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很多人都不知道,馬東是學計算機出身的,不是相聲。
馬季老先生不希望子承父業,一則覺得說相聲太苦,二則認為馬東不是說相聲的料。
他對馬東最大的期望是每天穿著西裝,提著公文包像個正經八百的體面人一樣滿世界跑,而不是上臺「賣藝」。
但馬東擺脫不了父親的光環。
馬東上小學時有次看到幾個高年級學生把自己的同學堵在角落,幾句話過後拳打腳踢。
他打抱不平,呵斥過後本來準備挨打,但對方看著馬東開口說:
「你是馬季的兒子吧,你爸是相聲大師,你肯定也會說相聲。來,給我們說一段兒。」
馬東不會說,好不容易脫身後,膽戰心驚跑去跟老師訴說原委告狀,不料,整個辦公室的老師都滿含期待盯著他:
「馬東,要不,你先給我們來一段兒?」
小馬東無語凝噎。
但畢竟自小耳濡目染,馬東還是具備了相當的文藝細胞。
後來馬東帶著父親畢生積蓄的3萬塊錢去澳洲留學學IT,在澳洲談了個戀愛,然後又失戀,有次看紅樓夢思鄉之情和悲愴之情一起湧上來,馬東提筆寫下一首舊體詩,對月抒懷:
傷情最是晚涼天,憔悴斯人不堪憐。
邀酒摧腸三杯醉,尋香驚夢五更寒。
釵頭鳳斜卿有淚,荼蘼花了我無緣。
小樓寂寞心宇月,也難如鉤也難圓。
這詩後來被師兄郭德綱偷著拿去作了相聲定場詩,人人皆以為這是哪個唐宋詩人的大作。
馬東計算機專業畢業後,按照父親的叮囑留在澳洲工作,工資很高,一個月的收入,幾乎頂父親一年,是父親希望的體面生活。
1994年,馬季等人在春節期間去澳洲演出,馬東請假陪同。看完這次演出,馬東心裡文藝種子又開始萌動。
1994年底,馬東在父親的反對聲中回國。第二學位選擇了北京電影學院管理系,不學表演,不學導演,學的是幕後,畢業那年,很多同學攛掇他說:「去當主持人吧。」
那時的馬東,1米7的個頭,190斤的體重,被他視作「人生的巔峰期」。他回敬同學:「你才當主持呢!」意思是,主持人都應該是俊男靚女,他這身段,上鏡不嫌丟人?
98年的時候,馬東結識了湖南電視臺臺長曾凡安,後者極力邀請馬東當一檔談話節目《有話好說》的主持。
今時不同往日,此時的馬東一臉的風輕雲淡說:「他(曾凡安)都敢,我有什麼不敢的。」
但是,到真刀真槍上場主持時,馬東緊張生硬的表現連導演都忍不住訓道:「你這個棒槌!」
後來馬東訴苦道:「我都不知道一個湖南人怎麼能說出棒槌兩個字。」
當《有話好說》正式開播時,前期挺順。但一年半後大膽「出位」。
那期節目涉獵了一系列敏感話題,但核心的原因是節目中第一次出現了同性戀。
當年《新民晚報》刊發文章評論這期節目為「陰風習習」。
《有話好說》播出83期後,被緊急叫停。若干年之後,就連中央臺都開始開誠布公地討論起同性戀話題,當年斃掉《有話好說》節目的領導見到馬東,開玩笑說:「馬東,你做早了吧。」
節目被斃,馬東捲鋪蓋從湖南回到北京。
2001年,馬東補位進入中央電視臺成為的主持人,此後馬東在央視度過了精力最旺盛的11年,從主持人做到了春晚導演和央視的領導層,甚至上春晚說了相聲,2009年春晚,一段致敬父親的《五官新說》讓全國觀眾記住了馬東,大家都覺得這個相聲演員不錯,「馬季老先生後繼有人了」。
但其實那是馬東第一次說相聲,馬東也從來不是相聲演員,只是像芸芸眾生一樣沒有找到自己能求索一生的職業和定位,不斷地變化著角色和身份。
馬東是央視離職潮中第一個出走的,後來才是李詠、王凱、白燕升。離職理由很乾脆,也很哲學:人生需要歸零。
這句話後來幫他擋了很多問題。
馬東去愛奇藝當首席內容官,是因為跟龔宇在網際網路內容和渠道傳播變化上的一拍即合,在媒體渠道浸淫多年的馬東對媒介風向變化捕捉的很準。
上班第一天,馬東領到愛奇藝工作胸牌,上面的編號是1288,挺吉利,這意味著馬東是全公司第1288位入職的員工。彼時的愛奇藝,論年紀,龔宇第一,馬東第二。
馬東在的那兩年是愛奇藝發展的最快的兩年,在激烈的視頻大戰中,愛奇藝不是錢最多,版權最多的,但自製優質內容多,數據上緊緊咬合著其他兩家。
所以兩年後馬東辭職創業,龔宇鼎力支持,整個愛奇藝都跟米未親如一家,資源幾乎隨便用。
米未是馬東繼央視和愛奇藝之後的第三次歸零,馬東15年間積攢的經驗、能力、人脈、視野,毫無保留的傾注在米未身上。僅僅馬東一個符號,就讓米未成為了2015年當年最值得投資的項目之一。
但絕對的輝煌中,往往潛藏著某些看不見的隱疾,當一切平穩下來之後某一天突然就發作。
02
《奇葩說》第五季在一片喧囂中落幕,口碑下滑卻掩蓋不住超出所有人預期的熱度。平均以每一期三個熱搜的頻率,完成了馬東初始定下的KPI:有第六季。
三年前馬東帶著《奇葩說》總製片人牟頔、《奇葩說》商務總監劉煦宣布成立創業公司米未的時候,大抵沒料到他人生的第三次歸零路會走的這麼波折。
那時候的米未太順了,2015年9月16日在北京四季酒店剛成立米未就完成了首輪融資。創新工場領投,娛樂工場跟投。
李開復專程從臺灣趕赴現場,給馬東送上一窩金燦燦、沉甸甸的「金蛋」作為賀禮。徐小平、王強、前東家愛奇藝CEO龔宇都在現場道賀。
米未給自己定位於一家以內容為主導的網際網路公司,彼時米未頂著網綜神作《奇葩說》以及馬東的名聲被寄予厚望。
出身好,團隊優秀,米未一路順遂成為矚目的網紅公司,成立5個月估值20億再到40億,《奇葩說》從第一季做到了第五季,除了第四季陷入爭議外,季季火熱。
但同一系統內如若某棵大樹太過高大,便會阻礙其它產品的生長,不覺間參天的《奇葩說》成了米未唯一的依仗。
米未的本質問題在於,某些烙印太重,套路太成熟,馬東太耀眼,奇葩說的套路太慣用,同樣的元素套用到其它內容的時候會水土不服。
繼《奇葩說》之後,《飯局的誘惑》《好好說話》《黑白星球》,幾乎沒一個能形成自己的IP,讓觀眾記住。
《奇葩說》中五顏六色的調料加之深入淺出的內容探討,只適用於自己,換換別的食材,味道就變怪。
最先發現米未光環之下困窘的是米未CCO牟頔,加入米未前牟頔是央視最年輕的天才總導演,後來成為《奇葩說》的總製片,亦是米未的三個聯合創始人之一,被稱為「馬東背後的女人」。
當之前慣用的創作邏輯沒能百發百中,以及米未隨著壯大變得越來越複雜時,牟頔比所有人都先感到恐慌。
米未的團隊基因無疑是優秀的,牟頔是其中優秀的標誌。
03
牟頔和馬東的相識很有意思。
在做《奇葩說》之前,牟頔是央視最年輕的總導演。
2014年,央視初次嘗試製播分離,牟頔帶領團隊接手了第一個項目《喜樂街》,這也成為央視第一個能對外出售版權的節目。
牟頔拿著《喜樂街》找到在愛奇藝管內容的馬東賣,牟頔要加200萬。馬東一聽,瞪了牟頔一眼,質問說:你知道央視春晚才賣多少錢嗎?
牟頔很強勢,回道:不知道,也不關心,但我的節目值200萬這個價。
馬東還是被這個女生說服了,以遠高於預期的價格買下了《喜樂街》,價格上值不值暫且不表。在價格敲定之後的1個多小時裡,馬東跟牟頔聊了很多關於內容創作的事情。
一如當年龔宇給馬東灌迷魂湯一樣。
後來牟頔連人帶團隊被馬東收了,只此一點,這筆買賣馬東賺翻了。
沒有牟頔或許也沒有《奇葩說》和米未。有一次,馬東和高曉松吃飯,兩人聊到興起就說希望把全國的噴子聚集起來,做一檔選「大噴子」的節目,馬東把這個意圖傳達給牟頔,這成為《奇葩說》的起點。
在《奇葩說》第一季招商的時候,牟頔在愛奇藝銷售會上張嘴就要3000多萬元,延續了當年賣給馬東《喜樂街》的豪邁,但這次底下的100多人聽完價格直接走了90個。
當時網際網路綜藝節目的報價在就800萬元的水平,3000萬元買一個沒有驗證的新東西,賭注太大。
美特斯邦威作為少數幾家意向客戶之一回復了信息,牟頔親自帶著團隊去談判。
談判的時候牟頔沒有先把《奇葩說》一頓亂誇,沒有用什麼網際網路數據說《奇葩說》將會有多少受眾,而是直接就問美特斯邦威的CMO周先生:
「如果你不愛你的老婆了,你會不會跟她離婚?」
這是《奇葩說》的一個辯題,這是牟頔和周的第一次見面。
而這種單刀直入的方式,是牟頔想要突出《奇葩說》的爆點和社會話題性。
奇襲有奇效,最終雙方爽快地籤下了這一單。
後來《奇葩說》拿了所有能拿榜單TOP1獎項,第四季的時候以小米為首的冠名金額已經達到1.8億,整體招商金額近四億。
其實最讓金主爸爸滿意的是馬東獨創的「花式廣告植入法」,有時辯題感人,辯手和觀眾真情流露,淚眼婆娑,結果臺上五顏六色的胖子馬東在假意說幾句溫情的話之後,見縫插針毫不遮掩的口播兩三條廣告。
這種做法被另個一五顏六色的花胖子張紹剛將之形容為:「中國電視節目植入界的一次大災難。」
但這效果猶如洗腦廣告,金主喜歡啊,其他節目的贊助方質問:為什麼你們不可以?
張紹剛答說:他是老闆,錢進了他的口袋,沒進我們的口袋。
但後來這種無賴式的口播方式被張紹剛深刻生動的學習到了《吐槽大會》中去。
《奇葩說》為米未總結了諸多的套路和經驗,但成功的公式其實是固定的,當有些變量改變,最後的結果就會變。
04
馬東還在愛奇藝的時候,有一次他和龔宇探訪百度,走到百度電梯間,被裡面的一則招貼畫吸引了,上面寫著當時網際網路圈內流行的一句醒語:「先開槍,後瞄準。」
馬東不解其意,龔宇點撥說:
「它意味著容錯率,就是創業公司允許失敗,大決策如果有問題,你的代價是慘重的。但是小的決策是允許有失敗的,這叫做試錯演進。」
馬東記住了,後來將這個戰術運營到米未上,在錨定網際網路內容的方向上,米未頻繁試錯。從與鬥魚的直播合作到與喜馬拉雅的知識付費,不斷地探索網際網路內容的可能邊界。
只是探索的時候還是繞不開《奇葩說》,米未整個公司都是建立在《奇葩說》之上的,公司的主要藝人甚至相當多的管理層,都由奇葩說辯手擔任。邱晨、馬薇薇、肖驍......這些靠著《奇葩說》出來的選手,回過頭來又反哺米未,幫助米未衍生出更多的東西。
但米未是一個公司,是估值數十億的獨角獸,不是一個製作團隊,馬東、牟頔要考慮沒有《奇葩說》,米未還有什麼。
牟頔的焦慮表露的最明顯,直接就對外表達,《奇葩說》成為系統中阻礙其他產品生長的「大樹」。要激勵公司內其他獨立小團隊,向上成長,而不是限制他們。
資本給米未的起點太高,標準也嚴苛,有神作《奇葩說》的加持認為只要是米未出品的東西就應該個個爆款,所以米未的試錯空間其實挺窄。也沒什麼機會去研磨一些有內涵的小而美的東西。
有人把馬東比之劉備,的確像,馬東明明是個商人,但對金錢表現得極其克制。劉備要在亂世中成就霸業,但卻要讓跟隨者覺得他仁義道德。
不像羅振宇每次出場,自帶滿滿銅臭味BGM,但得到上輪融資估值70億元。
梁歡還曾罵馬東是個「狡猾的犬儒主義者」,「以犬儒姿態,心安理得的賺傻B錢」。
其實無論劉備還是犬儒,都代表著一種撕裂和精分病態,它體現在馬東身上,體現在被資本綁架的米未身上,在網際網路內容這條道路上,到底有沒有一條站著就把錢掙了的路?
誰也不知道答案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