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吃蝦挑蝦線嗎?
我不挑,但我被人鄙視了!
作為一個好學的內陸人
我不死心
又問了好幾個海邊長大的朋友
得到的回覆是:
只有內陸人才會講究這麼多!
我們海邊人祖祖輩輩都是這麼吃的!
我們從小吃到大的東西
你竟然叫它屎!
再也不想跟你做朋友了!
所以,海鮮裡的「屎」到底能吃嗎?
我們聽聽海邊和內陸朋友的看法
並邀請水產專家來「一錘定音」!
●專家點評●
蝦頭是蝦的頭胸部
體長和重量約佔整個蝦的1/3[1]
蝦頭部的消化囊(也稱「沙包」)
相當於胃,要丟掉
蝦腮(邊緣兩側)也可以去除
蝦膏(卵巢)與蝦黃(肝胰腺)很鮮美又有營養
是好東西,自然是吃的
如果確認汙染嚴重,那蝦黃也不能吃
但這時候的蝦肉也難以保證安全
蝦線在蝦的後背
是蝦的腸子
如果是稍大的蝦,蝦線中有砂
也是需要挑的
其實我們海邊的人更講究,因為更懂
如果用不去蝦線的蝦招待客人
會被人認為「不懂道理、粗魯」
當然,如果家裡人不是很在乎
就算把蝦線吃了,也不會影響健康
●專家點評●
生蠔,又名牡蠣、海蠣子
有些肚子裡確實會有墨綠色的東西
那是牡蠣的肝胰臟
是貝類的消化器官
可分泌、輸送消化液
含蛋白酶、脂肪酶等成分
還能貯存消化後的能量與物質
就像家畜的肝臟,是可以吃的
但是,裡面沒有膳食纖維!
因為進入肝胰腺之前
食物裡的纖維要麼先被消化了再存貯
要麼是作為不需要的成分被排出體外
●專家點評●
兩位說的都不太對
沙包也叫沙袋
是蛤蜊的消化囊(相當於胃)
沙包沒有顏色,很小
不懂得貝類解剖的一般看不到
我們可以通過暫養
使沙包裡沙基本吐淨
吃下去就沒什麼感覺
也不影響健康
黑色的囊形物是肝胰臟,可以吃
●專家點評●
蟶子也有「沙包」
本質上和蛤蜊是一樣的
趕緊複習去!
肉的周圍還有一圈黑線
是蟶子的觸手,用來感覺的
不髒,可以吃!
●專家點評●
扇貝的結構類似於蛤蜊。
「黑球」也叫砂囊,是胃
裙邊就是最外面的白色裙邊狀部位
嚼不動也無味
這兩個部分,可以不吃!
一般只吃閉殼肌(也就是白色的貝柱)
與桔紅色的卵巢部分(女扇貝寶寶才有哦)
●專家點評●
海螺頭部偏下綠色的是胃
與胃相通細長管狀的是腸道
(有的地方管它叫「筋」)
黑紫色的是肝胰臟
盤成「蚊香」直到最尖端
胃的綠色,是螺攝取的食物導致的
它與含排洩物的腸道
都不吃!!!
海螺的種類很多,有卵生和胎卵生
如果是卵生的螺,最尖端可以吃
如果是胎卵生的螺比如田螺
體內會孵化成有外殼的小螺
吃起來咯吱咯吱的
自然不適合吃了
至於怎麼判斷是卵生還是胎卵生
對於普通人來說還是比較難的
所以最好的選擇就是
別吃螺的尖端
●專家點評●
說的都對!
青口貝也叫貽貝、海虹,
煮熟幹制後稱為淡菜
足絲就是腹部那條黑褐色麻繩狀物質
嚼不動,無味也無營養
當然扔掉啦
●專家點評●
蟹鰓長在頭胸部左右兩側,
是兩排如眉毛狀多孔性軟綿綿的組織。
蟹腸在螃蟹的「屁股」
(位於臍蓋內面中間),
呈黑色條狀。
蟹胃為透明囊狀物,一端與口器相通,
可能埋藏在蟹黃中。
胃、腮、腸食用時都要除去。
蟹心呈六角形,白色
就在蟹黃和黑色膜衣之間
有人將大閘蟹的蟹心去除
其實這部分的組織很小
所謂「寒性太強」的科學依據也不足
吃海蟹時,沒有人會特意去蟹心的
最後,很想問問大傢伙兒:
你們吃海鮮時,會去掉這些部位嗎?
歡迎把答案留在評論區,
並建議收藏本文,吃海鮮前看一看哦~
審稿專家:陳舜勝|上海海洋大學食品學院水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系主任、教授
參考文獻
[1]任豔豔,張水華.蝦頭酶解及反應型蝦味香料的研究[J].中國食品添加劑,2005(06):38-45.
主創團隊
編輯:張杰、王鳳靈 | 設計:光夏
運營:鄭敏群 | 排版:李永敏
統籌:葉正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