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理工播下工程倫理教育「種子」

2021-01-09 中國青年報

合成有機材料的原料是用價格低廉但有毒的環氧氯丙烷還是用可食用的檸檬酸?做恆沸精餾實驗,試劑是選擇性能好、價格低的還是首選無毒無害的?化學工業產品是只看重產品的性能還是需要考慮環境和生態安全?處理工業廢水是用便宜但會產生大量固體廢棄物的技術,還是使用高成本投入研發、沒有二次汙染的綠色化技術……在華東理工大學的課堂上,答案都是後者。

如今,在工程教育中,這所以工科見長的學校開始潛移默化地在學生心中印刻「綠色」概念,致力於培養創新能力與家國情懷並重的工程師。

工程倫理教育貫穿專業學習始終

新工科建設背景下,如何將知識教學同價值觀教育結合起來,把思政教育的內涵融入工科學生的專業課程,這是華東理工大學一直在思考的難題。

如今,工程倫理教育已經納入到這所學校多個工科專業的最新培養方案中。

「工程倫理應該成為工程教育『開學第一課』。」華東理工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院長修光利告訴記者。許多重大工程事故的背後都有著工程項目決策者和實踐者在趨利心態下的錯誤行動,「具有倫理意識的現代工程師在面臨忠誠於股東還是公眾利益的道德困境時,才能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

工程倫理教育不是一門課,卻像空氣一樣貫穿學生專業學習的始終。

以環境工程專業為例,環境與安全工程專業概論課通過分析國家發展理念和目前的環保形勢,讓學生明白將來從事的工作要承擔怎樣的責任;對環境法律法規的解讀目的是讓學生懂法、知法,進而在設計相關項目時守法;環境管理和環境評價課則是通過一個個環境事件案例,引導學生樹立嚴謹求實的工程設計理念……

這種「順其自然」的教育方法,學生很受用。

化工「綠」起來

化工讓人又愛又恨。公眾往往「談化色變」,但衣食住行卻又與化工密不可分。如何讓化工「綠」起來?必須從源頭抓起,要讓將來從事化工行業的工程師們先將「綠色發展」內植於心。

華東理工大學的綠色工程教育由此展開。

化工學院副院長趙雙良介紹,綠色工程教育體現在多個方面,既是教育理念的綠色,也是教育載體的綠色,更是教育內容的綠色。

與時俱進更新專業教學內容是舉措之一。「像麵皮自然包裹肉餡一樣,我們也要把國家的發展理念『揉』進對應的專業課程中。」趙雙良說,從2016年年底,化工學院啟動了新一輪教材更新,修訂內容時,注重對涉及高能耗、高汙染課程內容的改進,增加普及清潔生產內容的專業課程。除此之外,學校還正在準備開設科技史、工程師史等課程。

綠色發展理念同樣融入實踐教學全過程。化工實驗教學中心副主任雷明介紹了聚焦「原子經濟」而設計的實驗環節:催化劑製備實驗中,做出的產品適用於乙苯脫氫制苯乙烯,而在乙苯脫氫實驗中產生的乙苯混合物則作為分離實驗的原料。這種物流、產品循環相通的實驗,大量減少原料消耗和「三廢」排放,體現的正是綠色化工生產過程。

「工科味」思政傳播更廣

每門課都蘊含其特有的育人功能。現在,華東理工大學這些「工科味」「思政味」兼具的課程,正向更多的群體輻射。

修光利認為,工程倫理的意識需要早期植入。「從娃娃抓起,將工程倫理的意識植入中學教育,印在青年心裡。」華東理工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與華理附中一拍即合,啟動構建由「教師-研究生-本科生-中學生」參與的「融入中學,啟蒙工程倫理意識」行動,將全日制工程碩士培養與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及中學工程教育改革聯動起來,搭建工程倫理啟蒙系列課程、大學生科技互動與演示等實踐平臺。

2017年3月,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兩位副教授孫東亮、張巍分別走進華理附中課堂,講授「工程倫理教育:歷史、問題與課程建設的思路」和「社會發展與環境汙染:環境領域的工程倫理思考」等報告。各地反對PX項目事件、怒江水電站開發爭議、基因技術帶來的挑戰、要隱私還是要科學等工程實踐引發的倫理問題及案例都激起了中學生濃厚的興趣。

華東理工大學副校長辛忠表示,為提升學生的「綠色發展」理念,學校已經多措並舉、全面行動。比如,構建綠色工程教育通識課程模塊,開設「綠色中國」系列課程;構建「課程思政」模塊;優化綠色工程專業課程體系,更新專業教學內容;創新綠色工程實踐教學模式,將綠色發展理念融入實踐教學全過程;加強各類綠色創新實踐平臺的建設,鼓勵發展凸顯綠色工程的特色社團等。

相關焦點

  • 華東理工:工科倫理像空氣一樣存在於校園裡
    播下工程倫理的「種子」新工科建設背景下,如何將知識教學同價值觀教育結合起來,把思政教育的內涵融入工科學生的專業課程,這是華東理工大學一直在思考的難題。如今,工程倫理教育已經納入到這所學校多個工科專業的最新培養方案中。
  • 化工高等教育|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工程倫理教育的教學探究與實踐延伸
    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全球高校逐步探索出多種在線教育模式。文章以清華大學化學工程倫理課程為例,介紹疫情常態化防控階段工程倫理教育的教學方式探究與實踐環節延伸。線上課程教學和課外實踐活動並舉有助於實現立德樹人的教學目標,可為進一步開展工程倫理融合式教學奠定基礎。
  • 理工類課程要注重科學倫理和工程倫理教育
    其中,又按照學科專業特點,分別提出文史哲類、經管法類、教育學類、理工類、農學類、醫學類、藝術類7大類專業課程的具體建設目標,使各個專業教學院系、各位專業課教師都能在課程思政建設工作中找到自己的「角色」、幹出自己的「特色」。高等職業學校根據高職專業分類和課程設置情況,分類推進。
  • 工程倫理教育與中國工程師國際競爭力
    當前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規模的高等工程教育,每年培養的工科類工程技術人才數量國際領先,但是不少高等工科院校在對未來工程師的正確、全面的工程觀與工程文化的塑造方面仍是「短板」。從工程倫理教育的角度,我們應當從四個方面著手,提升中國工程師的國際競爭力。  第一,提升我國工程師國際競爭力,應改善工程倫理教育環境,建立工程倫理教育長效機制。
  • 工程教育中的性別問題和倫理問題
    無標題文檔工程教育中的性別問題和倫理問題——國際工程教育中的新熱點 新聞中心通訊員 郭歆   在第三屆國際工程教育大會上,除了大會擬定的三大主題之外,工程教育中的性別問題以及工程教育的倫理問題成為了本屆討論會的熱點。
  • 工程倫理教育論壇暨新聞發布會在清華大學舉行
    發布會上,楊斌秘書長就加強工程倫理教育的現實背景、重要意義和建設進展等做了詳細介紹,他說:「截止目前,共有24個工程博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試點單位。從工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規模看,無論是招生規模,畢業生規模,還是培養單位規模,都佔全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規模的一半作用。」
  • 播下一粒航空夢的種子,力量有多大?
    播下一粒航空夢的種子,力量有多大?在「放飛夢想」項目的支持下,民豐中心小學的老師們利用各類簡單小巧的物料工具精心設計了十餘個科普體驗項目。孩子們不僅能在其中獲得遊樂體驗,還能學習到相關的理論與知識。
  • 兩所大學因校名相近,網友建議改名,東華理工和華東理工差別在哪
    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陸北老師 近日有網友稱,東華理工大學的校名和華東理工大學極為相似,容易讓人誤解,該網友建議東華理工大學可以更名為江西工業大學以示區分。
  • 南理工這下真的厲害了!
    為南理工瘋狂打CAll!南理工創建於1953年短短65年就已經發展成為「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重點建設高校入選「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是「111計劃」、「卓越計劃」的入選高校之一素有「兵器技術人才搖籃」的美譽南理工的歷史牛逼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2017年自主招生簡章
    原標題: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2017年自主招生簡章   中國石油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和「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重點建設的高校。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是教育部和五大能源企業集團公司、教育部和山東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高校。
  • 工程師時代與工程倫理的興起
    第一批工程教育機構由政府創建,為軍事服務,比如1689年由彼得大帝在莫斯科創建的軍事工程學院。在英國工業革命期間,工程師開始擺脫純粹軍事活動,稱自己為「民用工程師」或「土木工程師」。1717年,工程師約翰·斯米頓在英國創立了非正式的土木工程師協會,他去世後更名為斯米頓協會。
  • 如何看待原華東理工大學校長錢旭紅院士出任華東師範大學校長?
    在這其中,北京師範大學和華東師範大學兩所985高校可謂是師範院校的實力擔當。不過近年來,隨著高校體制的發展,許多師範大學正由以師範教育為主的高等院校向更為全面的綜合性大學拓展。2018年1月,坐落於上海市的師範名校華東師範大學迎來了新任校長。新任校長為原華東理工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錢旭紅教授。
  • 3位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齊聚華東理工 費林加諾貝爾獎科學家...
    該聯合研究中心聚焦源頭創新,依託華東理工大學結構可控先進功能材料及其製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及結構可控分子工程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圍繞結構可控分子工程及界面光電功能研究的前沿領域開展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重點聯合費林加教授團隊及所在的荷蘭格羅寧根大學,開展機構與機構之間的實質性國際合作。
  • 全國第八屆教育倫理學術研討會召開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 近日,由中國倫理學會教育倫理學專業委員會主辦,遵義醫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上海師德研究與評價中心承辦的全國第八屆教育倫理學術研討會在遵義召開,來自全國50多所高校與教育機構的專家、學者、教育工作者120餘人參會。
  • 超星爾雅工程倫理答案-學習通工程倫理
    ,它們都是在部分無知的狀態下進行的,而且一般來說,最終結果都是不確定的。ABCDA、工程倫理規範僅僅關注的是工程運用中出現的典型的、特定的、易發生的倫理困境B、工程倫理規範只對可以預想到的倫理困境提供了如何避免「錯的」行為或選擇C、多元價值訴求下單純依賴工程倫理規範進行道德選擇的滯後性和局限性D、在具體的實踐場景中
  • 科技倫理研究與教育的時代使命
    原標題:科技倫理研究與教育的時代使命   當今世界正處於新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之中,在數據技術、網絡技術促進下,科研成果轉化效率極大提高,物理科技、生命科技、信息科技、智能科技、新材料科技、新能源科技、航空航天科技、兵工科技、新型結構與動力科技、新型製造科技,深空、深海、深地等,發展迅猛。
  • 講座回顧 | 工程倫理的責任向度
    2019年4月5日,北京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張恆力老師來到南京大學哲學系,以「工程倫理的責任向度」為題進行學術講座。講座由劉鵬副教授主持。我系周理乾老師、部分研究生,上海交通大學杜嚴勇教授,南京農業大學劉戰雄老師參加講座。
  • 國培:播下「蒲公英」的種子
    優秀的國培學員又示範帶動了身邊的教師,促進了課程教學改革的落實,展示出「國培計劃」廣泛聯通、多向輻射的教育與社會價值。    建一室而育百千骨幹教師經過國培磨鍊,一些優秀學員的教育教學日漸精進,先後建立起名師工作室,輻射助推了一大批青年教師的成長。
  • 國家二級保護植物:牆角下,有1種野生的「植物」,人稱「播娘蒿」,結出的種子很珍貴
    隨著春天的到來,天地萬物開始復甦,進入新一年的輪迴中了,每當這個時節,就有許多人會趁著清明小長假的機會進入農村,不為遊玩,只為採摘農村常見的花花草草,國家二級保護植物:牆角下,有1種野生的「植物」,人稱「播娘蒿」,結出的種子很珍貴,一起來看看吧。什麼是播娘蒿?
  • 工程視野下的腦計劃及其倫理問題思考
    此外,隨著腦科學及相應的腦庫建設,以及神經技術與計算機技術、認知科學的整合與會聚,神經工程技術逐漸浮出水面。需要指出的是,雖然神經科學研究及臨床應用中的倫理問題已經得到學界的重視和較為充分的討論[3-5], 但作為大型工程項目的腦計劃的倫理、社會、管理和哲學問題尚未得到應有的重視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