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說的是關於宇宙中的星體,感興趣的朋友一起來了解下吧。
宇宙中的星體,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在它們的引力作用下,一部分恆星往往聯繫並聚集在一起,組織成為一個相對獨立的系統。有時候,幾十顆、幾百顆、甚至幾千顆恆星集中在一個比較小的空間裡,形成為稠密的星群,我們把它叫做星團。
而更多的恆星,包括幾百億、甚至一千億顆以上的恆星和含量不等的氣體及塵埃聚集在一起,就叫做星系。字宙中的星系很多。太陽所在的星系稱為銀河系。在銀河系中,除恆星,星團之外,還有一種雲霧狀的天體,是由龐大的氣體和塵埃密集在一起而形成的,這種天體叫做星雲。
星雲有各種各樣的形狀,大小也不相同,有的發亮,叫「亮星雲」,有的無光,叫"暗星雲」。星雲的體積比恆星大得多。銀河系以外的所有星系,統稱為河外星系(又叫河外星雲,這同前面所講的星雲,性質上是完全不同的)。
目前能觀測到的河外星系有10億個以上,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仙女座大星雲,由於它的中心部分恆星密集,距離銀河系又比較近,用肉眼就可以看見,所以非常明亮。而離地球最近的河外星系是大麥哲倫雲和小麥哲倫雲,在我國的南沙群島用肉眼很容易看到,它們更為明亮。
銀河系和河外星系合稱為總星系,這就是目前人類可以觀測到的最遠距離(大約100億光年)範圍內的全部星系的總體。
為了便於觀察天空,認識天體,很早以來,人們就把整個星空劃分為許多個小區域。這種小區域,我國古代把它叫做「星宿」,就是星的宿舍的意思,現代天文學上叫做星座。現在國際上通用的星座共有88個,各個星座的大小不等,形狀也都不相同。
這些星座的名稱,有的是取自古代希臘神話中的人物名,就象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名字一樣。星座裡的每一顆星都有自己的名稱,例如,大家都熟悉的「北鬥星",屬於大熊星座,「北極星」屬於小熊星座。在夜間外出時,如果迷失了方向,怎麼辦呢?北極星所在的方向就是北方,就要在天空中尋找北極星。
要找北極星,可以先找到大熊星座,以天樞(北鬥一)到天璇(北鬥二)的距離為1,然後在這兩顆星的連接線上延長5倍距離的地方找到一顆亮星,它就是北極星。
在大熊星座的開陽和仙后星座的閣道三的連接線上也能找到北極星。大熊星座中的七顆亮星組成的形狀,象一個帶柄的勺,仙后星座中五顆亮星的排列,如同英文字母中的「W"或"M",它們都很容易識別。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講到這裡,相信大家對宇宙中的星體有了更多了解,喜歡的話歡迎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