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戶端3月4日訊(通訊員 陽金愛 肖興龍 田汪)作為85後青年黨員,吉首市河溪鎮黨委委員、武裝部長楊華被群眾親切地稱作「鋼板哥」。在2020年的疫情防控阻擊戰中,「鋼板哥」再次勇挑重擔,與全鎮黨員、幹部一道築起了保衛廣大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鋼鐵長城」。
退伍不褪志 永葆軍人本色
2020年春節,新冠肺炎疫情快速蔓延,湖南省啟動了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吉首市河溪鎮連夜部署防控工作。楊華果斷放棄同家人赴海南的春節休假計劃,奔赴一線。「上戰場,怎麼能沒有我!」這是他到崗時說的第一句話。
楊華曾是一名退伍軍人,2004年轉業回到吉首工作,2016年通過公開比選擔任河溪鎮黨委委員、武裝部長。幾年來,他一直以「敢啃硬骨頭」著稱,特別是2017年,他負責兩違整治、同建同治、安全生產等重要工作,挑起河溪鎮所有交通項目協調的大梁,因成績突出,受到市委市政府嘉獎,並被評為年度「獅子型」幹部。但因長時間高強度的工作,楊華患上了腰椎疾病,走路一瘸一拐,醫生多次勸他進行手術,他都因工作任務繁重緊迫,一再推遲。
2019年腰傷加重,他才向組織說明情況,動了手術,腰部釘上了鋼釘。術後本該休息3個月,但不到2個月,一天,他突然出現在辦公樓,腰上綁著支架。此後,熟悉他的幹部群眾都稱他為「鋼板哥」。
「疫」場即戰場 戰鬥一線當先鋒
河溪鎮東南接瀘溪縣,水陸交通便利,常住人口1.3萬,319國道、杭瑞高速穿鎮而過,轄區企業多、店鋪多,情況複雜,是疫情防控的難點區和重點區。
1月25日正月初一,天還未亮,楊華便起了床。前天晚上,兒子剛過完5周歲生日,此刻正在熟睡,手裡還攥著父親送的生日小玩具。平時工作很忙,回家時間少,兒子已經對他有了些生疏。好不容易到了春節,本已答應今天帶兒子去吃他經常念叨的漢堡,沒想到,這次又失信了。叮囑好父母,楊華便奔赴工作崗位。
一到崗,楊華便開啟「5+2」「白加黑」工作模式,成為抗擊疫情的堅強「逆行者」。
他迅速牽頭制定了《關於暫停河溪鎮公共文化娛樂場所開放的通告》《關於對提供疫情防控線索實行獎勵的通告》,冒著鄉民牴觸的壓力,叫停了春節鋼火燒龍和高腔劇團演出等系列民俗活動,帶隊對轄區商貿市場、店鋪進行宣傳,逐漸形成了黨員幹部帶動,村村聯動,戶戶聯防,商貿行業自律的群防群控氛圍。
「沒事的話,大家都安心在家,不要外出、不要扎堆,這也是為國家做貢獻。」他帶領村幹部包幹入戶,宣傳走訪,在他所聯繫的持久村,不到兩天時間,就排查了210戶1000餘人。
「吉首的東南門戶交給了我們,我們就一定要守好!」白天在聯繫村排查登記,晚上還要帶隊在吉首高速東站執勤,作為領導班子成員,他帶頭連續十二小時堅守崗位,對過往車輛及人員進行體溫檢測和登記,日均檢測車輛千餘輛,對發現的湖北車輛及和發熱人員,他主動靠前,帶頭處置。
楊華(左一)在吉首東高速收費站值守
群眾問題無小事 防「疫」路上暖人心
1月27日,農曆正月初三晚,正在高速收費站值班的楊華,得知持久村村民陳某某剛從湖北返鄉回家,便連夜趕到陳某某家中勸其居家隔離。在陳某某居家隔離期間,每次入村給其測量體溫時,楊華都要扛上一個編織袋,趁機給村裡一些行動不便的孤寡老人和留守兒童送去糧油、水果、學習用品等。「共產黨『瑪汝』」,村裡的老人用苗語這樣稱呼他。
楊華(右二)在陳某某家給其測量體溫
每逢圩場日,因擔心老年群眾不知道封場的事情,他便蹲守在各村主幹道進行宣傳和勸返。他以一名共產黨員的標準,實實在在地踐行著為民服務的宗旨。
「感謝你,解了我們的燃眉之急。」春節期間,一對中年夫婦回鄉過年,晚上到達河溪鎮高速服務站中轉,因受疫情影響一時打不到車,急得團團轉。正在值班的他,在對夫妻二人完成信息登記和體溫測量後,立即幫他們聯繫車輛,並拿出200元錢為他們買了車票。夫妻二人感動的熱淚盈眶。
從上崗至今,楊華每天只睡6個小時,這常常使他腰椎病發作。有同事知道了他的情況,勸他休息。他毅然說道「疫情不退,黨員不退!」同事唐蕾這樣評價他:「在楊華身上,我們感受到了共產黨員的本分和使命。他是名副其實的『鋼板哥』!」
[責編:彭衛]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