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培:播下「蒲公英」的種子

2021-01-17 中國教育新聞網

近十年來,伴隨著「國培計劃」示範性項目的實施,浙江師範大學高中語文教師培訓團隊已培育高中語文優秀骨幹教師近500名。優秀的國培學員又示範帶動了身邊的教師,促進了課程教學改革的落實,展示出「國培計劃」廣泛聯通、多向輻射的教育與社會價值。

    建一室而育百千骨幹教師

經過國培磨鍊,一些優秀學員的教育教學日漸精進,先後建立起名師工作室,輻射助推了一大批青年教師的成長。相關名師工作室有三種類型:政府出資支持、學校投入幫扶、民間自助發展,它們都是教師自我發展與展示的平臺,從而形成「名師育名師」的國培效應。

浙江溫州五十一中學教師鄭可菜赴浙師大參加「國培計劃」後,逐步摸索出教師工作坊、名師工作室的組織與運作技巧,能得心應手地解決遇到的多方面問題:從工作室網頁設計到前瞻性研究課題的確立,從活動安排到成果推廣,一切顯得井井有條。她先後被浙江師範大學特級教師導師工作站聘為核心成員、被浙江省教育廳選拔為網絡名師工作室主持人。鄭可菜名師工作室培育了省級教壇新秀唐文秀、鄭一舟等一大批優秀青年骨幹教師,因成效顯著被評為浙江省優秀網絡名師工作室。

江蘇南菁高級中學教師寇永升曾是「國培計劃」示範性項目浙師大高中語文班的班長,培訓結束後,學校讓他負責全校師資隊伍建設工作。他充分利用浙師大的相關資源,開展了多種形式的跨學科教學研討活動,有效促進了青年教師的成長。

江蘇鹽城中學教師李仁甫參加國培學習後,深化並提升了自創的「生成教育」理論,其後又自掏腰包,相繼建立了8個「生成語文」QQ千人大群和微信500人大群,從而建立了跨地域的「網絡名師工作室」,全國近萬名教師通過群講座、群研討、群辯論、資料共享等途徑參與「生成語文」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在此基礎上李仁甫又創建了「咱們的語文」微信公眾號,這個公眾號上兩年來已發表優秀學生習作近百篇、教師專題文章數十篇。

    磨「三課」提升種子教師綜合實力

浙江師範大學高中語文教師培訓團隊期望將參訓教師培育成「種子教師」,這些「種子教師」回到原本工作的學校後,又能有效帶動身邊教師提升教學技能,充分體現出國培的輻射效應。為了切實提高參訓教師的綜合實力,浙師大教師團隊特別重視「三課」建設,即:學術講座課、技能培訓課、教學示範課。學員參加培訓過程中,浙師大培訓團隊除了為學員安排常規課程外,還根據每位參訓者的實際情況,針對個人短板進行個性化的強化培訓,搭建各種平臺,幫助學員依託「三課」提高自身綜合實力,進而有能力在培訓結束後,培訓其他教師。

雲南師大附中教師王宏瑜非常注重提升自己的學術講座能力,參訓結束後,她在昆明市高中語文教師相關培訓項目開設的學術講座很受歡迎。她深有體會地說:「浙師大導師們當時精心幫我打磨的學術講座課,表面看只是一堂課,卻成為我終身受用的奠基課。」

浙江紹興魯迅中學的李莉在浙江師範大學「國培計劃」教師工作坊相關項目培訓期間,與導師和其他學員合作,精研細磨了幾堂富有創意的教學示範課,其中《細節寫人,精神立人》作文教學課,在省內外多次展示後參加全國文學課堂大賽和微課大賽,均獲一等獎。

近年來這些學員逐漸成長為名師,他們連續幾次都受到浙師大的邀請,返校開辦講座。因為來自一線,都有參與國培的共同經歷,他們的講座非常接地氣,案例豐富,可操作性強,讓參訓教師受益匪淺。

    重教研勤搭橋而成引路名師

浙師大重視國培學員教學研究能力的有效提升:一方面學員的教研成果能給廣大中小學教師提供可借鑑的經驗,另一方面優秀學員鍥而不捨的研究精神能給予一線教師以鼓勵與啟迪。

年過五旬的山西代縣中學教師賈旭是浙江師大國培學員中最年長的一位,參訓前三年已是特級教師。賈旭說,原本以為自己已經革命到頭,可以吃老本了,國培成為他「二度發育」的一個轉折點,促使他重新踏上教育實驗與教學研究之路。在參與培訓過程中,賈旭不但積極撰寫教改文章,而且積極報名參加教師現場作文大賽,還獲得了特等獎。河南省焦作市第一中學教師李曉參加國培之後,努力將教學研究與教學實踐結合起來,他參加相關教學基本功競賽獲全國一等獎,同時其教研文章也在刊物上發表。據不完全統計,參加過「國培計劃」浙師大高中語文項目培訓的教師,先後獲得各種獎勵近百項,發表論文數百篇,出版論著數十部。很多參加過國培的教師為身邊教師樹立了「活到老學到老」不斷進取的榜樣。

一些參訓學員還積極為當地的教師牽線搭橋,有效促進了當地的師資隊伍建設。雲南彌勒四中教師馬紅剛在國培結束後的第二年便由普通教師晉升為副校長,第三年開始擔任彌勒四中校長。此後,他竭盡全力為本校教師培訓當「紅娘」。他說,希望本校更多的教師有機會接觸名師,同時期望更多的名師服務於教學一線。通過他的牽線搭橋,彌勒市一些骨幹教師得以赴浙師大參加教學研討活動,浙師大培訓團隊的專家專程赴彌勒開課講學。有效的多層次雙向互動,促使彌勒四中的師資水平有了較為顯著的提升,教學科研也取得了一些成果,第二年該校在教學評比中獲得紅河州高中教學質量綜合獎等多種獎項。

(作者單位:浙江師範大學教師教育學院)

《中國教育報》2019年05月08日第10版 

相關焦點

  • 蒲公英種子多少錢一斤?一畝地播多少種?
    蒲公英藥用價值人人皆知,同時又是地球上營養最豐富的蔬菜之一,近幾年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
  • 蒲公英栽培技術,蒲公英種子
    蒲公英栽培技術   蒲公英又名黃花地丁、婆婆丁、黃花苗等,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既可作為蔬菜食用,又可全草入藥,營養豐富,藥用價值高,是一種珍貴的藥食兼用型植物。蒲公英種子發芽蒲公英在春、夏、秋季均可播種。條播,按行距25-30釐米,開0.5-1釐米淺溝,將種子均勻撒入,播後用鋤推平。如乾旱可及時澆水。高6-8釐米時定苗。做藥用的株距一般定為20-25釐米,做菜用的株距適當密一些。  3.田間管理。注意中耕鋤草。為促進生長,要及時追肥,以氮肥為主。在開花前與結籽後澆水追肥1次,這時蒲公英葉子已完全覆蓋地面,只要拔除田間個別大草即可。
  • 丘陵坡地林藥套種模式核桃林下套種蒲公英高效栽培關鍵技術
    蒲公英對土壤要求不嚴格 , 在各類土壤中均能生長 , 但人工栽培應選擇土壤肥沃的壤土種植 。 其對溫度的適應性較強 , 既抗寒又耐熱 ,在早春地溫 5 ℃ 時即可萌發 。 試驗表明 , 蒲公英種子體積小 , 壽命較短 , 新種子發芽率較高 , 第 2 年種子發芽率顯著降低 。 種子發芽最適溫度為 15~20 ℃, 在 25 ℃ 以上時則發芽緩慢 , 莖葉生長最適溫度為 20~25 ℃。
  • 蒲公英種子飛行的秘密
    在開花過後,蒲公英的頂端會長出數十個可飛行的成熟種子,每個種子都有自己的「降落傘」。與普通降落傘不同的是,蒲公英的降落傘傘蓋是由大約一百根絨毛構成,如同稀疏而細膩的羽毛一樣。蒲公英種子的這個特點使得其飛行的機制與通常的降落傘或者擁有翅膀的鳥類是不同的。通常的降落傘是依靠巨大的傘蓋產生足夠的空氣阻力來平衡重力。
  • 蒲公英的種子鏈
    蒲公英的種子鏈是一個非常溫馨的休閒益智類手機遊戲,這款遊戲利用蒲公英傳播種子的特點創造了連接的遊戲玩法,非常簡單容易上手,各種各樣的蒲公英形狀讓玩家們十分喜歡,清新的遊戲畫面能讓我們的內心得到放鬆,很有趣。
  • 蒲公英的種植方法
    種子準備  蒲公英是多年生宿根性植物,野生條件下二年生植株就能開花結籽,初夏為開花結籽期,每株開花數隨生長年限而增多,有的單株開花數達 20個以上,優良品種單株開花數量可高達100多個,開花後經13-15天種子即成熟。花盤外殼由綠變為黃綠,種子由乳白色變成褐色時即可採收,切不要等 到花盤開裂時再採收,否則種子易飛散失落損失較大。一般每個頭狀花序種子數都在100粒以上。
  • 繪本| 蒲公英種子的旅行
    蒲公英種子的旅行  約瑟夫·安東尼(美) 著  克裡斯·阿伯(美) 繪  龐暘 譯     獻給世界上所有的孩子,你們都是蒲公英的種子
  • 蒲公英種子的獨特飛行機制
    相信圓球狀、毛茸茸的白色蒲公英是不少人的童年回憶,見到它便會忍不住吹上一吹。看著蒲公英種子隨風向四面八方飄散,想像著它會飄落何方,在哪裡繁衍生息。蒲公英的種子是如何隨風飛行的?它不像鳥兒、昆蟲一樣擁有翅膀,怎麼能在空中飛行幾百米,甚至更遠的距離?
  • 蒲公英的種子
    當看到他們或者弟弟妹妹滿臉大汗地牽著牛回到家裡時,那黝黑的皮膚下映襯出來的笑容無不讓我們為之動容。同學們開學後的第一個晚上,我們在學校老師的幫助下,辦了一個簡單的交流會。校長講了公益會給他們帶去的改變,我們探討了如何學習,如何做一個積極正面的人。提問環節我發現他們考慮的問題對於我們來講是如此之大,像改變家庭命運之類如此大的問題在他們略帶拘謹的表情下又顯得如此正式。記得面試志願者的時候,倩姐問我什麼是公益?
  • 蒲公英的傳播方式,蒲公英種子傳播方式以及養護要點
    蒲公英屬於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而蒲公英的花頭其實屬於個狀花序,也就是說蒲公英花是由很多小花組成的。那麼蒲公英通過什麼傳播呢,有此可見蒲公英種子通過風來傳播,這樣也是為了防止種子過於密集,下面就為大家詳細講解蒲公英的傳播方式。
  • 蒲公英種子作文(精選五篇)
    ,一顆渴望到天空旅遊的蒲公英種子。偶然,一棵蒲公英的種子出現在我的視線之中,那雪白色的絨毛下垂著一棵棕色的小種子,可愛極了。  蒲公英的種子輕盈地在風中飄動著,仿佛要飄向一個遙遠的國度,我的心也隨著蒲公英飄出了課堂,飄出了現實,慢慢地向虛擬中移去。這時,我真想化著作一棵蒲公英的種子,在母親的懷中悄然地度過自己美好而幸福的童年,然後展開自己理想的翅膀,飛向夢寐以求的天堂。
  • 蒲公英種子的播種方法,5步即可完成蒲公英的種植
    蒲公英的種植可以從5步進行,首先我們要採集當年的種子進行播種這樣種植成活率最高,種植應當在春秋季節進行,在播種之前需要準備好適宜的土壤,完成種植之後一定要加強管理,確保種子發芽。下面就為大家詳細的講解蒲公英種子的播種方法。
  • 蒲公英的種子最高上千塊一斤,農村千畝的蒲公英卻有點浪費了
    我們都知道,農村環境是特別的好的,不僅環境優美,空氣還十分的清新,幾乎沒有汙染,現在很多農村地區的生活水平是越來越好了,這些都是因為當地的產業帶動了周圍的村民們,這才使得他們能夠過上好一點的生活,今天就帶大家來看一處蒲公英基地。蒲公英的種子最高上千塊一斤,農村千畝的蒲公英卻有點浪費了。
  • 飛揚-綻放——蒲公英種子回家暨蒲公英五期結業大趴
    飛揚-綻放——蒲公英種子回家暨蒲公英五期結業大趴發起至今,從一期的31名學員到六期的68名學員,從指定學員到推薦面試製度的完善,從單純培訓女性領導力到「共建」、「共治」、「共享」的「自·組織」,憑著獨特的理念和不懈的努力,蒲公英成長為今天這樣一個擁有293名優秀種子的大家庭。蒲公英的成員,已成為或將成為具有傑出領導能力的女性,建設、維護著蒲公英這個運轉高效、充滿創意和活力的組織,並在一次次的活動中不斷升華自我。
  • 北方地區蒲公英人工栽培技術
    種子上有白色冠毛結成的絨球,種子隨風四處飄散孕育新生命。蒲公英在我國分布廣泛,許多地方都可見野生植株。蒲公英具有清熱解毒、消炎散結等多種功效,是人們喜愛的一種保健蔬菜,可生吃、炒食、做餡,食用和藥用價值都很高,是藥食兼用植物。
  • 蒲公英的高產栽培技術,輕鬆實現優質高產,不妨一看
    大家好,今天我帶給大家的是蒲公英的栽培以及田間管理,如果有想種蒲公英的,可以了解一下我下面的文章。接下來我們看看蒲公英的栽培技術吧。一、栽培方法1.播種蒲公英的種子沒有睡眠期,種子可以在潮溼的土壤中直播,並在大約90小時內長出芽。
  • 科學網—蒲公英種子用「不可能」方式飛行
    科學家發現一種空氣動力學新機制
  • 想要種植蒲公英,做好這些即可!
    蒲公英是農村常見的野草。年輕時,人們常挖它當食物,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功效。隨著蒲公英價值的不斷提高,現在人工種植的領域也越來越多,那麼如何選擇蒲公英種子進行種植呢?育苗的方法有哪些?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微小說:蒲公英的種子
    三個孩子像蒲公英的種子一般,飛向了不同的方向,不同的領域,用自己的方式實現著自己的價值。關於孩子們的志向,兩位老人表示理解和支持,大爺常說,「孩子小的時候,我們能給予他們的是物質生活,長大成人之後他們有選擇的權利,可以過自己想過的生活,從事自己喜歡的職業。」前段時間,趁著假期兒子回來了一趟。他已經成長為一個有能力有責任感的人,舉手投足之間透著一股儒雅。
  • 蒲公英音樂種子六大導師曝光 貝貝當「團長」
    網易娛樂3月27日報導 近日,頂著一頭奶灰色利落短髮的內地知名女歌手貝貝現身蒲公英音樂種子計劃啟動儀式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