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MO、P3移動實驗室等高精尖設備匯集戰「疫」一線

2021-01-08 中國新聞網

(抗擊新冠肺炎)ECMO、P3移動實驗室等高精尖設備匯集戰「疫」一線

中新社北京3月4日電 (記者 李亞南)記者從4日在北京舉行的中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會上獲悉,呼吸機、體外膜肺氧合機(ECMO)、P3移動實驗室、移動的CT等高精尖設備,在此次新冠肺炎的臨床救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國家衛生健康委規劃司司長毛群安介紹說,在這次新冠肺炎的臨床救治過程中,呼吸機、體外膜肺氧合機(ECMO)、P3移動實驗室、移動的CT等高精尖設備的應用,對滿足一線的救治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中,呼吸機和體外膜肺氧合機(ECMO)主要是為重症患者提供呼吸支持。P3移動實驗室為方艙醫院提供核酸檢測,移動的CT為方艙醫院提供了CT的檢查。毛群安指出,它們的特點就是靈活機動、高效便捷,哪裡需要就可以開到哪裡去,移動P3車能夠快速完成檢測任務,移動的CT能夠讓患者可以就近做CT檢查。據了解,一個胸部CT檢查時間大概不到3分鐘。

他說,這些設備是通過馳援湖北的醫療隊隨身攜帶,還有從全國範圍內緊急徵調,以及在全球範圍內緊急採購等多種方式迅速調集,用於武漢臨床救治。

體外膜肺氧合機(ECMO)能夠為重症病患者提供一定時間的心肺支持,也進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的建議中。工信部裝備工業一司司長羅俊傑透露,據統計最近這段時間共計發往湖北67臺體外膜肺氧合機(ECMO),其中有29臺以緊急採購的方式發往湖北武漢,例如在2月27日,相關部門通力合作僅用15小時就將16臺進口機器從德國法蘭克福緊急運到了湖北武漢,為前方救治工作搶出了更多寶貴時間。

據悉,下一步在精準合理分配的基礎上,相關部門還將通過加強國際採購、國內調用等方式,共同做好醫療設備尤其是危重症救治醫療設備的供應保障工作。(完)

相關焦點

  • 【你有多美】援鄂移動P3實驗室日記
    今天,從早晨8:00一直忙到晚上11點左右,每頓飯只用3、4分鐘解決,其餘時間全在進行實驗室搭建和工作流程的討論。   超負荷地運轉,卻聽不到大家有任何抱怨,我們每個人都希望用自己的一份力去幫助武漢渡過這個難關,哪怕是再微薄的力量。
  • 戰「疫」中的洞口疾控人,盡顯英雄本色
    全體職工取消休假,24小時應急值守,對疑似病例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對密切接觸者進行追蹤,對病例標本進行採集、送檢,…每個小組都日夜忙碌著,他們充分發揮疾控人的拼搏精神,舍小家顧大家,用那分滾燙的激情,在疫情防控一線,認真履職,積極擔當,展示了洞口疾控人的風採。疫情分析研判組是這場戰「疫」的指揮中心,他們負責防控方案的制定,疫情信息的收集和疫情趨勢的研判。
  • 核心成果從實驗室直達戰疫一線
    廣東科技戰「疫」系列報導②全球戰疫正酣,我國緊急向義大利支援10萬份連花清瘟膠囊。這一中成藥從實驗室直達戰疫一線,納入國家診療方案、走紅西方國家,廣東科學家作出了重要貢獻。廣州醫科大學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楊子峰研究發現,連花清瘟膠囊可以抑制病毒複製,具有抗新冠病毒活性。
  • 醫學上ECMO是什麼意思 ecmo治療技術原理介紹
    醫學上ecmo是什麼意思介紹  ECMO(是體外膜肺氧和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的英文簡稱,它是代表醫療機構危重症急救水平的一門技術)進行治療。  ECMO(體外膜肺氧和)又被稱作「人工肺」,是一種醫療急救設備。
  • 戰「疫」一線!涼都稅務顯擔當
    以疫情為令,六盤水市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醫療衛生系統,也紛紛行動起來參與疫情阻擊,構築群防群治的防線,國家稅務總局六盤水市稅務局積極參與地方排查管控、提供「非接觸式」辦稅繳費服務,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開展自查登記,落實抗「疫」要求。「去過湖北,途徑湖北或與湖北籍居民有過接觸的人,必須全部登記」。
  • 中國記「疫」:武漢「封城」,中國戰「疫」如何打贏「保衛戰」?
    (抗擊新冠肺炎)中國記「疫」:武漢「封城」,中國戰「疫」如何打贏「保衛戰」?中新社北京5月18日電 題:中國記「疫」:武漢「封城」,中國戰「疫」如何打贏「保衛戰」?1月24日起,全國陸續派出340多支醫療隊、4.2萬名醫護人員趕赴湖北,帶來呼吸機、ECMO(體外膜肺氧合)等高精尖設備,最優質的醫療戰隊在此集結。口罩、消毒液、蔬菜等從全國各地湧來,解決了武漢各類物資短缺。
  • 記者現場探訪:移動P3實驗室裡如何進行核酸檢測
    從武漢到牡丹江,再到吉林、北京,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她和同事們跟隨移動P3實驗室跨越半個中國,馳援各地、護佑眾生。 移動P3實驗室究竟長啥樣?工作人員在裡面是如何操作的?很多人都充滿了好奇。6月20日,科技日報記者現場探訪了中國疾控中心移動P3實驗室,近距離接觸、感受,為您揭開它神秘的面紗。
  • 戰「疫」一線日記|韓成龍:每天行走上萬步 一周時間鞋子穿破洞
    戰「疫」一線究竟有怎樣的辛苦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讀一下山東省胸科醫院護士韓成龍的戰「疫」一線手記。我是一名一直堅守在戰疫一線的護士,我必須要對我腳上的這雙破洞的鞋子說聲謝謝,是它陪我走過了這些日日夜夜。
  • 同心戰疫 閃耀在防疫一線的「七色彩虹」
    體育老師王蓉積極參加志願服務。熱血紅:赤子心、奉獻情 白衣熱血戰疫忙  「我上!」「我來!」  「金霞!快來,快來!」作為中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公共衛生科長的金霞,對這類呼叫顯得很淡定,「正常,很多人都是第一次經歷疫情,我是第二次,可能都覺得我比較『權威』吧!」
  • 戰「疫」人物|堅持微笑的戰「疫」人
    戰「疫」人物|堅持微笑的戰「疫」人 2020-03-24 13: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疫」英雄 向光而行 ——追記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的中國移動人李躍龍
    2020年春節,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一切仿佛都「暫停」了,居民們宅在家裡,企業暫時停工、公共場所暫時停業……然而,中國移動人作為疫情一線通信保障的逆行者,工作腳步不曾停歇
  • 「她力量」「她智慧」凝成這個春天最美的戰「疫」姿態
    「她力量」「她智慧」凝成這個春天最美的戰「疫」姿態 2020-03-08 21:49:00來源:解放軍報
  • 雲南彝良犧牲在戰「疫」一線女村醫陳健骨灰今日安葬
    2月16日上午,犧牲在戰「疫」一線的昭通市彝良縣女村醫陳健骨灰安葬儀式,在其老家奎香鄉舉行。因是防疫關鍵時期,按照「白事」一律從簡要求,彝良縣衛健系統代表及其親友鄰居等為其送行。安葬儀式現場。雲南日報供圖2月12日中午12點10分左右,彝良縣奎香鄉寸田村衛生室醫生陳健,騎著電動車帶著同事遲煥琴下鄉開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對居家觀察對象進行醫學監測。
  • 中國航天科工新一代「P2+方艙移動生物檢測實驗室」馳援新疆
    這是蘇州江南研製生產的「移動醫院」裝備,繼馳援武漢保衛戰、出徵綏芬河和保障「兩會」後,再一次出徵抗疫一線。 微科普P2+方艙移動生物檢測實驗室家門口做核酸檢測作為系統級公共衛生安全應急裝備,航天江南所屬蘇州江南公司研製的P2+方艙移動生物檢測實驗室具有負壓防護、快速機動、多場景使用等特點,可以用於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時涉及的生物因子現場偵檢,以及地震、洪水等重大自然災害中現場臨床
  • 我市愛心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 為一線戰「疫」人員捐贈物資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著每個人的心,我市本土民營企業也積極行動起來,緊急籌措物資,特別是口罩、消毒液等急需用品,捐贈到抗疫一線,為疫情防控貢獻自己的力量。此次捐贈活動中,廊坊市畜牧產業協會會員單位還籌備了各類肉蛋物資,也將通過安次區紅十字會陸續派發,為一線的疫情防控人員送去愛心與溫暖。廊坊市畜牧產業協會秘書長 劉鐵奇廣陽區我們捐贈了100箱84消毒液,現在正由政府組織向各個社區派送,同時還捐贈了肉蛋物資慰問一線的工作人員。
  • 希伯倫科技三管齊下助力戰「疫」
    溫州2020年2月13日 /美通社/ -- 病疫無情,人有情,希伯倫科技在行動。 2月6日,希伯倫科技有限公司(HEBT)正式向溫州市龍灣區紅十字基金會捐款人民幣25萬元,其中向沙城街道定向捐贈10萬元,用於抗疫一線醫護搶救人員的救助和關懷,助力溫州打贏防疫阻擊戰。 與此同時,希伯倫科技緊急調配資源,形成了一條專業口罩生產線,將實現日產六萬件,助力戰「疫」。
  • 在抗疫一線書寫奮鬥故事 10人獲評山東戰「疫」最美青年其中青島2人
    大眾網·海報新聞濟南4月8日訊(記者 吳爽)8日晚,由中共山東省委宣傳部、共青團山東省委、大眾報業集團、山東廣播電視臺共同主辦的山東戰「疫」最美青年雲發布儀式舉行。經過組委會初審、青年代表線上覆審和公示,10名來自不同崗位基層一線的傑出青年獲評山東最美戰「疫」青年。
  • 戰「疫」先鋒|用音樂為戰「疫」發聲——浦東模範實驗中學先鋒在行動
    如何充分發揮音樂學科「知音識曲、向善尚美」的育人價值,讓學生走進音樂世界的同時體驗音樂之美,厚植愛國主義思想,增強戰「疫」信心。 作品介紹:《為愛堅守》這首歌曲使用了深情溫暖的旋律與歌詞來表達對奮戰在一線的工作人員的敬意以及對戰勝疫情的決心。在這次疫情的影響下,學校的師生都堅守在家裡。
  • 掌握戰「疫」主動權 他們向科學要答案
    疫情發生以來,一批科學家在實驗室中夜以繼日、爭分奪秒,從分離病毒到建立動物模型,努力了解新冠病毒的全貌,尋找與之較量的科學方法。  與時間賽跑 她戰「疫」在另一條戰線  「今年春節我是在長春過的。他的媽媽叫任麗麗,是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病原體鑑別實驗室副主任。疫情發生後,為了儘快找到造成這次疫情的元兇,任麗麗和她的團隊一直在緊張地工作。  「我們團隊的人可能在實驗室裡面趴在桌子上睡覺的時間都超過了一個月。因為我們病原所是要打前戰,第一波的戰鬥我們必須得把它完成。」
  • 戰「疫」一線的「鋼板哥」
    楊華果斷放棄同家人赴海南的春節休假計劃,奔赴一線。「上戰場,怎麼能沒有我!」這是他到崗時說的第一句話。楊華曾是一名退伍軍人,2004年轉業回到吉首工作,2016年通過公開比選擔任河溪鎮黨委委員、武裝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