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首次證實存在黑洞旋風現象

2021-01-17 中國網

NASA的「核光譜望遠鏡陣列」(NuSTAR)衛星和歐洲航天局(ESA)的XMM-牛頓望遠鏡在一個巨大的黑洞中發現了一股吹向四面八方的黑洞旋風。(網站截圖)

中國網2月20日訊 據美國國家航天局(NASA)消息,NASA的「核光譜望遠鏡陣列」(NuSTAR)衛星和歐洲航天局(ESA)的XMM-牛頓望遠鏡在一個巨大的黑洞中發現了一股吹向四面八方的黑洞旋風,這種現象曾經也發現過,但得到多方的懷疑,直到現在都不能證實這種現象是否真的存在。今天的這一發現讓科學家們第一次相信這種黑洞旋風的存在,並有機會來衡量這股超高旋風的能量,由此證明這種黑洞旋風的能量足以抑制宿主星系創造新的恆星。

  核光譜望遠鏡——「核星」

核光譜望遠鏡陣列,簡稱「核星」(Nuclear Spectroscopic Telescope Array,NuSTAR),是一個沃爾特型X射線太空望遠鏡。觀測的波段是來自天體的5到80keV之間的高能X射線,尤其是核光譜。主要用於觀測黑洞等宇宙天體。

「核星」造價約1.7億美元,是美國低成本小型探測器項目的一部分,是 NASA 小探測工程計劃中的第十一顆衛星(SMEX-11),並且它是能量超過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和XMM-牛頓衛星所觀測波段中第一顆直接攝影的太空X射線望遠鏡。

核光譜望遠鏡陣列的主要科學目標是深度探索質量超過太陽十億倍的黑洞,並了解粒子在活動星系核如何被加速到光速的百分之幾,以及研究超新星殘骸以了解重元素如何在超新星中形成。

除黑洞外,「核星」也能夠觀測中子星、日冕等其他X射線源。「核星」首席科學家、加州理工學院教授菲奧娜·哈裡森說,「核星」是第一顆專注於高能X射線的望遠鏡,其影像清晰度比觀測同光譜區的其他任何望遠鏡都要高至少10倍,敏感度則提高至少100倍。

  XMM-牛頓衛星

XMM-牛頓衛星(X-ray Multi-Mirror Newton)重3.8噸,長10米,太陽能電池帆板展開後寬16米,是歐洲空間局1999年發射的一顆X射線天文衛星,具有極高的譜分辨本領。

XMM-牛頓計劃始於1984年,1997年3月開始建造,原名為「高通量X射線分光任務」(The High-Throughput X-ray Spectroscopy Mission),為了紀念發明了分光鏡的 Isaac Newton而命名XMM-牛頓衛星,其中XMM是X-ray Multi-Mirror Mission(X射線多鏡面任務)的縮寫。1999年12月10日,XMM-牛頓衛星在法屬蓋亞那的庫魯發射場用阿里亞娜5型火箭發射升空。它的軌道是橢圓形,近地點7,000公裡,遠地點114,000公裡,軌道傾角40度,周期48小時。XMM-牛頓衛星原計劃壽命為兩年,但是將延期至最早2010年。

相關焦點

  • 科學家首次證實霍金輻射存在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1974年,史蒂芬·霍金宣稱,黑洞不該是完全黑暗的,量子效應意味著應該有射線從其邊界逃逸出來。
  • 科學家創造微型黑洞證實
    北京時間6月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在第一張黑洞照片證實了愛因斯坦提出的理論之後,科學家開始驗證已故科學家史蒂芬·霍金的研究理論。在《自然》雜誌上發表的一篇論文中,科學家表示,我們現已證實了霍金的同名理論——「霍金輻射」。
  • 愛因斯坦是正確的,「時間扭曲」的現象已經得到了科學家的證實
    科學家曾經解釋是因為平行宇宙在質量趨於零的物質中會形成空間的錯亂,從而形成一種扭曲的形態。就像人類目前是無法進入黑洞之中的,而黑洞這個多維空間裡面就極有可能隱藏著扭曲的時空之門!時空扭曲真的存在據悉,科學家首次觀察到該現象是1919年太陽日食期間,漆黑的太陽輕微地改變了背景恆星的位置。目前,他們繼續觀測這一現象,並發現較重前景天體能夠顯著扭曲光線,從而使背景恆星和星系看上去像空中一個圓環。研究人員使用其中一個「愛因斯坦環」進行這項實驗,他們通過測量恆星如何移動,從而計算出前景星系ESO 325-G004的質量。
  • 科學家稱:在實驗室創造的「黑洞」證實了霍金輻射
    在第一張黑洞圖片證實了愛因斯坦提出的理論之後,輪到已故科學家史蒂芬·霍金為他畢生的部分工作辯護了。在《自然》雜誌上發表的一篇論文中,科學家們表示,他們已經證實了霍金的同名理論——霍金輻射。霍金輻射假設,由於量子物理和引力的不同因素,黑洞從表面發出輻射。為了驗證這一理論,以色列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們轉向了聽起來很瘋狂的科學:創造他們自己的黑洞。
  • 科學家已經證實了黑洞的存在,下一個發現的會是蟲洞嗎?
    引言:近期,科學家們發布的黑洞照片引起了全球轟動,因為這是人們第一次真實地看到黑洞的樣子。黑洞照片的出現讓人們對於宇宙探索工作越來越有信心,甚至一些特別樂觀的人認為,黑洞都被證實了,那蟲洞可能也會很快被證實了。但是蟲洞不同於黑洞,證實蟲洞的存在目前還是存在很多困難。
  • 科學家證實「時間扭曲」現象,愛因斯坦又對了!
    科學家證實「時間扭曲」現象,愛因斯坦又對了!時間對於我們來講是一個日常的計量單位,而在物理學中,時間是7大物理基本量之一,符號為t。其實時間這一概念十分的抽象,愛因斯坦卻認為:宇宙中時間或許並不存在,它只是人類潛意識中的一種錯覺而已。同時在相對論中,愛因斯坦曾指出,時間、空間、物質這三者緊密聯繫在一起。比如時間和空間的聯合組成了時空,同時愛因斯坦又認為時間會發生扭曲,這是因為時間具有膨脹效應。簡單講,一個具有相對運動的時鐘,對比自己所參考的處於靜止狀態下的時鐘,其時間流逝要更慢一些。
  • 引力子存在嗎?科學家把難題交給了黑洞合併
    近日,一項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的研究指出,在兩個黑洞合併而導致的引力波碰撞中,可以通過觀測引力子轉化為光子的現象,來尋找引力子。引力子是什麼?引力波的碰撞如何幫助我們尋找引力子?證明引力子的存在對於我們有何意義?近日,科技日報記者就上述問題採訪了相關專家。
  • 科學家首次觀察到「霍金輻射」現象:黑洞向外發射微弱粒子
    北京時間8月18日消息,黑洞常常被視作一種密度極大的天體,就連光線都無法從中逃脫。雖然黑洞的名字裡帶了一個「黑」字,但它們並不是全黑的。事實上,它們還會以量子輻射的形式,向外發射極其微弱的粒子。這一現象被命名為「霍金輻射」。近日,科學家首次在實驗室中觀察到了「霍金輻射」效應。1974年,史蒂芬?
  • 引力子存在嗎? 科學家把難題交給了黑洞合併
    近日,一項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的研究指出,在兩個黑洞合併而導致的引力波碰撞中,可以通過觀測引力子轉化為光子的現象,來尋找引力子。引力子是什麼?引力波的碰撞如何幫助我們尋找引力子?證明引力子的存在對於我們有何意義?近日,科技日報記者就上述問題採訪了相關專家。
  • 愛因斯坦「時間扭曲」現象得到科學家的證實
    今天我們就來講一下,「時間扭曲」的現象是怎麼得到科學家的證實的。關於「時間扭曲」,主要是分為以下兩種。1971年,物理學家喬.哈夫勒(Joe.Hafele) 與理察.基廷(Richard.Keating)設計了一個飛行原子鐘實驗,他們將高精度的原子鐘放置在飛機上圍繞著地球飛行,然後將飛機上的原子鐘的時間讀數與地面上的原子鐘做對比,其實驗結果首次證實了「時慢尺縮」的真實性。
  • 科學家首次觀察到「霍金輻射」現象
    這一現象被命名為「霍金輻射」。近日,科學家首次在實驗室中觀察到了「霍金輻射」效應。黑洞常常被視作一種密度極大的天體,就連光線都無法從中逃脫。雖然黑洞的名字裡帶了一個「黑」字,但它們並不是全黑的。事實上,它們還會以量子輻射的形式,向外發射極其微弱的粒子。這一現象被命名為「霍金輻射」。傑夫?
  • 愛因斯坦否認存在的黑洞被證實,那其定義為數學把戲的蟲洞呢?
    上個月黑洞的照片被正式的公布了,也因此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裡所預言的黑洞,被證實的確是真實存在的。當然,在廣義相對論裡,除了愛因斯坦所預言的黑洞之外,他還預言了另一種天文現象——蟲洞,只不過所謂的蟲洞至今仍未被科學家所發現。
  • 科學家證實奇妙理論:把東西扔進黑洞,就能從黑洞中「偷」能量
    將物體拋入黑洞可以產生能量的理論在首次提出50多年後被科學家證實 他們利用聲波試圖驗證「極其奇怪的物理現象」:當你把一個物體扔進黑洞,然後讓它一分為二。 彭羅斯發現,落入黑洞的物體將在這個不尋常的空間區域中獲得負能量。那麼如果將類似二級火箭的東西投入黑洞,藉助反衝力讓一半加速落入黑洞,另一半加速逃離,那麼逃逸的那部分攜帶的能量大於它在二級助推時反衝作用獲得的能量。
  • 「看見」黑洞!科學家首次觀測到黑洞天體可見光
    這是人類首次確認到來自黑洞周圍發出的可見光信號北京時間1月25日消息,近日,一個由日本科學家領銜的國際天文學家小組宣稱,他們首次觀測到從一個黑洞周圍發出的暗弱可見光。事實上,只要使用一臺中等口徑的天文望遠鏡,任何人都能夠親眼目睹這道亮光。科學家們表示,此次觀測到的亮度變化顯著的這一可見光信號將有助於我們加深對於物質盤旋落入黑洞過程機制的理解。
  • 黑洞已經被證實,如果愛因斯坦下一個預言也成真,人類該怎麼辦?
    相信的大家在前段時間都感受到了網絡社交媒體上的一股「黑洞熱」,這股熱潮源於一張黑洞照片。這可不是一張普通的照片,它因為圖片中出現了黑洞而變得無比珍貴。同時它也是人類首次拍攝到黑洞的證據,直接證明了一百多年前愛因斯坦關於黑洞的預言是成立的。
  • 首次瞥見黑洞中心附近存在的物理現象!超越黑洞奇點
    博科園-科學科普:理論物理學類我們第一次瞥見黑洞中心附近存在的物理現象,是通過「環量子引力」得以實現。環量子引力是一種利用量子力學將引力物理學擴展到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之外的理論。環量子引力起源於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後來被世界各地的許多科學家發展起來,它為現代物理學開闢了一個新範式。該理論已經成為分析宇宙中某些地方極端宇宙學和天體物理學現象的主要候選理論,比如黑洞,在那裡廣義相對論的方程不再有用。
  • 8000光年外黑洞發現偏振光現象
    黑洞是宇宙中最神秘的天體之一。圖中展示的就是著名的天鵝座X-1雙星系統,這個系統的成員之一是一個黑洞   天文學家對著名的天鵝座X-1黑洞進行了細緻的研究。這裡出現的光線彎曲現象「偏振光」正在給科學家們透露更多有關黑洞附近出現的空間彎曲以及超強磁場的信息。
  • 黑洞已經被證實確實存在,白洞有被證實的那一天嗎?
    上世紀初科學家們根據廣義相對論,提出了黑洞的概念。它是一種力量大到光都無法從其中逃出升天的天體。 雖然科學家們認定黑洞的存在,但由於黑洞的力量太過霸道,人們始終無法測量到它的存在。因此在近一百年的時間中,黑洞一直是一種傳說中的天體。直到2019年的4月10號,人類才第一次拍攝到了黑洞的照片,這一划時代的創舉證明了黑洞是真正存在的天體。
  • 中科院引力波探測路線圖 太極計劃」將探測黑洞奧秘
    中科院引力波探測路線圖 太極計劃」將探測黑洞奧秘時間:2016-06-06 07:56   來源:觀察者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科院引力波探測路線圖 太極計劃將探測黑洞奧秘 今年2月,美國科學家首次證實引力波存在,在中國網際網路上颳起了一股旋風,民科郭英森走上了風口浪尖。
  • 外國科學家稱已證實外星人可利用黑洞獲取能量的方法
    數碼愛好者訊 據英國天空電視臺(Sky news)6月24日報導,格拉斯哥大學的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實驗,「消耗負能量從而獲得正能量」,並稱此舉證實了外星人如何利用黑洞獲取能量的理論。2019年4月:科學家首次公布黑洞圖像報導稱,格拉斯哥大學的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實驗,證實了一個50年前的理論,即外星文明如何利用黑洞產生能量。這個理論最初是由英國物理學家羅傑·彭羅斯在1969年提出的,他認為黑洞可以用來產生能量以供足夠先進的外星文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