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大「分子圍欄」解決甲烷高效率變甲醇難題,成果登《科學》
經過3年多的集中攻關,浙江大學肖豐收教授和王亮研究員團隊,構築起了一系列「分子圍欄」多相催化劑體系,在70℃的溫和條件中將甲烷高效率轉化為甲醇,轉化率為17.3%,甲醇選擇性達到92%,是當前的最高水平。
-
浙大新年第一篇Science:構築分子圍欄多相催化劑體系,將甲烷高效率...
經過3年多的集中攻關,浙江大學肖豐收教授和王亮研究員團隊,構築起了一系列「分子圍欄」多相催化劑體系,在70℃的溫和條件中將甲烷高效率轉化為甲醇,轉化率為17.3%,甲醇選擇性達到92%,是當前的最高水平。 這項研究於北京時間1月10日,被國際頂級雜誌《科學》在線刊登。
-
浙大學者《科學》發文:天然氣變甲醇身價成倍增長
原標題:浙大學者《科學》發文:天然氣變甲醇身價成倍增長 浙江大學研究者新近發明了一種在溫和條件下把甲烷高效率轉化為甲醇的方法,憑
-
讓牙齒再生、止血救生衣、通用熊貓血……浙大這個專業,超乎你想像!
範傑教授團隊關鍵時刻,你需要一件「緊急止血救生衣」(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9)肖豐收教授團隊構築分子圍欄,實現甲烷轉化甲醇世界最高水平(Science 2020)唐睿康教授&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王本副教授聯合團隊通過「易容術」造出「通用熊貓血」(Science Advances 2020)科研居然可以如此有趣?
-
從羊圈找靈感,把雞蛋當模型,浙大這個團隊靠這寫的論文上了《科學》
經過3年多的集中攻關,浙江大學肖豐收教授和王亮研究員團隊,構築起了一系列「分子圍欄」多相催化劑體系,在70℃的溫和條件中將甲烷高效率轉化為甲醇,轉化率為17.3%,甲醇選擇性達到92%,是當前的最高水平。這項研究於北京時間1月10日,被國際頂級雜誌《科學》在線刊登。
-
科研人員實現甲烷低溫高效直接催化轉化制甲酸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二維材料與能源小分子轉化創新特區研究組研究員鄧德會和副研究員於良團隊在甲烷低溫轉化制含氧化合物研究中取得進展,發現ZSM-5孔道晶格限域的配位不飽和Fe位點可在溫和條件下直接催化甲烷高效定向轉化制甲酸。
-
水是甲烷催化轉化為甲醇的關鍵
美國能源部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揭示了新的細節,這些細節解釋了高選擇性催化劑如何將甲烷(天然氣的主要成分)轉化為甲醇(一種易於運輸的液體燃料和用於製造塑料、油漆等日用品的原料)。這些研究結果可以幫助設計出更高效/選擇性的催化劑,使甲烷轉化成為一種經濟上可行、環境上有吸引力的替代排放或燃燒 "廢氣 "的方法。
-
新方法實現甲烷低溫高效直接制甲酸—新聞—科學網
甲烷(CH4)是一種重要的化石能源,廣泛存在於天然氣、頁巖氣、可燃冰等礦產資源中。
-
細菌為甲烷轉化成甲醇提供新思路
原標題:細菌為甲烷轉化成甲醇提供新思路 美英研究人員新近破解了一種以甲烷為生的細菌將甲烷轉化成甲醇的機制。在此基礎上可望開發出新型人工催化劑,在常溫常壓下實現轉化,大幅降低成本。 將甲烷轉化成易於儲存和運輸的甲醇,有助提高甲烷利用率。
-
科學網—神奇細菌可在室溫下將甲烷轉換為甲醇
—甲醇轉換的酶物質在一個包含僅1個銅離子的位置發生催化反應。 甲烷氧化菌能夠從環境中清除甲烷,並將其轉化為可用燃料,這種細菌究竟是如何自然地進行這樣的複雜的反應是一個未解謎團。日前,美國西北大學一支跨學科研究小組發現,負責甲烷—甲醇轉換的酶物質在一個包含僅1個銅離子的位置發生催化反應。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科學》上。 這項最新發現將引導科學家設計新型人造催化劑,它能將甲烷轉化為易於使用的甲醇,其機理與甲烷氧化菌相同。
-
甲醇直接制乙二醇相關研究成果發表
該成果同時也申請了中國發明專利(CN201611249732.X)和國際專利PCT(PCT/CN2017/117719)。 甲醇經可控C-C偶聯反應制C2或多個碳原子的化合物是化學領域極具吸引力和挑戰性的反應。當前甲醇C−C偶聯反應主要限於羰基化反應和脫水偶聯制烯烴或芳烴,即MTO或MTA過程,其特點是很難以高選擇性地獲得特定產物。
-
天然氣的主要成分——甲烷
其中,天然氣是優質高效、綠色清潔的低碳能源。加快天然氣開發利用,促進協調穩定發展,是我國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的重要路徑。 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那麼我們今天來說一下「甲烷」甲烷作為天然氣還有頁巖氣、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擁有最穩定的烷烴分子結構,具有高度的四面體對稱性,極難在溫和的條件下對其活化,轉化往往需要在600℃—1100℃的高溫下進行反應。多年來,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著重點多是控制二氧化碳排放。
-
分子電催化二氧化碳至甲醇獲高轉化率—新聞—科學網
近日,南方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教授梁永曄團隊與耶魯大學化學系副教授王海梁團隊合作,首次利用固定在碳納米管(CNT)管壁上的分子催化劑酞菁鈷(CoPc),實現了二氧化碳到甲醇的高效轉化,甲醇轉化的法拉第效率(電極傳輸一定數量的電荷所能得到的實際生成物與理論生成物的百分比
-
大自然中的甲醇經濟
諾獎獲得者喬治·奧拉所說的「甲醇經濟」中一個重要觀點,就是甲醇的製備可以來自生物質。生物質能可否高效地轉化為便於存儲和運輸的甲醇,從而大大提高生物質能的利用價值?目前技術成熟度怎麼樣?離成功實現還有多久?產業化時間還需要多長?反應器的效能、容積大小、承受力、建設成本等方面是攻關的重點。
-
甲烷細菌轉化之謎破解,甲烷轉化將有質的飛躍
甲烷分子示意圖甲烷細菌是著名的「甲烷清道夫」,它們可以利用甲烷-甲醇轉化反應,輕鬆地將甲烷轉化為可用燃料。長期以來,甲烷細菌的轉化能力一直吸引著研究人員的關注。然而,甲烷細菌究竟是如何輕而易舉地進行複雜的甲烷反應卻一直是一個謎。
-
「水」一篇Science——甲烷催化氧化制甲醇,水是關鍵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X-MOLNews甲烷(CH4)是天然氣的主要成分,由於其C-H鍵鍵能較強(104 kcal/mol),因此難以轉化為高附加值產品如芳烴、烯烴、氧化產物。相比於甲烷,常溫常壓下為液態的甲醇無疑更適合作為燃料或者化工原料。目前,工業上主要利用合成氣(H2和CO)來生產甲醇(CH3OH),由甲烷至甲醇卻很少見到。
-
「甲烷室溫催化」研究進展科普解讀—新聞—科學網
然而,由於甲烷的分子結構非常穩定,要讓它發生化學反應直接轉化所需要的能量很高,反應不容易進行。 3. 催化劑及化工使用現狀 有一種方法能夠讓化學反應變得更容易更高效,就是使用催化劑。催化劑又稱觸媒,是能通過提供另一活化能較低的反應途徑而加快化學反應速率,而本身的質量、組成和化學性質在參加化學反應前後保持不變的物質。
-
中國科學家發明新催化劑,馴服甲烷可做火箭燃料
據新華社7月28日報導,甲烷,有機化學中最難被轉化的「頑固分子」。近日,上海科技大學物質科學與技術學院左智偉團隊破解了這一難題,他們找到了一個低成本、高效率的催化劑組合,室溫條件下,就可實現甲烷轉化。這為甲烷轉化為火箭推進劑燃料等高附加值化工產品提供了新方案,為我國高效利用特有稀土金屬資源提供了新思路。相關研究成果日前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科學》上。
-
甲烷是什麼?甲烷的物理性質和化學反應
甲烷在地球上有很高的相對豐度,使之成為很有發展潛力的一種燃料,但在標準狀態下收集以及存儲氣態的甲烷是一個十分有挑戰性的課題。物理性質:甲烷是無色、無味的氣體。甲烷對空氣的重量比是0.54,比空氣約輕一半。甲烷溶解度很小,在20℃、0.1kpa時,100單位體積的水,能溶解3個單位體積的甲烷。
-
FIE | 尋找高效的甲烷水合物促進劑
論文標題:Efficient promotion of methane hydrate formation and elimination of foam generation using fluorinated surfactants (尋找高效的甲烷水合物促進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