生活垃圾,垃圾處理不當會造成環境汙染,很多無毒、安全的廢舊物品都可以進行二次利用。隨後教師們拿出準備好的廢舊材料,孩子們躍躍欲試,在老師的指導下,一件件生動有趣、富含創意的手工作品誕生了。
  • 加大垃圾分類軟硬體設施投入 創新宣傳推廣活動載體 垃圾分類倒...
    為提高垃圾分類宣傳精準度,實現廣大居民由理念到意識、由意識到知識、由知識到行為、由行為到習慣的轉變,努力做到全民參與,我市各街道社區加大垃圾分類軟、硬體設施的投入力度,創新宣傳推廣活動載體,確保落實。&nbsp&nbsp&nbsp&nbsp據了解,河東區選取嘉華小區、晨陽小區等6個社區設置全鏈條智能回收設備,高標準配置廚餘垃圾等4個垃圾桶,合理分布、統一標識,方便群眾使用,建立垃圾分類積分制,引導群眾通過手機APP積累環保積分兌換生活用品。在河東區唐家口街道嘉華小區,整套的垃圾智能投放設備和垃圾分類宣傳欄已經投入使用。
  • 垃圾分類齊動手—椒山初中、實驗二校垃圾分類進校園活動看過來
    小編這就帶你去看看為了探索建立垃圾分類工作運行機制,實現垃圾資源合理利用,按照縣委、縣政府創建「共建美麗家園」的要求,通過試點先行做法,結合工作實際,縣婦聯、縣教育局先行在臨洮縣第二實驗小學、臨洮縣椒山初級中學試點開展了垃圾分類工作。
  • 幹垃圾和溼垃圾怎麼分類如何區分 生活乾濕垃圾分類圖片標識
    乾濕垃圾分類圖片標識  新華社圖表,北京,2018年12月31日。 漫畫:從小抓起。「定時定點」扔垃圾、「小手拉大手」從娃娃抓起、發動基層廣泛參與……各地積極探索推進生活垃圾分類辦法,突破分類難點堵點。
  • 這個街道的居民因為參加垃圾分類,幸福感提升!
    寶媽一邊帶娃一些學習垃圾分類?老人一邊唱歌一邊宣傳垃圾分類?這個街道的垃圾分類竟然大大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幸福指數… 「我第一次發現,原來垃圾分類也可以這麼有趣,一邊唱歌一邊宣傳垃圾分類,不僅好記,還有趣,下次的活動我也報名了,我還叫了我的幾個朋友一起來參加」,寧波鄞州首南街道格蘭春天社區的李阿姨說。
  • 媒體走基層採訪活動丨科普教育從娃娃抓起
    科普教育從娃娃抓起包頭市第一實驗小學:用手觸摸自然,用心感受科學包頭市科技館通過科普臨展、科普活動、科學表演、開展館校結合課程等方式開展多種形式的科普教育活動。五年累計開展科普活動109期,科學表演臺完成了36套方案的118次科學表演;接待包頭及周邊地區各類型團體約800個,共計約8萬5千多人。成為公眾適應現代社會科技發展、發展創新文化的重要手段。
  • 【垃圾分類 重在行動】垃圾分類小課堂
    【垃圾分類 重在行動】垃圾分類小課堂 2021-01-11 17: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常州鐘樓:一副手套溫暖環衛工 垃圾分類入人心
    中國江蘇網10月26日常州訊(陳麗雲 趙家瑋) 今天上午,「一副手套的溫暖」關愛環衛職工行動暨「長三角環境杯」垃圾分類知識大賽在常州市鐘樓區五星公園廣場拉開序幕。活動由鐘樓區政協、區委統戰部、五星街道黨工委聯合主辦,常州公益助學聯合會、都市桃源花苑社區承辦,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參與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