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人類的起源的謎題,最有力的手段莫過於考古學的發現。
當下人類的科技可以模擬出地球的產生、生命的出現,乃至於宇宙的產生。
然而,人類從工業時代步入科技時代才不過百餘年的時間。
我們真的可以證明此前研究的一切,並引以為傲嗎?
當然,出於科學上的嚴謹態度。對於歷史謎團的破解,尤其是關於億萬年前的生物演變,一直處於推測和假說階段。
歷史是一個知識積累和遞進的過程,也是一個不發現、論證、得出結果,然後再被發現、重新論證和不斷推翻重立的過程。
每一種看似先進的理論,再過百年,被未來的後代重新看待時,可能會是錯誤的,甚至是荒謬的。
比如,哥白尼推翻了古希臘的地心說,提出了日心說。
然而,20世紀20年代,亨麗愛塔·勒維特提出了標準燭光的概念,並發現了世界上的第一種標準燭光,從而開創了觀測宇宙學這門現代科學。
證實推翻了哥白尼的日心說。
也就是說,人類對於宇宙的觀察,距離現在也僅僅只有100年的時間。
儘管這100年來,人類的科技有了飛躍式的進步。但誰能保證,我們對於宇宙的所知、所見的一切,沒有任何形式的誤區?
至今為止,沒有一種理論,可以斬釘截鐵地告訴我們:人類到底是如何產生的?
有關這個命題,人類自古至今就一直在思考。
自然科學出現之後,古希臘人對於人類的起源的猜想,有了很大程的進步。
古希臘哲學家阿那克西曼德認為,萬物都出於一種簡單的元質,但是那並不是他的老師泰勒斯所提出的水,或者是我們所知道的任何其他的實質。
亞里斯多德也認為,已知的原素是彼此對立的,相剋的。比如水和撲滅火,火又可以燃燒其他物資。
因此,元質在這場宇宙鬥爭中必須是中立的。
關於這一點,阿那克西曼德作出了一種重要的的論述:「萬物所由之而生的東西,萬物消滅後復歸於它,這是命運規定了的,因為萬物按照時間的秩序,為它們彼此間的不正義而互相償補。」
也就是說,萬物的產生的元質是一種能量。
兩千多年之後,德國科學家邁爾提出了能量守恆定量,可以完美的證明這一點。
然而,萬物產生源自於能量雖然可信,但生命演變的具體形式依然是個謎團。
阿那克西曼德認為,生命是由軟泥產生的,然後經過水生階段的蛻變,成為了陸地生物,繼而演變成各種複雜的生命。
亞里斯多德提出了更為具體的理論:自然界由無生物進展到動物是一個積微漸進的過程。並提出了偉大的存在之鏈:非生命、植物、動物。
直到達爾文的進化論出現,生命的起源和進化有了科學性的論證,成為了大眾最能接受的學說,也為後世研究人類起源提供了方向。
細胞這個概念的產生,奠定了萬物起源的基礎理論。
所有生物是由少數共同祖先,經過長時間的自然選擇後演化而出的。
直至今日,這依然是生物科學中的底層邏輯,一直在被延伸和發展。
然而,人類進步至今,自從文字出現也只有區區6000年。那麼在幾千年中,人類對於自身和外界環境沒有科學的認知,對於人類的起源又是怎麼認定的?
尋根溯源是人類的本性,既然沒有科學依據。他們只能從神話或是宗教中尋找慰藉。
古希臘神話中,人類是泰坦的後代,由普羅米修斯創造了男人,而女人是則是由火神赫菲斯託斯製造出來送給人類的。
華夏神話中,人類是由女媧用泥土製造的。
巴比倫神話中,人類是由守護神馬杜克製造的。
埃及神話中,人類是由哈努姆製造的。
由此不難看出,人類對於自身的起源,源自於一種對於無上存在的崇拜,以暗示自身的神聖性,暗合對於自然界的敬畏。
基督教的《創世紀》延伸了這一點,人類是始祖亞當就是由神用泥土製造的,而取下他一根肋骨製造了夏娃。
伊斯蘭教、印度教、瑣羅亞斯德教對於人類起源,都是神創論。
中國道教主張天地精氣化作萬物,而人類在其中最為尊貴。
林林總總,以上神話宗教對於人類起源,都是從無到有的一個過程。本質上,生命是由元素等物質構成,由神賦予了某種靈力,也就是智慧和思想。
而佛教對於人類起源有著不同的理解。
人類並不是由誰創造的,而是提出了一個化生的概念。這個概念不只運用在地球人類的誕生,也同樣應用於其他佛土。
具體形式是這樣的:
宇宙在經歷過最後的壞劫之後,一切生命形式歸於色界的光音天。其中的天人無父無母,由化生而來。
有一天,光音天的生命終結之後,轉生到了人間。食用了地上出產的甘泉,身體受到汙染,變得厚重粗壯,失去了天人的相貌和能力。
隨著食用大地出產的各種鼓舞,體內的汙穢越積越多,為了排洩,身體出現了變異,出現了生殖口,並分裂出了男人和女人。
自此,人類源源不絕,同時也生出了種種欲望,業障也在逐漸加重。
後來,釋迦牟尼受到苦難感召,來到了我們的世界,傳播讓眾生尋找重歸自我的道路,也就是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