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未來科學大獎,有一位省長獲得,網友:科學家從政可惜了

2020-09-07 人生如夢LLH

最新消息,2020未來科學大獎(號稱中國的諾貝爾獎)獲獎名單揭曉。共有四位科學家獲得。

他們分別是:

張亭棟,哈爾濱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教授;王振義,上海交通大學教授;盧柯,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彭實戈,山東大學教授。其中

張亭棟、王振義獲得「生命科學獎」

盧柯獲得「物質科學獎」

彭實戈獲得「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

每個獎項的單項獎金是100萬美元(約700萬人民幣)。



這次獲獎的科學家有一個人比較引人注目,那就是獲得「物質科學獎」的盧柯,為什麼呢?原因很簡單,他不僅是一位科學家,還是目前遼寧省的副省長。

我們看看這位學霸科學家的不一樣的人生:

盧柯,生於1965年5月,河南汲縣人。1981年,16歲的盧柯考上華東工學院,之後進入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攻讀碩士、博士學位。1990年畢業後留在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工作,歷任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實驗室主任、金屬研究所所長等職務。

盧柯30歲時成為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的博士生導師,2003年,年僅38歲的盧柯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2006年,盧柯任九三學社遼寧省副省長,2007年任九三學社中央常委,2012年任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

2018年,盧柯任遼寧省副省長,負責科技、衛生健康、體育等方面的工作。


科學家盧柯


看到一位科學家任省長,很多網友不淡定了,當了這麼大的官,還有心思好好搞科研嗎?

第一:有人認為科學家從政確實有點可惜。

很多網友認為,只要從政肯定就沒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好好搞科研了,尤其是副省長這麼高的職位,政務是很繁忙的,各種接待各種會議是非常多的,時間長了,心也不靜了,也就無法靜心搞科研了。

科學家就應該埋頭研究,遠離喧囂,這樣才可以多出成果。

第二:也有人認為院士從政,值得提倡。

理由是可以改變政風,可以拓展科技應用眼光,可以調研科研環境,塑造地方的科研基礎。對地方科技的發展會帶來很大的促進作用。

關鍵是科研精英從政,可以爭取到政府的更多支持,對科學研究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第三:院士從政,盧柯並非首例。

​實際院士從政,在我國也不是沒有。

海南省委常委、組織部長彭金輝,是中國工程院院士;

廣東省副省長王曦,是中科院院士;

山東省副省長凌文,是中國工程院院士;

吉林省副省長安立佳,是中科院院士。

所以盧柯當副省長,也正常。



​個人認為:

盧柯院士能夠做到科研和從政兩不誤,並且取得了這麼大的成就,可見其能力絕對不一般。人各有志,也許人家對從政很有興趣呢,外人也不好評說。

不管怎麼樣,這些都是國家的人才,都應該得到國家的重用,不管在什麼崗位,只要為國奉獻,都是值得我們敬仰的科學家。

相關焦點

  • 2020未來科學大獎,4人上榜,副省長和三無科學家關注度極高
    未來科學大獎是中國首個非政府組織頒發的一個世界級的科學大獎,創立於2016年,設立生命科學獎、物質科學獎、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三個獎項。未來科學大獎提名資格,評選流程和保密原則參照諾獎,因此該獎項也被稱為中國的諾獎,獲獎人員將得到100萬美元的獎金,且獎金使用方式不受限制。9月6日,2020年未來科學大獎在北京揭曉,共4人獲獎。
  • 副省長獲科學大獎為專家型官員正名
    2020年9月6日上午10時50分許,2020未來科學大獎在北京揭曉,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遼寧省人民政府副省長盧柯摘得三項大獎之一的「物質科學獎」。獎金為100萬美元,使用方式不受限制。(9月6日 科學網) 儘管未來科學獎只是一個民間獎項,但大獎採取提名邀約制和國際同行評議制,所以其公正性和客觀性毋庸置疑。除了豐厚的獎金之外,這次的獲獎者盧柯因為其遼寧省副省長的身份而引發了廣泛關注。 副省長摘得未來科學大獎,很多人認為這是一個意外。
  • 副省長拿下未來科學大獎 我們該做何感想?
    未來科學大獎獲獎名單揭曉。作為科學家獲得未來科學大獎然而,無論如何,讀者諸君感到副省長盧柯拿下科學大獎,還是讓人感到十分好奇和震驚,也感到他的不容易,既是一位省級政府官員又是一位科學家,這雙重身份讓盧柯處理得如此完美,還真是一個創新的奇蹟,也讓人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
  • 「副省長獲科技大獎」,慎言這是「資源錯配」
    9月6日,有「中國諾貝爾獎」之稱的未來科學大獎獲獎者名單正式公布,這將「學者型官員」盧柯帶入公眾視線。盧柯有兩種身份備受關注:他是四名獲獎者之一,這次獲得的是「物質科學獎」;他還是遼寧省現任副省長。「副省長獲科技大獎」,一時間霸佔了熱搜榜。
  • 遼寧副省長拿下2020未來科學大獎 獎金100萬美元
    2020年9月6日上午10時50分許,2020未來科學大獎在北京揭曉,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遼寧省人民政府副省長盧柯摘得三項大獎之一的「物質科學獎」。將未來科學大獎頒發給他,是為了獎勵他開創性的發現和利用納米孿晶結構及梯度納米結構以實現銅金屬的高強度、高韌性和高導電性。提高金屬材料的強度一直是材料物理領域中最核心的科學問題之一。
  • 未來科學大獎公布:砒霜治療白血病發現者,還有一位副省長
    9月6日上午,2020未來科學大獎結果公布:今年共有4位科學家獲獎,生命科學領域2位,物質科學領域1位,以及數學與計算機領域此前,袁隆平、施一公、潘建偉等科學家都曾獲得這一大獎。這些科學家們具體做出了怎樣的科學貢獻,我們一一介紹。
  • 未來科學大獎揭曉 遼寧副省長盧柯上榜獲獎百萬美元
    【僑報網綜合訊】未來科學大獎委員會近日在北京公布2020年獲獎名單,4名科學家上榜。其中,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盧柯是遼寧省政府副省長。據悉,這個創立於2016年的獎項,單項獎金高達100萬美元。遼寧副省長也是「最年輕中科院院士」 因克服金屬材料難題獲獎綜合上海澎湃新聞、中新社報導,北京時間9月6日上午,2020未來科學大獎在北京揭曉,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遼寧省人民政府副省長盧柯摘得三項大獎之一的「物質科學獎」。盧柯及其研究團隊獲獎是因其開創性的發現和利用納米孿晶結構及梯度納米結構以實現銅金屬的高強度、高韌性和高導電性。
  • 副省長、院士、未來科學大獎得主!
    副省長、院士、未來科學大獎得主!大河報 2020年9月6日上午10時50分許,2020未來科學大獎在北京揭曉,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遼寧省人民政府副省長盧柯摘得三項大獎之一的「物質科學獎」。獎金為100萬美元,使用方式不受限制。
  • 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閉幕 眾科學家雲端相聚
    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於日前閉幕,受疫情影響,2020大獎周活動採取線上方式進行。在為期4天的科學盛會裡,舉辦了包括獲獎者學術報告會、青少年對話獲獎者、「病毒與人類健康」主題論壇、關注女性科學家主題論壇等多場雲端活動。
  • 遼寧副省長獲科技大獎,希望他既做一個好官,又創造更多學術成果
    未來科學大獎獲獎名單揭曉。,他之所以獲得未來科學大獎頒,是由於開創性的發現和利用納米孿晶結構及梯度納米結構以實現銅金屬的高強度、高韌性和高導電性。可是,作為副省長行政事務性工作自然少不了,上午去開個會,下午去參加個社會活動,晚上再搞點應酬,科學家的大好時光會不會白白浪費掉?
  • 遼寧副省長榮獲未來科學大獎 獎金700萬元
    資料圖9月6日上午,2020未來科學大獎獲獎名單揭曉,盧柯獲得「大獎委員會表示,盧柯因其開創性地發現和利用納米孿晶結構及梯度納米結構以實現銅金屬的高強度、高韌性和高導電性,獲得「物質科學獎」。盧柯在電話連線中說,感謝評委會認可其工作,自己從事的材料科學是很古老的學科,這一次獲獎是組委會對該學科的巨大鼓勵。
  • 2020未來科學大獎揭曉,獲獎名單上有位副省長,還有兩位熟悉的老爺爺
    2020年9月6日上午10時30分許,2020未來科學大獎在北京揭曉。哈爾濱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張亭棟、上海交通大學瑞金醫院王振義摘得三項大獎之一的「生命科學獎」。96歲的王振義在電話中談及獲獎心情時表示「好的壞的都有」。「好的是我們國家重視科學,做的工作對人民有益處就受褒獎。」但他表示,「另一方面我也憂愁,我96歲了,為什麼這個獎給我不獎勵年輕人?我們年輕人難道沒有科學家了嗎?難道沒有創新了?我的方法只能治療一種急性白血病,不是治所有急性白血病,每天還有很多人因為急性白血病去世,我真的很難過。」
  • 獎金約700萬,河南老鄉、遼寧副省長盧柯獲2020未來科學大獎
    來源:河南映象網關注2020年9月6日上午10時50分許,2020未來科學大獎在北京揭曉,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遼寧省人民政府副省長盧柯摘得三項大獎之一的「物質科學獎將未來科學大獎頒發給他,是為了獎勵他開創性的發現和利用納米孿晶結構及梯度納米結構以實現銅金屬的高強度
  • 副省長、院士、科學大獎得主
    2020年9月6日上午10時50分許,2020未來科學大獎在北京揭曉,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遼寧省人民政府副省長盧柯摘得三項大獎之一的「物質科學獎」。獎金為100萬美元,使用方式不受限制。將未來科學大獎頒發給他,是為了獎勵他開創性的發現和利用納米孿晶結構及梯度納米結構以實現銅金屬的高強度
  • 副省長榮獲科學大獎,獎金700萬
    9月6日上午,2020未來科學大獎獲獎名單揭曉,盧柯獲得「物質科學獎」,獎金約700萬元。,盧柯因其開創性地發現和利用納米孿晶結構及梯度納米結構以實現銅金屬的高強度、高韌性和高導電性,獲得「物質科學獎」。
  • 2020未來科學大獎揭曉,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盧柯獲獎
    9月6日,2020未來科學大獎獲獎名單揭曉。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盧柯獲得「物質科學獎」。獲獎評語:獎勵他開創性的發現和利用納米孿晶結構及梯度納米結構以實現銅金屬的高強度、高韌性和高導電性。在這四位獲獎者中,有一位民主黨派成員,他就是摘取「物質科學獎」的盧柯。盧柯,現任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遼寧省副省長,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瀋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主任。
  • 副省長榮獲科學大獎,獎金100萬美元
    2020年9月6日上午10時50分許,2020未來科學大獎在北京揭曉,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遼寧省人民政府副省長盧柯摘得三項大獎之一的「物質科學獎」。獎金為100萬美元獎金,使用方式不受限制。將未來科學大獎頒發給他,是為了獎勵他開創性的發現和利用納米孿晶結構及梯度納米結構以實現銅金屬的高強度、高韌性和高導電性。 提高金屬材料的強度一直是材料物理領域中最核心的科學問題之一。
  • 有中國諾獎之稱!2020未來科學大獎正式揭曉名單
    【CNMO新聞】9月6日上午,2020未來科學大獎委員會正式公布本次大獎的獲獎名單,業內多名大人物獲獎。其中,張亭棟和王振義獲得「生命科學獎」、盧柯獲得「物質科學獎」、彭實戈獲得「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上述獎項每年評選一次,單項獎金為1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700萬元。
  • 盧柯院士獲未來科學大獎,曾38歲成最年輕院士,科研工作兩不誤
    2020年9月6日,未來科學大獎公布了今年的獲獎名單。中國科學院院士盧柯摘得其中三項大獎之一的「物質科學獎」,該獎項的獎金高達一百萬美元,而除了是一名科研工作者以外,盧柯還有另外一個身份,那就是遼寧省人民政府副省長,國家的副部級官員。
  • 未來科學大獎公布:砒霜治癌症、提高銅性能、開創數學新領域,獲獎者其中還有一位副省長
    9月6日上午,2020未來科學大獎結果公布:今年共有4位科學家獲獎,生命科學領域2位,物質科學領域1位,以及數學與計算機領域1位。單一獎項獎金為100萬美元。此前,袁隆平、施一公、潘建偉等科學家都曾獲得這一大獎。這些科學家們具體做出了怎樣的科學貢獻,我們一一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