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賢嶺上聽到豪豬叫聲野生動物調查發現大量珍稀動物,但未發現海南...

2021-01-07 搜狐網

  本報俄賢嶺3月25日電(記者陳超通訊員蘇文拔)華南地區近10年來極為少見的豪豬,凌晨4點在俄賢嶺山間發出清晰的叫聲。為期一周的海南俄賢嶺首次野生動物調查於今天結束。調查隊因為沒有聽到海南長臂猿的叫聲而遺憾,同時為這片神奇林地裡猖獗的盜獵行為深深擔憂。

  獼猴在山尖採食石斛

  3月19日到25日,來自香港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省林業局、霸王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尖峰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鸚哥嶺省級自然保護區等單位15人組成的俄賢嶺首次野生動物調查隊,對俄賢嶺地區的近2萬畝山林進行了調查,發現80多種鳥類,水鹿、獼猴等國家II級保護動物,多名隊員在24日凌晨4點聽到豪豬的叫聲。這種動物身上的毫刺如筷子粗細,因為狩獵嚴重,近10年來在華南地區極為少見,在海南被記錄到的數量近年來有明顯下降。野豬的痕跡和糞便則在山坡上隨處可見。

  位於昌江黎族自治縣和東方市交界處的俄賢嶺最高海拔為1238米,多名隊員在海拔1150米左右的山頂上,看到獼猴新留下的巢穴,和它們留下的採食珍貴蘭科植物石斛的痕跡。隊員們揀回了這些獼猴乾燥的糞便,發現裡面全是草纖維。

  今天在調查隊結束調查下山的途中,隊員們發現了海南山鷓鴣大約在一星期前遺棄的鳥窩,窩裡還留有兩枚殘破的蛋殼,白色,如鵪鶉蛋大小。調查過程中,幾乎天天都有隊員在密林中看到海南山鷓鴣的身影。俄賢嶺上經常被見到的,與海南山鷓鴣一樣是國家I級保護動物的還有海南孔雀雉和原雞,另有包括藍背八色鶇、白鷳、厚嘴綠鳩等在內的國家II級保護的鳥類。有一個海南新記錄是金頭扇尾鶯。

  未聞海南長臂猿叫聲

  這次調查的重頭戲是尋找海南長臂猿。

  隊員們被分成6組,每天在清晨6點45分前趕到各自的監測點,監聽海南長臂猿的叫聲。一臺放音機被隊員們輪流帶到自己的監測點,在8點30分左右播放海南長臂猿叫聲,以期獲得海南長臂猿的回應。

  這是專家們從動物園裡的長臂猿習性中獲得的啟示,動物園裡的長臂猿,在被分裝到不同的籠子裡、相互看不見的情況下,聽到同類的叫聲後,會發出回應的叫聲,可能是為了表示對同類進入自己領地的憤怒或者歡迎。

  經過6個清晨的嘗試,調查隊得出了讓人失望的結論。

  發現盜獵行為

  23日,調查隊在俄賢嶺西南坡海拔800多米處,看到一處盜獵者的窩棚。

  可能聽到了調查隊員們用普通話交談的聲音,盜獵者倉皇逃離,臨走前打翻了剛做熟的一盆可供三四人食用的螃蟹煮野芭蕉心。

  在這個窩棚附近,隊員們看到地面上有個天然石洞,手臂深,上口20釐米寬,洞底50多釐米,洞壁是斜的,這樣掉到裡面的龜類將無法逃逸。誘餌則是用半個可樂瓶裝上水,裡面泡上死老鼠和蚯蚓。經驗豐富的隊員判斷,盜獵者們的目標可能是八角龜和大頭平胸龜。

  在調查過程中,隊員們不斷發現俄賢嶺如刀尖的山頂上,有大量珍稀蘭屬植物被挖走的新舊痕跡,密林裡有尚未拖走的花梨板材,還有手指粗即被砍斷用以移栽的白木香(土沉香)等等。

  去年3月,多位專家聯名上書省政府,懇請保護俄賢嶺;去年底,海南林業局向省政府申請建立包括俄賢嶺在內的6個省級自然保護區。

相關焦點

  • 河西走廊兩國家自然保護區發現大量珍稀野生動物
    位於河西走廊沙漠地區的甘肅安西極旱荒漠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敦煌陽關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發現了大量野生動物,其中包括國家Ⅰ級重點保護動物蒙古野驢和金雕,以及國內很少見到、多見於歐洲和非洲的鷗鴿等。 近日,安西極旱荒漠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科研人員在對保護區內4部野生動物紅外相機進行數據收集和整理時,發現大量珍稀野生動物。
  • 浙江發現珍稀瀕危野生動物中華斑羚
    本報杭州4月21日電(通訊員夏學民、周國平 記者陸健)中華斑羚是一種珍稀瀕危野生動物。近日,浙江省森林資源監測中心宣布,在浙江仙居括蒼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內,發現了已多年不見的中華斑羚。據括蒼山省級自然保護區保護站站長翁錢塘介紹,浙江省林業局專家4月16日到保護區收集紅外相機數據,從多個相機取出的存儲卡上,驚喜地發現了珍稀瀕危野生動物中華斑羚,視頻時間分別為2019年11月19日、11月20日、12月8日和12月9日等。中華斑羚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IUCN紅色名錄和《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易危物種。
  • 雲南哀牢山保護區內拍攝到大量珍貴野生動物影像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近日,雲南哀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雙柏管護局的工作人員在收集整理紅外相機影像數據時,發現數十種珍貴野生動物影像。畫面中,一隻黑熊對正在錄像的紅外相機產生了好奇,湊近前後打量,研究了半天,見相機沒有反應,悻悻離去; 另一段影像中,兩隻豪豬在鏡頭前經過。
  • 雲南哀牢山保護區內拍攝到大量珍貴野生動物影像
    近日,雲南哀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雙柏管護局的工作人員在收集整理紅外相機影像數據時,發現數十種珍貴野生動物影像。畫面中,一隻黑熊對正在錄像的紅外相機產生了好奇,湊近前後打量,研究了半天,見相機沒有反應,悻悻離去;另一段影像中,兩隻豪豬在鏡頭前經過。
  • 雲南:紅外相機拍到多種珍稀野生動物
    近日,雲南省昌寧縣瀾滄江縣級自然保護區江邊管護所工作人員進山收集紅外相機監測數據時,發現相機拍攝到麂子、豹貓、白鷳等多種野生動物的珍貴影像。  在紅外相機拍攝到的畫面中,瀕危野生動物麂子正津津有味地品嘗著新鮮的野生菌,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白鷳林中漫步,豪豬正在專心致志打洞,小松鼠則在鏡頭前嬉鬧玩耍。此外,紅外相機還拍攝到了豹貓和果子狸。
  • 雲南保山昌寧紅外相機拍到多種珍稀野生動物
    近日,雲南保山市昌寧瀾滄江縣級自然保護區江邊管護所工作人員進山收集紅外相機監測數據時,驚喜的發現相機拍攝到了麂子、豹貓、白鷳等多種野生動物的珍貴影像。視頻中出現的國際瀕危野生動物麂子正在津津有味的品嘗著新鮮的野生菌,它一邊進食一邊時不時抬頭機警地四處張望,另一段視頻中的麂子看起來就沒那麼幸運,還沒能吃到東西,正在專心致志地低頭覓食。而另一段視頻的主角——一個全身布滿漂亮花紋形似豹子的小生靈。它叫豹貓,是夜行動物,在昌寧瀾滄江縣級自然保護區內屬於首次拍攝發現。
  • 新疆天山發現神秘動物,叫聲如同獅子嘶吼,性格卻非常溫順
    儘管後來這種說法被證實是無稽之談,但是從這一點也能夠看得出天山是一個擁有非常多野生動物的地方,要不然也不會有人相信這種說法。不過雖然天山人跡罕至,但是每年還是偶爾會有一些攝影師來到這裡攝影,只為了能夠捕捉到這裡一些神秘的野生動物。而有一個攝影師就在天山發現了一種神秘動物,叫聲如同獅子嘶吼,但是這種動物的性格卻非常的溫順。
  • 浙江12種重點珍稀瀕危野生動物,你見過幾種?
    10月4日還是世界動物日,小布在這裡與大家分享浙江的重點珍稀瀕危動物,咱也漲漲見識(๑•̀ㅂ•́)و✧  浙江有29個重點珍稀瀕危物種(類),其中植物17種(類)、動物12種(類),自《浙江省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搶救保護工程行動方案(2017—2020年)》實施以來,種群數量得到擴大,物種瀕危程度得到有效緩解,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拯救保護取得突破性進展。
  • 浙江12種重點珍稀瀕危野生動物 你見過幾種?
    類),自《浙江省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搶救保護工程行動方案(2017—2020年)》實施以來,種群數量得到擴大,物種瀕危程度得到有效緩解,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拯救保護取得突破性進展。2000年浙江曾有野外發現華南虎的報導,而後多方調查再無野生種群存在的證據,目前世界上存活的華南虎均為人工圈養個體。2014年,杭州野生動物世界從上海動物園和南昌動物園首次引進4隻華南虎,2015年成功繁育浙江首例華南虎(1隻)。
  • 保護珍稀動物 百度百科成野生動物大百科全書
    「今年是麋鹿回歸他們的原生地——中國南黃海溼地25周年,我們有信心恢復麋鹿的野生種群。」7月20日,在國家林業局的會議室,面對臺下的50多家新聞媒體,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區長丁玉華斬釘截鐵地表示。麋鹿俗稱「四不像」,是我國特有的世界珍稀動物。
  • 浙江12種重點珍稀瀕危野生動物,湖州的這些你見過幾種?
    10月4日還是世界動物日,在這裡與大家分享浙江的重點珍稀瀕危動物,咱也漲漲見識浙江有29個重點珍稀瀕危物種(類),其中植物17種(類)、動物12種(類),自《浙江省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搶救保護工程行動方案
  • 浙江12種重點珍稀瀕危野生動物,諸暨也有分布,你見過嗎?
    (類),其中植物17種(類)、動物12種(類),自《浙江省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搶救保護工程行動方案(2017—2020年)》實施以來,種群數量得到擴大,物種瀕危程度得到有效緩解,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拯救保護取得突破性進展。
  • 河池新發現陸生野生動物181種
    本報河池訊 (記者/廖慶凌 通訊員/韋振懂)近日,記者從河池市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成果評審會獲悉,繼1998年之後,2020年河池市再次開展的陸生野生動物調查,新發現陸生野生動物181種,其中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2種、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11種。
  • 廣東車八嶺發現瀕危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金斑喙鳳蝶
    廣東車八嶺發現瀕危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金斑喙鳳蝶 2015-09-24 18:43:35 肖榮高 攝   中新網韶關9月24日電(李凌 吳婷)廣東車八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4日通報,該保護區在最近進行物種調查時,發現一種極為罕見的野生蝴蝶,經華南農業大學林學院溫秀軍教授鑑定,該物種為國家極度瀕危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金斑喙鳳蝶。
  • 神農架發現野生華南虎?
    半年間,房縣和神農架多人目擊老虎這支神農架科學考察隊是由中國科學探險協會奇異珍稀動物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北京生態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王方辰,中國科學探險協會奇異珍稀動物專業委員會委員徐曉光,中國農業科學院副研究員廖慶生,中國科學探險協會奇異珍稀動物專業委員會委員、本報記者稅曉潔和北京工商大學廖亮等組成。
  • 浙江12種重點珍稀瀕危野生動物,你見過幾種?快來看看→
    浙江有29個重點珍稀瀕危物種(類),其中植物17種(類)、動物12種(類),自《浙江省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搶救保護工程行動方案(2017—2020年)》實施以來,種群數量得到擴大,物種瀕危程度得到有效緩解,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拯救保護取得突破性進展。
  • 還在違法銷售黑斑蛙、豪豬、野鴨、花龜?上海公布一批野生動物保護...
    疫情發生以來,上海市場監管部門持續加大市場監管力度,堅決取締和嚴厲打擊疫情期間野生動物違規交易行為,查辦了一批野生動物保護案件,現向社會予以公布。這些經常被端上餐桌的動物,其實也是國家保護動物!黑斑蛙、豪豬、野鴨、花龜……它們的長相你知道不?
  • 新發現野生脊椎動物39種!深圳生態環境好轉引瀕危野生動物頻繁現身
    靈貓、唐魚、赤麂、蟒蛇......隨著深圳市的生態環境日益好轉,一些曾經「消失」的瀕危野生動物又頻繁現身在大眾視野中。在深圳市生態環境局日前公布的陸域生態調查評估項目成果中顯示,深圳2018-2020年共記錄脊椎動物共有41目146科566種(其中外來物種38種),新發現野生脊椎動物39種(含野生鳥類33種)。
  • 已經滅絕的十大野生動物—中國篇
    一:白臀葉猴(1893年,中國)白臀葉猴又叫黃面葉猴、海南葉猴、毛臀葉猴等。在中國僅分布於海南島,已經絕跡。國外分布於寮國、越南、柬埔寨等東南亞國家。二:新疆虎(1916年,中國)是我國虎種的五個亞種之一。根據記載最初是從博斯騰湖附近獲得它的標本。
  • 海南百年鳥類調查:發現16種新鳥類 上百種鳥消失
    世界野生動物保護基金會也將之列為生態環境的指示性物種。  「海南曾是黑臉琵鷺主要越冬棲息地之一,但從1980年代初以後,海南就沒有黑臉琵鷺的發現記錄。」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張國鋼和海師大的研究者們才能根據中國林業科學院和國際野生保護基金會的一項科研合作計劃,到海南進行黑臉琵鷺越冬棲息地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