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防失聯
摘 要
基督徒參與環保正是在為自己過去所犯罪的一種極好的贖罪方式。……當你在這個世界上一天,你就必須履行上帝所賦予你的管理世界的責任。
文 | 李道南
今年開始,伴隨著環境危機而來的垃圾分類成為熱搜,人們茶餘飯後談論的都是關於垃圾分類的新聞和知識,關於垃圾分類的段子更是鋪天蓋地,這一方面說明大家對垃圾分類的關注,另一方面也說明大家面對垃圾強制分類的不習慣,人們喜歡談論的只是新聞和新鮮事物。
雖然環境汙染的後果通過新聞各種媒體早已普及多年,但是因為事不關己,總認為環境汙染的後果離自己太過遙遠,因此關注而不需行動的觀念,一旦碰上政府的強制行動,還是有點猝不及防。
縱觀環境的問題歷史,幾乎這和人類的活動有關,人類從一開始自主活動,就面臨著與自然世界之間關係的倫理問題,但是在環境問題出現危機之前,人類尋找的都是向自然索取的藉口。
直到環境問題進入人類的視野,才引起人們對過去環境倫理的反思。
20世紀中期,有美國學者發文稱,基督教倫理應該為環境問題負責,因為聖經創世紀的觀點是上帝讓我們「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治理這地,也要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和地上各樣行動的活物。」(創世記 1:28 和合本)正是出於此,這位美國學者才說,基督教是以人類為中心的宗教。
縱觀基督教的教義和神學歷史,那些教父們,無不是在發揮「治理這地,也要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和地上各樣行動的活物。」這句話中的人的主體和中心思想。
儘管基督教從一開始,就刻意批判和有意撇棄「人本思想」,尤其是到了後期改革宗,更是對人本思想嗤之以鼻。但是對人本的批判恰是對人本中心的最好掩蓋。
表面看來,基督教對人本的批判,是要回到神本上去。但是回到神本,是回歸了上帝的主權,在世俗世界與信仰世界的二元區分背景下,對待世界又回到了肆無忌憚的人本中來。
簡要來說,基督教在關於人本和神本的分野中,邏輯恰是回歸上帝主權,人又是世界的主人,因為世界和神是分離的,因此不屬於世界的人也就無需對世界負責了。
古希臘哲學家普羅泰戈拉有句名言說「人是萬物的尺度」,這開啟了海德格爾所說的人的「自法」性時代,也就是人是世界的主體,為自己立法。這一思想同樣被基督教教義繼承。
奧古斯丁在《懺悔錄》中說,人是僅次於上帝的存在,因此在世界的存在序列中,人是處於頂端的,那麼人對待世界的其它動物和植物顯然也就是主人和主宰的身份和態度了。
在《上帝之城》中,奧古斯丁表達了這一思想:「我們雖然耳聽到『不可殺生』,但若從這誡命推論說砍伐一棵樹也是不道德的,則這是我們不認同的。……我們不贊同這種瘋狂的觀點。『不可殺生』這誡命不適用於植物,因為植物本身並沒有感覺,這點可同樣套用到那些沒有理性的動物身上……,因為若與我們相比,動物是沒有理性的。因此,按照造物主那公正的安排,動物的生與死都必須供我們使用。」
同樣,後來的託馬斯阿奎那也繼承並發揮了這一觀點,託馬斯看來,上帝創造的世界不是雜亂無章的,而是有著一個等級順序,顯然頂端的是上帝天使,人緊隨其後,排在世界其它存在的上面,這就決定了人類對自然世界的主權,「這個等級體系的頂峰是天使,是非物質的存在,天使之下是人類,是物質和精神的結合物,人類之下是動物,動物之下是植物,最低級的存在是物質四元素,火、氣、水、土。」
所以自然世界的一切都是為了人類而存在,「人殺掉植物來餵飼動物,以及殺掉動物來供自己食用,都是被允許的,並且這按照神所安排的秩序。」
既然人對世界有著主宰的特權,那麼顯然環境問題人就不應該為之負責了。
同樣對於環境問題,一些傳統基要信徒有著與他們類似的觀點。在建基於二元論的基礎上,一些傳統基督教認為基督徒只是世界的客旅,他真正的家鄉在天堂,因此這個世界越是墮落,那麼離他們抵達彼岸的日期就越近,因此,世界的環境問題固然是個問題,但是正是世界的墮落才拉近了他們與彼岸的距離。
因此面對世界的環境問題,他們採取的是冷漠和袖手旁觀,甚至極端的還是在加速世界的沒落。
然而,如果說世界的環境問題與基督教教義有關,基督教要為環境問題負責的話,那麼那些沒有信仰基督教的地區是不是就沒有環境問題呢? 顯然不是。
在中國歷史上,今天的黃土高原曾經也是葉繁綠茂,但是由於人們的不限制砍伐,而導致水土流失。今天的應縣木塔,據說就是砍光了一座山頭的森林建造而成,在歷史上,因為人們的不限制砍伐和取沙造成黃河決堤的事件也屢有發生。
在非洲有些地方,因為狩獵,所有的大型動物被滅絕,造成生態失衡的案例也不勝枚舉。
顯然,環境問題不單單是基督教教義問題,那些沒有信仰基督教的地區也同樣承擔著環境問題的後果。在環境問題的根源上,基督教並不特殊,它和其它宗教一樣都是人凌駕世界之上的一種藉口。
那麼誰為環境問題負責,顯然是以人為中心的自戀主義。
人為了論證自己對世界的掌控,尋找了很多藉口,包括宗教的、哲學的、自然科學的等,他們把世界當做自己取之不竭的倉庫,而為自己不負責而尋找理由。
自身無節制的欲望,讓世界處於一種危險的境界,把自己與世界進行區分的人類自我中心主義,固然代表著人類的成長與獨立,但是現在這種成長的代價正在以牙還牙地還給人類。
不論在全球氣溫還是降雨、乾旱上,人類正在承受著自己曾經因為無節制地索取而產生的後果。
上帝創世紀時給予人類的責任是管理世界,這種管理的責任,直到環境問題進入人類的事業,成為制約人類生活和發展的障礙時,才被人們意識到。
管理的含義,顯然不是佔有和主宰,在上帝所創造的世界上,一切原本都是好的,但是人類犯罪,其它動物植物並沒有犯罪,因此並沒有帶來世界的敗壞,反而正是人類的自我為中心的罪,才破壞了世界生態平衡,世界的問題人類自身應該擔負主要的責任。
重新思考人類與上帝的關係,思考上帝給予人類的責任和角色,才能認識自己,也才能知道自己在當下的責任。
那麼基督徒要不要參與環保,顯然要的。
基督徒參與環保正是在為自己過去所犯罪的一種極好的贖罪方式。你可以不愛這個世界,你可以離開這個世界,但是當你在這個世界上一天,你就必須履行上帝所賦予你的管理世界的責任。
回到人與上帝的關係上,要明白我們並不是這個世界的中心,我們要讓世界變得更美好,回到上帝創造之初的那種「一切都是好的」狀態,這才是基督徒當下應當做的。
為防止失聯
關注基督時代備用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