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今天的許多面積大國都曾經是殖民地?

2020-12-06 千佛山車神

縱觀今天排名前列的幾個面積大國中,有許多國家都曾經是西方國家的殖民地,例如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巴西、阿爾及利亞、剛果(金)、蘇丹、阿根廷、墨西哥,這些國家都曾經是殖民地,但它們的面積卻遠遠大於歐洲的宗主國們。

其實仔細看看地圖,這些面積大國大多集中在美洲、大洋洲、非洲這些新大陸或者半新大陸上,當年歐洲各國在殖民這些地區是,這裡幾乎沒有任何國家或政權,西方殖民者在這些地區的擴張如同跑馬圈地一樣。

例如加拿大,英國人在徵服加拿大的過程中碰到的最大的敵人就是同樣來自歐洲的法國人,至於加拿大原住民,他們對英國人的抵抗微乎其微。所以在擊敗法國人之後,英國人輕而易舉地就從大西洋一直打到了 太平洋,完美收割了近100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

(本文所指的無主地實質沒有政權或沒有國家,北美在歐洲人到來之前是有印第安人居住的,但印第安人沒有私產的概念,也不存在領地和私有土地一說,他們認為土地是屬於大自然的)

例外還有澳大利亞,這個地方最早是荷蘭人發現的,這裡最初的名字叫新荷蘭,後來由於荷蘭人在英荷戰爭中戰敗,該地區被英國人崛起。由於澳大利亞地廣人稀,當地原住民的文明程度極低,英國人插上國旗就佔領的整個澳洲大陸,再度收割770萬平方公裡的疆土。

(澳大利亞應該是英國在海外擴張中最輕鬆拿下的殖民地)

此外還有葡萄牙的巴西殖民地,這裡在葡萄牙人到來之前也沒有任何政權和國家,只有些原住民零星分布於巴西高原和亞馬遜森林。

相比於從南美東海岸登陸的葡萄牙人,從南美北部地區登陸的西班牙人要更早一步發現亞馬遜大平原。但由於這裡森林廣布,在當時沒啥價值,因此被西班牙人捨棄,進而最後為葡萄牙人所有。

葡萄牙人在佔領巴西的過程中同樣未遇到當地人的抵抗,唯一的威脅還是來自歐洲大陸的法國。1555年,法國入侵巴西,佔據了今天的裡約熱內盧的地方,但由於沒有足夠的移民前來,導致法國人最終被葡萄牙人驅逐。此後再也沒有國家威脅葡萄牙在巴西的統治了,葡萄牙也因此獲得了851萬平方公裡的殖民地。

(葡萄牙人在巴西的擴張示意圖)

到了近代,隨著各個殖民地的紛紛獨立,新獨立的國家也繼承了前宗主國為他們打下的天下。目前世界排名前六的面積大國中,只有我國和俄羅斯不是殖民國家,而加拿大、澳大利亞、巴西的土地都是前宗主國留下了的。美國雖然最初時的面積不大,但在獨立後也獲得英國贈送的23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之後通過購買和吞併,將版圖擴張到了930萬平方公裡。

至於俄羅斯,作為當今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俄羅斯雖然並非殖民國家(俄羅斯歷史上只有阿拉斯加一塊殖民地,注意這是正兒八經的殖民地),但俄羅斯西伯利亞也基本上是等於撿來的。

俄羅斯起源於東歐的莫斯科公國,這裡原本只是基輔羅斯城邦中的一個小諸侯國,後來蒙古人入侵東歐,基輔羅斯諸國滅亡,莫斯科公國由於位置偏僻,因此得以倖存。到公元十五世紀時莫斯科公國崛起,後更名為俄羅斯帝國。

此後俄羅斯帝國不斷向東擴張,在滅掉了喀山汗國和西伯利亞汗國後,俄羅斯東擴進程中就再也沒有遇到像樣的對手,至18世紀初期,俄羅斯已經佔領了整個西伯利亞。

西伯利亞面積大約1300萬平方公裡,由於天氣嚴寒,這裡長期都是無主之地,俄羅斯拿下西伯利亞也是沒費多少力氣。

(俄羅斯拿下西伯利亞時也是輕而易舉,雖然期間俄軍也遭到了當地原住民的抵抗,但相對而言,這些抵抗都微不足道)

相關焦點

  • 這個殖民地為何到今天還沒有獨立?當地人:獨立是不可能獨立的啦
    在這個時期裡,許多歐洲強國憑藉著先進的軍事實力,四處侵略。世界上的許多國家和地區因此淪為了歐洲國家的殖民地。因此殖民地跟宗主國的矛盾是一直存在的。看乎君覺得不會有誰會喜歡侵略你奴役你的人的吧?等到二戰之後,歐洲國家都在反法西斯戰爭中元氣大傷。因此許多殖民地趁這個機會,紛紛鬧起了獨立。那是一個獨立的浪潮席捲世界的時代。二戰之後的十年裡,一百多個殖民地成功獨立了。
  • "日不落帝國"曾經的海外屬地,面積超170萬平方公裡,世界各國都不承認
    我們也能從英國的自稱中了解當年那個強大的殖民國,曾經究竟有多輝煌。 據記載,英國當年最鼎盛的時候,國土面積直達三千多萬,比現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要大得多。這其中,殖民地佔據絕大多數,勢力範圍更是遍布世界各地,直逼地球陸地面積的五分之一。 不過,風水輪流轉,英國雖然一度猖狂了多年,稱霸全球多少個春秋,但還是在之後的一夜之間就變了。
  • 英國為什麼不把殖民地變成領土,俄國是怎麼做到的?
    17到18世紀,英國憑藉強大的海軍奪取了法國在印度、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以東的大片殖民地,並擊敗荷蘭成為世界頭號殖民強國。美國獨立後,英國將殖民地的重點改為印度,同時佔領了澳大利亞、紐西蘭、緬甸、香港等地。近代被英國殖民過的國家和地區達到58個,鼎盛時期本土、殖民地、託管地等總陸地面積約3300多萬平方公裡。
  • 為什麼英國殖民地大多成為發達國家,法國西班牙的則比較落後?
    英國、法國、西班牙、葡萄牙等都曾經擁有很多海外殖民地,是世界殖民大國。隨著殖民地經濟的發展和民族意識的覺醒,絕大多數殖民地都實現了獨立。比較有意思的一點是,很多英國殖民地再獨立後都成了發達國家。當然,也並非所有前英國殖民地都成為發達國家,比如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以及埃及等非洲國家。而法國、西班牙、葡萄牙等國的殖民地,獨立後幾乎沒有產生一個發達國家。這到底是為什麼呢?1.英國殖民地的地理條件好。一個國家要想成為發達國家,有好的地理位置和地理條件很重要。
  • 為什麼說德國殖民地,是世界上最幸福殖民地,德國究竟做了什麼
    說起殖民地,我們對這個詞非常沒有好感。這個詞是近代以來,歐洲國家在全球擴張的結果。歐洲各國徵服其他地方,並剝削和奴役這些地方。這裡面尤其是英國和法國厲害厲害。英國在全球有3000多萬平方千米的殖民地,佔了全球陸地的四分之一。法國在全球也有1200萬平方千米的土地。還有西班牙和葡萄牙戰爭了整個拉丁美洲。這些都是殖民地大國。
  • 世界上領土最支離破碎的國家,曾經是荷蘭殖民地,如今是二流國家
    通常來說,一個國家的領土都是相連的,除了島嶼、海外屬地等情況,但是世界上有個國家,其領土絕對是世界上最支離破碎的,因為都是由大大小小的島嶼組成,這個國家就是東南亞的印度尼西亞,簡稱印尼。印尼在東南亞的地理位置印尼,國名全稱印度尼西亞共和國,位於東南亞的南洋群島,大約由17500多個島嶼組成,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國土總面積191萬平方公裡,人口2.6億,是僅次於中國、印度、美國之後的世界第四人口大國
  • 實力超越原宗主國的殖民地國家,全世界只有兩個
    宗主國是指對殖民地、半殖民地等附屬國家進行統治、剝削和壓迫的國家,享有幹預其殖民地國家內政外交的一切權力。這種權力名叫宗主權,最早是用來形容奧斯曼帝國與其周圍屬地的關係。殖民時代開始後,宗主權逐漸成為了西方殖民大國推行殖民地統治的一種重要形式。
  • 曾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殖民地面積是本土的100倍,你去過嗎?
    小時候的我,對英國有一種好奇心,為什麼在學校上的外語課是英語?為什麼全世界的人都在說英語?後來我知道了,英國(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是世界上第一個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英國統治的領土曾經跨越全球七大洲,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沒有之一)和第一大殖民帝國,其殖民地面積等於本土的111倍,號稱日不落帝國、大英帝國。即使現在,英國仍是一個在世界範圍內有巨大影響力的大國。
  • 相比英國快速非殖民化,為什麼法國放棄殖民地過程這麼複雜?
    英國是「日不落帝國」,巔峰時期的面積達到3600萬平方公裡。法國也是老牌殖民主義國家,雖然跟英國相比差那麼一點,但法國的殖民地同樣遍及各大洲,面積比法國本土大了差不多二十倍。 二戰後,兩國同時要面臨的就是殖民地的問題。經歷過戰爭創傷的兩國無力維持龐大的殖民帝國,但英國在放棄殖民地的道路上相對順利且快速。法國卻不同,法國不僅不放棄,反而還想著重新染指。
  • 如今還有殖民地?扒一扒法國的殖民地
    如果把法國本土也計算在內的話,它的面積就達到1289.8萬平方公裡,佔世界土地總面積的8.6% 1920年法蘭西殖民帝國 但當時西班牙在中南美洲一帶的壟斷,同時法國在16世紀晚期因在宗教戰爭中失利造成了內亂,都使得法國有必要建立殖民地帝國。 法國早期曾企圖以巴西作為殖民地,並在1555年及1612年入侵裡約熱內盧及聖路易兩地,但由於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對法國的戒備及阻止,使得法國在兩地及北美佛羅裡達的侵略均告失敗。
  • 一戰前殖民地最多的是英國,第二是法國,第三是哪國?
    文/寂寞的紅酒19世紀末20世紀初,世界局勢風雲變化,老牌殖民帝國英法俄和新興殖民帝國德意奧對海外殖民地進行了激烈的爭奪,並由此引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眾所周知,一戰前殖民地最多的是英國。英國的海外殖民地佔到了全部帝國主義列強殖民地的一半,足足有世界陸地面積的四分之一,是名副其實的世界第一殖民大國。法國緊隨其後,殖民地面積位居世界第二,有1200多萬平方公裡,海外殖民地是本土面積的數十倍。第一是英國,第二是法國,那麼排名第三的殖民帝國是哪一個?答案就是德國,一個一直被忽視的殖民大國。一戰前,德國的殖民地面積259萬平方公裡,位居世界第三,比排名第四的義大利多大約25萬平方公裡。
  • 為什麼從沒聽說過德國或普魯士在海外有殖民地?
    確實,作為歐洲最強大的幾個國家之一,德國之於英法等國似乎「純潔」了許多。現如今,哪怕經過了二戰之後的殖民地獨立狂潮,英國和法國依然在全球各地佔據著不少殖民地。
  • 大洋洲面積第二大國,資源極其豐富卻窮困潦倒,人均日收入僅52元
    環顧全球,資源極其豐富卻一貧如洗的國家其實並不在少數,比如,大洋洲面積第二大國巴布亞紐幾內亞,無疑是鮮明的例子。 巴布亞紐幾內亞,簡稱巴新,位於太平洋西南部,由紐幾內亞島東半部及附近的俾斯麥群島、布幹維爾島等600多個大小島嶼組成。
  • 英國丟那麼多殖民地都不使用武力,為什麼小小的馬島會大打出手?
    在二戰結束之後,隨著英國實力的下降,對海外的殖民地控制不斷減小,很多英國的殖民地相繼獨立,而馬爾維納斯群島(以下稱為馬島,英國實際控制)就是英國其中的一塊殖民地,但是在歷史上這塊土地也曾經被阿根廷的統治者西班牙統治過,根據阿根廷和西班牙之間的條約,馬島也被劃給了阿根廷,這導致英阿之間為馬島爭執不斷。
  • 中國能否成為超級大國,中國離超級大國還有多少路要走?
    從超級大國這個名詞出現以來全世界共出現過4個超級大國,那麼今天我們就來對比一下這4個超級大國的崛起之路。現今世界上只有美國一一個超級大國,曾出現的三個超級大國均在歐洲。世界上第一個被冠以超級大國稱號的就是西班牙帝國,第二個出現的超級大國就是英國,另外一個就是同美國一樣在二戰之後同時成為超級大國的前蘇聯。
  • 澳大利亞的國土面積排在全球第六位,為什麼人口數量卻這麼少呢?
    澳大利亞是一個位於南半球大洋洲的國家,澳大利亞的國土面積約為769萬平方千米,是世界上國土面積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美國和巴西的第六大國。我們知道世界上總共有六個大陸,許多大陸上都分布有不少國家,但是澳大利亞卻獨佔一塊大陸,那就是「澳大利亞」大陸。
  • 全球最不上進的國家,寧願繼續做法國殖民地,也不肯獨立過苦日子
    可能在很多國家看來,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保衛自己的領土主權,所以在最近幾年,有很多原本的殖民地國家,現如今都紛紛獨立,所以現如今國際上冒出了很多不知名的小國,這些小國原本的身份都是大國的附屬,但是現在已經獨立成為了一個國家。
  • 作為殖民大國:為何法國至今還保留著最多的海外領地?
    其殖民地範圍僅次於巔峰時期的大英帝國。但和英國、西班牙等殖民大國不同,法國至今仍然保留著最多的海外領地。這些分布五湖四海的區域,不僅沒有在20世紀60-70年代的民族解放浪潮中獨立,反而安心於法國海外省之下。這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 北歐五國中,此國面積最大,為什麼卻無任何海外領地
    這個國家就是瑞典,著名的諾貝爾就是這個北歐國家的人,瑞典是在1100年前後形成的國家,瑞典王國面積為45萬km,到如今,瑞典已經成為北歐面積最大的國家,並且它東靠近波羅的海,西南臨北海,但令人驚奇的是,這個國家竟然沒有海外殖民地。
  • 這個大洲被稱為最富的大洲,面積人口都是第二,卻沒出現一個大國
    而且這個大洲的人口和面積都是第二,可以說和其他大洲相比優勢非常明顯。但是很奇怪的是,這個大洲卻沒有出現過一個大洲。這就是非洲。我們提起非洲第一感覺就是比較窮,這個地方什麼都沒有。其實並不是這樣的,非洲的自然資源遠遠比其他大洲要多。現代社會所需要的各種資源非洲都有,而且遠遠比其他大洲還多。不僅如此,非洲人口還是全球大洲中的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