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鼠」實驗如何了?它被丟在太空9個月,科學家終於看到變化

2021-01-13 奇點使者

審核:小文

提到老鼠,估計大部分人都會顫動一下,人們對於老鼠的印象,普遍都是噁心,骯髒,瘟疫等貶義詞。中國有句古話「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形象的說出人們對老鼠的厭惡之感,當然這也是有原因的,因為老鼠不僅會破環莊稼和偷吃農作物,而且還會傳播病毒。而在十四世紀開始,歐洲就有上千萬的人因為老鼠傳播的病毒而死亡。

不過,隨著近代科技的發展,這些令人厭惡的老鼠也在醫療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研究中,人們驚奇的發現老鼠的骨骼還有相關組織與人類有極高的相似度,藥物對老鼠的影響也十分明顯。就如我們在電視劇看到的小白鼠那樣,經常會被用作藥物的實驗品。

從20世紀開始,人類就著重對外太空的研究,從20世紀的阿波羅8號登月以來,人們就多次往月球,火星,外太空發射各種探索衛星和探測器來觀察地外的情況,但遺憾的是,人類到目前為止都沒有發現任何生命存在的痕跡。從人類在火星上發現類似地球上的水源開起,人們就一直對外太空轉移存在很大的嚮往,因為就今天的發展狀態,人類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因為資源的問題而走向滅絕。

然而就在最近,日本的一位科學家利用老鼠進行了一項大膽的實驗,這位科學家把老鼠的精子進行冷凍乾燥,並將其放置在外太空長達九個月的時間。然後在時間達到後把它帶回地球,將其解凍並進行培育,科學家驚奇的發現,培育出來的老鼠是完全健康的。

實驗證明了即使在輻射較為強烈的外太空,動物依然是可以進行繁衍的。但這個實驗存在很大的爭議,因為即使是老鼠,生命結構與人類存在很大的相似度,但畢竟人是人,老鼠是老鼠,人對於老鼠的結構相對來說還是要複雜很多。而小白鼠之所以被人類廣泛用於醫學實驗,只不過是老鼠對於有毒性的藥物,能及時的反映出來而已。

科學家指出,人類之所以會被稱為地球上最高智慧的生物,是因為無論人類的身體機能,思維,還是各神經中樞都比其他動物複雜得多。同時,如果仔細觀察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人類也是較為脆弱的一方,就目前看來,人類對地球的環境所表現出來的是極不適應性,非常容易出現疾病,就如嬰兒時期,但是地球上的其他生物卻不一樣,它們進化的速度相對人來說慢得多,但它們的生命能力卻要更強,老鼠也一樣。

然而,我覺得這也給人們帶來了一個訊號,雖然人類與小白鼠的機能並不相同,但相似之處還是有很多的,而人類是否真的可以在外太空生存,還不能太早的下定論。既然老鼠都可以在外太空進行繁衍,同時還有可能進行長期繁殖下去,那麼對於我們高智慧的人類,需要的只是時間進一步驗證而已。

對此,小夥伴們,你們有什麼新的看法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談論,發表自己的觀點。

相關焦點

  • 世界首批「太空實驗鼠」誕生
    新華網東京7月31日電(記者藍建中)日本山梨大學日前宣布,其研究小組利用在國際空間站保存了約9個月的真空冷凍乾燥實驗鼠精子進行人工授精,成功培育出「太空實驗鼠」。    雖然魚類和兩棲類方面的實驗曾有過類似成功的例子,不過利用哺乳類獲得成功在世界範圍內尚屬首次。
  • 俄生物實驗衛星返回地球 壁虎、鼠、魚體驗太空生活
    原標題:俄生物實驗衛星返回地球 壁虎、鼠、魚體驗太空生活   俄羅斯飛行控制中心19日宣布,俄航天部門4月19日發射的「生物型-1M」生物實驗衛星當天攜帶壁虎等多種實驗生物返回地球。  俄飛行控制中心說,該衛星的返回艙降落在奧倫堡市東北方向約100公裡處。
  • 太空中的生物實驗
    總而言之,太空生物實驗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太空條件對有機生命產生的綜合性影響,希望這些能為地球上人類所面臨的各種問題提供進一步的實驗和理論依據。事實上,人類進行太空生物實驗已經有很長的歷史了。在國際空間站俄羅斯實驗艙和美國實驗艙的應用項目中,生物研究所佔比例達32%。迄今為止,先後進入太空參與太空科研的實驗動物包括猴、狗、兔、貓、鼠、魚等許多種類的水生和陸生動物。
  • 在太空「丟垃圾」?太空人把「防護罩」扔進太空,NASA是罪魁禍首
    我們都感慨人類在地球上創造了很多生活垃圾,但太空垃圾一樣令人擔憂。在地球的上層大氣中漂浮著1.7億個太空垃圾,但只有2.2萬個被跟蹤。大約7000噸的太空垃圾環繞著我們的星球,這些廢棄的垃圾是由火箭、其它金屬和巖石在地球附近堆積而成的。
  • 他是首個進入太空的華人,提前楊利偉18年把五星紅旗送入太空
    王贛駿是一位美籍華裔科學家,他雖然不是第一位實現太空漫步的人,但他卻是第一進入太空的華人,第一個在太空做自己設計的實驗的科學家,也是第一個把五星紅旗帶入浩瀚太空的人。1978年,王贛駿向NASA提交了一份《太空旋轉中的液體平衡狀態》論文,在500多項申請中,他的課題脫穎而出,成為了將在太空進行實驗的14個項目之一。
  • 太空授課5個實驗方案來自師生 教具重2.9公斤
    實驗1打開「箱子」測質量懸空打坐、大力神功,這兩招專屬武林高手們的「功夫」,經過3名航天員在太空的演繹,引來了同學們的陣陣喝彩。航天員表演之後給同學們提出了疑問:在地面上,人們一般用天平、臺秤等測量物體受到的重力,從而計算物體的質量。那麼,失重環境下該如何測質量呢?
  • 美國雙胞胎太空實驗,人體發生神秘變化,出乎科學家意料
    2018年SpaceX籤下了環月旅行的首單,標誌著商業太空旅行落地。隨著航天技術的發展,人類星際移民也有可能成為現實。但是太空中的微重力環境、宇宙射線、封閉的太空艙都有可能對人類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產生影響。人類如果在太空長時間生存會產生什麼樣的變化?
  • 美國雙胞胎太空實驗,人體發生神秘變化,出乎科學家意料
    2018年SpaceX籤下了環月旅行的首單,標誌著商業太空旅行落地。隨著航天技術的發展,人類星際移民也有可能成為現實。但是太空中的微重力環境、宇宙射線、封閉的太空艙都有可能對人類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產生影響。人類如果在太空長時間生存會產生什麼樣的變化?
  • 第一個進入太空的生命體並非人類,而是一隻狗,它現今如何?
    在萊伊卡進入太空之前,蘇聯科學家們對其進行了嚴格的訓練。為了讓萊伊卡可以在太空飛行中忍受得了極端環境,科學家們針對萊伊卡的情況,安排了特殊的訓練。比如,長時間站立不動、穿太空衣、進行離心機等項目訓練。1957年11月3日,萊伊卡搭乘蘇聯「衛星-2」,並成功進入太空。從它進入太空至今,已經有63年,萊伊卡現狀如何呢?下面且聽歷史細道來。
  • 太空食品是如何生產的?
    在詹森航天中心大院的17號樓內,你會發現NASA的太空食品系統實驗室(SFSL),它共有四個實驗室組成:一個測試廚房(包括備菜區和感官測試間)、一個食品加工實驗室、一個食品包裝實驗室和一個分析實驗室。 該實驗室可以完成規模龐大的實驗,給人印象深刻。
  • 前蘇聯曾將3歲流浪狗送入太空,為什麼63年後它還在太空流浪?
    人類第一次實現太空旅行發生在1961年4月12日,東方1號飛船搭載著俄羅斯太空人加加林在太空長達108分鐘的旅行,至此人類終於實現了太空夢。可是人類人類之所以能夠登陸太空,還得感謝一直流浪狗,而這隻流浪狗在63年後的今天依舊流浪在太空軌道上,也許不會有回到地面的那一天了。那麼,為什麼一直流浪狗卻被人類永遠記住呢?
  • 實驗展示「合成」巴基球如何在星際太空中形成
    實驗展示「合成」巴基球如何在星際太空中形成 2019-12-13 19: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學家將老鼠扔到太空,9個月後變化驚人
    審核:小文 一直以來,人們對外太空的研究都沒有停止,反而隨著時間的推進越來越深入。為何人類對於外太空的事物如此感興趣呢?究其根本還是因為我們了解得太少了。那麼科學家想要探究外太空依靠的是什麼呢?其一,可以發射探測器。
  • 它如何在太空完成科學實驗?
    近期,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與團隊利用「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量子安全時間傳遞的原理性實驗驗證,精度達到30皮秒(1皮秒等於1萬億分之一秒)的世界先進水平,為未來構建安全的衛星導航系統奠定基礎。究竟「墨子號」是如何在太空做實驗?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又特別在何處呢?
  • 10種曾到過太空的動物,哪些活著回來了?
    因為果蠅14天就可繁殖一代,只有4對染色體,部分基因跟人類的基因驚人地相似,便於研究,所以它們至今依然是進入太空的常客。2、實驗鼠經常被用於各種科學實驗的實驗鼠也是太空「旅行」的常客。在實驗鼠的幫助下,科學家們發現,較為深入的太空探索很可能對肝臟有輕微損傷。
  • 俄太空實驗動物多殞命 科學家待會珍貴資料
    裝載45隻老鼠和15隻蠑螈等小動物的俄羅斯太空艙,完成繞行地球一個月任務後今天返回地表。這項實驗目的在測試生物承受長期飛行的狀況,結果大部分動物都沒能熬過漫長旅程。   【科技訊】5月20日消息,裝載45隻老鼠和15隻蠑螈等小動物的俄羅斯太空艙,完成繞行地球一個月任務後今天返回地表。
  • 科學家為什麼要在太空中使用幹細胞列印器官?
    但當科學家使用幹細胞製作器官的時候,會發現「重力」限制了幹細胞發育的結構。這就是為什麼在太空中完成實驗是如此有價值的原因。科學家可以從一個全新的視角揭示幹細胞製造人體組織的過程。2016年6月,一架飛機飛行在墨西哥灣附近9100米的高空,在飛行中模擬失重狀態,而機載的三維生物印表機則使用幹細胞列印出部分心臟和血管結構。中深前沿服務中心根據實驗設計了解,飛機在作拋物線飛行時能導致物體重量減輕,飛在其弧線頂端時基本上達到零重力,失重時間能持續20-30秒。試驗中,飛機共作了25次拋物線飛行。
  • 在太空可以看到什麼?從太空看到地球上的十大巨物
    它也成為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可以從太空看到的物體。大堡礁連接著位於澳大利亞東部的900多個礁島。它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名錄,是1500種熱帶魚的家園。它也成為潛水者的主要目的地和澳大利亞最好的旅遊景點。
  • 它是第一隻,在太空旅行的黑猩猩太空人,它最後的結局怎樣了呢?
    或許你已經知曉,美國萊特兄弟造出了第一架飛機,1961年,美國將黑猩猩哈姆送上太空並成功返回地球,至此,人類的航空航天曆程終於跨入了一個新紀元,很少有人知道,二戰後,美國與蘇聯雙方展開了無聲的較量,該時期,他們奮力的在各個領域切磋互拼,航空領域上也處於水深火熱的局面,1957年,蘇聯生產出了世界上第一枚洲際彈道飛彈R-7,隨後,經過5個月的改進和改造,蘇聯終於在拜科努爾發射場成功發射了改造後的
  • 人類能在太空中生育嗎?美俄曾進行"太空交配"實驗,結果如何?
    1949年6月14日,美國宇航局將一隻名叫阿爾貝二世的恆河狗送上了太空,而它也成為了太空史上第一個進入太空的哺乳類動物於是,蘇聯於1951年7月將兩隻狗狗送上了太空,但當時並沒有軌道返回技術,狗狗們的命運從一開始就被定下了。此後,各國都開展了太空生物實驗,在經過長期的技術沉澱之後,蘇聯脫穎而出,率先將人類送上了太空,而這個人就是我們所熟知的&34;加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