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小夥伴們大家好,很高興又和大家見面了。最近很多小夥伴對於徵信比較關心,很擔心自己逾期變成徵信黑名單,那麼今天就詳細和大家詳細來說一下。
徵信被認可
徵信:是依法採集、整理、保存、加工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組織的信用信息,並對外提供信用報告、信用評估、信用信息諮詢等服務,幫助客戶判斷、控制信用風險,進行信用管理的活動。
目前主要用於銀行的各項消費信貸業務。隨著社會信用體系的不斷完善,信用報告將更廣泛地被用於各種商業賒銷、信用交易和招聘求職等領域。
此外,個人信用報告也為查詢者本人提供了審視和規範自己信用歷史行為的途徑,並形成了個人信用信息的校驗機制。這裡的徵信,是特指中國人民銀行的徵信系統。
最近關於徵信的話題很多:ETC欠費30日將上報個人徵信,無償獻血或將納入社會徵信系統等等
每一個關於徵信的話題,都引起了熱烈討論,不管是贊成還是反對,至少說明大家還是認可以及在乎的。因此也造成了很多小夥伴們逾期之後因為對徵信的了解不是很透徹,所以呢內心也產生了極大的恐懼。
相信也有很多小夥伴在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最近需要借款,自己從沒有借過款,自然也沒有關注過徵信,因為自己工作的收入還可以,想當然認為自己能夠借到錢。最後卻被拒了,理由是我徵信白戶」像這種情況其實就是命中了徵信「白名單」(通指民間俗稱)。
那麼到底什麼是白名單,與之對應的黑名單(通指民間俗稱)又是什麼?黑名單貸款過不了,為什麼白名單也過不了呢?徵信花了什麼呢?(通指民間俗稱)
徵信「白戶」
民間俗稱的「白戶」就是徵信上沒有任何記錄,沒有和銀行發生過借貸關係。不管是銀行的帳戶流水還是信用卡貸款等都沒有,徵信記錄一片空白。這種白戶如果遇到部分大額貸款,或者風控較嚴的貸款機構等,就容易被拒。
徵信「黑名單」
目前「徵信黑名單」這個民間術語,主要是形容在徵信中出現過頻繁的逾期甚至是逾期不還,或者在法院等其他判決行為中被判定為失信人員。
那麼「黑名單」有辦法恢復嗎?目前官方說法是:有兩種情況
1、確認不是自己過失造成的,到人民銀行分支機構徵信服務網點提出異議申請,申請糾正。(一般需要等待20天左右。)
2、確認是自己的原因造成的,儘快結清欠款,相關不良記錄從還清欠款之日起,在銀行徵信報告中保留5年,5年之後自動不再展示。(但是新版徵信有所更改,具體情況會持續關注)
這裡需要特別提醒:社會上的徵信「修復」、「洗白」「包裝」廣告都是騙人的!
因為徵信系統的數據修改,刪除都是由業務發生銀行或者接入徵信系統的金融機構發起的,需要經過嚴格的審批以及操作流程,徵信系統也會全程自動記錄操作流程!
「徵信花了」
這裡所說的「徵信花了」,是介於「白戶」和黑名單之間的。是一個新的民間概念,主要是指雖然沒有逾期,但是近期有頻繁申請網貸、消費金融借款、信用卡等等行為。
這是因為銀行或者信貸機構通過對用戶的徵信行為判斷,認為用戶有潛在的失約風險。
而造成這樣的原因,目前網絡流傳較廣的說法是:有非常頻繁的徵信或者大數據調取記錄,也就是在近期頻繁申請的記錄。
不管是否通過都會有相關的調取或者查詢記錄,短時間內申請太頻繁,都會被信審風控認為你很缺錢,逾期風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