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王蝙蝠:體內又發現6種高危冠狀病毒,人類恐面臨新的威脅!

2020-10-18 星辰大海種花家

一篇發表在《PLOS ONE》期刊上的論文表明,科研人員衝緬甸的蝙蝠群採集的樣本中,總共發現了6中全新的病毒,它們與當前正在全球傳播的SARS-COV-2病毒同屬一個家族,除此外這個家族中還有如雷貫耳的導致2003年的SARS-COV病毒和2012年中東呼吸症候群的MERS-COV病毒!

PLOS ONE上發表的論文

這六種病毒都很危險嗎?

這是一項官方資助的PREDICT的計劃中的一部分,目的是識別有可能從動物傳播到人類的病毒,而毒王蝙蝠顯然是科學家最「喜歡」的研究對象,因為它們體內的環境,非常適合成為病毒的病毒的宿主!目前認為蝙蝠身上可能攜帶了上千種未知病毒。

採樣地點分布

從2016年-2018年間,科研人員從11個不同的種群的464隻蝙蝠中採集了數百份樣品,他們通過大量的工作分析了這些樣品,並與已知的病毒基因對比,在三個蝙蝠種群中發現了新病毒:

  • 大亞細亞黃房子蝙蝠(Scotophilus heathii):攜帶PREDICT-CoV-90病毒;

  • 皺紋的無尾蝙蝠(Chaerephon plicatus):攜帶PREDICT-CoV-47和-82病毒;

  • 霍斯菲爾德的葉鼻蝠(Hipposideros larvatus),攜帶PREDICT-CoV-92,-93和-96病毒。

在緬甸的蝙蝠中檢測到的陽性和冠狀病毒摘要

接下來科研人員將研究了解這些病毒遷移到其他哺乳類動物和人類的潛力,史密森尼全球研究中心的蘇贊·默裡稱,很多病毒可能並不會給人類帶來風險,但當我們發現這些病毒時,將可以研究這些病毒的潛在風險,篩選出未來可能對人類有害的病毒,及早做好準備!

蝙蝠攜帶了那麼多病毒,為什麼自身還沒有毒發身亡?

蝙蝠有兩個我們人類的嘆為觀止的能力,一個是它的長壽,小小身體(其實有的蝙蝠也很大),壽命高達30-40年,它的「近親」老鼠可只有1-3年,所以當蝙蝠「嫁給」老鼠時,要麼守寡90%的「人生」,要麼換十個「丈夫」!

常見動物壽命

還有一個能力是就是它們的攜毒能力,蝙蝠可能是地球上攜帶未知病毒最多的物種了,到現在為止科學家還沒有發現有哪個物種能出其右的,大家一定很好奇,蝙蝠為什麼會有如此強悍的能力!

科學家研究了蝙蝠的身體結構以及生理特徵後認為,蝙蝠這種能力不過是它的副產品,因為這是它在數千萬年前從逐漸演化出飛行能力中逐漸獲得的:它的飛行能力帶來高消耗和高體溫,DNA很容易損傷,但它們演化出了超強修復能力。

而高體溫則給它們帶來了猶如哺乳動物發燒對抗病毒一樣,蝙蝠的炎症指標很低,高體溫已經取而代之,這導致它們幾乎沒有癌症,而病毒也在體內被抑制成為成千上萬種病毒宿主!所以有人形容蝙蝠就是一架病毒轟炸機確實不為過!

蝙蝠真不會得病,不會死亡嗎?

蝙蝠這種超強的體制這就給了很多人一個錯覺,蝙蝠不會生病!其實這是錯的,蝙蝠也會生病,而且最近美國的蝙蝠生了一場大病,超過500萬隻蝙蝠死亡,甚至美國的生物學家形容,已經導致某個區域的蝙蝠種群滅絕!

白鼻症影響

蝙蝠白鼻症

這是一種腐爛假單胞菌 Pseudogymnoascus destructans)的嗜冷真菌繁殖所引起,這種真菌在-20℃也能生長和繁殖,所以即使處在冬眠期的蝙蝠也無法逃脫這種真菌感染,它會耗盡蝙蝠儲備原來用於過冬的能量,最將終導致蝙蝠死亡。

感染後會在蝙蝠的口鼻處生長,逐漸發展成一片白色的網狀物,所以叫做白鼻症,從2006年首次發現以來,已經導致500-600萬隻蝙蝠死亡,很多朋友可能不太了解蝙蝠在生態環境中的重要地位,它們不僅是某些特有的物種授粉者,還會捕獲大量有害農作物的昆蟲,因此蝙蝠滅絕的背後,就是農作物大量減產,進一步的生態環境則會慢慢顯現出來。

美國政府發文新冠疫情期間停止研究蝙蝠

這是美國政府前幾天的行政命令,擔心正在美國爆發的COVID-19疫情的SARS-COV-2病毒向蝙蝠傳播,這可能將導致兩個結果,蝙蝠的白鼻症已經讓北美蝙蝠難以承受,而SARS-COV-2病毒對蝙蝠的影響也是未知的,再有就是在蝙蝠群體中的SARS-COV-2未來可能重新傳播回人類,這會造成不可控因素。

全球蝙蝠攜帶病毒分布

並不是說一種蝙蝠上攜帶了全部病毒,並非這樣,比如伊波拉病毒在非洲部分蝙蝠攜帶,SARS-COV則在雲南部分蝙蝠上攜帶!

全球蝙蝠攜帶病毒分布示意圖

所以防止認為將病毒帶向蝙蝠,也是一種防控措施。

相關焦點

  • 蝙蝠體內發現6種新的冠狀病毒!不會被自己毒死嗎?
    關於2020冠狀病毒的起因,蝙蝠已經被鎖定為「罪魁禍首」。然而近日一則令人震撼的消息再次傳來,科學家在緬甸發現了六種潛伏在蝙蝠體內的全新冠狀病毒。據了解,此次病毒是研究人員是在對緬甸的蝙蝠進行調查時發現的,這是政府資助的一個名為PREDICT的項目的一部分,該項目旨在識別有可能從動物傳染給人類的傳染病。蝙蝠是主要的懷疑對象,因為這種哺乳動物被認為是成千上萬尚未被發現的冠狀病毒的宿主。
  • 首次在蝙蝠體內發現6種全新的冠狀病毒,但與新冠、SARS無密切關係
    史密森學會全球衛生項目的研究人員,在緬甸的蝙蝠體內發現6種全新的冠狀病毒。據悉,這是首次在全球範圍內發現這6種冠狀病毒。從2016年5月到2018年8月,研究團隊從該地區的蝙蝠身上採集了750多份唾液和糞便樣本。在對樣本進行測試並與已知的冠狀病毒進行了比較後,首次發現了上述6種全新的冠狀病毒。不過研究人員認為,新發現的冠狀病毒與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 CoV-1)、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或COVID-19並無密切關係。
  • 蝙蝠最新研究:科學家又發現了6種新的冠狀病毒!包括3種新的 α 屬...
    樣本方面,研究人員總共捕獲和取樣了 6 科 8 屬至少 11 種的 464 只蝙蝠,共採集和檢測了 759 個樣本(464 個口腔拭子、140 個直腸拭子、155 個糞便排洩物樣本)。而其餘 6 種冠狀病毒為新病毒。PREDICT_CoV-92 出現最多,在 36 個屬於中蹄蝠的混合蝙蝠排洩物樣本中都有發現。
  • 你知道可能導致武漢疫情的蝙蝠這種動物為啥是毒王嗎?
    但是為什麼國內外諸多專家們都說此次武漢發生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很有可能是蝙蝠傳染給人類的呢?說到這裡下面還是得詳細介紹一下蝙蝠究竟是一種什麼動物?究竟為啥會有毒呢?它究竟又攜帶了什麼病毒?近年來爆發的一些最嚴重的病毒性疾病,如SARS(非典)、MERS病毒、Ebola(伊波拉)、Marburg(馬爾堡病毒),以及可能來自蝙蝠的2019-nCoV病毒,並非巧合,因為它們基本都是來自於蝙蝠。那麼蝙蝠為什麼會這麼毒?真相絕對能嚇你一大跳!蝙蝠這種動物實際上就是一種超級毒王,經過科學多年研究最終發現,它的全身帶有170多種的病毒!其中很多都是可以傳染給我們人類的!
  • 石正麗團隊兩年前已發現蝙蝠冠狀病毒感染人現象
    近日有媒體稱,國外新近研究發現蝙蝠可能攜帶新冠病毒直接感染人,意味此次疫情源頭可能直接來自蝙蝠。記者盤點近年研究成果發現,蝙蝠SARSr-CoV或其他潛在病毒感染人類的首份血清學證據,兩年前已得出。2017年11月底到2018年2月,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石正麗團隊連續發表3篇論文,表示已發現SARS相關冠狀病毒在蝙蝠體內重組的證據,以及人類感染蝙蝠的SARS相關冠狀病毒的現象。石正麗團隊通過對雲南218位村民的血清測試,提示SARS類冠狀病毒有很高的潛力直接感染人,而無需中間宿主。
  • 石正麗團隊2年前已發現蝙蝠冠狀病毒感染人現象
    ,國外新近研究發現蝙蝠可能攜帶新冠病毒直接感染人,意味此次疫情源頭可能直接來自蝙蝠。記者盤點近年研究成果發現,蝙蝠SARSr-CoV或其他潛在病毒感染人類的首份血清學證據,兩年前已得出。2017年11月底到2018年2月,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石正麗團隊連續發表3篇論文,表示已發現SARS相關冠狀病毒在蝙蝠體內重組的證據,以及人類感染蝙蝠的SARS相關冠狀病毒的現象。
  • ...人員在非洲發現四種菊頭蝠「近親」:攜帶冠狀病毒,暫不會威脅人類
    研究人員在非洲發現四種菊頭蝠「近親」:攜帶冠狀病毒,暫不會威脅人類  olivia chan • 2020-04-23 19
  • 冠狀病毒的威脅遠未結束,人類更應該考慮如何與自然和諧相處
    科學家在緬甸的蝙蝠體內發現了六種全新的冠狀病毒。這些病毒與目前正在全球傳播的SARS-CoV-2病毒屬於同一族。研究人員表示,這些新發現病毒與SARS-CoV-2或導致人類嚴重感染的另一種冠狀病毒,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SARS)沒有密切的基因聯繫,SARS導致了2002-2003年的大流行。
  • 蝙蝠有「毒王」之稱,既然蝙蝠這麼毒,為什麼人類不將其趕盡殺絕
    今天要介紹的這種動物有「毒王」之稱,同時也被認為是行走的病毒庫,它就是這次新型冠狀病毒的天然寄主——蝙蝠。說到蝙蝠,很多人會認為這只是一種常常出現在故事、電影中的動物,現實中很少接觸到。事實並非如此,野生動物學家表示蝙蝠是當今世界上第二大類群的哺乳動物,全球共有962種,除了兩極地區和大洋中的個別島嶼之外,其它地區幾乎都有分布。
  • 美機構建議暫停蝙蝠研究:擔心蝙蝠被人類傳染新冠病毒
    據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4月11日報導,新冠肺炎是由一種動物源病毒(即可在動物和人類之間來回傳播的病毒)引發的。目前尚不清楚它傳染人類的確切路徑。科學家們說,傳播步驟可能包括停留在一種中間物種身上,比如被大量走私的瀕危哺乳動物穿山甲。研究已表明,引發新冠肺炎的這種病毒能由人類傳染給動物,包括狗和貓。最近,紐約市布朗克斯動物園一隻馬來亞虎經檢測感染了新冠病毒。
  • 數十萬蝙蝠湧入澳洲,狗頭蝙蝠能咬斷人脖子,人們開始不安
    僅從蛇類來看,澳洲172種蛇類中有超過100種是毒蛇。但是,對於澳洲人民來說,真正致命的「毒王」卻並不是這些毒蛇,而是棲息在澳洲森林中的蝙蝠。可最近,這些平日裡和人類相安無事的「毒王」卻飛出了森林,開始和人類「一決高下」了。澳洲大火已經持續了數月之久,火線越來越逼近城市,而越來越多的動物也都開始試圖逃離森林、闖入城市。在這些動物中,就有著「毒王」蝙蝠。
  • 蝙蝠:「毒王」是如何煉成的
    如今肆虐非洲的伊波拉病毒,也是來自於中部及西部非洲的蝙蝠群體。當前,隨著新型冠狀病毒不斷蔓延,專家推測也有可能來自蝙蝠,蝙蝠也因此擁有了「毒王」的稱譽。中華馬蹄蝠常棲於自然巖洞中,在廢棄的舊隧道、寺廟、防空洞、坑道、窯洞、房屋、枯井和樹木的空洞中亦有發現。可集成上百隻的群體,曾見與皮氏菊頭蝠、西南鼠耳蝠、大蹄蝠、長翼蝠、中華鼠耳蝠等同棲一洞。蝙蝠的上嘴唇由寬闊的皮瓣組成,它可以作為回聲定位呼叫的雷達盤。
  • 新冠病毒從何而來——從蝙蝠到人類的演變之路
    從蝙蝠開始,病毒經過怎樣的傳播和演變最終成為危害人類的新冠病毒,需要我們去好好探尋一番。而這些炎性相關基因的缺失使得蝙蝠體內的炎性反應水平很低,在攜帶病毒時也不會出現相應的炎性反應,導致其發病。    另有研究發現,蝙蝠體內一個被稱為「幹擾素基因刺激蛋白-幹擾素」的抗病毒免疫通道受到抑制,使蝙蝠剛好能夠抵禦疾病,卻不引發強烈的免疫反應。
  • 蝙蝠攜帶多種病毒,卻不會生病?科學家:蝙蝠有「超級免疫力」
    毫無疑問,蝙蝠這種地球上唯一會飛的哺乳動物,是「移動的病毒庫」。科學家們已經在200多種蝙蝠身上發現了多達4100多種病毒,其中冠狀病毒就多達500種,一隻蝙蝠攜帶的病毒就多達100種。科學家們已經確認了馬爾堡病毒、SARS冠狀病毒和MERS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就是蝙蝠。
  • 蝙蝠:冠狀病毒最致命的傳染源
    的確,2004年科學家在3種蝙蝠上,發現了一些類似SARS病毒的冠狀病毒的抗體。在實驗室,蝙蝠被感染SARS病毒之後,也沒顯示一點病症。這說明蝙蝠才是SARS病毒的宿主。2005年,科學家替我們還原了2002年SARS爆發的可能原因:一些野生果子狸被蝙蝠感染了冠狀病毒,這些果子狸被人捕獲後,拿到市場上去賣,於是病毒就跳到了人上。起先,它們是不能在人際傳播的。
  • 《自然》:新冠病毒或是穿山甲冠狀病毒與蝙蝠冠狀病毒重組...
    2月份,華南農業大學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發現穿山甲是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潛在中間宿主。但3月份來自中國的2項研究推翻了這一結論,穿山甲或不是新冠病毒中間宿主。管軼和胡豔玲團隊發表在《自然》的論文發現,穿山甲身上攜帶有新冠病毒相關的冠狀病毒,基因組相似率在85.5%-92.4%。但認定中間宿主要求其病毒基因組相似性達到99%以上,因此,不足以證明穿山甲是新冠病毒中間宿主。
  • 非洲蝙蝠身上 潛伏7種新冠病毒
    本文轉自【北京青年報】;新華社電 英媒稱,研究人員在加彭蝙蝠體內發現了七種新型冠狀病毒,但是尚不清楚病毒是否會溢出到人類身上並引起類似於新冠肺炎的瘟疫。據英國《新科學家》周刊網站5月18日報導,人們已知冠狀病毒可以從蝙蝠跨物種寄宿到人類,並引起嚴重疾病。
  • 「毒王」蝙蝠隨身攜帶4100多種病毒,如果被消滅了會有嚴重後果嘛
    如果要問地球最強毒物是誰,那非蝙蝠莫屬,據科學家統計,蝙蝠身上攜帶有4100多種病毒,其中冠狀病毒就有500多種,蝙蝠有一份驚人的可怕病毒清單,包括伊波拉病毒,馬爾堡病毒,尼帕病毒和亨德拉病毒等等,蝙蝠甚至還會傳播狂犬病毒。
  • 巴斯德研究所:柬埔寨蝙蝠體內發現疑似新冠病毒
    吳哥時報訊 權威科學雜誌《自然》網站昨日刊發報導,金邊巴斯德研究所研究人員在柬埔寨本地蝙蝠體內發現與新冠病毒密切相關的冠狀病毒,該發現將對科學家們研究新冠起源有幫助作用。此前世界衛生組織表示新冠病毒可能來自中國以外的蝙蝠,此次研究證明了這一推斷。金邊巴斯德研究所科學家韋斯納·杜昂(Veasna Duong)帶領的團隊在兩隻冰凍的本地菊頭蝠體內,發現了與新冠病毒類似的病毒,並在本月初通知了《自然》雜誌。
  • 蝙蝠體內為何會有這麼多病毒?
    2013年,香港大學醫學院教授袁國勇指出,SARS病毒的天然宿主並非果子狸,更可能是一種名為「中華菊頭蝠」的蝙蝠。然而,作為新晉的「嫌疑犯」,蝙蝠來源說也面臨當年果子狸證據不足的問題,研究發現從中華菊頭蝠體內分離出的冠狀病毒與感染人類的SARS病毒存在關鍵性差異,不能利用人與果子狸的受體,也就意味著這種病毒僅限於蝙蝠的內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