瑤溪街道板凳課堂進小區,親子齊力學分類!

2021-01-09 美麗瑤溪

垃圾分類就是新時尚,為加快推進瑤溪街道鳳凰城小區高層撤桶工作,對照前期鳳凰城業主提出的意見和建議,瑤溪街道聯合心晴社會服務工作室組織開展了「小區板凳會 親子齊力學分類」主題宣傳活動。6月21日上午,鳳凰城小區的小廣場上,15戶家庭早早等候,小朋友們都很好奇,這次會帶來什麼樣的活動內容。

活動開始了,家長們帶著孩子端著小板凳圍坐起來,心晴的小君社工為大家講解垃圾分類的小知識,通過展板教學、實物投放、互動問答等環節,讓家長和小朋友們更直觀深刻的了解垃圾分類知識,以及生活中常見的垃圾應該如果分類。

「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一次性的紙杯是什麼垃圾嗎?在生活中我們可以用一次性的紙杯做很多可愛的創意手工呢!」原來啊,這一期,心晴的飛雪社工用紙杯做了一副創意畫,小朋友們一聽,用廢棄的紙杯可以作畫,迫不及待地拿起畫筆。飛雪社工一邊教小朋友們畫畫,一邊不忘告訴小朋友們,做好垃圾分類,生活中很多東西都能變廢為寶。

五顏六色的彩筆在小朋友的手下飛舞,在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幫助下,紙盤上用紙杯子做了兩個形象的垃圾桶,並相應的畫上該垃圾桶應該投放的垃圾和垃圾分類的小標語!恰巧今日是父親節,一位爸爸陪伴孩完成手工後說:「平時都沒空跟孩子一起參加親子活動,今天的垃圾分類親子活動讓這個父親節過的很有意義,孩子開心,我也開心!」

接下來,瑤溪街道聯合社會組織將在轄區開展系列「板凳課堂」活動,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更加激起廣大居民群眾參與垃圾分類保護環境的意識,帶動孩子們的興趣和積極性,用貼合群眾的方式,讓垃圾分類深入人心!

相關焦點

  • 瑤溪街道開展人力客運三輪車回收工作
    為了讓更多的三輪車主知道此次回收以及適當補償工作,瑤溪街道綜治辦網格中心的網格員們以微信群、粘貼公告、宣傳通知單、上門宣傳等形式進行全方位宣傳。對於一些不識字的車主,網格員更是耐心的講解相關政策。從前期的摸底,再制定實施方案,有計劃,有步驟的開展工作。鼓勵引導車主從大局出發,積極參與。
  • 龍潭街道丨親子運動會、趣味英語課堂……兒童之家陪伴孩子一起...
    、隆興路社區主辦,成都市愛有戲社區發展中心承辦的「蓉城幸福家.愛成都迎大運趣味親子運動會」在隆興路社區清風廣場順利開展。蓉城幸福家愛成都迎大運趣味親子運動會課程開始之前老師帶領同學們一起看英語跳舞視頻,邊學邊唱,讓課堂氣氛瞬間變得熱火朝天。
  • 鞏固背街小巷改造成果 推進小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安寧區培黎街道...
    「小區乾淨整潔,鄰裡友愛相助,車讓人,人守規,消費市場秩序井然,文明城市的創建讓生活多了色彩、添了暖意 …… 」 10 月 27 日,家住蘭州市培黎街道的吳蘭香說起身邊的巨變不住地感慨。位於安寧區東部的培黎街道,轄區內共有 60 家樓院,其中,老舊樓院 30 家、「三不管」樓院 15 家,面對老舊院落多、環境衛生治理難等城市管理薄弱環節,街道奏響創建「長效鍵」,時刻銘記「文明創建永遠在路上」,聚焦問題癥結、精準靶向施策,確保整治效果不滑坡。近段時間以來,集中整治了一批亂貼亂畫、亂堆亂放等不文明行為,全面提升轄區環境衛生整體面貌。
  • 七旬大爺發揮餘熱 製作「共享板凳」方便小區
    13日上午9點多,在太原市長風國興小區裡,晁福元大爺在寒風中熱火朝天地做著小板凳。地上擺著鋸子、錘子等各式工具,大爺一會兒鋸木板,一會兒釘釘子,忙得不亦樂乎。「想到能方便大家,心裡高興,不覺得冷,也不覺得累。」晁大爺笑著說。  晁大爺今年已經70多歲,早年做過木匠。年紀大了以後,為了減輕家裡的經濟壓力,便出去撿廢品。別人丟棄的廢舊板材、木地板等,在他眼裡都是寶。
  • 群英街道丨垃圾分類微課堂走進幼兒園
    近日,寬城區群英街道繼續開展「大手拉小手 垃圾分類進課堂」活動。群英街道工作人員來到育蕾幼兒園,將垃圾分類宣傳和日常教育有機結合,採取寓教於樂的浸透教育方式,為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堂趣味紛呈的垃圾分類宣教課,培養孩子們的環保意識。
  • 四點半課堂 玩轉垃圾分類——中山路街道從娃娃抓起 寓教於樂開展...
    隨著《青島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的實施,垃圾分類「大考」已然拉響。中山路街道上下掀起了垃圾分類熱潮。街道社區會如何響應上級號召推進垃圾分類的落實,有哪些好做法、好舉措?社區居民接受度如何,生活方式有哪些變化?衛生環境又有哪些改善?為了更加深入了解垃圾分類在街道的落實情況,本報推出「垃圾分類 文明生活」欄目,持續關注中山路街道的垃圾分類行動,並及時與居民朋友們分享。
  • 垃圾分類準確率上不去?這個小區引進專業公司倒逼居民精準分類
    在越城區北海街道金昌美苑小區,每天早中晚,垃圾收集員都會開著裝有智能雲秤的收集車,穿梭於6個新設的垃圾收集點。除了給垃圾稱重,收集員還有一項重要工作——逐一檢查各家的垃圾分類質量,並及時將信息「上報」。「這是專業垃圾分類公司進駐小區後的做法,居民垃圾分類變得更自覺了。」該小區居民王女士說。
  • 4萬多份宣傳資料進社區只為「垃圾分類」家喻戶曉
    原標題:4萬多份宣傳資料進社區只為「垃圾分類」家喻戶曉   「家電屬於什麼垃圾?可回收垃圾。殺蟲劑屬於什麼垃圾?有害垃圾。果皮屬於什麼垃圾?廚餘垃圾。」
  • 廣饒街道:「螢火蟲」飛進孩子多彩課堂
    ……近日,記者走進廣饒縣廣饒街道國安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剛上二樓,就被一間教室裡傳出的熱鬧聲音吸引了注意力。原來,這是社區裡「螢火蟲學堂」的老師正在給孩子們授課。「螢火蟲學堂」是東營共青團組織實施的關愛留守學生的志願服務項目,依託社區(村居)現有辦公場所,組織志願者開展志願服務活動,讓孩子們度過一個多姿多彩的暑假。
  • 數著手指念口訣,垃圾分類指導課走紅社區!一名講師排了40節課
    「我們今年暑期安排了3節環保課,重點講垃圾分類。去年也曾經安排了一節課,效果挺好的,這三節課是今年年初採購的,時間安排在暑假,也是為了吸引孩子們參加。」安外社區的工作人員柳苗告訴記者,雖然小區之前已經是垃圾分類合格小區,但是分出率還是不夠高,「希望通過孩子們回家宣傳,把我們小區的垃圾分類再往前推動一下。」
  • 這個街道的居民因為參加垃圾分類,幸福感提升!
    寶媽一邊帶娃一些學習垃圾分類?老人一邊唱歌一邊宣傳垃圾分類?這個街道的垃圾分類竟然大大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幸福指數… 「我第一次發現,原來垃圾分類也可以這麼有趣,一邊唱歌一邊宣傳垃圾分類,不僅好記,還有趣,下次的活動我也報名了,我還叫了我的幾個朋友一起來參加」,寧波鄞州首南街道格蘭春天社區的李阿姨說。
  • 南京這個街道憑啥成為全市示範?
    棲霞區堯化街道金堯山莊小區垃圾分類集中投放點 通訊員 羅婷攝一個以保障房小區為主的街道,為何能走在全市垃圾分類的前列,甚至成為全市示範?紫君在持續多日的探訪中不斷「解碼」。但就是這個小區,走出了全市「撤桶並點定時投放」的第一步。因地處城郊結合部,紫君在堯化街道內走一圈發現,和金堯山莊一樣的保障房小區佔了絕大多數。「很多人以為,農民的素質不如居民,城郊結合部居民的覺悟不如城區居民的高,我完全不認同這一點。」堯化街道工委書記王永懷告訴紫君,雖然去年11月南京才步入垃圾分類強制時代,但堯化街道在2014年就開始迎接這一「新時尚」。
  • 【垃圾分類 重在行動】垃圾分類小課堂
    【垃圾分類 重在行動】垃圾分類小課堂 2021-01-11 17: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河西街道打造全市首條廚餘垃圾示範路線!在這裡垃圾分類進行完整...
    為破解這一難點,市北區在河西街道打造全市首條廚餘垃圾示範路線,從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到分類運輸、分類處理,實現完整閉環。據河西街道城市管理分管主任欒述先介紹,打造的廚餘垃圾示範路線共涉及到7個小區、77棟樓、245個單元,共計4323戶居民,主要是樂天家園、富居園、德馨築家、天怡景園新區等小區。
  • 株洲:垃圾分類宣傳活動走進火電小區
    目前,我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正在加速推進。4日上午,蘆淞區城管局聯合賀家土辦事處在火電小區開展生活垃圾分類主題宣傳活動,為居民普及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知識,倡導居民積極參與到垃圾分類行動中來。活動現場,蘆淞區城管局工作人員向前來參加的居民發放垃圾分類宣傳資料,講解垃圾分類相關知識,並將不同種類的生活垃圾製作成卡片,現場教居民們如何分類。記者了解到,火電小區是老舊小區,老年人居多,針對這樣的特點,蘆淞區城管局和賀家土辦事處的工作人員通過形象的橫幅標語、垃圾分類小卡片遊戲等方式,引導居民參與垃圾分類。
  • 南京強制垃圾分類雙月追蹤|你進階為「會分垃圾的文明人」了沒?
    因為經常要把垃圾袋從垃圾桶裡取出來,秦淮區夫子廟街道武定門北巷小區的分類指導員柴振陵,覺得統一發的夾子不給力,專門設計了一個小耙子,請電焊工加工。耙子很好用,夫子廟街道給每個垃圾收集點都做了一個。張世銀是仙林新村南區的分類指導員。居民扔垃圾沒帶卡的,她幫著刷卡,還要提醒大家把廚餘垃圾「破袋」。「不破袋不收。
  • 科技賦能,龍崗街道率先探索垃圾分類「雲」計劃
    5月20日,龍崗區龍崗街道辦召開專題會議,就如何做好疫情下龍崗街道2020年垃圾分類督導和宣傳推廣工作進行了深入探討,並針對性提出了率先探索垃圾分類「雲」計劃的創新性舉措。會上,龍崗街道辦指出,街道將充分利用當前的網際網路+思維和信息化手段,以科技賦能垃圾分類,打造垃圾分類「雲體系」,實施一系列垃圾分類「雲」計劃。
  • 定時定點破袋投放,島城這個小區讓垃圾分類變成新時尚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洪智為引導小區居民積極參與垃圾分類行動,市南區香港中路街道辦事處徐州路32號海林花園啟用了全封閉定時、定點、破袋投放的新型垃圾房。經過一個多月的運行,目前小區居民已養成垃圾分類投放的好習慣,垃圾分類已在小區變成新時尚。
  • 贛州經開區黃金嶺街道:生活垃圾分類初見「綠色」成效
    黃金嶺街道楊梅村作為贛州經開區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小區之一,於2020年9月正式施行垃圾分類,建成了垃圾分類收集亭7個和1處大件垃圾投放點,同時配置7名垃圾分類指導員,4名垃圾分類監督員以及30餘名垃圾分類志願者,生活垃圾分類初見「綠色」成效。志願者正在協助居民進行垃圾分類。
  • 北京垃圾分類「五一大考」在即 至少六區實施細則出爐
    根據東城區住宅小區垃圾分類暫行的實施辦法,住宅小區垃圾分類投放模式可分為固定式、流動式兩類,一些小區也可採取二者的組合模式。  固定式主要包括固定桶站、專人值守的分類驛站等。專人值守的分類驛站可按照每300至500戶居民設置。  流動式主要包括上門收集和定時收集兩種方式。上門收集是指收集人員與居民住戶採取一對一服務的方式,按照約定的時間和地點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