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5日,北京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張恆力老師來到南京大學哲學系,以「工程倫理的責任向度」為題進行學術講座。講座由劉鵬副教授主持。我系周理乾老師、部分研究生,上海交通大學杜嚴勇教授,南京農業大學劉戰雄老師參加講座。
講座伊始,張老師回顧了人類歷史上的四次工業革命,強調工業革命所帶來巨大科技進步與物質成果的同時,也會出現一系列新出現的環境、倫理等問題,並列舉了盧梭、芒福德等人對工業文明的深刻反思,從而引出工程倫理與工程責任的重要性。
張老師指出,工程倫理既包含總體的倫理問題即工程技術的時代性反思,又含有具體的工程師的倫理問題,以及工程師職業化的技術標準、職業協會、職業規範和職業教育四大條件。
接著,張老師著重介紹了工程責任部分。責任一詞的詞源含義是「考慮更多」等,包含責任的主體、對象和監督機構。在回顧了工程責任觀念的歷史演變後,張老師強調,「在當前社會體制下,工程師不能繼續奉行傳統技術統治論觀念,也不能否認和推卸自己應負的責任」。具體而言,工程責任包含角色責任、道德責任、法律責任、積極責任和消極責任等。在面對不同角色不同責任的衝突時,要秉承道德公平性和有效性原則,妥善做到知情同意、風險與收益公平分配和預防工作。講座以張老師對中國工程倫理未來的展望結尾。
在提問環節,同學們與張老師就「工程倫理與社會規範關係、工程倫理在具體技術創新中作用」等問題進行了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