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五種現代淡水鯨類,中國的或以滅絕

2020-12-04 朝辭小學僧

一提到鯨,人們就會想起在海洋裡暢遊的龐然大物,其實,在淡水裡也有鯨類,而且,我們中國的長江裡也有,或者說曾經有。鯨屬於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哺乳綱,真獸亞綱,包含了大約98種生活在海洋、河流中的胎生哺乳動物。中國海域就有30餘種。鯨目大多數成員都棲息於海洋,只有四種生活在淡水河流中,被稱為「淡水鯨」或「河豚」,還有一種生活在近海,也被歸為淡水鯨類。

1-印河豚

印河豚為瀕臨滅絕的豚類之一,也是近年來唯一的一種數量呈上升趨勢的河豚。印河豚是鯨類家族中小個體成員,成年豚1.5-2.5米,重量70-90kg。常單獨或生活在非常小的群體,最多聚集30頭。生性膽小,容易受到驚嚇,一般都遠離船隻,很難接近。分布於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尼泊爾與不丹的印度河、恆河、布拉馬普得拉河與美格納河。

2-恆河豚

恆河豚,是南亞河豚的指名亞種。體重51-90千克,體長2米。雌豚大於雄豚。擁有所有河豚共有的長嘴喙,長度有時可及身長的1/5。恆河豚有時被稱為「盲河豚」,因為它們的眼睛非常小,沒有晶狀體,所以它們實際上等同於失明。分布於孟加拉國、印度、尼泊爾、恆河流域、恆河——雅魯藏布江流域和卡納彭裡——桑古河流域。恆河豚是瀕危動物之一,1997不到2000隻,2001年約1200-1800隻。

3-亞河豚

亞馬遜河豚是體型最大的淡水豚類,成年豚約85-160kg,1.8-2.5米。棲息於奧裡諾科盆地,亞馬遜盆地,以及南美的馬德拉河上遊三地。族群之間有少許的外形差異,在地理上彼此隔絕,遺傳方面的差別不大。亞河豚相比其他淡水豚類比較容易見到,但由於生活習性,河水支流乾渴造成擱淺,人類對其生活環境的破壞,亞河豚的族群數量由正在下降。

4-拉河豚

拉普拉塔河豚,又叫做拉河豚。是唯一種即生活在江河裡,又生活在海洋中的淡水豚。體長121-177釐米;體重36-50千克。拉普拉塔河河豚被稱為「白色幽靈」,因為其蒼白的皮膚和特別傾向於的遠離船隻,這是一種害羞的海豚,分布於阿根廷、巴西、烏拉圭的沿海和江河中。

5-白鰭豚

白鰭豚,又稱白鰭鯨、白鰭、白旗、白夾、青鰭、江馬、中華江豚、揚子江豚及長江河豚等,是中國特有的淡水鯨類,僅產於長江中下遊,被譽為「水中的大熊貓」。2007年8月8日,《皇家協會生物信箋》期刊內發表報告,正式公布白鰭豚功能性滅絕。

相關焦點

  • 5種曾在中國出現的古老生物,第3種存活至今,即將滅絕
    巨猿,一百萬年前生活在中國地區的一種巨大猿類,是猿類進化系統上一個已絕滅的旁枝,身高達到3米多,它們極有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猿,最初發現的牙齒化石是人類牙齒的五倍之大。千佛洞陸龜,在我國甘肅敦煌市西南塔本布拉克發現的一種陸龜化石,距今約2400萬年,其腹甲保存得較為完整,非常難得,現收藏在中國古動物博物館中。白鰭豚,產於中國長江中下遊的一種淡水鯨類,於化石資料顯示,白鰭豚早在2500萬年前就出現在長江流域了,現今依舊存活,但早在11年前就被宣布是功能性滅絕物種,現今絕跡多年,是一種即將滅絕的生物。
  • 中國6種處在滅絕邊緣的珍貴生物,第4種在古代曾是傳說生物
    坡鹿,外型與梅花鹿相似,僅分布在我國的海南島地區,其頭部上的犄角與體表的毛髮無一不是盜獵分子的首要目標。由於坡鹿長期以往地受人類的捕殺,生存在泰國、越南的坡鹿可能已經被獵殺至滅絕。白鰭豚,中國特有的珍貴淡水鯨類,僅生存在長江中下遊地區,自近代以來,受到人為捕獵及環境惡化等因素,野外數量正急劇下降,至2002年已經不足50頭,正處在滅絕的邊緣之中。高鼻羚羊,又稱作賽加羚,是近代一種曾經被人獵殺至區域性絕跡的羚羊。所幸的是,我國又從俄羅斯再次引入賽加羚,目前僅半散養於甘肅和新疆地區,仍處於滅絕的邊緣。
  • 6種倖存的古生物,過半分布中國,有一種接近滅絕
    鸚鵡螺,分布於熱帶印度洋——西太平洋珊瑚礁水域的一種5億多年前就出現的活化石物種,鸚鵡螺是頭足類的一種,帶有有螺旋狀外殼,是現代章魚、烏賊類的親戚。桃花水母,棲於淡水的一種最小型的水母,共11種,大多分布在中國地區,誕生於約5.5億年前,是一種極其古老原始的古生物,至今仍倖存下來。
  • 5種被認為已滅絕的動物,第3種僅存中國,仍剩有活體
    拉斯維加斯豹紋蛙,又稱維加斯谷蛙,主要分布在內華達州的克拉克縣等地區,在克拉克縣曾發現了10個拉斯維加斯豹紋蛙的標本,現在被認為是已滅絕動物,經過仔細探查後依然不能發現它們的影蹤。東部美洲獅,屬美洲獅亞種,因其常棲息深山,因此也被叫做山獅,曾經分布在加拿大東南部、美國東北部,絕跡多年,已經超過 80 年未出現蹤跡,於2018年正式被宣布滅絕。白鰭豚,分布於中國長江中下遊區域的一種淡水鯨類,為中國特產,在野外已經絕跡很多年,被大多人認為是已滅絕的一個物種,但事實上白鰭豚並沒有完全滅絕,仍剩有極少數的活體存在。
  • 存活了上億年的遠古動物,圖5為中國特有,卻「即將」滅絕!
    桃花水母以自己獨特的生命形成記錄著地球生命的發展歷程揚子鱷是中國特有的一種鱷魚,是世界上最小的鱷魚品種之一。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現存數量非常稀少、世界上瀕臨滅絕的爬行動物。它才能在地球上生活了兩億年,成了生物進化史上的「老壽星」。
  • 中國的十大「國寶級」動物,個個面臨瀕危,最後一種已功能性滅絕
    【中國的十大「國寶級」動物,個個面臨瀕危,最後一種已功能性滅絕】大熊貓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萬年,被譽為「活化石」和「中國國寶」,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形象大使,是世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旗艦物種。據第三次全國大熊貓野外種群調查,全世界野生大熊貓不足1600隻,屬於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 地球上動物有許多,快要滅絕或已經滅絕的動物你知道嗎?收藏起來
    地球上動物有許多,快要滅絕或已經滅絕的動物你知道嗎?收藏起來已經滅絕的動物有:白臀葉猴又叫黃面葉猴、海南葉猴、毛臀葉猴等。在中國僅分布於海南島,已經絕跡。國外分布於寮國、越南、柬埔寨等東南亞國家。中國犀牛(1922年,中國)由於犀牛角極具價值,在中國的犀牛遭到獵殺。1916年,最後一頭雙角犀(蘇門答臘犀)被捕殺;1920年,最後一頭大獨角犀(印度犀)被殺;1922年,最後一頭小獨角犀(爪哇犀)被殺。在這最後十餘年間,共捕殺不足10頭。此後,沒人能在中國再看到任何一頭犀牛。鐮翅雞 (2000年宣布滅絕,中國)在我國境內則僅分布於黑龍江省小興安嶺及黑龍江下遊,十分罕見。
  • 【 10大瀕臨滅絕的珍稀動物 】
    10、眼鏡猴:眼鏡猴是一種珍貴的小型猴類,是全世界已知的最小猴種。
  • 中國長江白鱘宣布滅絕
    繼白鱀豚和長江鰣魚被宣布野外功能性滅絕後,中國特有物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長江白鱘也可能面臨同樣的命運。科研人員自2003年以後,近15年來沒有發現過白鱘,也沒有人工養殖個體存留。2019年9月17日,國際組織IUCN(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專家在浙江杭州一個學術會議上報告稱,經專家組評估,中國特有物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長江白鱘滅絕。
  • 全球十大瀕危物種中國上榜!
    白鰭豚亦稱:白鰭鯨、白鰭、白旗、白夾、青鰭、江馬、中華江豚、揚子江豚及長江河豚等,是中國特有的淡水鯨類,僅產於長江中下遊。在20世紀80年代由於種種原因,白鰭豚種群數量銳減,2002年估計已不足50頭,被譽為「水中的大熊貓」。
  • 世界上二十六種已滅絕的珍稀動物
    目前,世界上已有593種鳥、400多種獸、209種兩棲爬行動物以及20000多種高等植物瀕於滅絕。
  • 盤點全球八大瀕臨滅絕的動物,十分珍貴可愛可憐
    1、白鰭豚(淡水鯨類)亦稱:白鰭鯨、白鰭、白旗、白夾、青鰭、江馬、中華江豚、揚子江豚及長江河豚等,是中國特有的淡水鯨類,僅產於長江中下遊。在20世紀80年代由於內在因素和人為因素種種的原因,白鰭豚種群數量銳減,萬年,有「活化石」的美稱,被譽為「水中的大熊貓」。白鰭豚自成一科,被列為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
  • 科學家們希望重新復活的10種已經滅絕的動物
    毫無疑問,兩次生物大滅絕,加上隨著自然的演化和推進,有大量的生物最終都滅絕了。而且,大多數的生物是現代人甚至都沒有聽聞的。幸運的是,科學技術一直都在不斷的發生進步,科學家們也一直都在努力著,希望能夠讓某些滅絕的動物重新回到我們的這個世界上。通過今天的文章,小編要為你介紹,科學家們希望重新復活的10種已經滅絕的動物。
  • 全球五大珍稀野生動物,圖三僅存我國,曾被賣出上百萬一條
    東北虎,現代虎類亞種之一,是目前體重最大的貓科動物,受到人類活動以及非法捕殺等因素的影響,東北虎野生數量已經少於五百隻。這種珍稀的野生動物生死存亡已經僅繫於一線。白鰭豚,中國獨有的淡水鯨類動物,是目前數量最稀少的一種鯨類。
  • 中國十大瀕危動物,趕緊保護起來!
    中國十大瀕危動物,趕緊保護起來!現代,隨著人類的肆意亂殺,許多珍貴的動物都越來越少了,有的幾乎存在滅絕的危險了。那麼,中國都有哪些瀕危動物呢?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盤點中國十大瀕危動物排行榜。大熊貓中國特有種大熊貓,屬於食肉目、熊科、大熊貓亞科和大熊貓屬唯一的哺乳動物,體色為黑白兩色,它有著圓圓的臉頰,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體,標誌性的內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鋒利的爪子。是世界上最可愛的動物之一。大熊貓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萬年,被譽為「活化石」和「中國國寶」,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形象大使,是世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旗艦物種。
  • 我國5大極度瀕危物種,圖3已野外滅絕,全球僅剩不到50隻
    黔金絲猴,被科學家譽為「世界獨生子」,因僅有極少數生存在如同孤島一般的梵淨山之中而得名。目前我國生存在野外的黔金絲猴已經不足一千隻,隨著人類活動不斷擴張,它們的棲息地也在不斷流失。白鰭豚,別名青鰭、江馬、中華江豚,是我國獨有的淡水鯨類,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由於多種人為因素,白鰭豚的野外種群數量急劇下降,到了本世紀初,野外種群數量跌破五十隻,成為世界上12大最瀕危的物種之一。華南虎,又稱作南中國虎,是中國極度瀕危的十大稀有動物之一,目前已經在我國野外滅絕,而在全世界範圍內僅存活不到五十隻,其中大部分都生存在我國的保護園區之內,隨時可能會滅絕。
  • 盤點我們國家將要滅絕的五種野生動物,最後一種被稱為世界獨生子
    遠東豹是體型僅次於東北虎的一種貓科動物,然而卻是一種即將滅絕的五種,遠東豹僅在亞洲有分部,目前我國還有十隻,相對比俄羅斯的三十隻,數量實在是太少太少了。華南虎是我們國家特有的一種虎亞種,所以也被稱為中國虎,是中國的十大瀕危動物之一、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紅色物種名錄極度瀕危,而且華南虎的在野外已經被宣布滅絕,只有在人類的保護範圍內還存在。揚子鱷也是我們國家特有的品種,而且是世界上體型最小的鱷魚之一,目前揚子鱷的狀況比前邊幾位都好一些,目前揚子鱷的數量還在一百隻以上,但是每年都在減少。
  • 已滅絕的霸王龍有多重?科學家:五噸到十幾噸不等
    現代快報訊(記者 阿里亞 文/攝)站在體重秤上並保持靜止,讀數,人就能知道自己的體重。那麼,消失數千萬年的恐龍的體重也能稱出來嗎?答案是能!近日發表在《生物學評論》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回顧了一個多世紀以來科學家評估恐龍體重的方法。研究指出,100多年來科學家嘗試了很多種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是兩種方法。
  • 這種魚是第一種完全滅絕的現代海洋魚類
    據外媒CNET報導,科學家近日宣布,一種眼睛鼓鼓的、靠鰭行走的不尋常魚類已經滅絕。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稱,「光滑手魚」(sympterichthys unipennis)被認為是有記錄以來第一種完全滅絕的現代海洋魚類。
  • 這10種已經滅絕的動物可能被復活,你最希望是哪個?
    今天掌門君就來為大家盤點一下下面這10種有可能被復活的已滅絕動物你最希望復活哪一個呢?科學家們用一種新技術收集了這種鳥類以及澳大利亞滅絕的鴯鶓和紐西蘭的恐鳥的遺傳物質。在進一步的研究過程中,未來我們很有可能看到象鳥重新出現在這個世界上。白鰭豚是中國特有的一種淡水鯨,人類所知的最後一隻白鰭豚淇淇於2002年去世,雖然曾一度被認為已經滅絕,但在2018年,又有人意外發現了它。白鰭豚會逐漸消失的原因在於河流中人為活動的增加,例如大壩的建造,過度捕撈和船隻的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