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生物實驗衛星返回地球 壁虎、鼠、魚體驗太空生活
原標題:俄生物實驗衛星返回地球 壁虎、鼠、魚體驗太空生活 俄羅斯飛行控制中心19日宣布,俄航天部門4月19日發射的「生物型-1M」生物實驗衛星當天攜帶壁虎等多種實驗生物返回地球。 俄飛行控制中心說,該衛星的返回艙降落在奧倫堡市東北方向約100公裡處。
-
俄科學家:太空垃圾或引發戰爭
(原標題:俄科學家:太空垃圾或引發戰爭) 網易科技訊
-
俄累計感染新冠病毒人數達到4731人 已就疫苗展開動物實驗
(抗擊新冠肺炎)俄累計感染新冠病毒人數達到4731人 已就疫苗展開動物實驗中新網莫斯科4月4日電 (記者 王修君)4日俄羅斯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消息稱,在過去一晝夜俄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增加了582例,總感染人數達到了4731人,累計死亡43人。
-
俄專家介紹太空生活如何影響太空人的大腦
俄羅斯科學院生物醫學問題研究所首席研究員、感覺運動生理學部門負責人埃琳娜·託米洛夫斯卡婭15日表示,太空人在國際空間站停留期間,大腦會適應在太空中的生活。© 照片 : Roscosmos俄太空人在國際空間站向中小學生祝賀「知識日」從2013年開始,俄羅斯航天國家集團和歐洲航天局
-
為什麼美國和前蘇聯用猴子做太空實驗動物?
2003年10月15日,神州5號飛船升空,中國人楊利偉在太空中飛翔,從這一天起,在浩渺的宇宙間飄動的旗幟中開始有了中國的五星紅旗。那艘承載全民族希望的「神奇之舟」劃開了中國一個嶄新的航天時代。但是在人類飛向太空之前,各種各樣的動物已經作為先驅,飛向了太空,為人類的探索太空獲取了寶貴的數據。1961年1月31日,黑猩猩哈姆作為首次進入外層空間的最大動物,在太空遨遊17分鐘後,隨太空艙安全返回地球,濺落在大西洋海面上。當救援人員趕到時,他們欣喜地發現哈姆還好好地活著。
-
「太空鼠」實驗如何了?它被丟在太空9個月,科學家終於看到變化
從20世紀開始,人類就著重對外太空的研究,從20世紀的阿波羅8號登月以來,人們就多次往月球,火星,外太空發射各種探索衛星和探測器來觀察地外的情況,但遺憾的是,人類到目前為止都沒有發現任何生命存在的痕跡。從人類在火星上發現類似地球上的水源開起,人們就一直對外太空轉移存在很大的嚮往,因為就今天的發展狀態,人類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因為資源的問題而走向滅絕。
-
在歷史上,曾經發生過的8個讓人飽受詬病的動物實驗
雖然在許多人看來,科學實驗研究,是推進人類進步的階梯,聽起來這好像沒有任何問題,我們現在生活使用的很多東西,都是通過科學家的不斷研究所產生的,不過,像這樣的實驗也並不是絕對完美的,特別是有的科學家,居然用到了動物來做一些非常大膽的實驗,結果給它們的健康和生命帶來危害,所以自然也引起了不少動物保護人士的抗議,在歷史上,這樣的事情還是曾發生很多的,那麼今天我們來聊聊,瘋狂的實驗
-
俄科學家將公布生命起源於地球形成前的證據
俄科學家將公布生命起源於地球形成前的證據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9月15日電 俄科學院院士、聯合核研究所天體生物學部學術負責人、學術著作作者之一羅扎諾夫向衛星通訊社表示,俄科學家們將公布古微生物化石照片,這是在Orgueil隕石內部發現的,它們可能在太陽系起源時就已經存在,即地球形成之前。
-
十幾年前,俄科學家曾聯名建議摧毀月球
首先提出摧毀月球計劃的人是俄羅斯天體物理學家弗拉基米爾.克魯因斯基,當時克裡姆林宮的官員已將方案提交俄政府,表示要認真研究這一建議。此提議剛剛出爐,很快就遭到國際社會的強烈反對,英、德、法等西方國家聲明,月球屬於全人類,俄羅斯無權摧毀月球;中國的科學家則質疑方案的可行性,認為用原子彈和氫彈炸不掉整個月球。最後這個建議未被俄政府採納,月球一直在原來的軌道上,安然無恙地圍繞地球旋轉。
-
50年前,這些動物曾被送到太空,現在它們怎麼樣了呢
50年前,為了探尋外太空的秘密,科學家們做了很多的實驗,從物化實驗到實際操作,他們費盡了心思,那個時候,正趕上美蘇冷戰,兩個超級大國玩命似的想要在航天方面做出高人一等的成績,於是,為了證實外太空的一切,他們將動物送到了外太空。
-
那些去過太空的動物,一隻名叫萊卡的狗,現在還在飄在太空中
根據現有資料,這隻名叫萊卡的小狗並不是專門用來做實驗的,它其實只是莫斯科街頭的一隻流浪狗。為了成功實現這次的載狗航天飛行,前蘇聯的科學家們在萊卡身上安裝了感應器,用來測量它的體溫和心跳,進入太空後,這些數據就會自動傳回地球,供科學家們分析研究。科學家們將萊卡放入一個專門為它設計的加壓密封艙內,固定在火箭的頭部,還放置了一個攝像頭對準萊卡,以便記錄它的動態。
-
美國將2487隻水母送上太空,繁殖6萬隻後,專家發覺不大對勁
為了檢測活體生物是否能夠在太空中存活下來,1957年11月3日,蘇聯科學家將一隻叫做「萊卡」的小狗送上來太空,他們對萊卡進行過系統的訓練,在飛向太空之前,還特意為萊卡量身定做了太空衣。但是後來萊卡並未成功完成飛行任務,因為萊卡身上的太空衣隔熱效果不好,所以才剛進入太空沒多久,萊卡就因經受不住高溫殞命太空了。這樣的實驗看起來確實有些殘忍,但是為了科技的進步,這些實驗無可避免,科學家在沒有完全的把握之前,是斷然不敢拿人的生命去冒險的。而為了探索更多太空的奧秘,只得讓這些小動物充當「實驗小白鼠」的角色。
-
美國將2487隻水母送上太空,繁殖到6萬隻後,專家發覺不大對勁
為了檢測活體生物是否能夠在太空中存活下來,1957年11月3日,蘇聯科學家將一隻叫做「萊卡」的小狗送上來太空,他們對萊卡進行過系統的訓練,在飛向太空之前,還特意為萊卡量身定做了太空衣。但是因為當時資源資金有限,所以他們並沒有設置返回艙,而是為萊卡準備了一頓劇毒晚餐,按照他們的想法,只要萊卡完成飛行任務,吃下這最後一頓飯,就能安心的在太空中沉睡。但是後來萊卡並未成功完成飛行任務,因為萊卡身上的太空衣隔熱效果不好,所以才剛進入太空沒多久,萊卡就因經受不住高溫殞命太空了。
-
俄賢嶺上聽到豪豬叫聲野生動物調查發現大量珍稀動物,但未發現海南...
本報俄賢嶺3月25日電(記者陳超通訊員蘇文拔)華南地區近10年來極為少見的豪豬,凌晨4點在俄賢嶺山間發出清晰的叫聲。為期一周的海南俄賢嶺首次野生動物調查於今天結束。調查隊因為沒有聽到海南長臂猿的叫聲而遺憾,同時為這片神奇林地裡猖獗的盜獵行為深深擔憂。
-
動物如何適應太空環境
科技日報北京4月14日電 (記者張夢然)據自然科研旗下《科學報告》雜誌11日發表了一項動物行為研究,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科學家首次對在國際空間站(ISS)參與「齧齒動物棲息地」的小鼠進行了詳細分析。該動物研究有助於了解長時間暴露在太空失重環境下會對人類產生何種影響。
-
人類暴露在太空中,會怎麼死?科學家告訴你:反正不會凍死
對於許多愛看科幻電影或者科幻小說的人對於太空肯定不陌生,在這些科幻作品中,許多人都曾看到過一些因為各種原因暴露在太空之中的人死狀悽慘。由於太空中壓強和地球差得很多,所以對於這些暴露在太空中的人來說,大多都是在體內體外壓強的擠壓下,身體爆裂而亡,血肉飛濺,看起來十分悽慘。
-
人類暴露在太空中,會怎麼死?科學家告訴你:反正不會凍死
對於許多愛看科幻電影或者科幻小說的人對於太空肯定不陌生,在這些科幻作品中,許多人都曾看到過一些因為各種原因暴露在太空之中的人死狀悽慘。由於太空中壓強和地球差得很多,所以對於這些暴露在太空中的人來說,大多都是在體內體外壓強的擠壓下,身體爆裂而亡,血肉飛濺,看起來十分悽慘。
-
俄太空人太空拍下北極光 已經美到讓人詞窮
俄太空人太空拍下北極光 已經美到讓人詞窮時間:2021-01-17 11:3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美翻了!俄太空人太空拍下北極光 已經美到讓人詞窮 近日,俄羅斯太空人在太空拍下了北極光美景。 在視頻中,大氣層看起來像是橙色的翡翠,閃光包圍了整個地球。
-
飛向太空的「動物敢死隊」
殊不知,這隻猴子只是近百年來千千萬萬位「動物航空員」中有幸活下來的一位。本期視點,讓我們回顧那些為了人類的太空事業而壯烈死去的「動物航空員」。 文字:鄭佳文 一千個「動物航空員」,一千種壯烈死法 第一階段:出師未捷身先死 前蘇聯科學家愛把狗送上太空,美國科學家則更熱衷於讓猴子成為「太空先鋒」。
-
第一個被人類送上太空的動物是什麼?
現在人類已經能夠乘坐火箭進入太空,甚至還有軌道空間站可以停留。但是,在人類登上太空之前,我們也曾經進行過許多動物實驗。我們不禁要問,第一個被人類送上太空的動物是什麼呢?實際上,早在1947年2月20日,已經有地球上的動物,乘坐火箭前往了太空,而且還成功地返回,為科學家們收集了許多數據。而這種火箭,就是著名的V-2火箭。二戰結束之後,美國從德國得到了大量的V-2火箭技術人員。美國人不僅把這些火箭用作軍事用途,同時開始進行一些科學實驗。從1946年開始,軍方在V-2火箭上發射了一系列生物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