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講章:神的意思總是美好

2020-12-06 北易的葡萄園

拿4:1-11

今天我們透過《約拿書》第四章的經文,看約拿在上帝的面前,他是如何的驕傲、自以為是,單為自己的利益而行。而上帝卻是何等的充滿愛,上帝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他所愛的人。透過聖經的記載,透過人的有限、自私與上帝無限的愛的對比,願我們每一個人在面對我們的神時,都可以在他的面前降服,將榮耀歸給我們的神。相信神的意念高過我們的意念,神的道路高過我們的道路。

一、 人常質疑上帝(1-4節)

尼尼微人因迴轉到上帝的面前,獲得上帝的愛的赦免,得以免遭上帝的刑罰。

但在這件事上,約拿卻對上帝表現出他的質疑,甚至是發怒。

他生氣和質疑上帝的理由是,上帝讓他做了無用功。上帝給他的命令是讓他去向尼尼微傳毀滅的信息,可上帝最後卻又沒有讓尼尼微城毀滅。

因此這對約拿自己來說,他是白跑這一趟。並且,約拿認為自己早就猜到了這樣的結果,所以他就往他施去,而上帝居然還要刑罰他,使他被扔到大海裡,被魚所吞吃。因此,約拿越來越想越生氣,認為上帝的作為實在是令他難以接受。

約拿最後看到上帝果然如他所料的,沒有刑罰尼尼微城的人。因此約拿的氣就上來了,他發怒,質疑上帝的決定。

經文描述了約拿的四個表現,從他的表現中可以看到他對上帝的質疑,對上帝的抱怨。

首先,他不悅。

意思就是約拿很生上帝的氣。

第二,且甚發怒。

有的人生氣就藏在心裡,沒有表現出來。而發怒則是生氣的直接的表現。表明約拿不只是稍微對上帝生氣,而是非常的生氣。

第三,禱告耶和華。

雖然約拿是在禱告耶和華,但事實上他是在禱告嗎?

禱告是一種謙卑的行為,是向神求恩典,向神感恩,向神讚美,與神親近的行為。

但禱告不是一種和上帝論理,甚至質問上帝的行為。

因此,雖然約拿看起來是在禱告,但其實不是真正的禱告。

第四,求死。

約拿生氣,發怒,質疑上帝,他雖然是禱告,卻是理論。並且,他雖然是禱告,最後還要求死。

但其實他不是真正要求死,而是一種對上帝不滿的表現。就像員工不滿老闆,他說要辭職,不是真正想辭職,而只是表達他的不滿。

先知以利亞也曾有類似的經歷。他在靠著主的力量勝了巴力的四百五十個先知,但在之後卻因著王后耶洗別的威脅,而一個人在羅騰樹下求死,並且認為上帝對他不公,認為他對上帝大發熱心,如今剩下他一個先知,上帝卻不能保護他。

對照約拿的表現,反觀我們自己的生命。我們有否也像約拿這樣,因著一些事情,在上帝面前表現出我們的不悅、發怒。禱告時其實是在質疑神,並且也向神說不合理的話,也想求死,也想說我不信了之類的話呢?

二、 人單顧己之利(5-8節)

約拿一方面因著尼尼微人得拯救的事而向上帝發怒,而此時又因著自己的利益受到損害而發怒。

經文描述的是約拿站在城邊,想看城究竟會如何。這裡天氣炎熱,約拿首先為自己搭了一座棚,但是不夠。這時上帝為約拿安排了一顆蓖麻,使約拿的苦楚略得緩解。但之後上帝卻使蓖麻枯萎,約拿重新遭受苦楚。為此,約拿再次的生氣發怒。

在這裡我們看到,約拿因蓖麻發怒,是不合理的,是一種只在乎自己的利益得失的表現。

1、神的蓖麻使約拿脫離苦楚,這是恩典。

約拿為自己搭了一座棚,在棚的蔭下看尼尼微城會如何。但由於天氣炎熱,約拿為自己搭的棚並不能很好地使自己免得炎熱的侵襲。這時候,神為約拿安排一顆蓖麻,使約拿可以暫時地脫離天氣所帶來的苦楚。

2、神有權處理蓖麻,這是他作為造物主的主權。

這顆使約拿脫離苦楚的蓖麻是上帝所興起的,他有權處理這一顆蓖麻。

3、約拿並沒有為這個蓖麻付出過什麼,卻因它枯萎,為著自己的苦再次求死,這是單顧自己的利益。

蓖麻從發生,到生長,再到約拿藉著脫離苦楚,直到蓖麻枯萎。在這其中,約拿並沒有付出,甚至享受了很大的恩典。即使蓖麻枯萎了,約拿也理應為之前所得到的恩典而感恩。

但當蓖麻枯萎時,約拿卻忘記他曾經白白地享受來自這顆蓖麻的恩典,卻因著此時因蓖麻枯萎所受到的苦楚而再次的求死。

這讓我們看到約拿是一個單顧自己的利益得失的人。他本來就是要受炎熱的苦楚,上帝興起蓖麻使他可以在苦楚上得到緩解,他理應感恩,卻沒有。而當蓖麻枯萎他從新回到之前的苦楚的狀態,他卻再次發怒,並認為自己是有理的。而事實上,他並不是為了蓖麻的生死而生氣,而是因為自己沒能享受蓖麻帶來的快樂而生氣。

從約拿身上,我們認識到,上帝他有施恩典的權柄,也有收回恩典的權柄。

上帝賜給人恩典,人應該感恩;上帝沒有賜給人恩典,人也不能因此而抱怨上帝。

人不能因為自己的利益沒有得到滿足而抱怨上帝,要知道,賞賜的是耶和華,收取的也是耶和華,耶和華的名是應當稱頌的。

我們要避免像約拿那樣,只顧自己個人利益的得失,而忘記上帝的恩典,只想得到回報,而不知道付出。

三、神意總是美好(9-11節)

從約拿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人對上帝的質疑,不相信上帝的命令和旨意;也看到人的眼目常常只看到自己的利益得失,為著自己的利益而向上帝發怨言。

與人的驕傲和自私相比的,是上帝他是充滿愛的上帝。

約拿不在乎的是尼尼微人的性命,而在乎自己的想法;約拿沒有注意到上帝的恩典,而只注意到自己的利益得失。

而上帝,他所在乎的,是人的生命,他所體現出來的,是他長闊高深的愛。

約拿他之所以會和上帝爭辯,質疑上帝的旨意,就在於他缺乏上帝這種對人的毫無保留的愛。他認為上帝讓他傳毀滅的信息,最後又沒有讓尼尼微人毀滅,上帝是言行不一的。那麼上帝是否真是這樣呢?

上帝會讓約拿去警告尼尼微人,乃是因為尼尼微人的惡達到上帝的面前。上帝是公義的上帝,他必須要去審判那些在惡中的人。因此他差遣約拿去傳尼尼微會傾覆的信息。

但上帝又是充滿愛的上帝。他看人的性命為寶貴。他知道尼尼微大城裡有許多的人,單單是不能分辨左右手(小孩子)的人,就有十二萬之多。這體現了上帝憐憫小孩子,也體現了尼尼微的人一定是很多的。並且上帝連牲畜都憐惜,他對待這個城,對待這個世界,充滿了他的愛。

並且上帝還說,人因著不是自己的東西尚且愛惜。何況這城的人是上帝所造的,更有小孩,上帝豈能不愛惜呢?這個世界是上帝所造的,人是上帝所造的,一切都是上帝所造的,上帝自然會以愛來對待這個世界,對待我們每一個人。

上帝要刑罰尼尼微人,卻最後因著他們的迴轉,沒有刑罰,這不是說明上帝的說話不算話,乃是說明上帝的愛。

就像一個爸爸,他本來看著孩子做得不好,說你犯錯誤就罰你不能吃飯。但當孩子在爸爸面前承認錯誤,爸爸的心一下子軟了,怎麼可能真的不讓孩子吃飯呢?父母的愛如此,上帝的愛更是如此。

羅8:28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 神的人得益處,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

神在我們身上所成就的一切事都有他美好的旨意,即使我們一時像約拿一樣看不明白上帝的旨意,理解錯上帝的旨意,我們都應當相信我們的主是愛我們的,他的美意本是如此,相信他在我們身上所成就的都是美好的旨意。

本章經文給我們美好的教訓。我們不能像約拿一樣,以自己的思想和上帝爭辯,以自己的私利去向上帝發怒。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在上帝的愛中降服。無論在什麼樣的處境,什麼樣的光景下,都要做到遵守上帝的旨意,做到不以自己的利益而向上帝發怒,相信愛的上帝不會虧待我們,因為我們都是他的兒女。

相關焦點

  • 聆聽資深神學博士分享基督教美好而深刻的創造論(下)
    續:聆聽資深神學博士分享基督教美好而深刻的創造論(上)基督教倫理的核心是什麼?——「愛仇敵」那麼,明白人是神的形象、神的形象最根本是愛、愛是把自己給對方….這些對於我們的生活和現實有何具體意義?基督教非常強調關係。
  • 你是在以經解經還是在湊講章?
    比如當去講「神愛世人」的時候,往往會落點於某一字。以「神」字為例,慣用的「以經解經」會說:這裡有一個「神」字,那還有那些地方有這個「神」字呢?然後用經文彙編找出聖經中相同的字,這裡講一點,那裡講一點,顯得這場講道真的異常豐盛,時間完全不夠用,不得已的情況下,在最後的時間才回到「神愛世人」四個字,草草結束一場講道。而實際上,這句經文究竟在講什麼,一句也沒有提起。
  • 講章 | 博愛思:無神論的心理學
    這一期的講章出自博愛思的羅馬書解經講道,主題經文是羅馬書1章18-20節。「無神論不是出於人對神的無知——因為根據羅馬書第1章,所有人都認識神——他們的問題乃是出在他們不喜歡神。」「人不喜歡神的哪一部分?答案是,幾乎神的每一部分。」人們不「認識」神,是因為他們不想認識神。
  • 聖潔的依戀:人神共語的基督教音樂,感性與理性交融的聖歌
    基督教徒和神建立起聯繫的過程中,除了禱告,最能體現自己與上帝關係提升的便是基督教歌曲的唱誦。那麼,這種人與神的依戀關係到底是怎麼通過基督教音樂體現的呢?中世紀的基督教音樂的直接淵源是古希伯來民族的音樂和古希臘音樂,《舊約》中記載了猶太民族經歷了三次神廟被毀、兩次民族流亡以及在與痛苦抗爭時音樂成為他們精神安慰的故事,提及音樂的地方粗略統計有50次之多。而早期猶太教就用音樂作為人與神溝通的橋梁,祭司用吟唱詩歌的形式來表達神的旨意,這也人神依戀的早期表現。
  • 華人基督教專家稱全能神是欺世的邪教組織(圖)
    《時代雜誌》在2001年11月刊登的一篇名為《耶穌回來了,她是中國人》的文章說,全能神聲稱在中國有30萬的信徒,但觀察者認為大概只有幾萬人。「宗教自由中心」2002年的一份報告文件中指出,該組織活躍在中國十幾個省市,欺騙了上千人。基督教使命組織China For Jesus估計,全能神在中國20多個省市擁有數以百萬計的成員,但在中國要計算出任何一個組織的追隨者的數目幾乎是不可能的。
  • 古代歐洲:為什麼古羅馬的神影響力那麼強大,卻被基督教給替代了
    引言:古代書上所說的神,或者描述神的世界,是我們人類認識這個世界的體現,除了自身生活的環境,還有其他的部分組成,這是人認為的世界,書中常說的古希臘羅馬的神,那是一種人類精神的象徵,它們包括很多,就比如追求的夢想,罪惡,以及為止等等,它們都是古代文學藝術的源泉,就算到了如今,我們都可以找到很多書籍,音樂等等,描述的內容都跟這種神相關聯,總而言之,古羅馬的神,就是歐洲文化的源泉土壤之一
  • 科學家基督教信仰調查
    其中,信仰基督教(包括基督教、基督教新教,東正教)的596人,信仰猶太教的8人,信仰佛教的8人,信仰伊斯蘭教的4人,信仰印度教的2人。在81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中,宗教身份就更為突出。如南非黑人大主教圖圖,美國著名黑人領袖馬丁?路德?金牧師,印度德蕾莎修女,法國神學家艾伯特?施維澤,瑞典神學家內森等。
  • 地下基督教在南方農村的發展
    為此,左村的左葉玉支書總是想方設法節省開支,但總是缺錢辦事。比如,為了節省開支,葉玉支書每次去縣城開會時都吃一碗最便宜的米粉。有趣的是,去年,鎮上的一家餐館開張,老闆宴請了除左村之外的全鎮所有村幹部。因為該老闆早就打聽到,左村的幹部從不上館子大吃大喝,所以沒有必要與左村的幹部搞好關係。
  • 「全能神」被外媒列為世界四大冒充基督教的恐怖組織之一
    【中國反邪教網2020年1月17日消息,通訊員:胡婕】2020年1月13日,奈及利亞媒體「託利」網(Tori.ng)把源自中國的「全能神」邪教,列為世界上假冒基督教派別的四大恐怖組織之一。2014年5月28日,以張立冬為首的六名「全能神」邪教信徒,在山東省招遠市一家麥當勞餐廳裡,將拒絕提供電話號碼的吳某毆打致死。(圖源:央視)報導稱,「全能神」教會又名「東方閃電」,於1990年在中國河南省成立,是一個打著基督教幌子的邪教組織。「全能神」堅稱世界末日即將到來,耶穌基督將化身為一位中國婦女二次降臨世上,殺死「惡魔」是他們的責任。
  • 從美國基督教走向衰落思考:現代基督徒如何推動神的國度
    繼之前寫的「基督教正在美國衰落」的文章之後,「基督與文化中心」(Center for Christ & Culture)的主席麥可·克雷文(S. Michael Craven),撰文進一步分享現代基督徒該如何活出進入「神國度」的喜樂。美國一直佔領著世界經濟強國的龍頭位置,但是這樣的富足與強大跟美國的基督教文化無法分割。
  • 聖經揭秘 路加福音 基督教究竟是「窄門」還是「寬門」
    這句話在這裡的意思是接著上一句,繼續忽悠以色列人,說現在還在猶疑,不下決定加入他們教派的話,到時門關了,再想加入就來不及了。第26-27句說那時,你們要說,我們在你面前吃過喝過,你也在我們街上教訓過人,他要說,我告訴你們,我不曉得你們是那裡來的。仍是接著前面的意思,說到那時,不管你們怎麼懇求,神也不會再讓你們進去。你們知道了,前面說過,這是促銷術嘛。
  • 基督教說:正因為不合理,所以才信仰!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
    基督教有一種說法:正因為它悖理,所以才信仰。這句話含義深刻,意義重大,即揭示了基督教的某些真理,也揭示出人類文明史的某些真理。比如上帝創世的故事是合理的嗎?《聖經》說:上帝從「無」中創造了這個世界,而且是通過語言創造的。
  • 在生活中經歷神 || 基督徒蒙恩見證:父神的恩典,夠我用!
    慶祝聖誕節的節目一個個的井然有序,隨著節目的進行,我對基督教有新的認識。原來,唯獨基督教的上帝是創造宇宙萬物的主宰,是生命的賜予者。從此,我知道了這個世界是怎麼來的。起初,神創造天地,我們也是神造的。美麗的大自然,廣闊的神秘的星空都彰顯者上帝創造的奇妙。自從造天地以來,神的永能和神性,雖是眼不能見,但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叫人無可推諉。
  • 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3者有何聯繫?系出同源,信仰同一個神
    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3者有何聯繫?系出同源,信仰同一個神。怎麼回事呢?公元前18世紀,猶太人的先祖亞伯拉罕摒棄數量極多的原始宗教,確立唯一信奉的神~上帝。公元前14世紀,猶太人的一位民族英雄~摩西創立猶太教,制定猶太教教義,並將上帝稱之為~「雅衛」。
  • 英靈志1:基督教聖人聖喬治(喬爾喬斯)-技能篇
    從奴隸的兒子加入軍隊一步步爬到皇帝地位(尼祿這時候去世兩百多年了)的戴克里先理性地明白了基督教的危害有多大。要知道羅馬對宗教很寬容,允許百姓擁有自己的信仰,只有尊重羅馬皇帝不變就行,但是基督教連這點這都做不到。基督教的《十誡》說;「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因此他們連皇帝都不敬拜。羅馬眾神也不祭祀。
  • 受難周第三日牧者分享講章「一件美事」
    有牧者專門在博客發表上了受難周第三天講章。這位牧者在講章中以馬利亞打碎玉瓶向主獻上珍貴的真哪噠香膏為主,分享了5個經典場面透露的屬靈意義。1、西門的感恩  聖經告訴我們,耶穌是在伯大尼的西門家裡赴筵。聖經特別強調,這位西門是長大麻瘋的,顯然他已經得到主的醫治。他不僅僅肉體的疾病得到痊癒,更得蒙主的拯救,成為神的兒女。
  • 基督教環境倫理的歷史演變與當下責任
    20世紀中期,有美國學者發文稱,基督教倫理應該為環境問題負責,因為聖經創世紀的觀點是上帝讓我們「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治理這地,也要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和地上各樣行動的活物。」(創世記 1:28 和合本)正是出於此,這位美國學者才說,基督教是以人類為中心的宗教。
  • 門徒會」褻瀆耶穌基督 基督教不能容忍
    原標題:曹聖潔牧師:「門徒會」褻瀆耶穌基督 基督教不能容忍   全國政協原常委、中國基督教協會原會長曹聖潔牧師在接受媒體專訪時,對邪教「門徒會」打著基督教旗號欺騙民眾發表看法。
  • 神對你的人生有美好計劃
    當我思考神對我的美好計劃時,我會勾勒出儘快結婚成家,30歲前成為中級主管,60歲時舒舒服服地退休。換句話說,我看待神對自己計劃的方式奇怪地像極了美國夢。這些都是美好的禮物,在合適的情景下期待舒適的生活並不邪惡。實際上,我們應該禱告求神祝福我們和他的百姓。然而當我們更渴望這種短暫事物,而不是成聖而來的終極快樂時,問題就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