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闖」字當頭,敢當先鋒,正成為海口江東新區這片熱土的鮮明底色。
這是敢闖敢試的醒目足跡:海南自貿港首支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基金落戶海口江東新區,近一億美元資本金足額到位,進入實質運營全新階段;海南自貿港首個國產飛機租賃項目落地,融資租賃產業取得重要突破;海南自貿港首個公務機維修基地在海口江東新區正式啟動運營,高端公務機產業鏈落地生根……
海口江東新區堅持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以「一天當三天用」的幹勁和「幹一件成一件」的韌勁,持續打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強化制度集成創新引領開發建設,開闢發展新格局,高質量高標準打造海南自貿港標杆產業園區。
11月23日,在江東新區起步區,海南國際能源交易中心項目現場一派繁忙的施工景象。
搶抓發展機遇 吸引企業扎堆入駐
11月20日下午,一場特別的組團式招商推介會在江東新區舉行,參加民營企業助力海南自貿港建設投資對接峰會的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企業集中實地參觀江東新區展示中心,和江東新區管理局招商團隊密切洽談,共享海南自貿港發展新機遇。
「一場推介會,就是一個重要窗口,能看到一個地方招商的專業和誠意。」參加推介會的天成商務航空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發現很多貼心的細節:上臺推介的江東新區管理局招商部負責人從企業關心的問題出發,詳細解讀了江東新區在總部經濟、現代金融和臨空經濟三大產業布局的建設規劃、招商進展及政策優勢。針對企業個性化的問題,江東新區招商團隊分別有專人當場解答,講透政策,讓企業安心入駐發展。
當天,天成商務航空有限公司、河北北直通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企業現場籤約落地江東新區。
令人矚目的是,上個月,江東新區同樣籤下「招商大單」:10月13日,建信金融租賃有限公司、交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湖南友阿、海南金海漿、國家電力、遼寧信服保險經紀等知名企業在江東新區籤約落戶15個高質量項目,涉及高新技術產業、金融產業等多個重點領域。
得益於良好的投資環境,截至今年10月底,江東新區內企業數達6302家,其中前10月新增2692家。
俯瞰江東新區邁雅河區域生態修復工程項目示範段。
優化審批流程 加速企業投資落地
企業扎堆入駐的背後,是江東新區持續創一流營商環境的不懈努力。
江東新區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推行特別極簡審批,通過區域評估代單項評估、規劃代立項、企業告知承諾、審批改備案等方面內容,發揚「首創」精神,精簡審批事項、優化審批流程、壓縮審批時限,以務實舉措為企業減負,加速企業投資落地。
作為促進營商環境提升的具體舉措,臨時註冊地址申請是江東新區首批實現「秒批」的事項,由此,江東新區成為全省首個實現臨時註冊地址「秒批」的重點園區。企業辦理該項審批業務,可全程通過網際網路辦理,足不出戶,完成不見面審批。截至目前,江東新區已累計為近1000家企業提供免費註冊地址服務,助力一批知名企業儘快註冊落戶。
尤為引人注目的是,江東新區也是全省首個免除水土保持補償費的園區。江東新區明確以水土保持區域評估代替單個項目評估,將園區內總部經濟集聚區等六個組團統一編制水土保持方案,實施重點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內入區項目免除水土保持補償費。
「目前,海南省水土保持補償費收費標準為開辦一般性生產建設項目,按照徵佔用土地面積一次性計徵,每平方米1.7元。我們正在開發的項目佔地面積約90畝,江東新區管理局實施免除水土保持補償費後,為我們節省了10多萬元的成本,加快項目開發建設進度。」江東新區重點項目寰島學校建設單位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該舉措切實減輕了企業的負擔,讓企業真正得到了實惠。
江東新區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建設用地規劃許可、建設工程規劃許可、建築工程施工許可三項審批事項實行企業告知承諾制,一天辦結,最大限度提高審批效率、減輕企業負擔、節約社會資源,加快建設項目落地,高質量高標準推進重點項目建設。
11月23日,在江東新區起步區路網項目,作業車輛在抓緊施工。
瞄準痛點堵點 為企業發展排憂解難
江東新區堅持人人都是營商環境的理念,以企業獲得感和滿意度為導向,以解決問題為目標,提升辦事效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為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高質量服務,推動創新創業蓬勃發展。
企業落戶後,發展過程中需要多樣專業服務,如何能高效找到放心的服務機構?江東新區管理局根據企業需求,特別推出「商務秘書」功能,集合多元專業服務機構,為企業發展排憂解難。
「商務秘書」在身邊,專業服務常相伴。江東新區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商務秘書」平臺精選誠信優質企業,實施監管退出機制。平臺內各行業服務機構均為在海口登記註冊、實質運營、納稅情況良好的優質企業,企業提供服務的同時,接受江東新區服務質量監管,出現不良反饋的服務機構將會被採取強制退出措施,健全誠信監管體系。
作為直接服務企業的「窗口」,江東新區政務中心採取「網際網路+行政審批」模式,實現了省市「互聯互通、一網通辦」,園區「一門受理、一窗辦結」。為提升政務服務軟實力,江東新區管理局面向社會公開招聘了15名窗口工作人員,其中50%以上有碩士以上學位,50%有海外留學經歷,除中英文外,還可以提供西班牙語、法語等多語言服務。國際人才來政務中心時工作人員就可以將其引導至相應窗口辦理業務。
江東新區政務中心負責人介紹,江東新區可實現「一站式」辦理項目審批、商事登記、銀行開戶、稅務登記、水電氣報裝、戶政及出入境等396項市級審批事項,自助辦理公積金、養老保險、身份證辦理等153項業務,免費提供刻章和郵寄服務,建立政務服務評級「好差評」機制,實現「項目審批不出園、人才辦事不過江」。
11月23日,在江東新區政務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耐心地為企業介紹海南自貿港投資政策。
相關連結
盤活閒置老宅 扮靚美麗鄉村
在江東新區芳園村,村裡的閒置老宅被改造成了30棟110間民宿,隨著芳園國際藝術村項目取得階段性成效,芳園村逐漸開始享受到項目發展帶來的「紅利」,該項目已為40餘名村民提供就業崗位,一年多來實現芳園村集體收入約1000萬元。
昔日的芳園村是個有名的「空殼村」。江東新區堅持生態優先,引入社會資本,探索村企共建新模式,盤活閒置的土地和房屋,因地制宜導入產業,深入挖掘文化特色,打造農文旅融合的美麗鄉村。
走進江東新區山尾頭村,沿海連片的紅樹林常年綠蔭蔥蔥。憑藉「好山、好水、好風光、好民風」,山尾頭村打造「吃在漁家,住在漁村,體驗漁樂」的特色民宿,擁有近30間客房的連理枝民宿,可接待遊客上百人住宿,假期幾乎處於滿房狀態。全村已有18戶村民加入旅遊發展合作社,「抱團」創業,也帶動了30多位村民就業。
江東新區深入挖掘各鎮村休閒農業、民俗文化等特色旅遊資源,瞄準民宿行業發展的痛點,撬動「民宿+」戰略的最大合力,抓好頂層設計,制定民宿產業發展規劃,加快完善鄉村道路、旅遊標識等基礎設施,形成「點線面」民宿布點格局,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海口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