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榨果汁能酸蝕牙齒?
實驗證明:11種果汁中,10種有可能 專家表示:可適量飲用,喝完後清水漱口。
4月3日,有媒體刊發了一則新聞:38歲的武漢市民李先生,從兒子半歲後,每天都會給他喝一杯鮮榨果汁。最近,他無意中發現兒子門牙靠近牙齦處凹陷了一大塊,顏色有些發白。醫生檢查後才知兒子牙齒最外表的保護層已「泡腐」脫落了。(註:「泡腐」是口語化說法,臨床稱之為「酸蝕脫礦」,意指牙齒牙釉質表面的鈣磷脫落。)
這則新聞後被諸多媒體轉載。每天一杯鮮榨果汁真的會造成牙齒「泡腐」嗎?
實驗解讀
11種鮮榨果汁樣本有10種可能造成牙齒脫礦
主任段小紅教授說:「根據新聞中的講述,可大致判斷李先生兒子牙齒已出現牙釉質酸蝕脫礦的問題,即鮮榨果汁中的酸(如檸檬酸)對牙齒表面酸蝕、破壞;另一方面,果汁中的糖也可促進一些細菌的粘附產生酸,加劇牙體硬組織脫礦及齲病的發生」。
牙齒的最外層組織叫做牙釉質,是哺乳動物體內最堅硬的組織,它保護著牙齒內部的牙本質和牙髓組織。成熟的牙釉質為白色半透明物體,主要成分為含鈣和磷的礦物質「羥基磷灰石」。牙釉質脫礦指的是磷灰石晶體被酸溶解,鈣和磷以離子形式析出。脫礦直接造成牙齒硬度下降,不耐磨損,形成缺損。
「研究發現,牙釉質脫礦與牙齒周圍溶液的pH值直接相關,飲料越酸、pH值越低,礦物離子的溶解度越大,其釉質脫礦能力越強。一般認為,pH值在5.0以下時,可使牙釉質脫礦。
根據11種鮮榨果汁pH值的實驗數據,除西瓜外,其他10種鮮榨果汁的pH值區間都在該範圍內,因此長期飲用確實會造成牙齒表面牙釉質的脫礦。」段小紅說,「該新聞中提到,李先生每日都給兒子喝一杯鮮榨果汁。
如是睡前飲用,且飲用後沒刷牙,就會增加果汁中的酸與牙齒的接觸時間,使牙齒長期處於酸性環境中,牙釉質易脫礦。同時,口腔長期處於酸性環境中,也易滋生大量耐酸細菌,直接導致齲病的發生。」
專家支招
可適量飲用 喝完後不要立即刷牙
實驗結果是否意味著鮮榨果汁不適合青少年飲用?
昨日,主任王小競。她認為,儘管實驗證明10種果汁都是偏酸性液體,但也不能「因噎廢食」,尤其對於尚不能咀嚼、消化功能發育不全的嬰兒來說,正確地飲用果汁能幫助其攝取營養。
「控制好果汁攝取的總量和頻度,在飲用果汁後及時清水漱口,就能有效控制牙酸蝕及齲病的發生。另外注意,飲用果汁後不要立即刷牙,因為酸蝕刺激後立即刷牙,牙釉質表面的軟化層來不及再礦化而被摩擦掉,反而會促進酸蝕的進展。」王小競說。
王小競建議,一旦孩子有了咀嚼能力,家長應儘量餵食新鮮水果。「水果含有更多的膳食纖維,進入口腔咀嚼時,經舌頭攪拌、頰側內部摩擦,使牙齒表面更光滑,促進牙齒自潔作用的發揮。」王小競說,另外,咀嚼能刺激唾液的分泌,唾液中含有鈣、磷和氟,是天然的對抗酸的緩衝機制,能補充牙齒中礦物質的流失,促進牙齒的「再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