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春分。按照民間習俗,春分這天要豎雞蛋,還有的說法是這天雞蛋容易豎起來,這個習俗的由來則暫未考證。但有個說法:豎雞蛋前要使勁搖,否則立不起來。這個有道理嗎?
以下是果殼微科幻編輯@萬象 老師的親身示範:
我小時候在書上看到的一個豎蛋技巧是,把雞蛋使勁搖勻,讓蛋黃散開,「重」的沉底,「輕」的上浮(這不是盤古幹的事嗎),於是雞蛋重心變低,更容易立起來。用這個方法試驗,果然靈驗,而且不必在春分。有訣竅在身,我就胸有成竹地跟人家吹噓我會豎蛋了。
今天豎的第一個雞蛋就是用的這種方法。其實用這種方法豎的雞蛋,經常過後打開發現蛋黃根本沒有搖散,把今天這個雞蛋打開(其實是摔碎的),果然也是這樣。仔細想想,豎雞蛋和搖雞蛋之間未必有必然聯繫。
於是我試著豎一個沒有搖過的雞蛋,下面是視頻。雞蛋上的猥瑣花紋是@灰色泰迪熊 畫的。
沒有搖過的雞蛋也順利豎起來了!
至於在春分容易豎蛋有沒有道理,在平時豎一下就知道了,我是沒有覺得比平時容易。要注意像搖蛋黃卻沒有搖散這樣的安慰劑效應。
豎蛋的秘訣就是手穩耐心,內心純潔,缺一不可。
不管豎蛋的習俗是怎麼來的,春天到了,萬物躁動,心平氣和地豎雞蛋是一個提醒自己自重的好方法。
對於「春分豎蛋更容易」的說法,果殼某著名靦腆網友做了如下分析:
網上有傳聞說,這一天最容易把雞蛋豎起來,其中還有一些科學道理,春分是南北半球晝夜等長的日子,呈66.5度傾斜的地球地軸與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平面剛好處於一種力的相對平衡狀態,很有利於豎蛋。
其實這個說法是不對的。春分指的是在時間周期上是指太陽位於黃經 0°和15°度之間的位置。和地軸並沒有太多關聯。在地球的不同位置上,太陽的位置也並不相同。比如赤道上太陽在豎直的上空,在北極太陽則和地面平行。
那麼,手不穩、沒耐心(或者內心不夠純潔)的同學們,就註定在今天的立蛋大賽上鎩羽而歸了嗎?別急,果殼網人形小白鼠@小耿 這就告訴你一個作弊大法!
學會了沒有?趕緊抄上你家的鹽袋子去顯擺吧~
綜上所述:「春分容易立雞蛋」、「把蛋黃搖散就能豎起來」都沒什麼科學依據,只要你足夠耐(zì)心(zhòng),任何時候都能成功!
擴展閱讀
今年很特殊:春分剛好趕上農曆二月二。這在民俗裡是「龍抬頭」的日子,老百姓紛紛舉行了「到理髮店排長隊」的傳統活動來慶祝。那,我們了解頭髮了嗎?事實上,頂在我們至高處的這些纖維狀物形成的系統是如此特殊、複雜、難解,以至於沒有任何流體和固體的現成公式及模型可以套用到上面去。
點擊「閱讀原文」,瀏覽【二月二:來說說我們「高處不勝煩」的秀髮】
本文為果殼網友原創,謝絕轉載。如有需要請聯繫media@guok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