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鄧德會和中科院院士包信和團隊在
Chem上發表綜述文章,系統總結並展望了熱催化、電催化、光催化技術在甲烷溫和條件下直接轉化方面的研究進展。
甲烷是天然氣、頁巖氣、可燃冰等的主要成分,是一種豐富的自然資源,它不僅被大量用作燃料供給,也是眾多工業化學品的源頭原料。因此,甲烷的催化轉化在工業和學術界引起了廣泛的研究興趣。然而,甲烷分子的高度穩定性,以及高的C-H鍵能使其在溫和條件下的活化或轉化極具挑戰,甲烷的選擇活化和定向轉化也因此被認為是催化化學領域中的聖杯式課題。目前,工業上甲烷的轉化主要是經水蒸氣重整製備合成氣(Syngas,一氧化碳和氫氣的混合氣),以及合成氣後續進一步轉化成各類有機化學品。該路線中甲烷水蒸氣重整過程通常需要在高溫(700°C-1100°C)條件下進行,合成氣的後續轉化也通常需要高溫高壓等苛刻條件,這增加了該過程的經濟成本和環境壓力。因此,探索溫和條件下甲烷直接轉化製備高附加值的化學品的技術是一個迫切但又極具挑戰的課題。
該綜述系統總結了熱催化、電催化、光催化在甲烷溫和條件下轉化的研究進展,尤其對其中具有優異C-H活化能力的催化劑進行了重點介紹,在催化劑設計、理論計算模擬、反應條件的選擇、產物精確定量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論述。綜述展望了未來甲烷活化和轉化的發展方向,指出了將來開發低溫下利用氧氣進行甲烷轉化的迫切性,指出限域單中心活性位點以及多組元催化劑在未來甲烷低溫催化轉化方面的重要性,並提出採用多能(熱、電、光)耦合進行甲烷催化轉化將有利於集成各種活化方式的優勢以實現更加高效的甲烷轉化。綜述為未來開發更加高效的甲烷轉化新途徑提供了借鑑。
以上研究得到國家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中科院前沿科學重點研究項目、中科院潔淨能源創新研究院合作基金項目等資助。(來源: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大連化物所發表甲烷溫和條件下直接催化轉化研究綜述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