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擔當還是沒能力?一心擴張的南亞大國,為何沒有吞併東巴基斯坦

2020-12-06 米爾觀天下

印度雖然有點兒奇葩,但是當之無愧的南亞第一大國。當初在英國殖民者撤離後,它便以繼承者自居,以做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為目標,將魔爪伸向了周邊小國,錫金就因太過弱小,在威逼利誘下被迫併入印度。錫金尚且如此,死對頭的巴基斯坦它自然更不能放過。

巴基斯坦當初分為「東巴」和「西巴」,印度恰好把它倆給隔開了。自印巴分治以來,印度和巴基斯坦先後進行了三次激烈的大規模戰爭,由於體量上的差異,巴基斯坦只能勉強抗衡,每次都是處於下風。尤其是第三次印巴戰爭中,印度利用優勢兵力使出「聲西擊東」的策略,在西巴邊境集結兵力後,吸引巴基斯坦注意力,然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派出大批軍隊攻打東巴。兵力本就有所不如,再加上猝不及防,東巴就這樣落入了印度的手中。但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一向以大國自居,以「吃掉」周邊當初同屬英國殖民地「小夥伴」為樂趣的印度,卻並沒有趁機徹底吞併東巴,而是扶持東巴獨立,也就是今天的孟加拉國。

是有擔當?當初為了讓自認為飽受剝削的東巴人民配合,印度開始就明確表態自己是支持東巴基斯坦獨立,並不是單純的入侵。也正因為如此,東巴的大批民眾積極配合印度軍隊作戰,印度才能以雷霆之勢突破巴基斯坦大軍的防線,並迅速佔據東巴全境。掌握東巴後,印度也履行了當初的諾言,扶持東巴獨立,建立孟加拉國。正是在它的主導和照顧下,新生的孟加拉國才能有驚無險的延續到今天。那麼,印度真的是有擔當、重信義嗎?答案是否定的,主要還是沒能力。

首先,它之所以能輕易的吞併錫金,主要是因為錫金太小了,面積不到一萬平方公裡,人口不過60來萬,這幾乎只有我國一個縣的體量。在吞併之前,印度逼迫錫金大開國門,允許印度人遷徙進去,當遷入錫金的印度人數量達到一定程度時,印度逼迫錫金進行公投,決定是否併入印度。由此,印度冠冕堂皇的將錫金給吞併了。可東巴卻不同,這招肯定是行不通的,而且要是沒有當地民眾配合的話,印度軍隊肯定沒辦法那麼順利的獲得勝利。如果它違背諾言,肯定會招致東巴人民反抗,到時候和巴基斯坦軍隊來個裡應外合,印度就得陷入苦戰,能否獲勝還說不定。

其次,它想吞併東巴,國際社會也不會允許。美蘇當時雖然為了在南亞的利益,與印度交好,默許了錫金被吞併,但那是因為錫金實在是無足輕重,可東巴就不同了,某種程度上來說它關係到印度能不能更好的被美蘇掌控。而且,中國也不會對印度肆無忌憚的擴張行為坐視不理。最後,現在的孟加拉國就更不是印度能「吃得下」的了,一來是國際社會肯定不允許,二來就是孟加拉國人口實在是太多了,面積差不多只有我國的六十五分之一,人口卻近兩億,一旦印度強行吞併它,國恨家仇以及教義衝突,印度說不定自己把自己給「玩兒完」了。

相關焦點

  • 越南曾經控制了寮國,為何不趁機吞併?自身都難保
    文/一軒歷史越南曾經控制了寮國,為何不趁機吞併?自身都難保中國周邊有很多的東南亞小國,這些國家和我國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交集,在歷史上都有過一些來往。事實上,這就意味著越南將寮國發展成了自己的附屬國,其實這在當時也是無法避免的,畢竟越南在那時還是擁有相當強大的軍事實力的,無論是武器還是兵力上,都碾壓寮國。不過後來,越南並沒有趁機吞併寮國,雖然控制了寮國的黨政大權,但依舊還是沒能走出下一步棋。
  • 梵蒂岡只能一個廣場大,沒有軍隊,為何其它國家不敢吞併它
    但是很奇怪的是這個國家存在了一千多年的時間,從沒有被吞併過。我們看一下歐洲各國為何不敢吞併它。  其實,歐洲各國之所以不敢吞併它,和這個國家的歷史有關。雖然後來思想解放了,但教皇的影響還是在的,而且信徒還是非常多。除了這個方面,還有就是梵蒂岡也是獲得很多國家承認的。
  • 第二人口大國,國土面積排名第七,因何成不了世界強國?
    世界文明古國之一的印度,現在是世界人口第二大國,有望超過中國成為第一,國土面積在全球排第七。作為南亞大國,獨立68年來,我們看到印度雄心勃勃,經濟發展也很快,還經常與我國一爭高低。但印度自獨立到現在,既沒有成為經濟強國,也沒有成為工業強國,而且在西方人眼裡是民主大國,但國家依然有許多不民主的現象,至今還是三流國家,那麼作為一個南亞大國來說,印度為何成為不了一個世界強國呢?
  • 亞洲超級大國將誕生?印度喊話鄰國:不要打了,我們合成一個國家
    因為印度一直以來有一個大國夢,並且在致力於發展自己的國力,很顯然將三個國家合併,印度能夠更快實現自己的夢想,難道亞洲超級大國將因此誕生嗎?  如果印巴孟三國重新合併,不但領土面積將大大增加,同時總人口還將躍居世界第一,成為一個在南亞地區擁有絕對影響力的國家,而且印度與巴基斯坦都是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兩國核武器總量超過200枚,在國際事務中也擁有更大的話語權,同時進一步包圍印度洋,看來印度希望將印度洋變成印度之洋的目的也將因此實現。
  • 為什麼今天的許多面積大國都曾經是殖民地?
    縱觀今天排名前列的幾個面積大國中,有許多國家都曾經是西方國家的殖民地,例如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巴西、阿爾及利亞、剛果(金)、蘇丹、阿根廷、墨西哥,這些國家都曾經是殖民地,但它們的面積卻遠遠大於歐洲的宗主國們。
  •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有哪三大特質
    以習近平外交思想為指導,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彰顯理論先進在2014年11月召開的中央外事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必須有自己特色的大國外交。我們要在總結實踐經驗的基礎上,豐富和發展對外工作理念,使我國對外工作有鮮明的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理念指引方向。
  • 亞洲戰略位置最好的大國,為何卻註定無法崛起呢?原因主要是三點
    【歷史】從世界歷史來看,世界能夠崛起的大國,其實基本上都有一個很好的戰略區位,這是發展的基礎。最典型我國之所以古代一直強大,其實也跟我國位於亞洲東部的戰略區位有關,因為老祖宗佔據了東亞地區最好的一塊大陸,使得我國的發展,那是又了很好的基礎。除此之外,俄羅斯,美國等都是如此。
  • 南亞不亮東南亞亮,印度東進加速拉攏東協十國
    這片沒有大國的區域,但是地理位置又非常重要的地帶也就上了印度勢力擴張的版圖,而印度在南亞勢力遇到挫折之後,開始轉向與中國競爭這片土地。南亞陰暗,武力難平,印度已經放棄競逐南亞地區印度是非常厲害的,作為南亞唯一的大國,印度在這片土地上耀武揚威了半個世紀了,雖然一母同胞的小兄弟巴基斯坦想到過挑戰,但是最終的結局很悲慘,東巴被撕裂成為了孟加拉國,而在克什米爾的競爭中,印度也是佔據了最有價值的地方,其他的小國更是對印度說一不二,畢竟稍有不慎,就會成為第二個錫金
  • 印巴戰爭中美國找中國聯手,尼克森:沒中國合作美國什麼也做不了
    如果中國貿然出兵印度,蘇聯趁機南下,中國將陷入雙線作戰的困境,雖然美國說過將全力保障,但他們的話又有幾分可信度呢? 更何況中國在越南戰爭中的立場和美國完全相反,越戰又正焦灼,中美雙方當時的關係事實上還是敵對關係,這個時候提「保障」一詞實在是太模糊了。一旦開戰中國很有可能成為美國的炮灰,所以對於美國的承諾,中國沒有理由去相信。
  • 【地評線】南方網評:應對氣候變化挑戰,展現大國責任擔當
    中國把自身應對氣候變化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在全世界面前公布,這樣的承諾和行動,彰顯了負責任大國的軟實力和大氣度。   「地球是人類共同的、唯一的家園。讓我們繼往開來、並肩前行,助力《巴黎協定》行穩致遠,開啟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新徵程!」
  • 一戰的導火線發生在巴爾幹半島,德國為何首先進攻的卻是比利時?
    奧地利在和普魯士爭奪德意志領袖失敗後,退出德意志轉而與匈牙利組成了奧匈帝國,而其擴張的方向也變成了南方——巴爾幹半島,這便與俄羅斯發生了地緣衝突,俄羅斯將這裡看成了自家的天然後花園。德皇威廉二世即位後,改變了在奧匈帝國和俄羅斯帝國之間玩平衡的做法,轉而一心支持奧匈帝國,於是奧匈帝國開始玩火。
  • 同是超10億級人口大國,美國為何擔心中國超越他,卻不擔心印度?
    中印同是10億級的人口大國,美國支持印度的發展,卻千方百計地阻止中國的發展,這是為何呢?其實,這裡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因為美國擔心中國遲早有一天會超越自己,而不用擔心印度會超越自己。印度1947年建國,印度由於繼承了英屬殖民版圖的大部分,佔據了南亞大陸的主體部分,所以印度在南亞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出於冷戰對抗的需要,美國一開始對印度的政策也是拉攏,美英試圖拉攏印度加入美英主導的《東南亞條約組織》和《中央條約組織》以阻止蘇聯南下,但是由於印度奉行不結盟政策,所以印度拒絕加入。
  • 吞併鄰國會死得更快?即便有美國支持,越南還是不敢動寮國
    提到越南這個國家,大家第一想到的應該是當年打得很火熱的越南戰爭了,因為這場戰役參戰的國家也不少,即便是局部戰爭,但是這場戰爭的影響也是相當大的,而且越南戰爭結束後,越南並沒有消停下來,而是開始打周邊國家寮國,柬埔寨的主意,要說一個戰敗國怎麼還有能力去吞併其他國家呢?
  • 淺談郊狼的擴張之路,從野外到城郊,為何它有如此能力?
    ,似乎只有在機場這類嚴控的地帶沒有發現它們之外,其餘的地方均有發現。其實早在進入19世紀之後,人們就已經開始大肆捕殺郊狼了,但郊狼依舊能夠在人類無情捕殺中生存下來,並且以極快的速度擴張,這是其它野生動物不具備的能力。即便是到了今天,美國每年都要消滅40萬隻,甚至動用了小型飛機,但郊狼的種群數量卻似乎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依舊在城市裡面活躍。
  • 見證中國向超級大國跨越的責任擔當
    這本國防白皮書以2萬多字的內容,將中國的國防政策對外進行了全方面的展示,其「6個首次」將中國的責任和擔當體現的是淋漓盡致。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次國防白皮書發布的「6個首次」。第一個首次是:首次確立了新時代中國的防禦性國防政策。在白皮書中,我們提到了:我們走和平發展道路是必然的抉擇,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路線,以和為貴的外交傳統,決定了中國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會進行對外擴張。
  • 克裡米亞被吞併時,為什麼烏克蘭沒有對俄宣戰?
    面對戰爭弱者不具備任何的反抗能力,即便在挨打之後亦要卑躬屈膝,以保國家民族不至於覆滅,越王勾踐便是其間最好的例子。由此便不難理解,克裡米亞被「吞併」時,為什麼烏克蘭沒有對俄宣戰?
  • 時隔一年南亞航天大國印度終於再次開張,成功發射一箭10星
    受新冠疫情影響,2020年過去11個月,作為南亞的航天大國印度,還未進行過航天發射,時隔近一年後,終於再次開張。其近地軌道運載能力約為3.8噸,太陽同步軌道SSO運載能力1.75噸,地球同步軌道運載能力1.2噸。
  • 【地評線】大洋網評:「讀懂中國」,讀懂大國擔當
    【地評線】大洋網評:「讀懂中國」,讀懂大國擔當 2020-11-20 20:46:47   「讀懂中國」,讀懂責任擔當。思想同思想的碰撞,迸發智慧的火花;情感與情感的交流,拉近心靈的距離。「讀懂中國」匯聚百餘位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政界、商界、學界等各界嘉賓,交流分享,增進共識。從脫貧攻堅中的中國智慧到疫情防控的中國經驗,從政治、經濟、文化到科技創新、社會治理等議題,含金量足、針對性強,將為深化國際合作、推動疫後全球經濟復甦注入正能量。其背後,正是大國擔當。
  • 俄羅斯向外擴張,最遠達到的地方,離舊金山也就60英裡
    俄羅斯向外擴張,最遠達到的地方,離舊金山也就60英裡 提及俄羅斯的侵略擴張,用瘋狂兩個字來形容真的是再合適不過了,在14世紀的時候,俄國在世界上還是很弱的,是一個看人臉色的部落城邦,一直到了18世紀末期,俄國一躍變成了橫跨亞歐美三大洲的帝國。
  • 俄羅斯300年擴張史(1):曾是大蒙古國的附庸,一步步走向強大
    在暫時解決掉西伯利亞的問題後,沙皇俄國便將注意力轉移到了歐洲方面,在1558年沙皇俄國發動了「立窩尼亞戰爭」,試圖向波羅的海方向擴張。不過,由於周邊鄰國的介入,沙皇俄國的目的並沒有達成,這導致戰爭開始長期化,一打就是25年。而在與周邊鄰國大戰的時候,沙皇俄國表現得非常威猛,他們甚至打敗了稱為「奧斯曼帝國之鞭」的克裡木汗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