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甲烷催化轉化為甲醇的關鍵

2020-12-05 科技報告與資訊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美國能源部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揭示了新的細節,這些細節解釋了高選擇性催化劑如何將甲烷(天然氣的主要成分)轉化為甲醇(一種易於運輸的液體燃料和用於製造塑料、油漆等日用品的原料)。這些研究結果可以幫助設計出更高效/選擇性的催化劑,使甲烷轉化成為一種經濟上可行、環境上有吸引力的替代排放或燃燒 "廢氣 "的方法。

正如《Science》雜誌上發表的一篇論文所描述的那樣,研究小組使用了基於理論的模型來識別反應過程中發生的原子級重排,然後進行實驗以驗證這些細節。研究發現,水與經濟型氧化鈰/氧化銅催化劑配合使用,在阻斷不需要的副反應的情況下,水有三個重要作用,可使甲烷轉化為甲醇,選擇性達到70%。

負責該項目的Brookhaven實驗室化學家Sanjaya Senanayake說:「從以前的工作中我們知道,我們已經開發出了一種高度選擇性的催化劑,可以在有水的情況下將甲烷直接轉化為甲醇。但是現在,通過使用先進的理論和實驗技術,我們已經了解了為什麼它如此有效。」

這些發現會加快利用從氣井和油井中逸出的甲烷的催化劑的開發速度,這些甲烷通常直接排放到大氣中或燃燒掉。

Senanayake說:「運輸天然氣極其困難,並且有潛在危險。但如果你把它直接轉化成液體,你就可以將其移動並使用,而不是浪費地燃燒。雖然這種反應的商業化潛力可能還需要幾年時間,但我們希望我們的研究結果和對這一切工作原理的理解將有助於更快地實現這一目標。「

在尋找甲烷制甲醇催化劑的過程中,發現了一些有前景的催化劑。但是,其中許多步驟需要耗費大量精力才能完成。而且在許多情況下,競爭性反應會將甲烷(以及產生的甲醇)完全分解為一氧化碳(CO)和CO2。因此,當Brookhaven小組首次觀察到他們的催化劑可以在一個連續反應中以高產率將甲烷直接轉化為甲醇時,他們想了解更多有關其如何完成這一艱巨任務的信息。

他們對弄清水的作用特別感興趣,水似乎促進了該過程中的關鍵步驟,並以某種方式阻止了產生CO和CO2的反應途徑。

通過使用計算工具,布魯克海文化學家Ping Liu開發了一種理論方法來弄清楚發生了什麼。

首先,她使用「密度泛函理論」(DFT)計算來確定反應物(甲烷,氧氣和水)在反應的各個階段相互反應以及氧化鈰/氧化銅催化劑之間的相互作用。這些計算還包括有關從一種原子排列到另一種原子排列需要多少能量的信息。

她解釋說:「 DFT提供了反應中涉及的各個階段的「快照」,以及從一個階段進入下一階段必須克服的障礙。」

然後,她進行了「kinetic Monte Carlo」模擬-基本上是使用計算機嘗試從快照到快照進行反應的所有可能方式。模擬考慮了從一個階段轉移到下一階段的所有可能途徑和能量需求。

Liu表示:「這些模擬從每個中間階段開始,著眼於可以進行下一步的所有可能性,並找出最可能的途徑。模擬決定了快照實時連接的最可能方式。」

該模擬還對不同的反應條件(例如,壓力和溫度的變化)將如何影響反應速率和可能的途徑進行建模。

布魯克海文催化小組的負責人何塞·羅德裡格斯說:「我們正在模擬的'反應網絡'中有45-50種可能的成分。研究人員能夠預測從甲烷到甲醇而不是CO和CO2的最佳條件和最佳途徑。所有這些都是由水的存在引起的。」

該模型預測了水的三個作用:1)通過破壞一個碳氫鍵並提供-OH基團將CH3片段轉化為甲醇來活化甲烷(CH4),2)阻斷可能將甲烷和甲醇轉化為CO和CO 2,以及3)促進表面上形成的甲醇作為產物向氣相中的置換。

Senanayake說:「所有的作用都發生在構成我們的催化劑的氧化鈰納米顆粒和氧化銅膜之間的一個或兩個活性位點上。」但是這個描述仍然只是一個模型。科學家們需要證據。

為了收集證據,來自布魯克黑文和SBU的科學家在布魯克黑文的化學部門實驗室進行了額外的實驗。

該小組與伯克利實驗室的Slavomir Nemsak以及合作者Thomas Duchon(德國的Peter-Grünberg-Institut)和David Grinter(英國的Diamond Light Source)合作,使用環境壓力(AP)X射線光電子進行了實驗光譜學(XPS),使他們能夠實時跟蹤反應的發生,從而確定關鍵步驟和中間體。

Rodriguez說:「 X射線激發電子,電子的能量告訴您表面上具有什麼化學物種以及該物種的化學狀態。它構成了'化學指紋'。使用這種技術,可以實時跟蹤表面化學和反應機理。」

在一定條件下在有水和無水條件下進行反應,證實水起了預測的三個作用。測量結果表明反應條件如何通過防止副反應使工藝向前發展並最大程度地提高了甲醇的產量。

Rodriguez說:「我們發現了在水存在下形成CH3O(甲醇的中間體前體)的直接證據。而且因為有水,所以可以改變所有表面化學性質以阻止副反應,並且還可以輕易地從催化劑表面釋放出甲醇,而不會分解。」

Senanayake說:「現在,我們已經確定了催化劑的設計原理,接下來,我們必須建立一個使用這種催化劑的真實系統並對其進行測試。」

論文標題為《Water-promoted interfacial pathways in methane oxidation to methanol on a CeO2-Cu2O catalyst》。

相關焦點

  • 「水」一篇Science——甲烷催化氧化制甲醇,水是關鍵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X-MOLNews甲烷(CH4)是天然氣的主要成分,由於其C-H鍵鍵能較強(104 kcal/mol),因此難以轉化為高附加值產品如芳烴、烯烴、氧化產物。相比於甲烷,常溫常壓下為液態的甲醇無疑更適合作為燃料或者化工原料。目前,工業上主要利用合成氣(H2和CO)來生產甲醇(CH3OH),由甲烷至甲醇卻很少見到。
  • 細菌為甲烷轉化成甲醇提供新思路
    原標題:細菌為甲烷轉化成甲醇提供新思路    美英研究人員新近破解了一種以甲烷為生的細菌將甲烷轉化成甲醇的機制。在此基礎上可望開發出新型人工催化劑,在常溫常壓下實現轉化,大幅降低成本。    將甲烷轉化成易於儲存和運輸的甲醇,有助提高甲烷利用率。
  • 科學網—神奇細菌可在室溫下將甲烷轉換為甲醇
    —甲醇轉換的酶物質在一個包含僅1個銅離子的位置發生催化反應。 甲烷氧化菌能夠從環境中清除甲烷,並將其轉化為可用燃料,這種細菌究竟是如何自然地進行這樣的複雜的反應是一個未解謎團。日前,美國西北大學一支跨學科研究小組發現,負責甲烷—甲醇轉換的酶物質在一個包含僅1個銅離子的位置發生催化反應。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科學》上。 這項最新發現將引導科學家設計新型人造催化劑,它能將甲烷轉化為易於使用的甲醇,其機理與甲烷氧化菌相同。
  • 甲烷細菌轉化之謎破解,甲烷轉化將有質的飛躍
    甲烷分子示意圖甲烷細菌是著名的「甲烷清道夫」,它們可以利用甲烷-甲醇轉化反應,輕鬆地將甲烷轉化為可用燃料。長期以來,甲烷細菌的轉化能力一直吸引著研究人員的關注。然而,甲烷細菌究竟是如何輕而易舉地進行複雜的甲烷反應卻一直是一個謎。
  • 光催化首次實現氧氣氧化甲烷制含氧化合物—新聞—科學網
    近日,華北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孟憲光教授科研團隊和日本國家材料研究所葉金花主任研究員合作,利用光催化技術首次實現室溫氧氣直接氧化甲烷,以高選擇性轉化為甲醇和甲醛等高值含氧化合物
  • 浙大學者發明「分子圍欄」讓甲烷高效變甲醇
    新華社杭州1月10日電(朱涵、施璇)浙江大學肖豐收教授和王亮研究員團隊構築起了一系列「分子圍欄」多相催化劑體系,能夠將甲烷高效轉化為甲醇,為甲烷的高效利用提供了更為直接和綠色的途徑。該研究成果於北京時間10日發表於《科學》雜誌。
  • 浙大「分子圍欄」解決甲烷高效率變甲醇難題,成果登《科學》
    甲醇是生成基礎化學品的重要平臺分子,具有高附加值和高應用價值。這兩個「姓甲的兄弟」,一個具有產量優勢,一個極具產品優勢,科學家一直想為兩兄弟牽牽線搭搭橋,但甲醇過於活潑的「性格」卻讓其選擇性活化和定向轉化成為世界性難題。
  • 科研人員實現甲烷低溫高效直接催化轉化制甲酸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二維材料與能源小分子轉化創新特區研究組研究員鄧德會和副研究員於良團隊在甲烷低溫轉化制含氧化合物研究中取得進展,發現ZSM-5孔道晶格限域的配位不飽和Fe位點可在溫和條件下直接催化甲烷高效定向轉化制甲酸。
  • 甲烷溫和條件下直接催化轉化研究綜述
    ,系統總結並展望了熱催化、電催化、光催化技術在甲烷溫和條件下直接轉化方面的研究進展。   甲烷是天然氣、頁巖氣、可燃冰等的主要成分,是一種豐富的自然資源,它不僅被大量用作燃料供給,也是眾多工業化學品的源頭原料。因此,甲烷的催化轉化在工業和學術界引起了廣泛的研究興趣。然而,甲烷分子的高度穩定性,以及高的C-H鍵能使其在溫和條件下的活化或轉化極具挑戰,甲烷的選擇活化和定向轉化也因此被認為是催化化學領域中的聖杯式課題。
  • Pd修飾的ZnO-Au雜化材料高效光催化甲烷轉化為乙烯的中間體形成和...
    Pd修飾的ZnO-Au雜化材料高效光催化甲烷轉化為乙烯的中間體形成和脫氫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31 23:22:44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熊宇傑團隊揭示了Pd修飾的ZnO-Au雜化材料高效光催化甲烷轉化為乙烯的中間體形成和脫氫過程
  • 研究人員發現二氧化碳轉化為乙烯的關鍵中間體
    近來,利用可再生電力將二氧化碳轉化為高附加值化合物的電化學轉化(e-chemical)技術受到了廣泛關注。這種綠色技術是以二氧化碳和水作為唯一的原料化學品,代替傳統的化石燃料,採用電化學反應合成各種化合物。電化學二氧化碳轉化可以生產一氧化碳、乙烯等石化工業中增值的重要分子。
  • 研究人員在溫和條件下高效率地將甲烷轉化為甲酸
    甲烷是生產高附加值化學品的前景廣闊的物質。甲烷在溫和條件下轉化為增值化學品或燃料已成為能源和催化領域最熱門的課題之一。然而,由於甲烷分子的高對稱性和低極化性,使得在溫和條件下活化甲烷具有挑戰性。此外,目標產物通常比甲烷反應性更強,容易過度氧化成溫室氣體CO2。
  • 【動態】大連化物所發表碳一分子溫和條件下催化轉化綜述文章
    大連化物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二維材料與能源小分子轉化創新特區研究組(05T6組)鄧德會研究員團隊在溫和條件下碳一分子催化轉化方面的研究工作受到國內外同行的廣泛關注
  • 「甲烷室溫催化」研究進展科普解讀—新聞—科學網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的科學家,通過研究,在石墨烯材料的幫助下,在室溫條件下(25℃)直接將天然氣的主要成分甲烷催化並且轉化為其他化合物 天然氣主要成分是甲烷。目前人們通常使用間接轉化法將甲烷轉化,就是先讓水蒸氣和甲烷一起發生化學反應,生成一氧化碳和氫氣的混合氣體,再讓混合氣體發生化學反應合成其他化工原料及油品。這種方法比較複雜、消耗能量大、生產成本高。 甲烷的直接轉化利用,就是省去了水蒸氣和甲烷反應生成混合氣體的環節,直接由甲烷轉化為化工原料。因為少一道工序,甲烷的直接轉化在化工生產中就更有吸引力。
  • 華北理工大學材料學院科研團隊實現光催化甲烷轉化「Dream...
    近日,華北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孟憲光教授作為共同通訊作者和通訊單位在化學領域頂尖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簡稱JACS)上發表標題為「Direct and Selective Photocatalytic Oxidation of CH4 to Oxygenates with O2 on Cocatalysts
  • 諾貝爾獎團隊將空氣中二氧化碳轉化成甲醇燃料
    轉自科技日報—中國科技網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南加利福尼亞大學化學系教授喬治·歐拉率領團隊,首次採用基於金屬釕的催化劑,將從空氣中捕獲的二氧化碳直接轉化為甲醇燃料過去幾年,化學家們一直在研究把二氧化碳轉化為有用產品的各種方法,例如,用氫氣處理二氧化碳生產出甲醇、甲烷或甲酸。因可在燃料電池中作為替代燃料以及用於氫存儲,如何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甲醇的研究最受青睞。
  • 我研究人員實現甲烷在室溫條件下直接催化轉化
    甲烷作為天然氣、頁巖氣、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擁有最穩定的烷烴分子結構,具有高度的四面體對稱性,極難在溫和的條件下對其活化。因此,甲烷的選擇活化和定向轉化一直是世界性的難題,被稱為化學領域「聖杯」式的研究課題。
  • 光催化光纖利用太陽能將水轉化為氫氣
    圖片:南安普敦大學齊普勒學院南安普敦大學的研究人員已將光纖轉變為光催化微反應器,該反應器利用太陽能將水轉化為氫燃料。這項突破性的技術用光催化劑覆蓋了微結構化光纖棒(MOFC)的內部,該光催化劑通過光產生氫,可以為廣泛的可持續應用提供動力。
  • 浙大學者《科學》發文:天然氣變甲醇身價成倍增長
    原標題:浙大學者《科學》發文:天然氣變甲醇身價成倍增長   浙江大學研究者新近發明了一種在溫和條件下把甲烷高效率轉化為甲醇的方法,憑
  • 《Chem》 :鄧德會、包信和團隊實現甲烷室溫直接催化轉化
    ,發現石墨烯限域的單原子鐵中心可以在室溫條件下(25°C)直接將甲烷催化轉化為高附加值的C1含氧化合物。為了克服高的反應能壘,甲烷的轉化往往需要在高的反應溫度(600-1100°C)下進行,如何降低反應溫度,將對其基礎研究和工業應用具有重要意義。儘管眾多的研究人員做了大量的探索,但在溫和條件尤其在室溫條件下,並且不需要引入如光、電、等離子體等任何其它形式的能量,直接將甲烷催化轉化成高附加的燃料或化學品仍極具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