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豎蛋」還要挑日子?春分日為什麼要豎蛋,原來還有這含義

2020-12-06 舌尖上的安全

雞蛋是常見的食材,它雖然是個萬能的食材,卻也是個脆弱的孩子。不僅殼容易破,圓滾滾的一顆雞蛋,放在桌子上的時候,一老要滾走。摔在地上,立馬就碎了。但是它其實也並非球形,而是橢圓體。說來也奇怪,人們總能說出它的「頭」和「尾」。因為它有一端比較尖,而另一端又比較圓。

雞蛋

沒有稜角的雞蛋,卻也能站立。相信大家小時候都有做過這樣的實驗,就是把雞蛋給立起來。不過雞蛋並非不倒翁,要立起來有難度,即便立起來了,也很容易倒掉。

豎蛋

中國有個古老的說法,就是「春分日豎蛋」。中國人在春分日這天玩豎蛋遊戲,已經有千年的歷史了。「豎蛋」還要挑日子?春分日為什麼要豎蛋?

豎蛋

其實豎蛋這樣的事情,在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哪一天都成。但是選春分日這天,只是因為它的成功率會更高。春分日對於多數人來說,是春天的一個尋常日子,但是在天文上,可是個特殊的時間。因為這一天,太陽直射在地球的赤道,地球的磁場相對平衡,所以這個時候豎蛋,更容易成功。

公雞打鳴

在沒有時鐘的古代,古人看時間除了依據太陽,也靠雄雞打鳴。公雞能告訴人們早晨的到來,而雞蛋也能告訴人們春分日的到來。而立雞蛋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更是寄予了美好的祝願。

豎蛋

因為「雞」向來是和「吉」相關聯,而「立」又和「利」諧音。所以把雞蛋立起來,又意味著大吉大利。在萬物復甦的春天,正是一年的開始,也是人們對一年美好生活的希冀。

豎蛋

沒想到豎蛋不僅是個有趣的遊戲,原來還有這含義。在春分日這天,試試看你能把雞蛋豎起來嗎?

【免責聲明:文中圖片引用至網絡,如有版權方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春分豎蛋是什麼意思怎麼豎 春分豎蛋習俗玩法技巧科學原理
    春分豎蛋是什麼意思  春分豎蛋,也稱春分立蛋,是指在每年春分這一天,各地民間流行的「豎蛋遊戲」,這個中國習俗也早已傳到國外,成為「世界遊戲」 。4000年前,華夏先民就開始以此慶賀春天的來臨,「春分到,蛋兒俏」的說法流傳至今。
  • 春分豎蛋的原理科學依據是什麼?春分立蛋的意義寓意
    春分豎蛋的起源  春分「節氣在古老的傳說中,春分這天最容易把雞蛋立起來。據史料記載,」春分「立蛋的傳統起源於4000年前的中國,當時是為了慶祝春天的來臨。」春分到、蛋兒俏「的說法一直流傳到現在。這一天,我國很多地方都會舉行立蛋比賽。
  • 「豎蛋」迎春送春牛 春分習俗知多少?
    中國天氣網訊 春分古時又稱「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並非傳統節日,而是一個指示農業生產的重要節氣。在春分當日,民間雖然沒有大規模的慶祝活動,但卻流傳下來一些頗有意味的習俗和小遊戲,比如「豎蛋」等。1、「豎蛋」「春分到,蛋兒俏」。「豎蛋」又叫「立蛋」,是春分節氣特有的習俗。
  • 「春分」幾月幾日幾點 泉州春分天氣預報 春分「豎蛋」含義
    明天就是「春分」節氣了,又要到「豎蛋」的時候了。我國有「春分到,蛋兒俏」的諺語,傳說中,春分這天最容易把雞蛋立起來,這也意在慶祝春天的來臨。(新華)「春天最是孩兒臉,一天變三變。」這不,前兩天,受到南風加強的影響,全市再次有雨水出現,並伴有雨霧天氣,白天最高氣溫普遍在18℃—19℃,雨霧天氣今天還將持續。今天白天全市大部分地區仍然以中雨天氣為主,氣溫有所回升。今天夜裡,一股弱冷空氣擴散影響,我市沿海會轉為東北風,風力明顯加大,達到東北風5級—6級、陣風7級,冷空氣帶來的大風將吹散霧氣,氣溫也將有所下降。
  • 春分習俗知多少?流行「豎蛋」遊戲 校對度量衡器具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3月20日電(記者 上官雲)「節令到春分,栽樹要抓緊。」春分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此時晝夜平分,隨著氣溫逐漸回升,許多地方草長鶯飛,春意融融。在春分時,民間有「豎蛋」、送春牛圖等習俗,農耕的大幕也進一步拉開。農時貴如金,農忙時節,各地搶抓時令,科學開展春耕、春管、備耕,各項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
  • 秋分豎蛋的來歷,你知道嗎?
    其實,立蛋與秋分並不相干,是要使蛋的重心必須低於蛋中部最大周長的曲線位置。在古老的傳說中,秋分這天最容易把雞蛋立起來。天文學家介紹說,據史料記載,秋分立蛋的傳統起源於4000年前的中國,以慶祝秋天的來臨。據天文專家介紹,秋分這一天是時間的平衡,是白天和夜晚的平衡,蛋站立的穩定性最好。亦有觀點認為豎蛋與秋分無關,雞蛋可以在一年中的任何一天豎立起來。
  • 二十四節氣之春分,有哪些特殊的習俗?
    三候始電,這一點和「雷乃發聲」是相關聯的,春分時節雨水增多,伴隨著降雨和雷聲的還有天空中的閃電,閃電同樣也是陽氣增長的表現。>02春分豎蛋春分是「四時八節」之一,其重要性毋庸置疑,與之相伴的還有許許多多的習俗需要人們去遵守,而在眾多的習俗中,有一項十分「可愛有趣」,那就是「豎雞蛋」。
  • 春分豎雞蛋是科學嗎?這裡面有科學和「偽科學」!
    於是有人用科學來論證春分的時候,太陽光直射赤道,所以來自太陽的萬有引力南北平衡,這樣當地球、雞蛋和太陽都排列到合適的位置時,雞蛋就能豎起來了。也只有在這一天才能豎起來。春分是南北半球晝夜都一樣長的日子,呈66.5度傾斜的地球地軸與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平面處於一種力的相對平衡狀態,有利於豎蛋。
  • 豎雞蛋前要搖一搖嗎?果殼教你「春分立蛋作弊大法」!
  • 今日春分丨春分至,萬物生,正是一年好時光
    在古代,春分時還有簪花喝酒習俗,這一天,無論男女老少都會簪花。  風箏,古時稱為「鷂」,北方謂「鳶」,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鷂」和「鳶」都是鷹類猛禽,古時的風箏大多用絹或紙做成鷹的形狀,因此風箏又稱為「紙鷂」、「紙鳶」。後來,風箏的形狀各異,春天放的多半為燕子風箏。
  • 春分日春分點指的是什麼?春分太陽直射在哪裡?
    春分日指的是什麼  春分,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春分日,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點,一般在每年3月21日前後。太陽直射點在赤道上,全球各地晝夜平分。在時間周期上是指太陽位於黃經 0°和15°之間的位置,大約是3月20日至4月5日之間。但在實務上通常特指太陽真正位於黃經0°的那天:3月20日或3月21日。
  • 今日已春分,春分到底是個什麼節氣?
    這一被稱之為「中國習俗」的玩藝兒,何以成為「世界遊戲」,尚難考證。不過其玩法確簡單易行且富有趣味:選擇一個光滑勻稱、剛生下四五天的新鮮雞蛋,輕手輕腳地在桌子上把它豎起來。雖然失敗者頗多,但成功者也不少。春分成了豎蛋遊戲的 時光,故有「春分到,蛋兒俏」的說法。
  • 春分| 雪後初霽,桃花始開,簪花喝酒放紙鳶
    3月21日,春分,晝夜平分,傳統24節氣中的第四個節氣。它前有驚蟄,後有清明。是春天的分割線。在古時以立春至立夏為春季,春分正當春季三個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蘇軾曾在《癸丑春分後雪》言道:」雪入春分省見稀,半開桃李不勝威。應慚落地梅花識,卻作漫天柳絮飛。
  • 「春分」這一天是怎麼確定的,這一天意味著什麼
    今天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中的「春分」,那麼春分這一天是怎麼卻定的呢?今天我們來解釋一下這一天的天文現象。首先跟大家解釋幾個名詞:地軸、黃道面、赤道面、黃赤交角。地軸不用詳細解釋,比較容易理解。大家知道地球無時無刻不在自轉,這個自轉的中心軸就是地軸。黃道面是指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平面,如圖地球圍繞太陽旋轉所在的平面就是黃道面。
  • 春分始,萬物競生,這些有關春分的詩詞你會背了嗎?
    春分是平衡的象徵,它包羅著晝夜、冷暖,分開了凋敝和希望,是自然的饋贈,也是鬥轉星移,千百年來,祖先留下的智慧。此時太陽直射赤道,陰陽各半,晝夜平分,寒暑平均。哎呀,不禁想起來以前學過的知識了呢。1.【地理題】以下哪兩個節氣當天,太陽直射點在赤道上,晝夜等長?
  • 全年最公平的一天居然在春分,你知道它還有什麼意義和習俗嗎?
    農曆二月春意漸濃,這個月份有個重要的日子,就是春分,之前幾個節氣江陽沽酒客都跟大家聊過一些傳統的習俗,馬上春分要到了(今年是2019年新曆3月21日),接下來,江陽沽酒客要給大家聊聊春分。所謂春分有俗語:「春湯灌髒,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
  • 今日春分:老北京在這一天有哪些習俗你知道嗎?
    南唐北宋詩人徐鉉的《春分日》描寫了春分時節鶯歌燕舞、桃紅柳綠的仲春景象。此後,春分祭日習俗便流傳下來。古代帝王的祭日場所多設在京郊。北京於元朝就建有日壇,而現存的這座日壇是明、清兩朝帝王祭祀大明之神(太陽)的場所,始建於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五月,坐落在日壇路東,又叫朝日壇。朝日壇坐東朝西,這是因為太陽東升西落,人要站在西方向東方行禮的緣故。正中用白石砌成一座方臺,叫拜神壇,高1.89米、周長64米。明朝建成時,壇面用紅色琉璃磚砌成,以象徵太陽。
  • 秋分到,俗語「春祭日,秋祭月」什麼意思?秋分節氣有啥習俗呢?
    摘要:秋分節氣到,「春祭日,秋祭月」是啥意思?秋分有哪些習俗?文/農夫也瘋狂9月23日,就要迎來了24節氣中的第16個節氣——秋分了。這也是秋季的第四個節氣,古人將立秋作為秋季的開始,而霜降作為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
  • 秋分日 | 陰陽相伴,晝夜均分
    秋分日,太陽到達黃經180度,直射地球赤道,此日後,陽光直射位置南移,北半球晝短夜長。秋分成了豎蛋遊戲的最佳時光,故有「秋分到,蛋兒俏」的說法。歷代皇帝會在秋分這日早晨,率領文武百官到城外南郊迎接南極星。在《史記·天官》中有記載:「南極老人,治安;常以秋分時,候之於南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