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未創始人馬東:我們既需要短視頻帶來的多巴胺,也需要長視頻貢獻...

2020-11-24 騰訊網

每經記者:杜蔚 每經編輯:宋思艱

第八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正在成都如火如荼地進行。10月14日,在網絡視聽產業峰會上,米未創始人兼CEO馬東圍繞「什麼是好的內容產品」展開演講。

米未創始人兼CEO馬東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馬東認為,正向情緒價值,是米未傳媒在創造內容產品時堅持的原則,「很多人說作品要博眼球,但我們認為真正有價值的是『情緒價值』。不管綜藝、劇還是電影,要麼讓人哭,要麼讓人笑、要麼讓人又哭又笑,總之是大家在看完後覺得美好的東西。」

雖然當下短視頻迅速崛起,搶佔了長視頻的時間,但馬東直言,兩者不是相互替代的關係,而是通過不同形式來滿足觀眾大腦的不同需求,「是觸達我們大腦神經層面幸福感的東西,我們既需要短視頻帶來的多巴胺,也需要長視頻貢獻的內啡肽。」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短視頻平臺發展優勢,短視頻系統開發需要考慮的細節問題
    隨著直播的發展進入行業的成熟期,很多產業不能及時地參與進來,此時更多商家便會尋找新的投資方向,因此短視頻APP的誕生,豐富了直播內容,增強了平臺的趣味性,加強了與用戶之間的互動性,從而帶動了短視頻的發展。
  • 短視頻系統開發 妙音短視頻系統開發
    在這個信息傳播這麼快的時代,報紙早已經不是我們知道訊息的第一介質,在這個短視頻這麼發達的時代,一個視頻、一段語音、一段文字就可以把想表達的內容完全表達出來,相對於文字,為什麼短視頻會發展的如此迅速呢?到底短視頻是一個什麼東西呢?
  • 網絡視聽大會幹貨|長短視頻進入內容混戰,現實題材借短劇出位
    下一步,長視頻將會採取哪些行動構建護城河?短視頻的發展是否會繼續一路高歌猛進?圈層細分之下,用戶多年的習慣與口味還會延續多久?5G時代的到來又將大刀闊斧地改變什麼?種種話題從本屆網絡視聽大會誕生並探討,而一切也只是個開始。 長、短視頻之競爭憂患, 是多巴胺與內啡肽的比拼?
  • 如何製作抖音短視頻?抖音短視頻拍攝製作方法
    現如今參與抖音短視頻製作的小夥伴有很多,但是也有很多小夥伴不知道應該如何拍攝和製作短視頻,今天就來和大家好好聊聊,手機如何拍攝和製作短視頻。  1、視頻特效  短視頻中不可缺少的一個技巧就是特效,若是簡簡單單的視頻,看起來畫面沒有那麼震懾。但是若是花很多時間在特效上又做不到。那我們可以藉助【清爽視頻編輯器】APP來對視頻進行剪輯。
  • 從有線到無線,圖傳系統為短視頻行業帶來了什麼?
    讓我們一起看看無線圖傳民品化之後,網絡直播、短視頻拍攝、微電影製作都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從有線到無線改變了什麼?還記得剛進入影視行業的時候,那會兒劇組也沒啥錢,整個行業裡也就頭部團隊、機構有在使用整套的無線圖傳搭配導演監進行實時的畫面監看。而我的那個劇組還是助理一人拿著線捆子幫導演和掌機之間疏通線纜,總之看起來滑稽極了。
  • 抖音短視頻代運營策劃背景 短視頻直播代運營是做什麼的
    ,給商家帶來了銷售變現後,再從銷售裡面提取相應的利潤。, 那麼肯定很多朋友會想到一個問題是,短視頻代運營的優點和缺點在哪裡呢?優點:從客戶的角度出發,我需要短視頻看到投入效果,自己不懂短視頻運營更別說拍攝策劃這些專業性的知識。找一個能幫我把這個過程做好的專業短視頻公司即可!缺點:帳號孵化起來之後,是否要繼續和代運營公司進行合作?自己接受帳號運營的話,有哪些地方需要學習的?
  • 短視頻正在毀掉這屆年輕人?碎片信息製造的無意義感!
    如今國內用戶規模已超8億人的短視頻,也難例外。在網上,諸如「短視頻,正在毀掉這屆年輕人」「短視頻,年輕人的慢性毒藥」之類的文章,不斷在強調一點:短視頻就是新洪水猛獸。 本質上,這類泛道德化的「原罪論」,就是一隻既「保守」又「激進」的錘子。在手持這把錘子的人眼裡,什麼新事物都像是釘子。
  • 抖音快手「脫鉤」短視頻
    對內,抖音需要持續破圈,提升月活以進攻快手,同時調整娛樂屬性過強的短視頻弊端;對外,騰訊復活微視與抖音對攻,引發短視頻市場模仿抖音的狂潮。打出與其它短視頻產品的差異化效果的需求,也要求抖音必須加速內容調性的破圈。同一時期,快手則處於內捲化焦慮的最高潮。宿華、程一笑的內部信幾乎奠定了快手破圈的總基調。此後,越來越多抖音式嗨曲加小姐姐回眸的內容出現在快手基調推薦流。
  • 短視頻內容+直播——視頻內容電商新風口
    2016年起,短視頻和網絡直播迅速發展,成為網際網路新風口,用戶規模持續增長。以抖音、快手為代表的短視頻/直播平臺成為新的流量高地,紛紛探索流量變現渠道增加收入。隨著移動網際網路人口紅利期的結束,傳統電商亟需新的流量入口,同時內容平臺也需要拓寬變現渠道。
  • 短視頻平臺源碼:「短視頻+商城」帶貨成為新趨勢
    短視頻進行電商營銷,可以將短視頻發到各大直播平臺,增加曝光度,隨著點讚轉發的增多,會增加傳播度,同時短視頻更具有視覺衝擊性,能夠吸引用戶注意,以提高商品轉化率,同時宣傳效果會更好。短視頻通過幾秒到幾十秒的視頻展示,用戶在觀看視頻時,對應的商品連結會顯示在短視頻下方,粉絲可以點擊了解商品信息並支付購買,滿足用戶邊看邊買的需求。
  • 企業紛紛入局 UGC 短視頻,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我們從Snap的發家史中可以知道,粗糙的限時即焚的短視頻內容,可以大大降低用戶的生產門檻和心理預期(相對於會永久留存的發在臉書和朋友圈裡的精美內容)。這類的短視頻內容,不那麼精緻又很快會消失,只有現實生活中認識你或者想和你交朋友的人,才會關心。以上,就是最前面提到的,各個平臺雖然都在做UGC短視頻,但這本身只是一種手段,背後的目的才是我們應該關注的。
  • 產品分析 | 西瓜視頻,「最懂你」的短視頻平臺
    圖1 西瓜視頻APP信息導圖從導圖可以看出,西瓜視頻的功能分配非常清晰明確,短視頻,長視頻,直播和個人分別獨立設置,界面設置對新用戶也非常友好,上手簡單輕鬆。當下網際網路紅利期正逐漸消退,短視頻行業需要更為精準的營銷和更向核心區域外延展的市場,引進新鮮血液。
  • 快手「淘寶」電影宣發 短視頻商業化加速
    除了線下物料、預售、廣告等傳統的宣發手段之外,電影片方越來越關注短視頻平臺,比如開心麻花出品的《西虹市首富》就大量在抖音上進行宣傳,《一齣好戲》和《碟中諜6》將主陣地放在了快手。一位來自阿里影業的人士告訴鳳凰網科技,這其實是一個雙向的必然選擇,對於片方來說,短視頻平臺用戶量大,內容展示非常直接;對於短視頻平臺來說,片方的明星陣容,可以帶來流量。
  • 寫了10篇短視頻產品分析後,我似乎知道怎麼做一款短視頻產品了……
    (2)消遣娛樂場景二中的小明需要一款能打發時間的App,一款短視頻產品中有很多段子手發布上傳幽默搞笑視頻,十幾二十秒的一個小段子就能博得用戶一笑,其不僅能讓用戶消磨打發時間,還能給用戶帶來快樂。比如一款專注視頻編輯的短視頻產品核心業務邏輯就比較簡單,用戶進入產品甚至都不需要註冊登錄即可開始製作編輯視頻,完成製作加工即存入本地,通常是下圖中的邏輯。
  • 視頻號紅利來了,他能給我們帶來哪些機會?
    微信生態中視頻號的給了很重要的位置,我想大部分玩自媒體的朋友應該都能看到微信視頻號給我帶來的機會,但是這個機會並不屬於所有人,它只屬於又準備的人。這些人一定是熟悉自媒體而且還是內容產出者,玩自媒體玩的是內容,還有那個內容的製作的過程,這個過程也許會讓我們辛苦,但是最終還是會給我們帶來快樂和收穫。
  • 短視頻裡「這一股」東北風
    2020年,東北短視頻博主李雪琴通過綜藝節目《脫口秀大會》成功「出圈」,短視頻中的「東北風」成為持續引發關注的大眾文化現象。東北短視頻博主的個人生活、表達內容並不一定比其他人更有吸引力,人們喜愛他們,多出於東北方言、語言技巧的魅力。東北短視頻博主時常給人留下既誇張、戲謔,又很接地氣的印象。
  • 從「替代品」到「互補品」:長、短視頻平臺的「競合遊戲」
    短視頻「變長」,長視頻「變短」,成了當下視頻平臺的常態。由短到長:入局容易,攪局不易「當你還在關注視頻網站和衛視到底誰才是第一媒體平臺的時候,可能早就被今日頭條超越了。你都不知道這對手是哪來的,一夜之間就變成了DAU七八千萬量級的超大規模平臺。」一個電視劇出品公司的老總在接受娛樂資本論採訪時如是說道。
  • 「短」有引力 近9成網民在玩短視頻 優愛騰格局恐生變
    截至今年6月,我國短視頻⽤戶規模達8.18億,這意味著近9成網民都在使用短視頻,且短視頻人均單日使用時長為110分鐘。抖⾳、快⼿以56.7%的佔比處於行業第一梯隊,以二者為代表的兩強格局仍在持續強化。而從使用人群所在的區域和年齡分布來看,短視頻已全⾯下沉,在80後、中低學歷⽤戶使⽤率更⾼。
  • 矩陣型組織結構優化短視頻業務
    可惜的是,紙媒的人才結構與移動短視頻領域的人才需要相差甚遠。記者編輯仍然是短視頻的採編主力,但他們的轉型難度非常高。而且,如果不能做到持續的內容輸出,短視頻品牌很快就會被淡忘。拍一個紅極一時的短視頻有可能,但要圍繞主題持續生產短視頻卻很難。這也決定了要做好短視頻,單兵作戰或者小團隊作戰的成功率極低。
  • 短視頻要有意義還是要有意思?
    本次調查發現,65.6%的中小學生使用過短視頻APP。這意味著短視頻應用在中小學生的網絡使用中已經佔據很大份額。短視頻內容豐富、可視性強、生動形象,短小有趣。短視頻不僅給青少年帶來快樂,也是青少年獲得知識的重要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