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應用:工程和商業倫理不能忘

2021-01-09 光明日報

遼寧丹東,幾名年輕人圍在一起玩手機。棋簿紫攝 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濟南火車站,乘客一邊候車一邊刷手機。李英霞攝 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河南鄭州,一名學生在玩手機遊戲。王威攝 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近日,打車APP滴滴出行又出事了。繼三個多月前鄭州空姐遇害案後,又一名年輕女孩乘坐順風車遇害。在暴風驟雨般的抨擊下,滴滴出行宣布「在全國範圍內下線順風車業務,內部重新評估業務模式及產品邏輯」。

順風車業務最受人詬病的設計就是其「印象標籤」功能,車主可以對乘客進行評價,包括顏值、穿著打扮、性格等。順風車車主在未接單之前就能看到這些評價,而且可以選擇自己想要搭載的乘客。滴滴順風車業務相關負責人曾明確表示,順風車是帶有一定社交屬性的產品。從其打出的廣告語也可以看出,比如「不僅是順風,而且還順眼」「不怕貼標籤,就怕你不約」等。帶有性暗示的社交場景,一旦從社交平臺直接過渡到極其私密的私家車內,其危險指數和不可控程度大大增加。

滴滴出行是人們常用的打車類APP。現在,在人們的手機裡,除了打車類APP,還有社交類的、新聞資訊類的、遊戲類的等。它們深入影響著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人們似乎被各類APP牽引著、控制著,每天樂此不疲地沉迷在手機中。

滴滴順風車業務很長一段時間都受到用戶好評,直到發生惡性事件後,人們才警覺其背後不合理的產品邏輯。那麼其他APP呢?是否也存在靠打道德和法律「擦邊球」來吸引用戶的情況?對於目前人們過度使用手機的現象,該如何看待?手機應用商需要怎樣的監管?記者就此進行了採訪。

1 手機應用商的社會責任亟須重視

在很多人看來,手機依賴完全是個人的事情,自己完全可以選擇不看手機或少看手機,而各類娛樂或遊戲APP設計得令人「喜聞樂見」無可厚非,對於網際網路公司來說,能夠留住客戶就意味著成功。

然而實際上,在智慧型手機和各類應用的強大「攻勢」和設計下,人們已不那麼容易放下手機。現在很多APP似乎擁有一種讓人慾罷不能的力量,使應用與人之間建立了一種難以剪斷的紐帶。人們明知在APP上耗費了巨大精力,卻很難擺脫它的奴役,甚至是自願被奴役。這種對手機的依賴導致了行為上癮,進而導致人們的注意力被濫用,使得人們本該有的現實溝通和體驗面臨萎縮。

在北京理工大學人文社科學院教授範春萍看來,智慧型手機作為當代最前沿的人類工具之一,不僅延伸人的肢體,還在逐漸延伸人類心智,它與全部信息工具一道重構人類的主體間性和交流方式,培育新的行為方式,其中就包括大家擔憂的「毒癮式消費」。「在這樣的背景下,除了個人要調整自己的行為,做出自主選擇,手機應用商也應遵從工程倫理和商業倫理,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範春萍說。

「手機應用商的社會責任基於它相對於個人用戶的『非對稱優勢』。」上海交通大學科學史博士陳自富說,比如新聞資訊APP,可以利用大數據給個人用戶「畫像」,向用戶不斷推送其感興趣的信息;打車APP可以利用女性的性別紅利,拓展所謂的社交業務,吸引用戶;遊戲APP通過大數據分析,深諳用戶心理,無節制地通過獵奇、暴力等內容設計,綁架自制力較差的青少年和成年人。

「由於這些網際網路企業的資源和能力更強,擁有對消費者的非對稱優勢,因此也應承擔相應的企業倫理責任。」陳自富認為,企業要為其商業行為產生的社會後果負責。如果企業的商業行為導致人們公認的種種不良社會後果,其行為應受到道德譴責,觸犯公序良俗和法律底線的,應堅決予以懲戒。

2 不能為了利益丟掉技術開發的初心

人們過度沉迷手機,導致一系列個人和社會問題,比如腦疲勞、溝通和思考能力下降、道路安全、焦慮症等。「這一切是表象,它的深層次邏輯在於智能技術對人類社會關係和行為方式的重構。這種重構帶來的是一場深刻的危機。遺憾且危險的是,人們對這場危機的關注和應對遠遠不夠,更多的人盯著的只是商機,而這使問題更加複雜化。」範春萍說。

湖南師範大學人工智慧道德決策研究所研究人員孫保學指出,現階段,我們正加速進入信息社會,以效率和效用為標準的技術理性,比以秩序和規範為標準的價值理性受到更多的重視。在法律法規尚不成熟時,技術往往呈現多維且發散的發展趨勢。

孫保學列舉說,一些企業為追求利潤,在技術發展初期的「政策真空」階段往往會嘗試技術應用的各種可能性,打「擦邊球」現象比較常見;激烈的商業競爭使得一些商家鋌而走險,遊走在道德和法律的邊緣;鼓勵技術創新的宏觀政策也讓個別企業以「法無禁止皆可為」替不合規的「技術創新」辯護,有時甚至援引技術的價值中立為自己開脫責任。

「隨著問題的不斷暴露,一些不符合社會倫理規範和法律制度要求的行為,將受到來自社會或共同體的集體限制甚至禁止。」孫保學堅信,在將來很長一段時期內,價值理性的引領作用必將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稜鏡門和臉書數據洩露等事件都反映出公眾在這方面的意識覺醒。

新技術並不是「洪水猛獸」,依賴也並不可怕。從人類技術發展史上看,人們在生產、生活中依次形成了對輪子、鐵犁、蒸汽機、內燃機、汽車、電力和網絡等的強烈依賴,在當時的歷史時期,這些新事物的出現也曾遭遇過一些人的反對或抵制,但最終仍全面而深刻地嵌入社會生活中。在某種程度上,文明的進步恰恰建立在對先進技術的依賴上。問題的關鍵,是這類技術能否被正確利用,能否朝著人類終極福祉的方向發展。

陳自富表示,從目前的手機應用技術來看,為了追求效率和利益,忽略技術開發的初心,是最值得警惕的。傳統文化中的價值判斷和取向,沒能很好地引導技術的發展方向。

「人類觀察、改造世界的能力在增強,如果說工業革命導致的環境汙染等後果某種程度上是由無知造成的,那當代社會具有對技術後果更強的預見能力,我們可以建立有效的監測和糾偏機制,就像青藏鐵路修建時對生態的主動保護一樣。」陳自富認為,審慎地開發和應用技術,對促進人類社會發展和幸福是必需的路徑。

3 如何引導手機應用商「做正確的事」

有數據表明,手機遊戲的用戶主要集中在青少年群體。有位做手機遊戲的應用商曾經表示,他賺錢很容易,一天幾千萬元的流水,但是覺得很罪惡。因為他們每天做的事情就是用大數據分析孩子們玩遊戲的行為特點,最大限度吸引和留住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玩家。他想過和腦力開發的公司合作,讓孩子們在遊戲中提升腦力。但經詳談發現,如果合作的話,他就幹不過其他遊戲公司,成本太高,於是放棄了。

這位應用商的境遇是目前移動應用領域存在的劣幣驅逐良幣現象的一個縮影。在激烈的網際網路商業競爭下,談「情懷」似乎是件奢侈品。成千上萬的網際網路公司,每天都在你死我活的鬥爭中生存。

「在責任歸屬不明晰的情況下,如果違法成本較低,靠市場主體提高主體自覺和自我約束往往不太奏效。」孫保學認為,穩妥的辦法應該是給技術理性套上價值理性的「緊箍」,這要求社會治理體系和誠信體系的完善,要將這種外在約束固化為社會制度的一部分,才會讓尊重用戶、使用正向價值不至於淪為空談。他認為,可以設置道德算法審查委員會來規制市場上的APP,使其在設計上合乎倫理法規。

範春萍建議,可以藉助媒體平臺開展討論,探討手機應用開發的算法規則和手機應用商的社會責任、職業倫理等,對大眾進行啟蒙教育,提升人們的媒介素養,以倫理共識指導和約束網際網路行業發展。

誰來塑造智能社會「拇指一代」人群的完美人格?誰來解決工業社會中知識流通不暢、創新力不足、社會發展不均衡等問題?包括手機應用商在內的網際網路公司都責無旁貸。而技術只有與追求人文價值關懷和社會責任統一起來,才是人們所期望的。

陳自富指出,在這方面,無論是西方發達國家中的產業巨頭,還是國內一些負責任的網際網路企業,都有成功的例子。比如谷歌的信條從「不作惡」變成「做正確的事」;微信在改善人們交流方式的同時,也營造了相對乾淨的使用環境。他認為,不是不能為之,而是商業利益驅使下的不願為之。擔心行業自律和外部管制影響產業發展,不足以成為不作為的藉口。

在陳自富看來,平臺企業具有天然的壟斷優勢,對這種壟斷,主要可通過行業自律、外部立法和用戶評價來進行規範,必要時需要企業出具相關倫理責任報告,主動說明其沒有濫用這種優勢,就像公交、鐵路、供電等行業一樣,其產業形態本身具有一定的壟斷性,但前提是外部立法約束(如價格管制等)和自我證明沒有濫用這種優勢。

「政府、學術界、非政府組織等也要行動起來。比如大學加強工程師倫理教育;政府對於信息生產內容和APP的開發,建立有效價值引導機制;通過對話、協商、公約、行政法規、用戶投訴曝光、APP分級排名機制等手段,推升移動網際網路治理水平等。」陳自富說。

(本報記者 龔亮)

相關焦點

  • 工程活動不能缺失倫理維度
    另一方面,倫理學界的一些人也常常忘記工程活動也是倫理學研究的對象,造成倫理學領域中對工程的遺忘。    工程活動是許多要素的集成性活動。雖然工程活動的第一本性不是倫理活動,但任何工程活動中都必然蘊涵著一定的倫理目標、倫理關係和倫理問題。世界上不可能存在與倫理無關的工程。社會必須深刻關注工程的倫理維度,如果丟失或輕視這個維度,就會出現危害社會的不道德的工程。
  • 工程師時代與工程倫理的興起
    近年來,工程倫理日益成為科技哲學領域的熱門話題。實踐證明,工程尤其是大工程,不純粹是自然科學技術的應用,還關涉道德、人文、生態和社會等諸多維度的問題,這使得工程師面臨特別的義務或責任,工程倫理便是這種責任的批判性反思。在當代社會,人們免不了使用工程產品,免不了生活在工程世界之中,工程倫理因而與每個社會成員息息相關。
  • 工程倫理的生存論基礎
    張秀華在《哲學動態》2008年第7期撰文認為,工程倫理是工程活動共同體的角色行為規範,通常被認為由工程師的職業倫理和環境倫理組成,表明工程師在工程活動中不僅對具有互惠關係的人負責,還必須對自然和環境負責。對此,傳統二元論的主體性哲學不能為其提供合法性辯護,反而消解其存在的必要性與正當性。
  • 超星爾雅工程倫理答案-學習通工程倫理
    ()正確1.51把工程看成是科學技術的應用是一種對工程的認識,以下哪一種對工程的說法,與這種認識不同。D、科學在於造物,技術在於發現,工程在於發明。這三者既相互依賴,又相互獨立。3工程當然要運用自然科學、數學、物理方面的知識,但是我們不能反過來說,運用了自然科學,數學和物理的知識就是工程。所以說運用自然科學、數學、物理知識是工程的()條件。
  • 浙大教授韓洪靈:免於失控的倫理代價—重構商業倫理與會計職業道德...
    網友們紛紛點讚,大家認為,講座非常精彩非常及時非常有啟發非常引發深思,並表示,「(這是)每個人都需要聆聽和回顧的一個講座」,現在是到了該為商業倫理與會計職業道德大聲疾呼,大力弘揚的時候了!本文將對韓洪靈教授講述的一些精彩觀點進行提煉和拓展。
  • 凋零的商業倫理:核心是人性
    但在中國的商業社會,商業倫理被破壞的情況屢屢發生。  由《世界經理人》雜誌針對1500餘名企業經理人所作的一項調查中,近八成的受訪者認為,企業的失敗應該歸咎於商業道德喪失。除此之外,認為「急功近利,沒有長遠發展目標」和「價值觀缺失」造成企業失敗的受訪者也分別達到74.1%和62%。
  • 「人造魚翅」背後的商業倫理拷問
    這確實是問題所在,但法律和制度都是屬於「補丁」的性質,事後救濟的作用很大,但前置預防的效果卻不理想。面對食品安全問題,我們要問,究竟這些商家是為了生存,迫不得已才使用這些添加劑或有毒物質,還是僅僅為了賺更多的錢?也許這是一個雙向的惡性循環,開始的時候是為了賺更多的錢,但當大家都這麼做之後,就變成了迫不得已。如何避免這種惡性循環?僅靠事後的法律救濟和監管,顯然不能治本。
  • 工程倫理教育與中國工程師國際競爭力
    當代社會對工程師的要求不僅是純技術效率上的,還要求他們對工程的生態環境、公眾健康、安全和人文等社會影響有足夠的認識,具備高度的社會責任感、正確的價值觀、利益觀和強烈的倫理道德意識,尤其是對專業工作進行道德價值判斷的能力。因此,工程倫理教育已經成為當今工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決定著工程師培養是否全面,對工程師的國際競爭力影響很大。
  • 大數據下的商業倫理:電商不誠信行為分析
    西漢初年,人們開始廣泛使用「倫理」一詞,以概括人與人之間的道德原則和規範。人類在不同的歷史發展階段,以及在不同文化、不同國家範圍內,有著不同的道德規範。商業倫理是通過制定一系列明確的倫理原則和道德規範,以約束和調節商業活動主體與外部(人、物、環境)之間的關係、組織內部群體與個體彼此之間的關係、個人在商業活動中的行為等,從而維持健康穩定的商業秩序。
  • 講座回顧 | 工程倫理的責任向度
    2019年4月5日,北京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張恆力老師來到南京大學哲學系,以「工程倫理的責任向度」為題進行學術講座。講座由劉鵬副教授主持。我系周理乾老師、部分研究生,上海交通大學杜嚴勇教授,南京農業大學劉戰雄老師參加講座。
  • 工程教育中的性別問題和倫理問題
    無標題文檔工程教育中的性別問題和倫理問題——國際工程教育中的新熱點 新聞中心通訊員 郭歆   在第三屆國際工程教育大會上,除了大會擬定的三大主題之外,工程教育中的性別問題以及工程教育的倫理問題成為了本屆討論會的熱點。
  • 工程視野下的腦計劃及其倫理問題思考
    此外,隨著腦科學及相應的腦庫建設,以及神經技術與計算機技術、認知科學的整合與會聚,神經工程技術逐漸浮出水面。需要指出的是,雖然神經科學研究及臨床應用中的倫理問題已經得到學界的重視和較為充分的討論[3-5], 但作為大型工程項目的腦計劃的倫理、社會、管理和哲學問題尚未得到應有的重視和研究。
  • 關於工程倫理的幾個問題
    工程活動是現代社會存在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它不但體現著人與自然的關係,而且必然深刻涉及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係。工程活動中內在地存在著許多深刻、重要的倫理問題。可是,在以往很長的時期中,工程界常常「忽視」了工程的倫理維度,造成了工程活動中的倫理「缺位」;另一方面,倫理學界也常常「忘記」了工程活動也是倫理學研究的對象,造成了倫理學對工程的「遺忘」。為此,《倫理學研究》2006年第6期發表了一組學者文章,就工程倫理學的相關問題進行了專門探討。
  • 2020年8月全日制工程碩士《工程倫理》複習資料
    單選不給複習資料,多選和案例分析給複習資料期末考試時間為8月21日2020年6月工程碩士《工程倫理》複習資料一、多選題1. 對「什麼是好的、正當的行為方式?」這一問題的思考和爭議由來已久,從而形成了不同的倫理學思想和倫理立場。
  • 選修三丨胚胎工程與生物技術的安全性和倫理問題重點匯總
    原標題:選修三丨胚胎工程與生物技術的安全性和倫理問題重點匯總 高中生物 生物姐今天給高二的同學們準備的知識點是有關選修三專題3胚胎工程以及專題4生物技術的安全性和倫理問題。
  • 智慧樹《商業倫理與東西方決策智慧》2019最新答案學習指南
    幫助學生樹立現代經營的倫理意識,提升學生在複雜條件下的倫理決策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商業倫理素養,體悟東方智慧的美妙!1【判斷題】所謂的 金融危機, 實際上 是商業倫理危機 。2【單選題】我們一般把道德和倫理的關係理解為 ( )3【判斷題】倫理學的底線是法律。
  • 理工類課程要注重科學倫理和工程倫理教育
    高等職業學校根據高職專業分類和課程設置情況,分類推進。具體來說,理學、工學類專業課程,要在課程教學中把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的教育與科學精神的培養結合起來,提高學生正確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理學類專業課程,要注重科學思維方法的訓練和科學倫理的教育,培養學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學高峰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 合成生物學的倫理和治理問題
    然而,本文擬一反這些排斥的言論,在為發展合成生物學進行倫理辯護的同時,也根據倫理學的探討,對其的監管和治理提出若干建議。科學技術的研究沒有止境,然而科學技術畢竟是一把雙刃劍,對其創新、研發和應用中倫理問題的探討,以及探索對其監管和治理的方案,有利於發揮其積極效應,避免、限制和縮小其消極效應,並在其中體現對人的尊重以及對人的尊嚴和權利以及人的內在價值的認可。
  • 基因-生殖工程應用中的風險問題與倫理治理 ——以生殖系基因編輯為例
    約納斯責任倫理的定位及其意義[J]. 道德與文明, 2019(1): 90-97.[3] [德]烏爾裡希·貝克, 約翰內斯·威爾姆斯.自由與資本主義[M]. 路國林 譯.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1: 118.[4] 樊  浩. 基因技術的道德哲學革命[J]. 中國社會科學, 2006(1): 123-134, 208.
  • 工程倫理教育論壇暨新聞發布會在清華大學舉行
    發布會上,楊斌秘書長就加強工程倫理教育的現實背景、重要意義和建設進展等做了詳細介紹,他說:「截止目前,共有24個工程博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試點單位。從工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規模看,無論是招生規模,畢業生規模,還是培養單位規模,都佔全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規模的一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