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奇書的文化典籍書單及處世或勸人方類奇書介紹

2021-01-13 徐大乎乎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因而出現過數不勝數的傳統文化典籍,這些典籍除被歷代統治者尊為經典的「論孟大中」和「詩書禮易春秋」即謂之為「四書五經」等上品外 ,還有在特定時期、特定領域裡極具人文或鑑賞價值的文化典籍,有人稱其為天書或奇書,如推測與佔卜類奇書,用古雅語寫就的《虞夏書》、鬼谷子所著的《鬼谷子》、傳奇風水大師袁天罡、李淳風所作《推背圖》、魯班創作的《魯班書》、姜太公、張良刪改過的《奇門遁甲》、劉伯溫神撰的《燒餅歌》和大家熟悉的《易經》等,如君學或權術類典籍,如商鞅所著的《商君書》、王安石或浮邱伯或周履靖所輯《相鶴經》、楊慎創作的《韜晦術》、來俊臣寫作的《羅織經》及張居正編纂的《帝鑑圖說》和《馭人經》等,因種類繁多,本文不可能全部一次性全部介紹,今天只選擇幾篇處世或勸人方類奇書予以簡要介紹,請各位朋友多包涵並多多指教,謝謝。

本篇所列之天書或奇書,乃處世之道或勸人良方,她們雖越千古,但其狀物之精,明理之深,甚為難得,勸君一讀。

奇書之一,《錢本草》:該書系唐朝名臣張說以戲謔口氣撰寫的一篇仿古體諷刺性文章,文章以錢喻藥,寓意深刻,經韻哲味,堪稱奇文。

1、原文選段:錢,味甘,大熱,有毒。偏能駐顏,採澤流潤,善療飢,解困厄之患立驗。能利邦國,虧賢達,畏清廉。貪者服之,以均平為良;如不均平,則冷熱相激,令人霍亂…。

2、全文大意。本草即藥材,錢,味甜,雖性熱有毒,但卻能預防衰老,駐容養顏,可以治療飢餓寒冷,既有利於國家和百姓,也可能汙損賢達。貪婪之人服用以不過分為好,倘若過度,則會中毒,導致忽冷忽熱,引發霍亂。這味藥,沒有固定的採摘時間,可隨時摘取但要有節制量度,如只攢不散,會招賊引發災難;但如只發散不積攢,又會產生饑寒困頓等禍患,有積攢有發散稱為道,不把他當作珍寶稱為德,捨得適當樂捐稱為義,使用正當稱為禮,接濟大眾稱為仁,支出有度稱為信,得不傷己稱為智,如果你能用上述七種方法熬煎此藥,哪將會避免此藥弱志傷神之弊端,助己福壽延綿。

奇書之二,《寒窯賦》或《破窯賦》或《時運賦》:主流說法認為該書作者系北宋初年宰相呂蒙正,但版本不一,也有稱其偽託,我們不做考據,採用通用說法。該文以自己從微末到富貴的經歷,用歷史上諸多名人的苦難經歷和命運變遷故事,證明現實社會的乖離,告訴我們人生命運的多變無常。

1、原文選段: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雞兩翼,飛不過鴉;馬有千裡之程,無騎不能自往;人有沖天之志,非運不能自通。蓋聞:人生在世,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文章蓋世,孔子厄於陳邦;武略超群,太公釣於渭水;顏淵命短,殊非兇惡之徒;盜蹠年長,豈是善良之輩。堯帝明聖,卻生不肖之兒;瞽叟愚頑,反生大孝之子。張良原是布衣,蕭何稱謂縣吏。晏子身無五尺,封作齊國宰相;孔明臥居草廬,能作蜀漢軍師。楚霸雖雄,敗於烏江自刎;漢王雖弱,竟有萬裡江山。李廣有射虎之威,到老無封;馮唐有乘龍之才,一生不遇。韓信未遇之時,無一日三餐,及至遇行,腰懸三尺玉印,一旦時衰,死於陰人之手。……天不得時,日月無光;地不得時,草木不生;水不得時,風浪不平;人不得時,利運不通。……人道我貴,非我之能也,此乃時也、運也、命也。嗟呼!人生在世,富貴不可盡用,貧賤不可自欺,聽由天地循環,周而復始焉。

2、全文大意。該賦用天氣變化喻指人的命運無定性,並指出人各有命也各有優長。蜈蚣腿多但行不如無足蛇快。家雞的翅膀很大,但卻不像鳥兒一樣飛翔。好馬可馳騁千裡,但卻不知去向,人的志向可以隨時隨便有,但成功要等機會。昔日,文章蓋世的孔子照樣困於陳蔡。兵聖姜太公受聘前,也要在渭水河畔釣魚等待機遇。上天不公,有的人作賊,但活了很大歲數,善良的好人顏回卻命短。愚劣的瞽叟生了大聖兒子,而至聖的明君堯舜卻生下了不肖的後代。晏子身高不足五尺,卻被封為齊國丞相。孔明居住在草廬中,卻能做蜀漢軍師。韓信雙手沒有縛雞之力,卻被封為漢朝大將。馮唐雖然有治國安邦的志向,但到死也沒有當過一官半職。李廣雖有箭射猛虎的威名,卻一直沒有封侯。楚王項羽雖然兵強力大,但也難免吳江自刎。漢王劉邦雖兵弱,卻擁有了萬裡江山。有的人有滿腹的學問,但一生沒有中榜,而只有一點的知識的少年卻已經在朝裡坐了官。有的人是先富而後貧,有的人是有先貧而後富。蛟龍沒有被發現的時候,和魚蝦在一起。君子失寵時,委曲於小人的手下。總之,我貴不是因為我厲害,而是因為我獲得了好的機遇,因此,對於現在富貴的人不要去巴結,對於窮人也不要看不起,因為說不定哪天就會出現反覆。

奇書之三,《誡子書》:該書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蜀國丞相諸葛亮臨終前寫給8歲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書,該文版本眾多,本文採用《諸葛亮集》版。文章是思想文學化的樣板,通過闡述修身養性、治學做人的深刻道理,勸勉兒子要勤學立志,修身養性,同時告誡: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1、原文如下: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2、全文大意。君子的操守行為由修養而生,由節儉而得。人不恬靜寡慾就無法明確志向,不排除外來幹擾無法實現遠大目標。學習須靜心專注,只要學習專一了才幹自來,倘若不學習或學習不用心才幹就無所有無所增,更難以成就了。放縱懶散就無法振奮精神,急躁冒險就不能陶冶性情。年華隨時光而飛馳,意志隨歲月而流逝。最終枯敗零落,大多不接觸世事、不為社會所用,其時只能悲哀地坐守著那窮困的居舍裡,悔恨又怎麼來得及?

奇書之四,《警世通言》:該書為明朝大文人號為陳眉公的陳繼儒所撰,此書與馮夢龍的《警世通言》不同,乃係雜糅儒釋道觀念的出世思想精華,倘若人生迷茫,請讀上一遍,定會有用。

1、原文:一生都是命安排,求甚麼?今日不知明日事,愁甚麼?不禮爹娘禮鬼神,敬甚麼?弟兄姊妹皆同氣,爭甚麼?兒孫自有兒孫福,憂甚麼?奴僕也是爹娘生,凌甚麼?

當官若只行方便,做甚麼?公門裡面好修行,兇甚麼?刀筆殺人終自殺,刁甚麼?舉頭三尺有神明,欺甚麼?文章自古無憑據,誇甚麼?榮華富貴眼前花,傲甚麼?

他家富貴前生定,妒甚麼?前世不修今受苦,怨甚麼?豈可人無得運時,急甚麼?人世難逢開口笑,苦甚麼?補破遮寒暖即休,擺甚麼?才過三寸成何物,饞甚麼?

死後一文帶不去,怪甚麼?前人田地後人收,佔甚麼?得便宜處失便宜,貪甚麼?聰明反被聰明誤,巧甚麼?虛言折盡平生福,謊甚麼?是非到底自分明,辯甚麼?暗裡催君骨髓枯,淫甚麼?嫖賭之人無下梢,耍甚麼?治家勤儉勝求人,奢甚麼?人爭閒氣一場空,惱甚麼?惡人自有惡人磨,憎甚麼?怨怨相報幾時休,結甚麼?人生何處不相逢,狠甚麼?世事真如一局棋,算甚麼?誰人保得常無事,誚甚麼?穴在人心不在山,謀甚麼?欺人是禍饒人福,強甚麼?一旦無常萬事休,忙甚麼?

2、文章大意。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很多事只要看開了,也就沒什麼好煩的了。無論怎樣,人生歲月都將在悠悠然然的鐘聲裡消失,並將幻化成空氣中的塵埃,進入自然,歸於寧靜,所以,我們要順應自然,知足常樂,對於此事,古人尚能看得如此透徹,我們又何必苦苦掙扎和糾結呢?

奇書之五,《人字經》:佚名智者所輯,字字千鈞,句句有意,值得一讀。

1、原文:山寺日高僧未起,算來名利不如閒;欺心莫過三江水,人與世情朝朝隨;人生七十古來稀,多少風光不同居;長江一去無回浪,人老何曾再少年;大道勸人三件事,戒酒除花莫賭錢;言多語失皆因酒,義斷親疏只為錢;有事但逢君子說,是非休聽小人言;妻賢何愁家不富,子孝何須父向前;心好家門生貴子,命好何須靠祖田;侵人田土騙人錢,榮華富貴不多年;莫道眼前無報應,分明就在子孫邊;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衣服破時賓客少,識人多處是非多;草怕嚴霜霜怕日,惡人自有惡人磨;月過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萬事和;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雨裡深山雪裡煙,看時容易做時難;無名草木年年發,不信男兒一世窮;若不與人行方便,念盡彌陀總是空;少年休笑白頭翁,花開能有幾時紅;越奸越狡越貧窮,奸狡原來天不容;富貴若從奸狡得,世間呆漢吸西風;小人狡猾心腸歹,君子公平託上蒼;一字千金價不多,會文會算有誰過;身小會文國家用,大漢空長作甚麼;乖漢瞞痴漢,痴漢總不知;乖漢做驢子,卻被痴漢騎。

2、大意。一句話,淡泊明志,寧靜致遠。

奇書之六,《心相篇》:傳說該書是五代與北宋朝間著名道學人物、黃老之學創始人陳希夷,即傳說中的「陳摶老祖」所撰,書名心相篇取自「相由心生」之意,該書是正統的鑑人著作,有人認為比曾國藩的《冰鑑》層次更高,眼界更寬,讀後不僅助於識人待人,且有止惡揚善之功,獲益匪淺。

註:陳摶是繼老子、張道陵之後的第三位道學宗師,系張三丰師爺,著作頗豐,堪稱太極文化之祖,大家熟知的太極圖就是他第一個繪製的,故後人尊之為「老祖」或「陳摶老祖」。陳摶不僅知仙界事,也懂人情,一句宋太宗有龍相,破了「杯弓蛇影」的局,讓宋太宗兄終弟及合了天命,這樣的人不受待見,誰受待見?

1、原文選段:之一,心者貌之根,審心而善惡自見;行者心之表,觀行而禍福可知。其大意:心地是相貌的根本,審察一個人的心地,就可以了解他的善惡之性;行為是心性的外在表現,觀察一個人的行為,就可以知道他的禍福吉兇。之二,出納不公平,難得兒孫長育;語言多反覆,應知心腹無依。其大意:買賣出納不公平的人,兒女常常短命夭折;說話無信多反覆的人,沒有幾個心腹好友。之三,消沮閉藏,必是好貪之輩;披肝露膽,決為英傑之人。其大意:耗損別人的錢財和資源的人,必是貪婪之輩;為人坦蕩,竭誠相待,待人忠誠,這樣的人一定是英雄豪傑。之四,心和氣平,可卜孫榮兼子貴;才偏性執,不遭大禍必奇窮。其大意:遇事從容,心平氣和的人,其子孫必然享盡榮華富貴;劍走偏鋒,性格固執的人,不遭大禍就一定很貧窮。之五,轉眼無情,貧寒夭促;時談念舊,富貴期頤。其大意:翻臉無情的人一生貧寒,夭折短壽;時時念舊,發跡不忘故友的人,富貴綿遠,長壽多福。之六,重富欺貧,焉可託妻寄子;敬老慈幼,必然裕後光前。其大意:嫌貧愛富的人,心地刻薄,怎麼能夠在外出時把家中妻兒託付給他?能夠敬老愛幼,關懷弱者,這樣的人將來必定會立身揚名,光耀祖宗,福蔭子孫。之七,輕口出違言,壽元短折;忘恩思小怨,科第難成。其大意:動輒就講一些不合情理、違心的話,最易折損自己的壽命;忘恩負義、記小仇的人,難以考學科第。之八,小富小貴易盈,前程有限;大富大貴不動,厚福無疆。其大意:小有成就就驕傲自滿,目空四海的人成不了大氣候;大成就而不驕傲的人,福報深厚無邊。之九,欺蔽陰私,縱有榮華兒不享;公平正直,雖無子息死為神。其大意:惡行隱蔽、行為不光明的人,縱有榮華富貴,兒孫也享用不到。而公平正直的人雖沒有子嗣,死後也可以做神。之十,開口說輕生,臨大節決然規避;逢人稱知己,即深交究竟平常。其大意:平時「為國獻身、為朋友獻身」的豪言壯語不離口,這樣的人在大事關頭、大節時刻,一定會逃掉;濫交朋友的人,即使所謂的「深交」實際上很平常。之十一,處大事不辭勞怨,堪為棟梁之材;遇小故輒避嫌疑,豈是腹心之寄。其大意:能挑起重擔又任勞任怨的人,一定是國家的棟梁;碰到一點小事就避嫌,不肯承擔一點責任的人,怎麼能重用呢。之十二,與物難堪,不測亡身還害子;待人有地,無端福祿更延年。其大意:平時待人待物刻薄,常常令人下不來臺,不但引來殺身之禍,還會遺害子孫;待人接物,殷勤熱情的人,會獲得意外的福祿和長壽。之十三,迷花戀酒,閫中妻妾參商;利己損人,膝下兒孫悖逆。其大意:尋花問柳、貪杯戀酒的人,家中的女眷一定不和睦;利己損人的人,一定會有不肖子孫。之十四,賤買田園,決生敗子;尊崇師傅,定產賢郎。其大意:趁火打劫、賤買人家財產,一定會生出敗家子;尊師重道的人家一定出孝子賢孫。之十五,愚魯人說話尖酸刻薄,既貧窮必損壽元;聰明子語言木訥優容,享安康且膺封誥。其大意:愚蠢魯莽的人,說話尖酸刻薄,不但會貧窮而且會縮減自己的壽命;聰明的人,平時不隨便說話,一舉一動優雅從容,這樣的人一生平安健康而且還會得到朝廷的賜封。之十六,患難中能守者,若讀書可作朝廷柱石之臣;安樂中若忘者,縱低才豈非金榜青雲之客。其大意:在艱難困苦中還能堅持自己的操守,不隨波逐流的人,如果讀書、走仕途之路,一定是國家的柱石之臣;安樂中忘記安樂、依然能發奮圖強的人,即使才學低一些,未必就不能夠金榜題名,青雲直上。之十七,鄙吝勤勞,亦有大富小康之別,宜觀其量;奢侈靡麗,寧無奇人浪子之分,必視其才。其大意:節儉勤勞的人有大富有小康的區別,關鍵看其人的器量;奢侈豪華的人有奇人也有浪子,關鍵看其人的才能。之十八,弗以見小為守成,惹禍破家難免;莫認惜福為慳吝,輕財仗義盡多。其大意:不要把愛佔小便宜為「守成」,這樣的人難免惹禍破家;不要以為愛惜財物是吝嗇,這樣的人遇到他人有困難,往往是仗義疏財的人。之十九,處事遲而不急,大器晚成;己機決而能藏,高才早發。其大意:處事沉穩不著急的,必是大器晚成的人;自己能謀劃決斷而又能深藏不露的人,必然才高而年輕得志。之二十,有能吝教,己無成子亦無成;見過隱規,身可託家亦可託。其大意:有才能而不肯教給他人,自己不但沒有成就,子女也一無所成;見到他人有過錯,能夠在暗中規勸的人,可以託身寄家。之二十一,知足與自滿不同,一則矜而受災,一則謙而獲福;大才與庸才自別,一則誕而多敗,一則實而有成。其大意:知足與自滿不一樣,知足的人謙虛謹慎必有福報,驕矜自大的人必然招致災禍;大才與庸才自然有區別:一種是有實際能力可以做出成績,另一種是誇誇其談卻無法做成一事。之二十二,忮求念勝,圖名利,到底遜人;惻隱心多,遇艱難,中途獲救。其大意:因為嫉妒別人的成就和才華,非要勝過別人,心裡沒有遠大的抱負,只是追求名譽和利益,這種人的人品到底是遜人一籌;常常懷有惻隱之心的人,即使遇到艱難,也會獲得別人的幫助。之二十三,不分德怨,料難至乎遐年;較量錙銖,豈足期乎大受。其大意:對人不分德怨,只知道按自己的情緒來對人的人,估計很難長壽;斤斤計較的人,怎麼能承受的了大富大貴呢。之二十四,過剛者圖謀易就,災傷豈保全無;太柔者作事難成,平福亦能安受。其大意:過於剛強的人,做事雖容易成功,但容易傷人傷己,很難善終;過於柔弱的人,做事不容易成功,福報平平但能安享。之二十五,樂處生悲,一生辛苦;怒時反笑,至老奸邪。其大意:高興的時候卻生出悲傷的情緒,這樣的人難免辛苦一輩子;明明非常生氣卻反而露出笑容,這樣的人一生都是奸詐兇邪之輩。之二十六,好矜己善,弗再望乎功名;樂摘人非,最足傷乎性命。其大意:喜歡自誇己善的人,就不要再想自己在仕途上有什麼成就了;喜歡挑剔別人過錯的行為最傷陰鷙,往往給自己帶來致命的隱患。之二十七,責人重而責己輕,弗與同謀共事;功歸人而過歸己,儘堪救患扶災。其大意:指責別人重,批評自己輕,這種人既不能共同謀劃事情、一起工作。功勞歸別人過錯歸自己,這種人可以任命他去解除危機、扶助災患。之二十八,處家孝悌無虧,簪纓奕世;與世吉兇同患,血食千年。其大意:在家中孝順父母長輩,照顧兄弟姐妹,即使有困難也不虧德行,這樣的家族世世代代都會有人在朝為官;在民族國家生死存亡的時刻,與世人同生死共進退的人,會被人永遠銘記,祭祀千年不忘。之二十九,曲意周全知有後;任情激搏必兇亡。其大意:自己吃虧受氣、曲意周全他人的,其後人一定會非常賢明;任性暴烈、一意孤行的,必定兇亡。之三十,易變臉,薄福之人奚較;耐久朋,能容之士可宗。其大意:易變臉的人薄福,何必與之計較呢?耐久可交的朋友,大肚能容,是值得信任、依靠的人。之三十一,好與人爭,滋培淺而前程有限;必求自反,蓄積厚而事業能伸。其大意:爭強好勝的人雖能風光一時,卻前程有限;一定要經常自我反省,品重德厚,事業自然一帆風順。之三十二,少年飛揚浮動,顏子之限難過;壯歲冒昧昏迷,不惑之期怎免。其大意:少年人飛揚浮動的,往往都壽不過三十二歲;壯年人還魯莽行事的,四十歲上難免有大難。之三十三,喜怒不擇輕重,一事無成;笑罵不審是非,知交斷絕。其大意:不分輕重、喜怒無常的人一事無成,不分是非、喜歡拿別人開玩笑的人,好朋友也會與之斷交。之三十四,濟急拯危,亦有時乎貧乏,福自天來;解紛排難,恐亦涉乎囹圄,神必佑之。其大意:救人於危難之中的人,有時也遭遇貧困,自有天賜福;為人分憂解難的人,雖然有時也有牢獄之災,自有神來保佑他。之三十五,餓死豈在紋描,拋衣撒飯;瘟亡不由運數,罵地咒天。其大意:被餓死的人僅僅因為面相上有「螣蛇紋入口」了嗎?是這些人不知惜福,糟踏五穀;得瘟疫而亡的人是因為運數不好嗎?是這些人自己造孽還咒罵天地。之三十六,甘受人欺,有子自然大發;常思退步,一身終得安閒。其大意:甘心忍受他人的欺辱,後代一定發達;常退一步為他考慮,終身自在安閒。之三十七,舉止不失其常,非貴亦須大富,壽更可知;喜怒不形於色,成名還立大功,奸亦有之。其大意:一舉一動不失常態的人,不是貴也是大富,長壽更不用說了;喜怒不形於色的人,功名可成,也有大奸之人。之三十八,無事失措倉皇,光如閃電;有難怡然不動,安若泰山。其大意:無事倉皇失措的人,福祿薄如電光雷火;有難怡然不動的人,福祿重如泰山。之三十九,積功累仁,百年必報;大出小入,數世其昌。其大意:積功累仁的善行必得善果,即使等上一百年,也會得善報;借貸米糧,用大鬥出借,以小鬥回收,這樣的家道一定會數世昌盛。之四十,人事可憑,天道不爽。其大意:可以憑藉人事,驗證天道的準確。之四十一,如何餐刀飲劍?君子剛愎自用,小人行險僥倖。其大意:為什麼有人走上絕路自殺呢?君子剛愎自用而失敗,小人心懷僥倖心理而去做冒險的事,都可以導致自殺。之四十二,如何短折亡身?出薄言、做薄事、存薄心、種種皆薄。其大意:為什麼有人夭折亡身,作了短命鬼呢?因為是出薄言、做薄事、存薄心,處處都薄。之四十三,如何兇災惡死?多陰毒、積陰私、有陰行、事事皆陰。其大意:為什麼有人遭遇橫禍,兇災惡死呢?因為這些人多陰毒、積陰私、有陰行、事事皆陰。之四十四,如何暴疾而歿?縱慾奢情。其大意:為什麼有人暴病而亡?因為恣情縱慾,精氣耗盡。之四十五,如何毒瘡而終?肥甘凝膩。其大意:為什麼有人毒瘡而死呢?因為這些人飲食上肥甘凝膩。之四十六,如何老後無嗣?性情孤潔。其大意:為什麼有些人年老尚無子嗣呢?大多因為性情孤潔。之四十七,如何盛年喪子?心地欺瞞。其大意:為何有人於盛年喪子?或許與心地欺瞞,陰損或虧心之事做多了有關。之四十八,如何多遭火盜?刻剝民財。其大意:為什麼有人總是遭遇水火盜賊之災呢?因為刻剝民財,損人利己。之四十九,如何時犯官府,強梁作膽。其大意:為什麼總是有人違法亂紀?皆因倚仗著權勢、地位,才敢膽大妄為。之五十,何知端揆首輔?常懷濟物之心。其大意:什麼人能當宰相?常懷濟物之心的人。之五十一,何知拜將封侯?獨挾蓋世之氣。其大意:什麼人能拜將封侯呢?有獨挾蓋世的胸襟、氣魄的人。之五十二,何知玉堂金馬?動容清麗。其大意:什麼人能以文章博得功名呢?格局清麗,神清氣秀的人。之五十三,何知建牙擁節?氣概凌霄。其大意:什麼有人能夠委以重任,鎮守一方?因為是志存高遠,氣概凌霄的人。之五十四,何知丞簿下吏?量平膽薄。其大意:為什麼有人只能當小職員呢?因為量平膽薄。之五十五,何知明經教職?志近行拘。其大意:為什麼有的人靠通明經典卻以教書餬口呢?因為胸無大志,行為拘謹。之五十六,何知苗而不秀?非惟愚蠢更荒唐;何知秀而不實?蓋謂自賢兼短行。其大意:為什麼有些人看著是好苗子卻成不了才呢?因為作人愚蠢,行事荒唐;為什麼有些人只得到虛名虛利,人生沒有實際的結果呢?因為自以為很有才,且德行有虧或行動跟不上。之五十七,若論婦人,先須靜默,從來淑女不貴才能。其大意:說到婦德女相,首先要沉穩安靜,從來淑女都不是貴在才能上。之五十八,有威嚴,當膺一品之封;少修飾,能掌萬金之重。其大意:有威嚴的女人天命大,可封一品誥命;少修飾的女人宿命大,能管理大的家業。之五十九,多言好勝,縱然有嗣必傷身;盡孝兼慈,不特助夫還旺子。其大意:多言好勝的女人,即使有後代也必受傷克;盡孝兼慈的女人,不但助夫還能旺子。之六十,貧苦中毫無怨詈,兩國褒封;富貴時常惜衣糧,滿堂榮慶。其大意:貧苦中無怨言,會受到婆娘兩地的褒獎;富貴還能勤儉持家,一定滿堂榮慶。之六十一,奴婢成群,定是寬宏待下;貲財盈筐,決然勤儉持家。其大意:府中奴婢成群,主人一定是寬宏待下;家中資財豐厚,主人一定是勤儉持家。之六十二,悍婦多因性妒,老後無歸;奚婆定是情乖,少年浪走。其大意:兇蠻潑辣的悍婦,多因嫉妒成性,晚年一定孤獨無靠;賣淫為娼的奚婆,定是性情乖戾輕浮,年輕時行為浪蕩。之六十三,為甚欺夫?顯然淫行;緣何無子?暗裡傷人。其大意:為什麼欺辱丈夫?顯然是淫行;為什麼沒有子嗣?暗地裡傷人。之六十四,信乎骨格步位,相輔而行;允矣血氣精神,由之而顯。其大意:骨格與其位相輔相成,血色與氣色互為表裡,這是確信無疑的。之六十五,知其善而守之,錦上添花;知其惡而弗為,禍轉為福!其大意:知其善而守住善道,有福之人可以錦上添花;知其惡而不去做,有禍之人可以轉禍為福!

世上有兩件事在人的心目中永不可逆,一是社會文明,二是個人幸福,而助力其前進腳步的第一前提是讀書明理。

相關焦點

  • 天下奇書《魯班書》為何被禁?難道學了它真的會孤獨終老?
    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流傳下來的中華奇書不勝枚舉、無奇不有,它們不僅蘊含了古人們無窮的智慧,還留下了許多的未解之謎,《魯班書》就是中華浩瀚文化的奇書之一。魯班,春秋戰國時期著名工匠公輸班,因出生魯國,所以又稱魯班。傳說魯班一出生就天現異象,7歲無師自通、自學本領,15歲到各國拜名師學藝,幾個月就學到各種本領。
  • 推薦十大成功人士的經典謀略奇書,你讀過幾本?
    推薦三  三十六計 《三十六計》一書,至今無準確年代和撰者可考,歷代兵志也未曾收錄。《三十六計》精煉概括了中國歷代智慧謀略的全部精華,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千百年來長期積累的智慧結晶,是古今中外智謀專家最為重視的經典著作之一,是一部堪稱「益智之薈萃、謀略之大成」的兵學奇書。
  • 「千古第一奇書」《鬼谷子》,當代人的「寵兒」,內容很實用
    和常見的誤解不同,書中談到的道也好,術也好,其實是君子用來應對君子的,都是有前提和原則的。畢竟小人成不了大事,也不可能進入鬼谷子的視野之中。《鬼谷子》,是古書最暢銷的一本,當代人民的寵兒,實用主義派,對人有很大的啟發,古人的智慧那是今天依然有價值,神奇。對於鬼谷子工於心計,設計人心的方法,不得不承認其或許很有用,尤其是最後一章的具體方法。
  • 中國傳統文化中古代典籍的英語名稱
    說到中國古代文化,四書五經和四大名著肯定是少不了的。近幾年,不少外國友人都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要向他們介紹咱們的古代文學典籍,先把下面這些說法記下來吧!Great Learning   《 中庸 》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 論語 》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 孟子 》 The Mencius   五經 The Five Classics   《 詩經 》 The Book of Songs   《 書經
  • 一本被清朝拋棄的奇書,幫助日本在30年內崛起
    說到在日本流行的中國古代典籍,不少朋友會提到明朝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其實,《三國演義》只能反映日本民間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喜愛。如果論及對日本近代史的影響,恐怕比不上清朝奇書《海國圖志》,它的作者是名不見經傳的清末學者魏源。
  • 網文界十大神書、十大奇書、四大邪書,如今你還記得幾本?
    網文界十大神書、十大奇書、四大邪書,如今你還記得幾本?十大神書:《誅仙》《飄渺之旅》《盤龍》《褻瀆》《從零開始》《龍族》《極品家丁》《遮天》《鬥破蒼穹》《鬼吹燈》以上十本書都是網文界億萬讀者公認的巔峰神作,每一本都是經典中的經典,如誅仙、飄渺之旅、盤龍、褻瀆、鬼吹燈、極品家丁等書,更是完結十年後依舊處於巔峰的作品。
  • 中國歷史長河中遺留下的預言奇書,你猜到了嗎
    在現代,這些具有玄學色彩的典籍依然在流傳,有甚者研究其中奧妙,在唯物主義大行其道的今天,玄學究竟何去何從,值得深思? 在玄學典籍中,預測類的奇書首先介紹《推背圖》 《
  • 中華奇書《魯班書》為何被禁千年?《魯班書》真的是千年謊言?
    人嘗言:「讀魯班書者,非死即殘,亦或妻離子散、家破人亡。」《魯班書》分為上下兩卷,由魯班本人所著,是一本關於土木建築類的奇書。然而就是這樣一本關於土木建築的書成為了民間禁書,而其成為禁書的原因竟然是因為此書被下了咒語,讀此書下卷者會被閻王爺索命或者遭受不幸,亦或殃及親人。本來造福人民的《魯班書》為何被下了魔咒,使民間智慧失傳呢?
  • 你我的性格與文化基因都因這十三本書而影響
    另外,不是什麼書都可以成為「經」的。那是至高無上的!比如,中國本土佛教裡只有六祖慧能寫的《六祖壇經》才能稱的上「經」。這就像是「主義」一樣,只有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才稱「主義」。毛主席還比較謙虛,只同意把自己的著作叫做「思想」。
  • 奇琴伊察簡介:奇琴伊察遺址介紹,奇琴伊察歷史文化介紹!
    ,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奇琴伊察的資料簡介、遺址介紹、歷史文化介紹吧!  奇琴伊察簡介:  奇琴伊察是古瑪雅城市遺址,位於墨西哥尤卡坦州南部。南北長3公裡,東西寬2公裡,有建築物數百座,是古瑪雅文化和託爾特克文化的遺址。"奇琴"意為"井口",天然井為建城的基礎。現有公路把它分為兩半。
  • 千古奇書《魯班書》,為何被禁?都有哪些不可告人的秘密?
    大家好,我是易小道,上期講的是古代奇書《推背圖》,那麼今天討論的話題是婦孺皆知的古代禁書《魯班書》。相傳它是古代的奇書之一,是一本中國古代建築構造和機械製造的聖經,同時又是一項具有封建迷信色彩的技術,比如說:如果學習《魯班書》會帶走你身上的某樣東西,從而導致殘疾,那麼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講一下這本千古奇書。
  • 句句皆經典,處世奇書《圍爐夜話》名句賞析
    > 《圍爐夜話》名句賞析 ◆◆◆ ▼ 《圍爐夜話》為清鹹豐時人王永彬所寫,與明人洪應明寫的《菜根譚》,陳繼儒寫的《小窗幽記》並稱「處世三大奇書
  • 被譽為「千古第一奇書」的《山海經》,究竟有什麼魅力?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尤其是中國的文學文化,更是源遠流長。中國的古代典籍浩如煙海,可是卻有一本書享有極高的榮譽。它被譽為"失落的天書"、"千古第一奇書",還被一些學者認為,它蘊藏著可以改變中國歷史的秘密。它就是大名鼎鼎的《山海經》。《山海經》是中國先秦重要古籍,也是一部富於神話傳說的最古老的奇書。
  • 比「三大邪書」還毒的小說,這「十大奇書」你看過幾部?
    比「三大邪書」還毒的小說,這「十大奇書」你看過幾部?(以下圖片均來自網絡,若有侵權,告之則刪!)但其實,除了這「三大邪書」之外,網文界還有「十大奇書」,也是雷的讓人大跌眼鏡,甚至有時候還隱隱超過這「三大邪書」,下面簡單介紹一下這十部書!1.《異天途》《異天途》,起點第一神書,第一奇書。當年作者一時心血來潮,寫了這部打臉起點的網絡小說。
  • 談談中國法律典籍「走出去」
    每當人們談論中國典籍「走出去」的時候,大多想到的是文學、哲學、國學等典籍的譯介推廣。事實上,法律典籍也早就走出了國門。它是中國古代歷史發展進程中的智慧結晶,範圍廣泛而豐富,涵蓋法律思想、學說、典章制度、法醫學理論等諸多內容。 在古代,中國是法制文明大國,中華法文化較為豐富而成熟,對周邊諸國法典的誕生發揮了重要參考借鑑作用。
  • 童書·新書書單|圖畫書為什麼重要
    《要是你給老鼠吃餅乾》入選美國《經典圖畫書寶庫》,是其收錄的12本最偉大的圖畫書之一。作者用繽紛的繪畫展示了珍稀動物的生存圖景,並將它們藏在畫中,增加搜尋之趣,並以文字說明,介紹了瀕危動物的生存情況。《奇先生妙小姐·冒險科普繪本》[英]羅傑·哈格裡維斯著,馬愛農譯,人民郵電出版社奇先生妙小姐冒險之旅正式啟程!
  • 文化需要在共鳴中升華
    最近一直在聽蔣勳老師的細說紅樓,聽完之後我覺得蔣勳老師講的可能更接近原著作者寫作的本意,當然我的觀點並不一定正確,但我的非常認同蔣老師對紅樓夢的理解,我覺得一個好的文學作品,尤其是小說,它不同於歷史記載,作者是通過其作品表達自己的情感或者某些觀點,不僅僅局限於要還原當時的歷史,更多的是要表達作者的感情世界,弘揚一種積極向上的風尚,當然了紅樓夢作為一部世界名著,是世界奇書
  • 2020年「首屆全國大學生中華典籍文化保護與傳承大賽」啟動
    日前,由國家古籍保護中心、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院、中山大學國家文化遺產與文化發展研究院主辦,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院團委承辦的「首屆全國大學生中華典籍文化保護與傳承大賽」啟動。活動以「文脈賡續,傳承創新」為主題,通過學術論文徵文、典籍文化保護與傳承提案和典籍文化創意設計三個競賽單元,引導大學生利用專業知識和技能探索中華典籍的保護與文化傳承,發掘中華傳統文脈的豐富內涵,讓「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活起來」。  據悉,大賽分為初賽與決賽。在初賽階段,每所參賽高校每個競賽單元可通過校內選拔或者其他方式選出1-3份作品作為初賽參賽作品,並推薦其隊伍參加初賽。
  • 世界上至今無人破解的五大奇書!死海古卷、伏尼契手稿、山海經等
    世界上至今無人破解的五大奇書!死海古卷、伏尼契手稿、山海經等書是文化傳播的載體,世界各地的文化記錄在書中,人們通過閱讀去了解整個世界。然而,世界上卻有很多「奇書」,從它們被發現迄今,無人破解!該書成書幾百年來,數次的避過了戰亂與火災而完好無損。書中抄錄了塞維爾大主教聖伊西多爾所著百科全書《詞源》、弗拉維奧·約瑟夫斯所著史書《猶太古史》、布拉格的聖葛斯默所著史書《波希米亞編年史》、眾多涉及歷史學、詞源學和中世紀生理學的文章、包含亡者錄的曆書、修道院修士的名單、魔法咒語、驅魔儀式和其他地區記錄。然而,此書的作者和書內的一部分內容始終無法破解,至今成迷。
  • 神秘魯班書,究竟是奇書還是害人禁書?學過的人真會「缺一門」嗎
    相傳歷史上曾有四本古書曾被嚴令禁止,當中爭議最大的當屬《魯班書》。推崇它的將其奉為「民間奇書」,歌頌讚揚;反對它的將其稱為「害人禁書」。甚至有傳言稱魯班在這本書當中下了咒語。凡是看了這本書的人絕對沒有好結局或是斷絕香火,或是孤苦終老,亦或是身體殘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