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比亞大學《納米快報》防凍熱穩定水凝膠電解質柔性超級電容器

2020-12-04 Macromolecule

《科研摘要》

由於常規水凝膠電解質的挑戰,尚未實現全溫度柔性超級電容器。在低於零的溫度下,水凝膠電解質中的大量水不可避免地會凍結並限制離子遷移,並且它們的結構在高溫下不穩定。先前,哥倫比亞大學Chao Lu和陳曦教授團隊報了道基於抗凍和熱穩定的蒙脫土/聚乙烯醇(MMT/PVA)水凝膠電解質的全溫度柔性超級電容器。MMT材料增強了水凝膠的熱穩定性,並且由於形成定向的導電路徑,其層狀結構促進了離子導電。通過簡單地引入二甲基亞碸來使用凝固點低於-50℃的水性電解質。在-50和90°C下,電解質的離子電導率高,分別為0.17×10–4和0.76×10–4 S cm-1。超級電容器可在50至90°C的寬溫度範圍內提供高容量,並在10000次循環中顯示出出色的循環穩定性。由於水凝膠電解質的優異機械性能,該設備在靈活的條件下可提供穩定的能量容量。相關論文題為All-Temperature Flexible Supercapacitors Enabled by Antifreezing and Thermally Stable Hydrogel Electrolyte發表在《Nano Letter》上。

《圖文解析》

1.水凝膠製備

MMT/PVA水凝膠的製造過程如圖1a所示。典型地,MMT材料與PVA聚合物(質量比= 1:9)一起分散在水中,並進行超聲波處理。之後,將黃色分散體倒入模具中,真空乾燥後獲得獨立的MMT/PVA膜。MMT材料被認為是增強聚合物的熱穩定性的良好摻雜劑,並且選擇PVA聚合物是因為其良好的機械性能和良好的親水性。

圖1.MMT/PVA水凝膠的製備和MMT材料的形態分析。(a)製作具有成本效益的MMT/PVA水凝膠電解質的示意圖。(b,c)材料在不同放大倍數下的SEM圖像。(d,e)在不同放大率下的材料的TEM圖像。(f)MMT材料的橫截面SEM圖像。(g–j)材料中Al,Si,Mg和O的EDX映射。

由於MMT材料是MMT / PVA水凝膠電解質的關鍵成分,因此已通過掃描電子顯微鏡(SEM)和透射電子顯微鏡(TEM)技術研究了其微觀形態。圖1b,c中MMT材料的SEM圖像顯示出多孔結構,有利於促進離子的存儲和遷移。圖1d中的TEM圖像驗證了MMT材料的層狀結構,並且該層狀結構可以幫助在PVA聚合物中形成定向的離子導電路徑,從而在電化學過程中促進離子動力學。為了進一步證明MMT的層狀結構,作者採用真空過濾方法將MMT材料沉積到軟質基底上,然後在圖1f中表徵了其橫截面SEM形態。MMT材料的層狀結構在SEM圖像中清晰顯示。這種效果反映在基於水凝膠的超級電容器的儲能能力和速率能力上,將對此進行詳細討論。能量色散X射線(EDX)光譜元素映射用於檢查MMT材料中的典型化學成分。從圖1g–j中的EDX元素映射可以得出結論,鋁(Al),矽(Si),鎂(Mg)和氧(O)均勻分布在MMT材料中。

2. 水凝膠膜表證

為了闡明MMT薄片在MMT/PVA膜中的作用,對膜進行了形態和結構分析,如圖2所示,包括SEM圖像,光學圖像,X射線衍射(XRD)模式,應力-應變曲線和熱重分析(TGA)。表面和圖2a中的膜的橫截面SEM圖像,B表示MMT薄片已被均勻地分布到具有良好的均勻性的PVA聚合物襯底。黃色的MMT/PVA膜清楚地顯示在圖2c–f中。該膜非常輕巧,即使被嫩葉也可以提起。它顯示出良好的柔韌性,並且可以用手彎曲。所示的輕量級和柔性使其在柔性電化學裝置中的應用前景廣闊。PVA,MMT和MMT/VA樣品的XRD圖譜比較如圖2g所示,從典型的特徵峰可以得出結論,MMT材料已經通過溶液組裝方法成功地摻入了PVA基材中。

圖2.MMT/PVA膜的形態和結構分析。(a,b)膜的表面和橫截面SEM圖像。(c–f)柔性膜的光學圖像。(i)PVA,MMT和MMT/PVA材料的XRD圖案。(h)兩個膜的應力-應變曲線。(g)兩個樣品在氮氣氣氛下的TGA。

3. 超級電容器

為了驗證MMT/PVA水凝膠作為超級電容器電解質的潛力,通過將水凝膠與石墨烯電極組裝在一起,製造了全固態超級電容器。用於評估超級電容器電化學性能的電解質(圖3和4)已經用2 M H2SO4 DMSO/H2O處理。對稱設備結構的方案如圖3a所示。基於MMT/PVA和PVA水凝膠電解質的超級電容器的奈奎斯特圖顯示在圖3b中,等效串聯電阻分別為7.6和11.4 ohm,這表明由於較高的離子性,MMT/PVA水凝膠電解質器件的界面電阻較低電導率。根據圖3c中的循環伏安圖(CV)曲線,這些曲線顯示為規則的矩形,這表示典型的電容性能量存儲機制。

圖3.超級電容器的電化學性能。(a)超級電容器的示意圖。(b)基於PVA和MMT/PVA的超級電容器的電化學阻抗譜圖。(c)兩個器件在200 mV s-1的掃描速率下的CV曲線。(d)在1 A g–1的電流密度下,器件的GCD曲線。(e)評估兩種設備在各種電流密度下的性能。(f)設備的循環穩定性。

MMT/PVA水凝膠超級電容器具有高靈活性在彎曲,扭轉,和伸展狀態下仍可保持穩定的電源(圖4a,b)。且在1000次彎曲循環後,器件的比電容保持在91%(圖4c)。這種具有強大性能的柔性超級電容器將實現可穿戴和可植入設備的廣泛應用。該電容器可在-50至90°C的範圍內工作,在50°C的超低溫下,離子電導率仍然保持高達0.17×10 –4 S/cm,在90°C的高溫下,離子電導率為0.76×10 –4 S/cm,該器件具有出色的穩定性(圖4d,e)。在50至30°C的溫度範圍內,由於離子動力學的增強,器件的比電容會隨著工作溫度的升高而增加。在30到90°C的溫度範圍內,由於PVA聚合物在玻璃化轉變溫度附近出現段弛豫, 能量容量略有降低,比電容會隨溫度升高而降低。動態力學分析(DMA)發現MMT/PVA材料的Tg與Tf之間的溫差熔點高達111℃,因此即使在高於90℃的高溫下,聚合物鏈也不會塌陷或處於粘性狀態。因此,基於MMT/PVA聚電解質的超級電容器可以在此溫度範圍內穩定工作。

圖4.超級電容器的靈活和寬溫度範圍的工作特性。(a)在不同的靈活條件下,基於MMT / PVA的超級電容器的GCD曲線。(b)在不同彎曲角度下設備的GCD曲線。(c)穩定性。(d)器件的離子電導率與工作溫度的關係。(e)在不同工作溫度下設備的CV曲線。(f)在不同的工作溫度下,器件在1 A g –1下的GCD曲線。

4.機理解釋

作者為此進行機理分析(圖5)。在本體電解質中,活性離子將被水分子溶劑化,並且溶劑化的離子將在電場下整體遷移。在界面區域,溶劑化的離子將在電場作用下與帶相反電荷的離子分離,然後繼續向電極遷移。隨著溶劑化離子到達電極表面附近,在將離子插入電極之前,水分子將最終脫離。水分子與溶劑化離子的分離決定了電化學過程中的離子動力學。因此,減輕水凝膠電解質中離子與水分子之間的強相互作用促進離子在超級電容器中遷移。在這項研究中,水凝膠電解質為H2 SO4 DMSO/H 2 O水性電解質,這是利用上述策略的典型示例。DMSO和水分子之間形成氫鍵顯著削弱離子和水分子之間的溶劑效果。這種弱化的溶劑化體系可促進電化學充放電過程中的離子遷移動力學。

圖5.全溫度柔性超級電容器的機理分析。(a)電極,界面和電解質區域的電化學過程。(b)電解質中的氫鍵相互作用。(c)DMSO / H2O電解質的DSC結果。(d)超級電容器在高溫和低溫下工作的演示。(e)超級電容器在寬溫度範圍內的比電容。

參考文獻:

doi.org/10.1021/acs.nanolett.9b05148

版權聲明:「高分子材料科學」是由專業博士(後)創辦的非贏利性學術公眾號,旨在分享學習交流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學的研究進展。上述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且作者水平有限,如有科學不妥之處,請予以下方留言更正。如有侵權或引文不當請聯繫作者修正。商業轉載請聯繫編輯或頂端註明出處。感謝各位關注!

相關焦點

  • 哥倫比亞陳曦《納米快報》防凍熱穩定水凝膠電解質柔性超級電容器
    《科研摘要》由於常規水凝膠電解質的挑戰,尚未實現全溫度柔性超級電容器。在低於零的溫度下,水凝膠電解質中的大量水不可避免地會凍結並限制離子遷移,並且它們的結構在高溫下不穩定。先前,哥倫比亞大學Chao Lu和陳曦教授團隊報了道基於抗凍和熱穩定的蒙脫土/聚乙烯醇(MMT/PVA)水凝膠電解質的全溫度柔性超級電容器。
  • 哥倫比亞大學《納米快報》防凍熱穩定水凝膠全溫度柔性超級電容器
    《科研摘要》  由於常規水凝膠電解質的挑戰,尚未實現全溫度柔性超級電容器。在低於零的溫度下,水凝膠電解質中的大量水不可避免地會凍結並限制離子遷移,並且它們的結構在高溫下不穩定。
  • 【科技動態】國內外水凝膠電解質超級電容最新研究進展
    哥倫比亞大學研製防凍熱穩定水凝膠電解質柔性超級電容器
  • 裝備水凝膠電解質全溫度柔性超級電容器
    在某些情況下,柔性儲能設備需要在惡劣環境下工作,特別是在嚴寒和炎熱地區,因此迫切需要開發能夠在寬溫度範圍工作的全溫度柔性超級電容器。但由於傳統水凝膠電解質在零度以下容易結冰,導致電解質離子電導率不足,而在高溫下結構不穩定,難以保留內部水分子,因此尚未實現具有良好性能的全溫度柔性超級電容器。
  • 石墨烯增強導電聚合物水凝膠,製成可拉伸超級電容器
    石墨烯增強導電聚合物水凝膠,製成可拉伸超級電容器 發表時間:2018/4/10
  • 基於全木質素水凝膠電解質和納米纖維電極的可再生柔性超級電容器
    目前,研究者對木質素及其衍生物進行了研究,製備了可用於柔性儲能裝置的凝膠電解質。但是,它們的性能還不能同時滿足電化學性能和力學性能。近日,研究者將化學交聯木質素水凝膠電解質與電紡木質素/聚丙烯腈納米纖維電極相結合,製備了全木質素基柔性超級電容器。首先,通過鹼催化開環聚合和交聯反應合成了交聯木質素水凝膠電解質。
  • 能在 50~90 °C穩定工作的超級電容器
    在某些情況下,柔性儲能設備需要在惡劣環境下工作,特別是在嚴寒和炎熱地區,因此迫切需要開發能夠在寬溫度範圍工作的全溫度柔性超級電容器。但由於傳統水凝膠電解質在零度以下容易結冰,導致電解質離子電導率不足,而在高溫下結構不穩定,難以保留內部水分子,因此尚未實現具有良好性能的全溫度柔性超級電容器。
  • 寧波材料所劉兆平教授團隊:石墨烯助力超穩定可拉伸超級電容器!
    而在眾多的儲能裝置中可伸縮超級電容器由於其功率密度高、循環壽命長、安全性好而被認為是一種極具前景的候選之一。水凝膠基可拉伸超級電容器因其獨特的力學性能賦予其優異的拉伸性能,在這一領域顯示出了廣闊的應用前景。同時,共軛聚合物由於其獨特的贗電容特性和環境友好性,已經作為活性材料進行了大量的研究。
  • 基於導電水凝膠的柔性儲能系統
    該文首先論述了納米結構導電水凝膠的合成與功能化策略及其獨特的物理與化學特性。根據高分子水凝膠網絡以及導電填充物的種類,導電水凝膠的合成方法主要包括交聯聚合物鏈或單體以構建三維納米結構的聚合物鏈網絡。其次介紹了導電水凝膠材料中的滲流理論。
  • 江蘇大學:生物質氮摻雜碳氣凝膠在電催化和超級電容器中的應用
    本文總結了近十年來生物質衍生的碳氣凝膠的電化學應用,特別是在水電解,金屬空氣電池,燃料電池和超級電容器等領域。簡要強調了當前的研究挑戰和未來的方向。摻雜碳氣凝膠在電催化和超電容中的應用:(1)雜原子摻雜的無金屬生物質衍生的N摻雜碳氣凝膠用於電催化/超級電容器。
  • 復旦大學王兵傑/彭慧勝《先進功能材料》:一種水凝膠冷凍切片機
    11月,復旦大學纖維電子學研究中心王兵傑副教授和彭慧勝(傑青)教授團隊通過模仿包含低模量肌肉和高模量骨骼的多組分生物組織的冷凍切片過程,首次採用水凝膠冷凍切片法,基於溶膠-固體-凝膠轉變連續製造軟電子設備提出了機制。
  • 齊齊哈爾大學:3D多孔富氧石墨烯水凝膠,具有對稱的超級電容器
    成果簡介 通過一步法水熱法製備3D多孔富氧石墨烯水凝膠(POGH),該方法採用氧化石墨烯和少量酸性穀氨酸作為羧基源,還原劑,氮摻雜劑,以及孔徑和密度調節器同時進行。特別是,基於POGH-30的對稱超級電容器顯示出均衡的體積電容(241.1 F cm -3)和重量電容(256.5 F g -1)在0.5 A g -1時,即使在10 A g -1時也可以保持91.8%。
  • 日本將摻硼納米金剛石用作超級電容器電極
    一開始,科學家們嘗試利用有機溶劑作為超級電容器的電解液(作為傳導介質)以解決該問題,提高產生的電壓(注意,在能量存儲設備中,電壓的平方與能量密度成正比)。但是,有機溶劑很昂貴且導電率低。因此,科學家們認為,也許水電解質會更好。自此,研發配備水電解質的高效超級電容器元件成為了該領域的中心研究課題。
  • 西南石油大學:同軸電纜狀碳納米管基有源纖維實現穩定超級電容器
    但是,POM水解是將POM用於超級電容器的主要障礙,導致循環穩定性下降。本文,西南石油大學謝佳樂副研究員團隊在《Adv. Mater.Interfaces》期刊發表名為「Coaxial Cable‐Like Carbon Nanotubes‐Based Active Fibers for Highly Capacitive and Stable Supercapacitor」研究合成了基於同軸電纜的碳納米管(CNTs)有源纖維,以實現高電容性和穩定的超級電容器。
  • 蘇州納米所信息成功研發智能超級電容器
    近年來,人們通過新材料開發繼續提高超級電容器的性能,並賦予其新的特色和功能(如輕質、柔性、可編織等),以使其更好地應用到實際生活和生產中。   一個大膽而令人振奮的設想是能否開發出一種創新性的超級電容器,並賦予其智能化新特性。
  • 東華大學陳南梁/廈門大學劉向陽《AFM》:在柔性可拉伸超級電容器領域取得新進展
    近日,東華大學紡織學院產業用紡織品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陳南梁教授團隊與廈門大學劉向陽教授團隊合作在柔性可拉伸超級電容器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以該論文第一作者為紡織學院17級博士生邵光偉,紡織學院陳南梁教授、廈門大學劉向陽教授、葉美丹副教授為通訊作者。超級電容器,特別是可拉伸全固態超級電容器,由於其在可穿戴電子領域的潛在應用性而受到廣泛關注。
  • 中南大學《AFM》:長期抗凍抗幹的柔性超級電容器!
    其中,水凝膠電解質通過賦予其類似液體的離子傳輸和類似固體的機械彈性,刺激了柔性儲能裝置的發展。但是,大多數用水凝膠組裝的超級電容器的可工作溫度範圍很小。大家一定都有自己的電子設備在冬天無法工作的經歷,而且電子設備也會常常因為發燙而罷工。這些水凝膠中的大量水在低溫下會結冰,在高溫下會變得易揮發,這兩種情況都會導致設備發生故障。
  • 東華大學《JMCA》3D列印石墨烯氣凝膠高面電容的可定製超級電容器
    超級電容器由於其固有特性(例如,高功率密度和出色的循環穩定性)在可穿戴電子領域發揮一定作用。具有互連的周期性多孔微/宏結構的電極的構造可使超級電容器保有高重量電容和緊密的電子、離子傳輸,同時不會犧牲面積和體積。電極的結構不僅需為裝置提供了改善的電化學性能,還得滿足對個性化的追求。3D列印技術為設計電極的可控宏觀結構帶來新的可能性。
  • 中南大學《AFM》:長期抗凍抗幹的柔性超級電容器
    其中,水凝膠電解質通過賦予其類似液體的離子傳輸和類似固體的機械彈性,刺激了柔性儲能裝置的發展。但是,大多數用水凝膠組裝的超級電容器的可工作溫度範圍很小。大家一定都有自己的電子設備在冬天無法工作的經歷,而且電子設備也會常常因為發燙而罷工。
  • 浙江師大胡勇團隊在超級電容器領域取得系列重要階段進展
    然而,與鋰離子電池相比,超級電容器較低的能量密度極大地限制了其未來的廣泛應用。為了在不犧牲功率密度的前提下,進一步提高超級電容器的能量密度,構建混合超級電容器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電池型電極作為混合超級電容器的核心組分決定了整個器件的儲能性能。因此開發高性能混合型超級電容器的關鍵是設計和研發新型高效的電極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