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一開館的六朝博物館揭秘六朝風流 以面白體瘦為美 以乘坐牛車...

2021-01-12 東方網

原標題:下周一開館的六朝博物館揭秘六朝風流 以面白體瘦為美 以乘坐牛車為尊

博物館外景。李強攝

木屐。

  陶俑。

  中國江蘇網8月9日訊 位於長江路302號,總統府的東側的六朝博物館將在下周一(8月11日)下午2點正式開館,票價30元。這座建造在建康宮遺址上的博物館,展出了大量的六朝精美文物。而六朝博物館建築還是由貝聿銘之子貝建中操刀建築設計,也頗具看點。

  揚子晚報記者張可董婉瑜

  文物有故事

  陶俑:「六朝外貌協會」都愛花美男

  在六朝博物館,能看到很多從六朝墓中出土的陶俑。六朝工匠將雕塑、繪畫、陶藝三種藝術技巧融為一體。這些泥塑小人的樣子,就是當時南京人外貌的真實寫照。六朝女人,削肩細腰,長裙及地,笑容顯得恬靜純美。六朝男人多面容端正清秀,神情安詳持重,甚至有的武士俑,也都嘴角含笑。比如這座男俑(上圖),面白無須,雙肩瘦削,衣袍寬大,神情怡然,幾無陽剛勇武之氣。

  他們也確實好這口:男人面白體瘦不僅有異性緣,領導也喜歡。引領時尚的人,當屬與東吳同期的魏國人何晏,他娶了曹操的女兒。史稱此人「面白如玉」,又愛打扮,是全階層偶像。皇帝曾懷疑他擦粉,就請吃麵,何晏吃麵擦汗,居然越擦越白。而「竹林七賢」之首的嵇康,喝多了走不了直線,《世說新語》形容此醉態為「傀俄若玉山之將崩」。可見,嵇康之貌也是瘦高體白。如果面黑體胖,最好別生活在六朝。創作《三都賦》的大文豪左思,生來貌醜,他曾模仿何晏駕車出門,被全城婦女沿途追罵,狼狽不堪。

  木屐:有兩條突起的「齒」,適合雨天行走

  展品中還有一隻木屐,這是在南京「老門西」顏料坊的六朝遺址出土的。木屐是六朝人穿著的木製鞋子,由木板與屐帶結合而成,木板的底面有兩條突起的「齒」,很適合在南方雨天泥上行走。而魯迅先生曾撰文認為,六朝流行毒品「五石散」,士大夫大多愛「嗑藥」,藥性發作後,皮膚發熱紅潤,容易磨破,光滑的木屐還可減少摩擦。

  根據木屐的「男方女圓」的規制,這隻木屐的主人應是男性,而穿木屐最有名的男人,當屬東晉丞相謝安。當年他「東山再起」後的頭件事,就是負責防禦百萬前秦大軍。最終八萬晉軍以少勝多,成就淝水之戰。捷報從南京傳到寓所,謝安正在下棋。看完「電報」,謝安淡定地丟在一邊,棋伴問何事,他不動聲色,嘀咕一句「我們贏了」。一局下完,謝安起身出去,腳上木屐的齒,一下在門檻上磕斷。棋伴知道,謝公的淡定已經裝不下去了。

  展品不一般

  館徽就選這件人面瓦當

  瓦當是中國古代建築的構件,一般用於宮殿、衙署、寺觀等高規格的建築,用以保護簷頭,並具有極強的裝飾性。歷代瓦當紋飾多樣,風格各異。六朝建康城遺址出土了大量的瓦當,紋飾主要有雲氣紋、人面紋、獸面紋和蓮花紋四種。其中,人面紋瓦當在國內其他地區出土較少,極具南京特色。而六朝館建築的館徽,也是這件人面瓦當。

  六朝貴族流行坐牛車

  陶牛車及俑群,1970年出土於南京象山東晉王氏家族大墓。這組俑群共14件套,由陶牛、陶車、侍從俑、文吏俑、僕從俑和牽牛俑組成,是迄今六朝考古發現中最大最精美的一組。乘坐牛車出行是兩晉南北朝時期南方士大夫中盛行的風氣,豪門貴族以出門乘坐牛車為尊,乘坐馬車會被輕視。史籍記載中反映坐牛車甚至成為一種制度,魏晉人的筆記小說裡常見「乘犢車,賓從數十人」的描寫。

  這隻壺最早「嘴」「把」俱全

  這件青瓷雞首壺,是在雨花臺發現的東晉墓出土的。雞首是六朝青瓷中的典型物件,其用途有酒器、茶具之說,也有明器(陪葬品)之說。這種器型的出現,改變了原先壺、罐,沒有流口,傾倒不便的狀況,是最早的執壺。

  博物館與名家

  博物館名牌——王羲之的集字

  館長——南大教授、《百家講壇》嘉賓胡阿祥

  建築設計——貝聿銘之子貝建中

  城牆遺址在負一層

  博物館大門上「六朝博物館」這五個大字,選自「書聖」王羲之的作品。而博物館的館長,由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百家講壇嘉賓胡阿祥擔任。

  六朝博物館位於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長江路302號,總統府的東側。在這座米黃色的建築裡,東側和北側的負一樓至三層是博物館,西南側則是南京聖和府邸豪華精選酒店。其中博物館部分的負一層為六朝城牆遺址展示,一層有一個挑高16米的「陽光大廳」,通透式的屋頂與牆壁把陽光直接引入大廳,觀眾站在其中,可透過透明玻璃地面從正上方看到城牆遺址。二、三層則為文物展廳。

  在博物館負一層,六朝城牆遺址被新砌的寬約1米、高約5米的混凝土牆保護起來。據介紹,由於該段六朝城牆遺址是夯土牆,遺址下方有水往外滲透,出於保護城牆遺址的考慮,將會在遺址前方仿建一段城牆。而遺址外圍的觀賞平臺,可以方便觀眾登高遠眺城牆遺址風貌。

  「滿天星+月亮門」彰顯貝氏設計

  整個博物館建築的設計是由貝聿銘之子貝建中擔任。走進博物館大廳,除了彰顯結構美和材料美的鋼構玻璃天棚,南北平直牆面的貝氏「月亮門」,令人驚豔的還有地面上鑲嵌在米黃石灰石板之間的78個玻璃窗,被設計和建設團隊戲稱為「滿天星」。

  據介紹,承建方聖和集團董事長王勇,在建館前,多次赴美拜訪貝聿銘與貝建中。貝建中前來南京考察,與南京市文物局達成了一致的設計理念。確定了六朝博物館的建築風格,其中博物館整體建築由兩個L形交錯組成,坐落北方和東方。博物館牆體採用米黃色色調,玻璃雨篷為博物館的主入口,大廳頂部採用玻璃採光頂,顯得通透明亮。

  開館前,聖和集團還組織了150名志願者,對於六朝館以及周邊廣場的環境進行大掃除。正在內裝飾施工階段的南京聖和府邸豪華精選酒店,將於2014年年底試運營,2015年春開業迎賓。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962007

相關焦點

  • 南京六朝博物館明天開館迎客 以面白體瘦為美(圖)
    原標題:南京六朝博物館明天開館迎客 以面白體瘦為美(圖) 圖片來源網絡  文物有故事  陶俑:「六朝外貌協會」都愛花美男六朝女人,削肩細腰,長裙及地,笑容顯得恬靜純美。六朝男人多面容端正清秀,神情安詳持重,甚至有的武士俑,也都嘴角含笑。比如這座男俑(上圖),面白無須,雙肩瘦削,衣袍寬大,神情怡然,幾無陽剛勇武之氣。  他們也確實好這口:男人面白體瘦不僅有異性緣,領導也喜歡。引領時尚的人,當屬與東吳同期的魏國人何晏,他娶了曹操的女兒。史稱此人「面白如玉」,又愛打扮,是全階層偶像。
  • 仙鶴街出土六朝黿甲身世成謎 是六朝人吃剩的?
    六朝博物館自去年開放以來,一直是最火的博物館之一。細心的觀眾會發現,六朝博物館的展廳內陳列著一塊龜甲,其年代標明為「六朝」。最近,南京收藏家戴先生也收到一塊巨大的「龜甲」。他認為,這也是一件六朝遺物,但具體用途卻是一個謎。  古玩市場淘來黿甲  戴先生給記者出示了一個巨大的動物甲殼。「這是龜甲嗎?」
  • 六朝豪華千古夢;五更清曉數聲雞《名勝聯集》之南京(1)
    1911年闢為公園,因湖中有五島,象徵世界五大洲,故又稱「五湖公園」,以梁州為美洲、環洲為亞洲、櫻洲為歐洲、翠洲為非洲、菱洲為澳洲。園中五洲,風景各異,有環洲煙柳、櫻洲花海、菱洲山嵐、梁州秋菊、翠洲雲樹的自然景觀,為南京重要名勝之一白下有山皆繞郭;苑中無處不飛花。
  • 除了國家級省級博物館,這些隱藏在地市的小眾博物館也值得花時間逛...
    南 京六朝博物館南京不缺乏頂尖的博物館,南京博物院的名聲無需多言,朝天宮的南京博物館也別有洞天,要說不算特別大眾,但特色明顯又具備優質的布展能力的博物館,就不得不提六朝博物館。在這裡很好地詮釋了,南京為什麼被稱之為六朝古都,從設計到陳列到展品再到參觀動線,都比較令人欣喜,人不多且觀展的體驗很好。
  • 六朝南國不盡一朝芳華
    「南國本瀟灑,六代浸豪奢」,這首詞正是描述的六朝古都——南京。去年在春暖花開之際,我有友人結伴而行。輕裝簡行,只略帶了幾件薄衣便啟程了。在南京火車站下了車,我們便打車去了一家事先預訂好的民俗。一切就緒之後,兩人便迫不及待地去了總統府。
  • 元青花博物館「五一」期間開館啦~
    元青花博物館「五一」期間開館啦~ 2020-05-02 12: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茶的起源,六朝、秦漢、西周還是上古?中國、印度還是非洲?
    #國際飲茶日#從今天起,我們來聊一聊茶。茶是我們中國老百姓非常喜歡的飲品之一,也是世界上三大無酒精飲品(咖啡、茶葉、可可)之一,也是一款非常健康的飲品。中國是茶葉大國,歷史上有很長的飲茶紀錄,已經無法確切地查明到底是在什麼年代了,但是大致的時代是有說法的。
  • 南京初印象:一座值得一去再去的城市
    桂花糖芋苗潤滑爽口,香甜綿軟美。就此打開了我們南京的五天的行程。很多到南京旅遊的人第一站都會選擇秦淮河,我們也不例外。秦淮河邊想起王謝的風流,秦淮的豔跡。想起劉禹錫那首」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跨過橫在秦淮河上的文德橋就是烏衣巷。烏衣巷曾經是晉代王謝兩家的宅第,就是王導、王羲之、王獻之和謝安、謝靈運、謝朓他們家。
  • 建築大師貝聿銘去世 南京這座博物館由貝氏家族設計
    建築大師貝聿銘去世,南京這座博物館由貝氏家族設計新華社快訊:據美國媒體16日報導,華人建築師貝聿銘去世,享年102歲。貝聿銘被譽為「現代建築的最後大師」,曾獲得世界建築界最高獎項——普利茲克獎。貝聿銘著名作品包括香港中銀大廈、法國羅浮宮的玻璃金字塔等。
  • 鍾靈九夏六朝都,青山綠水十一城
    鍾靈九夏六朝都 青山綠水十一城 夏季 朱明:古代稱夏為"朱明"。《爾雅·釋天》:"夏為朱明",注:"氣赤而光明。"《漢書·禮樂志》:"朱明盛長,敷與萬物。"
  • 貴州省博物館開館了!這裡有一份觀展攻略請查收
    開館了!開館了!從選址重建到正式開館歷時4年多,貴州省內藏品種類最豐富、藏品質量最精湛的綜合性博物館——貴州省博物館終於在9月30日開館了!先鋒君今天一大早就趕往博物館,探尋裡面的精彩,為大家奉上觀展攻略,讓您不錯過任何精彩。一走近新省博物館,先鋒君的第一感覺就是大氣,整個建築群極富設計感。
  • 亞洲最大昆蟲博物館 開館兩周迎客六萬
    亞洲最大昆蟲博物館 開館兩周迎客六萬   位於都江堰市的華希昆蟲博物館是西南地區唯一的昆蟲博物館,也是亞洲最大的昆蟲博物館,自6月1日正式開館以來,參觀的人絡繹不絕,截至昨日上午,已累計接待遊客6萬餘人次。
  • 紫金山,這座六朝古都孕育而成的,到今天留給我們什麼樣的痕跡
    說起六朝的古都,可能會想到南京,你對南京的印象是什麼?在像南京一樣充滿古典和現代氣息的城市,可以體驗到太多的感情,也許很悲傷,也許很重,也許很開心,是無論如何都無法忘記的城市,鐘山位於南京東北部,江南四名山之一,山頂上有紫雲,也被稱為紫金山,以龍蟠之勢,享有「中山龍幡」之美譽,站在河邊,俯視古今,明代文化、民間文化、山水城林文化、生態休閒文化、佛教文化寓居於一山之中。
  • 繪就城市藝術領空|逸美美術館開館一周年
    去年此刻,富力國金中心逸美·美術館,在眾盼之下璀璨開館,成為瀋陽文化藝術地標。如今不負光陰厚愛,逸美·美術館迎來了開館一周年典禮的盛大時刻!11月20日,坐落於瀋陽一環之心的富力國金中心逸美·美術館,在萬眾矚目之下,開啟了開館一周年的華彩盛典。
  • ...建議打通從夫子廟到大報恩寺的地下通道,串起六朝「時光隧道」
    他提出了一大膽的設想,建議打通從夫子廟、老門東到大報恩寺的地下通道,該隧道建築裡程約 1.5 公裡左右,比現有的夫子廟步行街要長。"既可以減少遊客穿越馬路的危險,又可以增加遊客體驗感,延長遊客留置時長。"他說,地下隧道還可以通過設置燈光效果,讓遊客穿漢服旗袍體驗,打造常年燈會、燈光秀舞臺,把一年一度的夫子廟燈會變成持續沉浸的夜金陵生活方式。
  • 愛上博物館之在哈佛大學博物館看到的精美中國佛造像
    去參觀國外博物館的時候,習慣是拿到導遊圖後直接去中國館。(國外博物館如果不藏中國文物的,基本都是勢力不強的!只有極少數例外,比如洛杉磯的蓋蒂中心。)每次都是驚豔!驚豔!驚豔!這驚豔中也常常感慨大量的文物流 失;哎,但如果,誰知道呢。現在它們至少還存世,可以向世界展示那璀璨的文化。
  • 昆明市盤龍區葵花社區微型昆蟲博物館開館
    原標題:盤龍區葵花社區微型昆蟲博物館開館 昨日,盤龍區聯盟街道葵花社區微型昆蟲博物館一開館,就迎來了轄區歐萊特幼兒園、金晨幼兒園的小朋友,在老師的帶領下參觀昆蟲標本、動手組裝昆蟲模型,探索昆蟲世界的奧秘。
  • 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博物館開館
    9月8日下午,浙江大學在紫金港校區藝術與考古博物館一樓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籌建10年之久的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博物館(以下簡稱浙大藝博館)正式開館。開館現場,聽到兩個有意思的細節。
  • 哈尼歷史文化博物館開館,白嫻鳥展翅高飛 視頻
    哈尼歷史文化博物館開館 視頻來自:Long CNC 新華社 朋友圈 收集 原標題:雲南哈尼歷史文化博物館今日正式開館
  • 西安交大博物館開館 鍾明善捐贈2667件藏品
    省市文化、文物、考古、戲曲及教育界知名人士、專家學者數百人出席隆重的開館儀式,並興致勃勃地參觀博物館。面對如潮的人流,為開館付出巨大心血的西安交大博物館館長、著名書法家鍾明善告訴記者:「我很欣慰,後面要做的事會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