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子液體催化:催生下一代煉化技術——前沿催化技術展望(下)

2020-12-05 中化新網

34763次閱讀

作者:孟晶   來源:中國化工報    2019年12月27日

收藏

  全球首套10萬噸/年裝置2013年8月在山東德陽化工開車成功,15萬噸/年裝置2018年12月在哈爾濱石化投產、2019年3月九江石化30萬噸/年裝置開始運行……複合離子液體碳四烷基化裝置規模的全球紀錄不斷刷新。開發環境友好的新型碳四烷基化工藝,這道世界煉油工業最具挑戰性的難題,有了「中國方案」。被業界稱為下一代煉化技術的高辛烷值烷基化油生產技術,正在引領煉化技術升級換代。

  縱觀全球,中國以外,在這一技術領域,有過公開報導的只有雪佛龍鹽湖城煉油廠的示範裝置。霍尼韋爾UOP官方消息稱,其攜手美國雪佛龍共同開發的ISOALKY技術,第一套100噸級的裝置預計將於2020年建成投產。這將是他們的第一套離子液體法烷基化裝置,合作夥伴是中化弘潤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在核心技術長久以來一直依靠引進的煉化領域,憑藉複合離子液體催化技術的突破,中國終於站上了全球制高點。12月15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教授徐春明,在重質油國家重點實驗室成立30周年學術研討會上,對這一前沿技術進行了介紹。

  目前國內汽油標準正在快速升級。烷基化油辛烷值高,不含硫、烯烴和芳烴等,符合歐Ⅵ汽油排放標準,是最理想的調和組分。但在汽油構成中,我國和全球平均水平差距最大的,恰恰就是烷基化油。汽油構成中,烷基化油的平均佔比全球為14%,我國只有4%。

  2012年,我國烷基化產能不足70萬噸;2015年,50餘家企業的總產能猛增至1359萬噸,產量573萬噸;2017年,產能進一步增加到1680萬噸,產量785萬噸;2020年,預計總產能將突破2000萬噸。產能的飛速增加並未帶來產量的同步增長。「這主要是因為過去我們在技術上存在差距。」徐春明院士說。

  國際上碳四烷基化技術有4種:濃硫酸法、氫氟酸法、固體酸法、離子液體法。其中濃硫酸法和氫氟酸法為傳統工藝,佔絕對主導地位。但氫氟酸法汙染嚴重,對設備腐蝕嚴重,易引發事故。濃硫酸法則酸耗很大,廢酸處理難度大,且對人體和環境的潛在危害巨大。固體酸法由於流程複雜,催化劑容易失活且再生困難,工藝難度大,而未能成為主流工藝。

  換道超車成為了徐春明院士團隊的選擇。反應條件溫和、反應時間短、安全環保性能高的離子液體催化是他們的方向。

  2000年,他們開始了複合離子液體的合成工作。「離子液體為熔點低於100℃的鹽。在研究中,我們發現離子液體幾乎不揮發,而且腐蝕性低、環境友好。氯鋁酸離子液體還呈現出了超強酸性且酸性可調,便堅定地選擇了這個研究方向。」徐春明院士表示。

  隨後,徐春明院士課題組創新性地設計併合成了兼具高活性和高選擇性的複合離子液體。與常規氯鋁酸離子液體相比,這種具有兩種或兩種以上金屬配位中心陰離子的離子液體,在保證高活性之外,還將碳八選擇性從46.5%提高到了95.8%。

  之後,他們創建了世界上首套20噸/日的複合離子液體催化碳四烷基化中試裝置,創新了複合離子液體的失活、再生與連續再生工藝。裝置集成並優化了原料預處理、離子液體再生、流出物製冷、產物分離與氯代烴循環等單元操作環節。

  工業應用證明,與濃硫酸法和氫氟酸法相比,複合離子液體法烷基化油的辛烷值高,反應條件溫和,反應時間明顯縮短,同時工藝設備投資低,安全和環保性能好,也適合處理異丁烯進料。

  在對中試裝置完善和改進的基礎上,工業化應用開始突破。2013年8月,世界首套10萬噸/年複合離子液體碳四烷基化工業試驗裝置在山東德陽化工有限公司開車成功。現場72小時考核數據顯示,烯烴轉化率達到100%,烷基化油辛烷值平均達到96.8,噸烷基化油的催化劑消耗僅4千克。2015年實現了滿負荷生產,烯烴轉化率100%,其中烷基化油的收率高達77.5%。

  此後,更大的突破相繼而來。2018年12月,世界首套15萬噸/年裝置在哈爾濱石化開車;2019年3月,世界首套30萬噸/年裝置在九江石化建成並產出合格產品。

  在多套工業化裝置的成功運行後,離子液體法裝置迎來了全面推廣應用期。2019年1月,5萬噸/年裝置在中國石油格爾木石化投產。現在安慶石化和武漢石化還各有一套30萬噸/年的裝置即將投產,大港石化15萬噸/年的裝置正在建設,華北石化和撫順石化30萬噸/年的裝置也進入了論證階段。

  離子液體催化技術的突破,正在引領國內煉化行業的一次整體升級。

相關焦點

  • 離子液體催化合成三聚甲醛技術獲突破
    本報訊 日前,由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負責催化劑及催化反應工藝等相關核心技術,富藝國際工程公司負責中試設計,中海化學公司負責中試裝置建設和試車的三聚甲醛合成中試裝置,在中海石油化學股份有限公司(海南東方)一次投料試車成功,生產出合格的三聚甲醛。
  • 環境友好的複合離子液體催化碳四烷基化新技術(CILA)取得重大突破
    環境友好的複合離子液體催化碳四烷基化新技術(CILA)取得重大突破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1-05 20:30 來源: 環境友好的複合離子液體催化碳四烷基化新技術(CILA)取得重大突破  碳四烷基化汽油具有高辛烷值、無硫、無烯、無芳等優點,是理想的汽油調和組分。
  • 葡萄糖季銨鹽離子液體用於催化合成氯丁二烯
    點擊上方「離子液體」,更多精彩內容盡在掌握!標   籤:學科前沿關鍵詞:離子液體 相轉移 催化 氯丁二烯隨著社會的發展,可持續的發展理念越來越深入人心。在日用化學品生產中,需要大量反應溶劑,會產生大量廢物,這一生產過程也就必須得到相應的改進。
  • 化學、電化學催化、溼式、超臨界水、光催化、超聲波氧化技術
    1 芬頓氧化法 該技術起源於19世紀90年代中期,由法國科學家H.J.Fenton提出,在酸性條件下,H2O2在Fe2+離子的催化作用下可有效的將酒石酸氧化,並應用於蘋果酸的氧化。
  • 韓布興院士課題組最新綜述: 鹼性離子液體高效催化二氧化碳合成有...
    因此,探索綠色、無金屬的催化劑,在相對溫和的反應條件下將CO2化學轉化為有機碳酸酯具有重要意義。  鹼性離子液體具有優良的物理化學性質,在CO2化學固定化,特別是催化CO2合成有機碳酸酯方面展現出優異的催化性能。
  • 催化燃燒一體機之催化燃燒技術
    催化燃燒可以在低溫下製造燃料達到完全燃燒,提高燃燒過程,降低反應溫度,促進完全燃燒,抑制有毒、有害物質的形成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一種環境友好過程,擴大其應用領域,已廣泛應用於工業生產和日常生活的許多方面。
  • 110周年:可持續水修復的催化氧化過程展望
    110周年:可持續水修復的催化氧化過程展望本文還展望了利用汙染水體中有機汙染物中儲存的化學能就地催化生成H2O2用於高級氧化過程的前景,從而消除了昂貴氧化劑的使用。
  • 汙水處理廠家:光催化降解技術處理汙水
    徐曉等以納米TiO 為光催化劑對食品工業廢水進行了處理,研究表明光催化降解技術能有效降解海產品深加工廢水中的氨氮和COD等汙染物。在pH=9的條件下紫外光照射3小時氨氮和COD的去除率分別為69.76%和73.33%。當前海產品加工廢水一般簡單過濾後即直接排放到大海,光催化降解技術的應用能極大改善相關汙染現狀。
  • 催化裂化煙氣脫硫除塵技術的應用
    北極星大氣網訊:摘要:介紹高效布袋除塵+ 鹼液溼法脫硫工藝在青島安邦煉化有限公司0. 5 Mt /a 催化裂化裝置煙氣脫硫除塵系統的應用情況。針對催化裂化混合煙氣顆粒物粒徑小、SO2濃度高的特點,該技術具有工藝流程簡單、脫硫除塵效率高、能量利用合理等優勢,在催化裂化裝置煙氣治理領域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青島安邦煉化有限公司( 簡稱青島安邦) 0. 5Mt /a 催化裂化裝置,採用「高效布袋除塵+ 鹼液溼法脫硫」工藝對煙氣進行治理。該技術除塵採用高效布袋除塵器,配套32% NaOH溼法脫硫工藝。
  • 【領津環境技術】淺談光催化
    北極星大氣網訊:光催化是指在光的作用下進行的化學反應。光化學反應需要分子吸收特定波長的電磁輻射,受激產生分子激發態,繼而發生化學反應生成新的物質或變成引發熱反應的中間化學產物。光催化劑是指在光的照射下,自身不起變化,卻可以促進化學反應的物質。它利用光能轉化成化學反應所需的能量,產生催化作用,使周圍的氧氣及水分子激發成極具氧化力的自由基或負離子。
  • 離子液體在燃料油脫硫中的研究進展
    ,而這些燃料油產品中的含硫化合物會在使用過程中轉化為硫氧化合物並對環境產生不良影響,所以在使用之前亟須將產品中的含硫化合物脫除。催化加氫技術是一種應用較早的傳統脫硫方法,該工藝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達到較好的脫硫效果,但由於操作壓力高、氫氣消耗量大,使得生產成本較高,而且深度脫硫會使油品中的烯烴飽和,造成辛烷值下降,所以以萃取脫硫、氧化脫硫和烷基化脫硫等為代表的非催化加氫脫硫技術成為了人們研究的熱點。但非催化加氫技術也受溶劑溶解性能等限制,使得脫硫效果不佳,而且大部分有機溶劑易揮發,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汙染。
  • 離子液體應用孕育新突破
    □本報記者 潘鋒 離子液體作為一種全新的功能化介質和材料,已在材料、化工、生物質、電化學等諸多領域展現了良好的應用前景,其應用領域也從化學製備擴展到了環境科學、材料科學和工程技術等領域
  • 甲烷溫和條件下直接催化轉化研究綜述
    ,系統總結並展望了熱催化、電催化、光催化技術在甲烷溫和條件下直接轉化方面的研究進展。該路線中甲烷水蒸氣重整過程通常需要在高溫(700°C-1100°C)條件下進行,合成氣的後續轉化也通常需要高溫高壓等苛刻條件,這增加了該過程的經濟成本和環境壓力。因此,探索溫和條件下甲烷直接轉化製備高附加值的化學品的技術是一個迫切但又極具挑戰的課題。
  • 生物酶催化技術行業研究
    生物酶是從生物體中產生的,它具有特殊的催化功能。2.生物酶的特性高效性:用酶作催化劑,酶的催化效率是一般無機催化劑的10^7~10^13倍。專一性:一種酶只能催化一類物質的化學反應,即酶是僅能促進特定化合物、特定化學鍵、特定化學變化的催化劑。
  • 離子液體綠色工程應用
    林州市科能科技材料有限公司 山東易達利化工有限公司 濮陽市盛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惠州市宙邦化工有限公司 江蘇奧克化學有限公司 吳江宏力紡織企業發展有限公司成果簡介本項目面向綠色化工的重大需求,以離子液體為核心,通過介質-工藝-系統的原始創新,突破了離子液體共性科學及工程化等難題,在工業催化
  • 離子液體固載化技術首次工業應用
    該項目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離子液體固載化的工業化應用,為我國二氧化碳資源化利用開闢了廣闊空間。  該項目採用奧克集團自主研發的固載離子液體催化二氧化碳轉化製備碳酸二甲酯/乙二醇綠色工藝技術,於2018年7月實現工藝技術全線貫通。經過了3500小時的安全、穩定試生產運行後,2019年7月1日,該項目在完成檢修和部分改造後再次投料開車。
  • 萱嘉生物生物催化技術及產業化項目,在海內外博士博士後創賽奪魁
    生物催化技術前景獲一致看好獲得企業組金獎的萱嘉生物「超分子生物催化技術及其產業化」項目,是運用超分子生物催化技術合成,利用酶或者生物有機體作為催化劑進行超分子化學轉化,目前已完成抗壞血酸葡糖苷、甘油葡糖苷和α-熊果苷等原料開發,並實現產品量產。
  • 催化裂化煙氣脫硫脫硝技術應用現狀及存在問題
    脫硝助劑的活性組分在C和CO存在的條件下能夠促進NO向N2 轉化,從而達到降低再生煙氣中NOx 的目的。脫硝助劑技術的局限性與煙氣硫轉移助劑類似:1)脫硝助劑對再生煙氣NOx 的脫除率與催化裂化裝置再生器的結構和再生工況密切相關,在貧氧再生工況下,NOx 脫除率較高,而在富氧再生工況下脫除率較低。2)目前脫硝助劑的活性組分大多是貴金屬,成本增加較大。
  • 張嘉恆教授與國務院參事展開離子液體技術應用研討會
    【張嘉恆教授作離子液體技術應用報告現場】會上,張嘉恆教授首先作了《基於離子液體的大健康行業創新產品開發》報告。張嘉恆教授從行業分析開始簡報了我國在生物醫藥市場、化妝品市場、日化行業的天然原材料市場以及功能食品原料製造行業的發展前景,並列舉了國內外知名原料供應商的技術優勢。引出了符合綠色化學發展方向的離子液體,因其具有載體功能屬性可在多行業上發揮巨大作用,被稱為「未來的溶劑」以及「設計者溶劑」。張嘉恆教授深入淺出地介紹了離子液體作為綠色萃取劑以及離子液體材料兩種技術應用的優勢。
  • 複合離子液體碳四烷基化新技術:為油品升級貢獻「中國方案」 | 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開發的複合離子液體碳四烷基化技術解決了這些問題,為汽油清潔化生產和全面質量升級,尤其是滿足國Ⅵ標準汽油的生產,提供了一種新的解決方案。該項目獲得2017年度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碳四烷基化是利用煉廠副產品液化氣中的異丁烷與丁烯,在強酸催化下生成異辛烷為主的烷基化汽油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