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豎蛋的起源
春分「節氣在古老的傳說中,春分這天最容易把雞蛋立起來。據史料記載,」春分「立蛋的傳統起源於4000年前的中國,當時是為了慶祝春天的來臨。」春分到、蛋兒俏「的說法一直流傳到現在。這一天,我國很多地方都會舉行立蛋比賽。
」豎蛋「遊戲玩法確簡單易行且富有趣味:選擇一個光滑勻稱、剛生下四五天的新鮮雞蛋,輕手輕腳地在桌子上把它豎起來。雖然失敗者頗多,但成功者也不少。春分成了豎蛋遊戲的最佳時光,故有」春分到,蛋兒俏「的說法。豎立起來的蛋兒好不風光。
根據經驗,應這樣」春分豎蛋「:雞蛋的表面其實是高低不平的,有許多突起的」小山「,」山「高0.03毫米左右,山峰之間的距離在0.5毫米~0.8毫米。根據三點確定一個平面的道理,只要找到三個合適的」小山「支點,就能使雞蛋豎立起來了。
》》為什麼有春分三候的說法
》》春分節氣的來歷由來及傳統習俗
春分豎蛋的原理科學依據是什麼
春分豎蛋是當前國內乃至全世界的小遊戲喲,為什麼要春分豎蛋呢?這其實就是一種傳統,而春分豎蛋包含著極深的科學邏輯,也可以算是古人的智慧總結了,春分豎蛋是由中國傳出的,如果大家心靈手巧,是很容易把雞蛋豎起來的。
春分這天,是南北半球晝夜平分的日子,呈66.5度傾斜的地球地軸與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平面正好處於一種力的相對平衡狀態,同時地球的磁場也相對平衡,很有利於豎蛋。
其次,春分正值春季的中間,不冷不熱,花紅草綠,人心舒暢,思維敏捷,動作利索,也易於豎蛋成功。
但是也有專家指出,春分時節的相對平衡狀態,只在理論上對豎蛋有影響,實際上,太陽引力對雞蛋平衡的影響微乎其微,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雞蛋表面或者豎蛋的平面都是凹凸不平的,只要有任意3個支撐點就能組成一個支撐面,雞蛋的重心只要落在這個支撐面裡,雞蛋就能豎起來。
只不過由於雞蛋表面是弧形的,支撐面比較小,所以重心的落點就比較難找。但有一條不會變:重心越高,平衡就越難;重心越低,越容易豎。
》》春分豎蛋是什麼意思
春分雞蛋難以豎立的原因
雞蛋勻稱光滑的曲線是它難以豎立起來的原因,也是它的魅力所在。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著名畫家達·文西,曾經廢寢忘食兩年多,天天練畫蛋曲線,這為他後來成功地塑造蒙娜麗莎神秘的微笑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我國民間把臉龐稱為」臉蛋「,並以蛋形作為臉龐美麗與否的標準,充分說明了中國人民高超的美學鑑賞水平和蛋形的美學屬性。
可是,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人們一直找不到蛋形曲線的數學表達式,就連數學家也只能憑藉直尺和圓規來近似作出蛋曲線。難怪畫了成千」二萬個蛋圓的畫家也說,沒有兩個是一模一樣的。直到現代,數學家才找到蛋曲線的數學方程,終於解開了蛋曲線作圖這個困惑幾代人的難題。
春分豎蛋的好處
春分豎雞蛋是練習自己專注力的好方法,春季到來,萬物躁動,此時豎雞蛋要高度集中精神,平心靜氣,這也是提醒自己心境要平和,不驕不躁的一個小遊戲。
因此,在春季到來之際,豎蛋不僅是對傳統文化習俗的一種傳承,也是一種練習注意力,專注力,平衡心態的一種方法。
春分立蛋的意義寓意
春分豎蛋主要是為了慶賀春天的來臨。春分的分是指九十天之春分為兩半,自此進入春和日麗、萬紅千翠爭媚時節。此時,陽在正東,陰在正西,由此晝夜平分,冷熱均衡,為一年中最好氣候。
責任編輯:柯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