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多雲轉晴
眾所周知西班牙是一個非常富有文藝氣息的國家,是文藝愛好者最嚮往的地方之一。它是世界遺產擁有量最多的國家之一,僅次於義大利和中國,其中僅世界文化遺產就足有42項。比較聞名的有高迪所打造的巴塞隆納建築群,規模宏大。但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是一座見證文藝復興的古老大學——阿爾卡拉大學。

阿爾卡拉大學位於西班牙阿爾卡拉,因城得名。提到阿爾卡拉這個地方你可能會非常的陌生,但是塞萬提斯想必大家都有耳聞。這裡就是這位大文豪的故鄉,他的不朽作品《唐·吉訶德》,雖歷經百年卻依然是人們心中的經典。這座名不見經傳的小城也因塞萬提斯和阿爾卡拉大學聞名於世。

阿爾卡拉大學始創於在1499年,由西班牙攝政王和紅衣主教聯合創辦。創立之初就成為了西班牙當時的創新型學府,吸引了當時大批貴族慕名而來。它結合了當時最先進的教育模式,在文藝復興和人文主義的鼎盛時期,承擔起了先鋒者的角色,成為培養優秀人才的搖籃。可以說它不僅是一座大學,更是文藝復興的主要推動者之一。
在大學校園內,三語庭院是遊人不可錯過的地方。因為在其東側,有一扇看上去非常精緻的門。儘管它看上去非常低調,但是裡面卻別有洞天,因為從這扇門進去,就是大學城中最古老的建築——聖伊德方索祈禱堂。建於1541年的聖伊德方索祈禱堂,是阿爾卡拉大學的標誌。它是一座被各種鮮花裝飾覆蓋的歐式建築。現在看上去可以見得當時建築手法的精妙,三層小樓,華麗而不失莊重。它是西班牙最具儀式感的地方,它現在是阿爾卡拉的大學禮堂,在這裡會舉行一年一度的塞萬提斯文學獎,由西班牙國王親自頒發獎項,可見這個獎項對於獲獎者的意義。
進入大學禮堂,只見兩側布滿條形座椅,是典型的西式座椅布局。禮堂的頂層是二樓的天棚,做了全通風的設計,讓自然光可以完美照亮禮堂的同時,還可以遮風擋雨。整個禮堂的亮點是天花板上精美而立體圖案,將穆德哈爾風格展露無遺,仿佛是萬花筒中的景象,讓人驚豔。在這座禮堂中獲獎,是每一位西班牙語作家的榮耀,而每年獲得塞萬提斯文學獎作家的名字和頭像,都會出現在禮堂的外牆上,供人們瞻仰。
如今這座15世紀修建起來的大學校園,依然在創造著輝煌。其涵蓋的專業更加廣泛,也為社會培養各行各業的優秀學者,推動著西班牙文化和科技的發展。不禁讓人想去近距離感受它的美,感受文藝復興時期獨特的建築。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