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戰火依舊,尤其是敘利亞,除了內部的政府軍與武裝組織的對抗,外部勢力也不斷侵襲著這個苦難的國家。以色列空軍在日前又一次空襲了敘利亞境內的目標,理由是為了報復此前從敘利亞越境進入該國的實施襲擊武裝分子。敘利亞政府對此表示不滿,並譴責以色列侵犯了敘利亞的領土主權。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以色列空襲敘利亞是侵權行為,但國際社會卻極少幹預,因為兩國目前仍是交戰國,沒有劃定邊界,只有停火線,因此以色列越界發起攻擊並沒有遭到攔截。且從歷史角度出發,一開始是敘利亞先行對以色列挑起戰火的。在很多人看來,以色列對敘利亞的空襲是雷打不動,即便是有俄羅斯的警告,也沒有阻止以軍戰機攜帶飛彈而來。而按照以色列頻繁的轟炸行為,且不乏F16、F35等出色美國戰機,完全可以將敘利亞政府軍打得千瘡百孔,但以軍的針對目標往往集中於駐紮在敘利亞的伊朗軍事設施。
為什麼以色列僅僅針對敘利亞的伊朗目標,而不對伊朗的盟友敘利亞當局進行主動攻擊?甚至還有消息指出以色列是故意在轟炸行動中避開敘利亞當局,更不會主動介入推翻敘利亞當局政權的戰略行動。造成以色列做出這樣選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3點:
第一、以色列只想警告敘利亞當局。就以色列在相關區域的軍事實力而言,敘利亞的對抗雙方都不會對其構成軍事壓力。在這樣的背景下,以色列並不想徹底毀掉敘利亞政府,而是只想通過空襲的手段鎮壓當地的伊朗駐軍,同時警告敘利亞當局與伊朗不要走得太近。
第二、以色列擔心敘利亞政府垮臺後地區形勢會更加惡化。以色列與敘利亞領土緊靠,如果敘利亞政府徹底垮臺,該國一定會陷入更大的混亂之中,因為與政府軍形成對立面的反政府組織,其中摻雜有不少極端主義,他們一旦稱霸敘利亞,會導致這一區域形勢更加動蕩。而一旦極端主義擴大,必然損害到不遠處以色列的利益。
第三、推翻敘利亞政府代價太高。中東世界的戰爭往往與宗教因素緊密相連,開啟大戰必然考慮到宗教層面所帶來的影響。而一旦以色列全面對敘利亞政府開戰,很可能會激起阿拉伯世界的反對,增加更多的戰爭成本。所以總的來說,以色列對待敘利亞戰場,基本上採取的是逐步蠶食計劃,而絕非猛火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