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AI病毒預警:武漢肺炎已有先聲,抗擊傳染病多年

2020-12-05 量子位

十三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

截至今日9點,全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數已達17238,疑似病例數21558

而病毒在不斷蔓延的過程中,人工智慧在遏制其他疾病傳播方面的作用也受到了關注。

浙江省疾控中心上線自動化的全基因組檢測分析平臺,藉助阿里達摩院研發的AI算法,原來數小時的疑似病例基因分析縮短至半小時,加上傑毅生物技術的新型檢測設備,大幅縮短疑似患者確診時間。

百度成立了總規模3億元的疫情及公共衛生安全攻堅專項基金,明確提出將提供人工智慧技術支持,配套億級計算資源,助力疾控機構、科研院所等研究單位進行研發提速。

其百度地圖、百度搜索的時空大數據資源和大數據分析能力,可對民眾遷徙情況、各地關切的問題、普通用戶的信息反饋等信息進行挖掘整理。

並且在北京清河火車站,落地應用了百度的AI多人體溫快速檢測解決方案,對遏制疫情在公共場所的傳播起到了幫助。

再如華為,在火神山醫院建設的過程中,積極協作運營商搭建5G網絡環境。

AI算法不僅能提供更好的幹預和預防策略,在對抗傳染病蔓延方面,還可以優化資源配置。甚至在病理學家注意到疫情爆發之前,就能夠發現初步跡象。

比如這次武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大爆發前,加拿大一個健康監測系統在12月31日,就通過AI驅動的算法,向客戶發出了疫情消息。

而其實,AI很早便已加入到了抗擊傳染病這場戰鬥。

算法如何預測傳染病?

在2014年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使用一種統計模型,來評估英國的愛滋病毒檢測和治療情況。

並且還對那些沒有意識到自己疾病狀況的愛滋病毒攜帶者做了定位。

這項研究發現,即使愛滋病毒攜帶者在行為上沒有做出改變,他們的方法也可以減少5%的新感染。

2016年,來自梅西大學和加利福尼亞大學的團隊開發了一種AI,可以用於預測絲狀病毒的傳播。

這種病毒通常會感染蝙蝠,但也可以傳染給人類(伊波拉和馬堡是最常見的兩種病毒株)。

模型使用了57種不同的因素,可以預測哪種蝙蝠攜帶了絲狀病毒,準確率高達87%。

2017年後續研究的模型,根據現有預算,對C型肝炎病毒(HCV)預防工作進行了評估。

研究人員發現,若是有10億美元的預算,公共衛生資金的最佳用途將是完全集中於治療(重點是早期治療)。

但如果預算是50億美元,最好把60%的預算花在篩查上,剩下的用於治療。

同樣是在2017年,來自新加坡Saw Swee Hock公共衛生學院和新加坡國家環境署環境衛生研究所的科學家,開發了一種預測登革熱爆發的算法。

這個算法考慮了十年的歷史氣候信息和季節性登革熱模式,可以提前四個月預測登革熱的爆發。

而不久之後,創業公司Aime開始提供一個預測登革熱爆發地點和時間的工具,準確率可以達到84% 。

2018年,南卡羅萊納大學的科學家開發了一種算法,可以幫助機構更經濟有效地調整其服務範圍。

研究人員使用印度結核病預防和美國淋病預防的真實數據進行了測試研究,結果表明,該算法可以預防8000例結核病和20000例淋病。

同樣具有預測模型面臨的缺陷

儘管人工智慧有望成為全球衛生流行病規劃工具,但要記住,任何疾病預測算法都無法避免預測模型面臨的缺陷。

以谷歌2008年發布的Flu Trends為例。

它提供超過25個國家流感活動的估計,監測數百萬用戶的健康追蹤行為,可以揭示人口是否隱藏任何類似流感的疾病。

但由於流感報導在新聞中的地位較為突出,搜索量的增加使得關於流感趨勢聚合查詢的方式,可能誇大了預測的比率。

而在IBM Waston提供了的一個類似流感預測工具中,將預測窗口限制為15天。

為了克服這種缺陷,一些公司正在開發新的方法來解決系統內部的偏見(bias),並驗證其準確性。

Metabiota的平臺根據疾病的症狀、死亡率和治療可行性等信息,來評估疾病傳播的風險。

目前正在與美國情報機構和國防部,就與這次新型冠狀病毒有關的問題進行合作。

而BlueDot的系統,使用自然語言處理和機器學習算法,通過每天分析65種語言、約10萬篇文章來跟蹤100個傳染病。

包括旅行路線信息和航班路徑,以及一個地區的氣候、溫度和當地牲畜的信息。

無論有效與否,在未來幾年,開發能夠跟蹤疾病傳播的自動化系統速度將會提高。

Bcc Research 的分析師表示,到2023年,數字病理學和流行病學市場預計將達到102億美元(高於2018年的48億美元) ,這主要得益於計算可擴展性和模型特徵工程方面的創新。

傳送門

VB博客:https://venturebeat.com/2020/01/31/ai-weekly-disease-coronavirus-prediction-spread/

相關焦點

  • 中國「蝙蝠女俠」石正麗:現在發現的病毒只是冰山一角
    @CGTN 5月25日發布對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石正麗的專訪。石正麗被稱為「蝙蝠女俠」,在新冠疫情來襲之際,曾一度處於「陰謀論」話題的焦點。首次接觸到2019新型冠狀病毒樣本後做了哪些病原鑑定工作?完成病毒基因組的測序是否意味著工作告一段落?10多年研究冠狀病毒的經驗與這次抗疫行動有何聯繫?是否開展了國際合作?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石正麗在採訪中一一解答。
  • 難忘的鼠年春節——眾志成城,抗擊肺炎疫情
    春節期間正值肺炎疫情防控的非常時期和關鍵節點,我們響應號召,沒有讓一個客人過來拜年,自己和全家也沒有出去串門。但是天天呆在家裡不怎麼運動,再看看揪心的肺炎疫情,真的不想吃飯也吃不了多少,家裡的年貨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消化完,很多零食被家裡淘氣的小孩子連吃帶扔,汽車後備箱也成了臨時倉庫,裡面的放滿了送人的禮物,幸好被孩子開了幾箱。
  • 武漢病毒所專家石正麗:新冠病毒只是冰山一角,不研究還會有下一次!
    5月26日中國國際電視臺發布對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石正麗的專訪。石正麗被稱為「蝙蝠女俠」,在新冠疫情來襲之際,曾一度處於話題的焦點。2020年2月2日,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所研究員石正麗,在自己個人微信朋友圈發文:「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是大自然給人類不文明生活習慣的懲罰,我石正麗用我的生命擔保,與實驗室沒有關係。
  • 傳染病防疫專家李蘭娟院士是中國的希望
    李蘭娟院士生於1947年9月13曰,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國家傳染病重點學科帶頭人,傳染病學專家,中國人工肝開拓者,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浙江大學醫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
  • 生死時速:肺炎「救命藥」離我們還有多遠?
    但在2月4日,另一條重磅消息傳來:據長江網4日消息,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團隊,在武漢公布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最新研究成果,其表示:「阿比多爾、達蘆那韋能有效抑制冠狀病毒」。她建議將以上兩種藥物列入國家衛健委《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
  • 國家衛健委1號公告:新型肺炎納入法定傳染病!鍾南山:確認可人傳人
    國家衛健委發布1號公告,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乙類傳染病,並採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規定的檢疫傳染病管理。
  • 周濤:武漢肺炎基本再生數與SARS接近,確屬可防可控的傳染病
    (病毒命名為nCoV-2019或2019-nCoV,傳染病有學者稱為SARI,本文簡稱為武漢肺炎)目前尚未得到有效阻斷,處於傳播上升期。,防控手段上來後自然會掉下去;二是因為武漢錯過了早期防控最佳的黃金時間;三是武漢肺炎重症率較低,病人具有傳染性後症狀不明顯,活動性較強,不易被提前發現隔離,有效傳播時間可能強於SARS。
  • 570種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圖書選題分析(上)
    一、湖北推出30多種抗疫圖書選題  習近平總書記到武漢來,講到感謝英雄的武漢人民!離別之際,援鄂醫療隊隊長流著眼淚說:武漢,湖北,真的很難!那是在替全國人民扛起這場災難!其中,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7種:《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預防手冊》《圖解新冠病毒肺炎預防手冊學生讀本》《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中各類人員心理防護實用手冊》《方艙醫院藥師工作手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中醫防治指南》《鍾南山團隊抗疫防治集成》《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肺部超聲檢查診斷規範》;湖北人民出版社5種:《封城紀事》《武漢保衛戰》《立春的味道》《敬畏自然——生態視角下的戰「疫」哲思》《抗疫鬥爭與中華民族精神》;長江文藝出版社
  • 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身患絕症、妻子被感染,抗擊疫情最前線奮戰30...
    自2019年12月29日轉入首批7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以來,武漢市金銀潭醫院600多名醫護人員,已在抗擊疫情的最前沿奮戰了29天。  這裡是武漢最大的專科傳染病醫院,目前收治的全部為轉診確診的患者。  晚上9點,57歲的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張定宇帶著疲憊,一瘸一拐走向記者。突然,手機鈴聲響起。
  • 武漢肺炎病毒基因譜公開,近80%似SARS,泰國現首例
    根據病毒基因圖譜,此新型病毒與浙江省舟山蝙蝠的冠狀病毒基因最接近涉及武漢肺炎的新病毒屬於冠狀病毒2B分型,其基因排序與SARS病毒的基因有73%相同,而且與兩種從蝙蝠身上找到的病毒屬"近親"。Kevin J Olival發布的關於武漢肺炎的冠狀病毒系統發育樹整體而言,此次涉及武漢肺炎的冠狀病毒
  • 武漢病毒所石正麗:新冠病毒溯源背後,尋找自然界的病毒值得長久堅持
    今年年初,這位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新發傳染病中心主任曾一度處於輿論漩渦裡,而今在中關村論壇的聚光燈下,她再次講述起病毒溯源背後的故事,和這份工作背後的意義。與新冠病毒的第一次相遇石正麗回憶起她與新冠病毒的第一次正式「碰面」是在2019年12月30日晚上。
  • 抗擊新冠病毒,這些醫藥產品從南京江北新區來
    中國江蘇網訊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抗擊疫情的相關醫療產品和器械的研發也在跟時間賽跑。生命健康產業作為南京江北新區的支柱產業,正是得益於產業的提前布局,有17家企業正將掌握生命科學前沿技術優勢轉化成抗擊疫情的創新產品,勇當急先鋒,科研加速度,為檢測、預防、醫治新冠肺炎助力。
  • 四年級作文:抗擊病毒
    我想大家都得知了這個消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這種病毒很特殊,當然,說它特殊是因為跟往前不太一樣,據說這種病毒傳播的很快,危害特別大。它傳播的速度特別快,至今還沒有找到有效治療這種病毒的藥物。對於孩子們來說,假期是最快樂的,還趕上了春節,家人們都應該開開心心快快樂樂的在一起過個團團圓圓的新年。
  • 浙大教授王立銘:隔離是對抗烈性傳染病最有效措施之一
    王立銘 本人提供   (抗擊新型肺炎)浙大教授王立銘:隔離是對抗烈性傳染病最有效措施之一  中新網杭州1月29日電(柴燕菲 趙曄嬌 王逸飛)29日,科普作家
  • 守衛紅岸 逆行武漢——齊醫附一院抗擊新冠肺炎紀實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齊齊哈爾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一直奮戰在富拉爾基區疫情防控最前線。院方把疫情防控作為當下的首要任務,堅決嚴防死守,守衛紅岸。他們發揚白求恩精神,千裡馳援逆行武漢,奔赴救護前線。
  • 專訪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石正麗,為避免下一次疫情暴發提出警告
    1月12號,我們向世衛組織遞交病毒的全基因組序列石正麗:2019年12月30號接到樣本後,很短時間內,就確定其中有新型的冠狀病毒的感染。2020年1月12號,便向世界衛生組織遞交病毒的全基因組序列。這個病原和已有的、我們已知的病毒序列都不一樣,所以當時把它命名為新型冠狀病毒。
  • 美媒:美國記者走進武漢病毒研究所……
    這家武漢研究所及其科學家已成為激烈的猜測和陰謀論——其中一些來自白宮——的焦點。參觀和採訪歷時大約5個小時,其中包括參觀BSL4實驗室。在那裡,在一個厚玻璃隔開的密閉空間裡,身穿氣泡狀防護服的技術人員在處理小瓶和其他物品(如圖)。武漢病毒研究所所長王延軼說,她和同事們感到自己受到不公正的針對。她說:「很不幸,我們被當成了病毒起源的替罪羊。
  • 美媒:美國記者走進武漢病毒研究所
    這家武漢研究所及其科學家已成為激烈的猜測和陰謀論——其中一些來自白宮——的焦點。參觀和採訪歷時大約5個小時,其中包括參觀BSL4實驗室。在那裡,在一個厚玻璃隔開的密閉空間裡,身穿氣泡狀防護服的技術人員在處理小瓶和其他物品(如圖)。武漢病毒研究所所長王延軼說,她和同事們感到自己受到不公正的針對。她說:「很不幸,我們被當成了病毒起源的替罪羊。
  • 外媒首次進入武漢病毒所【看世界·新聞早知道】
    晨讀三分鐘,世事掌握中8月12日星期三,農曆六月廿三封面新聞外媒首次進入武漢病毒所據《中國日報》昨日報導,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記者上周五獲準進入武漢病毒研究所,並與正在查明新冠病毒起源的高級科學家進行交談。在大約5小時的訪問中,記者參觀了P4實驗室。
  • 抗疫期間,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都做了什麼?
    去年12月30日開始全力攻關  科技日報記者:武漢病毒所的新冠肺炎疫情科研攻關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接到的第一項任務是什麼?  關武祥:武漢病毒所的新冠肺炎疫情科研攻關始於2019年12月30日。收到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送來的不明原因肺炎相關樣品後,研究所連夜組織優勢隊伍進行病原檢測和鑑定工作,獲得結果後迅速向有關部門做了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