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地球上的生命始於30億年前,隨著時間的推移,從最基本的微生物演變為令人眼花繚亂的多種生物。根據進化論,每個物種的進化都有相應的階段,然而,人類進化史上出現了一個斷層:類人猿與人類之間,沒有直接的進化證據,也就是說我們從未發現過比如「猿人」這個階段的化石,顯而易見的問題是尾巴難道是瞬間消失的嗎?人類的祖先至今仍是個謎。那麼,有沒有可能在進化過程中,有部分人類的原始祖先進化出了鰓這種呼吸器官,從而生活在幽深的海底深處?
一直以來,有個這樣的傳說:
在幽深的海洋深處,生活著古人類的另一分支,他們建造了龐大的海底城市,創造了超前的文明.......直到某一天,他們好奇地浮出了海面……
這個傳說由來已久,並且伴隨著各種各樣的目擊事件:
1959年2月的一天,波蘭的格丁尼亞港,有人在海邊發現了一個奇怪的人。
這個人似乎披著一張巨大的鱷魚皮,在海邊徘徊許久,似乎還嘟囔著什麼......
於是大家走過去詢問,但這個人精神恍惚,像是沒聽到一樣,自言自語說著一種奇怪的語言,現場沒人能聽懂。於是大家找來附近巡邏的警察,警察趕到後將這個人送進了醫院。
醫生初步診斷這個人精神異常,連簡單的交流都無法進行,於是醫生打算脫掉他的「衣服」詳細做個檢查。
在此時,它的外套片刻間忽然化成了一灘水,還散發出濃烈的腥臭味。而眼前的這個人身上緩緩呈現一種銀色角質,包裹在身體上沒有一絲縫隙,上面還印有奇怪的紋案,最後醫生用金屬切割工具將這件「內衣」切開。
檢查的結果,使醫生們大吃一驚:他臉部和頭髮似乎經歷過巨量的輻射,體液不斷的從皮膚內 緩緩伸出,手指和腳趾也與人類不一樣;血液循環系統和人體器官也與人類極不相同。
但可以肯定的是,它還活著,於是人們將它隔離了起來,準備更深入的研究,可不久後,它卻離奇的從醫院裡失蹤了。
這麼「荒誕」的故事,不得不讓人懷疑真實性,然而,有關海底有人生活的傳聞卻不少:
1958年,美國國家海洋學會的羅坦博士在大西洋3英裡深的海底,拍攝到了一些類似人的奇妙足跡;
1963年,在波多黎各東海,美國海軍在進行潛艇作戰演習時發現了一個「怪物」:它既不是魚,也不是獸,而是一條帶螺旋槳的「船」,在水深300米的海底遊動,時速達280千米,其速度之快是人類現代科技所望塵莫及的。
1968年,美國邁阿密城的水下攝影師穆尼在海底看到一個奇異的動物:臉像猴子,脖子比人長4倍,眼睛像人但要大得多,當那動物看清攝影師後,就飛快地用腿部的「推進器」遊開了。
1973年,北約和挪威的數十隻軍艦,在感恩克斯納歧灣發現了一個被稱為「幽靈潛水艇」的水下怪物。
這些所謂的目擊事件,缺乏客觀的證據,由於年代久遠,真實性已無法考證。
如果海洋深處的確生活著「人類」,那麼他們會是誰?
有人說,他們是史前人類進化的一個分支。
毋容置疑,生物進化是有分支的,人類也有分支,比如尼安特人。
那麼,人類最原始的祖先,在進化過程中,有沒有可能進化出兩個分支:陸生和水生。
如果這種假設成立,在大海深處,就應該存在著不斷進化的人類,他們有可能甚至創造出了比陸地人類更為發達的文明,並且進化出了鰓這種器官。
圍繞這個問題的核心是:人類的祖先究竟是誰?
畢竟,至今沒有人能解釋為什麼一萬年前人類還很「原始、遲鈍」,短短一萬年內卻進化的非常迅速,沒有多少「量變」卻引起了「質」的飛躍,這是不合理的。
尤其對比其它生物,仿佛一萬年的時間它們並沒有多大的變化,但是一萬年前的「人類」與如今的我們竟然有著天壤之別,達爾文的觀點備受質疑,從猿到人的學說不能自圓其說 ……
由於我們目前對海洋知之甚少,目前能探測的深度是1萬米多,這樣極強的水壓下,沒有海洋生物能生存。
大海的深處有什麼?
曾經下潛過8000多米深度的導演卡梅隆說:這裡沒有什麼生命,顯得格外的荒涼,仿佛來到了另一個星球。
但是海洋佔地球表面積的71%,目前已知平均深度約3800米,而人類對深海的探索程度仍不足5%。
可以說絕大部分的海底,人類是全然不知的。
生命究竟是怎樣起源的?
沒有人知道生命起源的方式,地點或時間。
但可以確定的是,大約三十五億年前地球上就已經存在微生物了。
現在學術界普遍接受的是由《物種起源》和米勒實驗為理論基礎的化學起源說。
進化論認為,生物界是從簡單到複雜,從低級到高級,逐漸變化而成的。
米勒模擬原始地球環境做了個實驗:
在原始地球的條件下,大氣層中只有氫氣、氨氣和水蒸氣等物,其中並沒有氧氣等,當他把這些氣體放入模擬的大氣層中並通電引爆後,發現其中產生了些胺基酸,胺基酸是合成蛋白質的基本單元,而蛋白質是生命存在的形式,米勒的實驗試圖向人們證實,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從無到有的是完全可能實現的,證明生命是進化而來的。
但是,他所假設的大氣層不能證明是原始的大氣層,並且有機小分子所得的結果就是不確定的。
有人說,
也許生命根本不是從地球上起源的,而是從太空中的其他地方帶到這裡的。
例如,地球上發現了許多火星隕石,一些研究人員發現火星隕石中存在類似於遺傳物質的化學物質,因此很可能是隕石將微生物帶到了地球上,有可能我們最初都來自火星。
當然,這個想法不太現實,隕石似乎極不可能將任何有生命的物質通過遙遠的星際距離運輸到地球而不會被寒冷、真空、乾燥和輻射消滅。
所以,我們還是站在生命起源於地球這個主流觀點上,來說一說涉及我們人類的哺乳動物進化過程。
哺乳動物是怎麼進化來的?
據說,最開始所有動物都生活在海洋裡,最古老的的物種就是魚類。
之後,陸地上有了植物,一些魚類為了這些豐盛的食物冒險爬上岸,隨著時間它們的鰭開始逐漸演變成四肢,同時它們也開始進化出了肺,這就進化出了更高級的兩棲類動物。
又過了大約1000萬年時間,爬行動物逐漸從兩棲動物中分離出來,自此爬行動物和兩棲類動物開始了各自不同的進化過程。
而最奇異的一支是被科學家稱為「類似哺乳動物的爬行類動物」。
這些「類似哺乳動物的爬行類動物」進化速度很快,不久就進化出了不同的物種,直到二疊紀末期,當時地球發生了大滅絕事件,幾乎所有的物種都遭受滅頂之災。
此後進一步進化出的新物種迅速填補了地表空閒的棲息地,這些新物種包括早期的恐龍和數百萬年後出現的早期哺乳動物。
沒有人知道最早的哺乳動物究竟是怎樣的。
科學家發現了一種長得像黃鼠狼的古生物的化石,很可能是早期哺乳動物的先祖。
到了白堊紀末期,哺乳類動物已進化出15種不同種群。
但不幸的事情再次降臨,地球再次經歷滅頂之災,恐龍等大型動物滅亡。
但是同時,這無疑為倖存物種的復興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尤其是哺乳動物,開始迅猛發展。
而靈長類動物大約6500萬年前就已經出現了。
上面我們說到,哺乳動物最主要的特點是之一是有四肢;兩棲類動物沒有四肢,生活在水中,以鰓呼吸,那麼在進化理論中出現的「類似哺乳動物的爬行類動物」是否就是所謂「海底人」的祖先?
兩棲類動物——爬行類動物——哺乳動物
人類是哺乳動物,而哺乳動物是從兩棲類動物進化來的,那麼,在這個進化過程中,有沒有可能其中一支繼續向類似哺乳動物的爬行類動物這一方向進化?
爬行動物有了附肢,但有一部分也可以在水中生活,比如水蛇、龜類。
如果海底真的存在著人類,既然哺乳動物能進化成人類這一分支,那麼爬行類動物是否也可以進化成水陸兩棲的「海底人」這一分支?
最原始的基因類似,在進化過程中,陸地生物進化速度很快,難道海洋裡的生物進化就慢嗎?
儘管鳥類、龜類、蛇類似乎在進化史中沒有太大進展,但是這並不能說明人類是生物進化史中唯一進化快速的物種。
同樣,在哺乳動物向人類進化過程中,是否又進化出另一個分支?可陸生可水生的。
在人類無法探知的某個角落,是否存在著與我們同樣甚至超越我們人類文明的物種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