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情中人」需要被包容 竇文濤:現在說話得直截了當

2021-01-13 鳳凰衛視

核心提示:「性情中人」難得,他們應該有空間來表達自己的看法。

鳳凰衛視11月21日《鏘鏘三人行》,以下為文字實錄:

竇文濤:鏘鏘三人行,你看今天我特意戴上大黑框眼鏡,表達一個主持人內心的陰鬱。最近觀眾都希望我們請有水平的嘉賓來,所以今天你看我們請來一位張力奮教授,這是有水平的,這個前FT中文網的總編輯,現在您又回復旦大學。

張力奮:沒錯,回到母校了。

竇文濤:教新聞。

張力奮:回到新聞學院。

竇文濤:這是我們的老師。

張力奮:這個不敢說。

張力奮:應該有空間讓饒毅表達自己的看法

竇文濤:我們當年報考分數線本來想上復旦新聞系,結果分數還差一點點,所以是有這個嚮往,你看老師都來了。當然我也不是說饒毅老師就是沒水平,我們就說這個反響太強烈,正好您是研究新聞的老師,你覺得饒毅這兩集到什麼程度,就是這兩天我耳朵灌的,我有些在美國的華人拖人捎話跟我說要打劉炎焱,要打劉炎焱,但是很多很多人罵饒毅教授,但是同樣有很多人我覺得有的時候鏘鏘觀眾的眼睛也是雪亮的,因為我過去有一個誤會,我認為人在喧囂聲中,在罵大街這個當中,什麼真實你也聽不到,會被擾亂,但是很奇怪,我們微博底下留言,你可以發現相當一個部分的觀眾,他們在饒毅教授的咆哮當中他們辨識出了裡面的理據,甚至認為他講的很多是有道理的。所以這事您怎麼看張教授?

張力奮:其實我跟饒毅教授還有點接觸,我去年還採訪了他將近一個半小時,我就覺得其實饒毅先生這一次對美國大選的態度,很多人都很吃驚,我倒不覺得太吃驚。第一我就覺得是,饒毅是一個中國出去在美國生活二十多年的科學家,並且他研究還不是一般的科學,他研究基因,所以我覺得他看人跟咱一般的人不一樣,所以科學家討論社會問題其實是最可怕,有的時候也覺得最有水準。大家可以想像一下魯迅那個時候到日本讀醫以後,他那時候看中國人的國民性,我就覺得跟饒毅現在看美國的華人我覺得可以有一比,我覺得他看了以後就覺得很多很多的東西,他是看到骨子裡面,所以他這一次那種深惡痛絕這種對美國華人的批評,我是覺得…

竇文濤:包括中國華人,他認為中國很多華人支持川普。

張力奮:我覺得挺能理解的,他就是個非常特立獨行的人,我是不知道他是不是現在回美國的話還安全。

竇文濤:對,你覺得他對嗎?

張力奮:我覺得一個科學家的話,他應該有這樣的空間來表達他的看法。

竇文濤:你瞧這新聞系的老師應該有空間,咱們誰都得能容得下,當然那天李菁感覺到很挫折,後來跟我說,你知道現在作為一個主持人,李菁你講講你那天的困惑。

李菁:其實我個人來講,我一直是就是說支持希拉蕊支持民主黨的,因為我覺得作為一個知識分子的理念,我就覺得這不用說當然是支持自由派,他們對一些比如說少數群族、同性戀比較寬容、自由的這種態度。但是那天我是覺得希拉蕊她本身並不是毫無瑕疵的,我雖然支持她,但也並不認為她很多地方是無可指摘的,比如說她那個郵件門事件,她的各種各樣以前大家對她的公信力的問題,她是不是在各種事情上,現在說不清楚,她有一些解釋不清楚的東西,但是那天饒毅教授堅定地捍衛了這個立場,搞得我都覺得我都不知道該怎麼表達了。

竇文濤:所以張老師您是新聞系的老師我也就可以跟您研討這個問題,就是說主持人我覺得他按說應該是跟觀眾,他的最高道德境界是跟觀眾一條心,可是我就發現當我幹了這一行,《鏘鏘三人行》主持這麼多年之後,我有一個部分跟很多觀眾已經不是一條心了,就是觀察一個事情,因為我現在覺得很有趣,大部分的觀眾他看一個節目是看內容的,看一個嘉賓是看觀點的,但是你知道我嗎,我誰都喜歡,就是因為做一行做得時間特長之後我開始有了一個跟你們不同的一個視角和審美,就是我把這個事當成一種人類交際現象來研究來欣賞,我有時候覺得他這個人,你明白嗎?對和錯有時候對我不太重要,但是你比如饒毅教授,那天早晨一說我決定不聊這個了,我們這陣腳大亂,怎麼能不聊,說不聊就不聊,嘉賓都準備好了,聊可以,啪啪發來兩張照片,聊之前先放我這兩張照片,你知道什麼照片嗎?就是他那一架子書,他說為什麼,他說你看我讀了這麼多關於美國的書,所以我是有資格來講這件事情的,我覺得很可愛,我覺得他可愛。

李菁:比如說我自己參加你們節目,我都自己很少把我自己節目看完,因為我覺得不太好意思,會覺得自己有些觀點沒表達清楚,有一些沒說清楚的,但是那集就是饒毅教授跟後來的那集,我還真是全部看完了,然後我看你都奮勇出來幫著打架,你說你聰明你還幫著問了兩句。

竇文濤:我覺得我能反映這個當今社會失衡,因為主持人按說負責平衡,可是近些年在這個時代我覺得越來越尷尬,甚至有人罵我拉偏架,但是你發現,我現在就發現這個主持人也很值得研究,就是他需要什麼平衡,兩個觀點之間你要平衡,但是有的時候客觀上存在一種有人話語強勢,有人話語弱勢,有人性情必現,高喉嚨大嗓門,甚至拍桌子打凳子,有人天生害羞,天生內向,你要不要在這樣之間做成一個平衡,甚至於這個平衡還包括有人說話比較粗暴,可能會冒犯到觀眾,如果你不抑制一下,似乎觀眾又會覺得怎麼能讓這樣的人大放厥詞。但是強勢也不見得一定觀點就對,弱勢也不見得,所以我現在就覺得這幾年做主持人,就是觀點的對立之間很難找到,最後我就老想起英國BBC我們上新聞系的時候學的一個東西,挺有意思的。就是說英國人是怎麼苛求言論對等的,說兩個政客,如果他們兩個人一個能說一個不能說,那麼不應該讓這倆同臺,BBC當年有個新聞守則,那麼你應該讓他們一人做五分鐘的節目,做兩集,這樣選民能夠,你看川普和希拉蕊並不也是表明(音),他有的時候人的生理上會被什麼吸引你是擋不住的,您聽我說的這個是不是很有感觸?

張力奮:我還想說一句,因為我去年去北大採訪饒毅的時候,饒毅跟我說他說我跟一般的科學家就很不一樣,我從來不在星期六和星期天加班,我也從來不讓我的研究生加班,我周末的話就看歷史,看很多中共黨史,我說這有意思,那他就是一個很不一樣的一個科學家,所以這次其實饒毅的一些看法,其實我們自己一個知識圈裡面的話,他其實也真的是完全分裂了兩半,有一部分人說饒毅太過分了,但是我覺得你剛才說主持人,我覺得文濤的《鏘鏘三人行》就是一個大茶館,或者是一個小茶館,就是一個酒吧,你真的就是得把咱中國思想界最大的限度我覺得這張桌上應該體現出來,所以我覺得饒毅這樣的人來,我覺得應該希望中國還能多幾個饒毅這樣的人。

「性情中人」難得需要更多的包容

竇文濤:其實就是你看,我就說好多時候大家愛看一個人的觀點,我經常看這個人的性格,我覺得特別好玩,我這幾天私下裡老跟饒毅發微信,我覺得這個人有他的性格可愛之處,所以我想講的是什麼,就咱們這麼一個平臺,其實真的也是反映當今世界,包括中國社會這種對立的這種感覺,就是平衡是越來越難了,甚至包括咱們今天聊聊小剛導演,我就發現我身上又加上一重中國人的世故,當然我跟小剛導演不算有什麼私交,但是很熟,我們有共同的朋友,所以我現在選擇的方式索性把我內心的掙扎就直說了,我覺得我不好表態,說白了就是這麼回事,但是我是主持人,我也允許我有身份不表態,對嗎?所以你們倆表態,就今天大戰,馮小剛導演和王思聰少爺引起的這一番大戰。

李菁:你不表態是有什麼顧慮?你不表態是不是還是有顧慮?

竇文濤:給我挖坑。

張力奮:生命有危險。

竇文濤:不是,因為小剛導演我就發現他經常是社會的一個話題,你說我們又認識,中國人他有這個,我承認是有江湖這種考慮的,就是說不是說不支持他,不是說支持他,就是說我不知道該怎麼,人家文道還是讀書多,文道就是一語解我的困惑,他說文濤第一你應該少認識這些明人作為一個主持人,這樣你避免。第二如果你認識了那麼避嫌應該是你的原則。這話說得多好,我本來就該避嫌,我說得不客觀,不足以作為參照,您說是嗎張老師。

張力奮:這個有兩派,我原來在BBC工作的之時候,有一派的老派記者他是絕對和名人保持距離,幾乎從來沒有任何的社會交往,但是也有特例,英國有一個非常有名的一個主持人,那他家裡面每年仲夏夜一個party基本上就是英國的社交名流,我們講的alist,最該請的人一百多人都在那邊了,但基本上我是覺得文道說的這個還是有道理。您關係好到最後有的問題就不敢問了,這可能就是個界線。

竇文濤:所以你知道我剛才給你講的在一個人的頭腦裡發生這麼多的權衡的時候,尤其是在這個時代,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就不禁想起馬未都曾經,這人有時候在我們節目裡他來不及反映,他憋急了他憋出一句話來,很多人不明白什麼意思,他憋急了他說,到現在這念頭你做什麼都是對的,你做什麼也都是錯的,你能理解他的話嗎?就當你一個人權衡過一切的方面,其實你簡直覺得。

《鏘鏘三人行》鳳凰衛視中文臺播出[節目專區] 

主持人:竇文濤[主持人專區]

首播時間:周一至周五23:00-23:35

重播時間:周一至周五13:00         周二至周六05:30

想看更多金牌時評、熱點解讀、主播風採、幕後猛料?噓!悄悄加入鳳凰私享會(IDphtvifeng),讓小鳳君帶您走一走鳳凰衛視的小後門。 

相關焦點

  • 鄭沛芳感性談與竇文濤分合:他是一個無情的人
    「現在的男人很命苦,他們比女人更需要關心。」鄭沛芳的表情帶點同情,「你想,作為一個男人,他必須事業有成,高人一等,既要讓老婆覺得有出息,又要讓老媽覺得有面子。可與此同時,他又絕不能懦弱,不能流眼淚。傳統決定了沒有人去真正關懷男人,而男人自己也不習慣被關懷。於是太多的壓力無法排解,所以男人才那麼容易有婚外戀,有不正常的男女關係。」鄭沛芳表示,她希望自己的節目能給男人們一個排解壓力的空間。
  • 竇文濤:我心臟破了洞傷透了心 現在不敢搞感情
    竇文濤:許老師為什麼,受什麼挫敗?許子東:沒什麼,沒什麼。竇文濤:你看他都不肯說,我們倆同一天生日,得的病都是一個病,都是心臟是吧,所以許老師為了這個幹嘛,你知道嘛。孟廣美:健康的問題。竇文濤:哎。許子東:傷心,傷心。孟廣美:減重。
  • 名嘴竇文濤:人到中年,為什麼還是那麼招女孩子喜歡?
    生活中的確有一種男人,女人跟他聊著聊著,就想嫁給他。這種男人,僅僅憑著三寸不爛之舌,就能從瘦弱的身體裡,迸發出濃濃的荷爾蒙的氣息,甚至讓女人想入非非。竇文濤就是這種人。屏幕上的竇文濤人見人愛,似乎永遠開朗而又陽光;可生活中的他,不僅沉默寡言,甚至活得並不快樂。一向喜歡自嘲的他,說自己是個loser(失敗者)。或許,當一個人付出了所有心血,贏得了周圍無數的讚譽和認可時,如果他內心不快樂,他的確算不上真正的人生贏家。
  • 竇文濤:人際交往中男女關係最危險
    竇文濤:當然咱們不是說長的好看長的難看,都是平等的,但是可以說說這個臉,你可以看看這個小女孩,我首先受到觸動,是發出來的這張照片,多漂亮啊,這麼一個小姑娘,要按這長相,她將來會有怎樣的一生呢?但是被一個小男孩給毀了容,這個事情怎麼說呢,其實這個事情不是多麼罕見的事情,經常聽說,戀愛不成就被毀容,我跟你說現在這種事兒還少了,在我年輕的時候,好像特別多。竹幼婷:是嗎?
  • 竇文濤:一瓶鏹水害苦了香港
    鳳凰衛視1月15日《鏘鏘三人行》以下為文字實錄:竇文濤:香港人有法制觀念 但太膽小竇文濤:《鏘鏘三人行》,咱們再預告一下,不是預告了,就是咱們這個節目的重播時間不是被調整了嘛,我們跟大家再說一下,我們的首播是周一到周五每天晚上的11點半,然後重播是第二天重中午的
  • 竇文濤:電影導演操心觀眾智商 生怕看不懂
    竇文濤:不是延安,只能在香港。我是想聊一個什麼事兒,我最近跟幾個導演做咱們這個《鏘鏘三人行》,你知道我現在有一個感覺,就是現在的很多中國這個導演他們在操心觀眾的智商。就是懂不懂成了一個很要命的問題,你比如現在有一個名導演每拍完電影之後,點映的時候,他就能夠哆嗦成每過一個情節,他就要看觀眾的反應,他就問,這個懂不懂,這個懂不懂,看完了電影,一聽說有人說我沒看懂啊,譁一下這汗就下來了。
  • 《鏘鏘三人行》VS《圓桌派》:竇文濤們是學聰明了,還是墮落了?
    但明眼人都懂,其內裡實際總透著股「天下多少事,盡付笑談中」的豪橫情致,急槳危灘,唇槍舌劍,縱橫勾連,情見乎辭。一批批「物外閒人」,談笑間都是擔當與閱歷,陪伴那些愛琢磨存良知的人們,近20年來知己知彼,如切如磋。許子東就回顧說,《鏘鏘》這19年,委實也是中國社會翻天覆地的19年,數千期的節目完全可作為「中國社會史材料去研究」。
  • 《一路書香》泉州尋鄉愁 竇文濤對老奶奶狂飆英語
    以書會友,以文沁心,《一路書香》攜移動書屋走上「求知」之旅,帶領觀眾一起探索書中背後的故事。節目首站來到了泉州,移動書屋「店長」竇文濤、「店員」張星月共同邀請知名藝人任賢齊探訪余光中的舊居,可謂趣事連連。就連竇文濤都忍不住打趣道「仿佛上了一檔農業節目」,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 郭敬明遭竇文濤質疑情緒激動 個別字眼被消音
    竇文濤:除了工作都在工作。郭敬明:不太像一個年輕人,比如說旅旅遊,談談戀愛,或者打打遊戲看看電影喝酒什麼,就我的生活就是大部分都是一個工作狀態,也挺沒勁的說實話。許子東:就在書旅旅,就跟書裡的人談談戀愛。郭敬明:對,看書可以去一下世界別的地方,可以多看看別人的人生是怎麼樣,但是真實生活中我差不多這幾年都是一直一個工作的狀態。
  • 重讀國學大師季羨林:性情中人、勤奮中人、思考中人
    大師是一個性情中人,大師的品格就是一個字——真1934年上半年,季羨林從清華大學畢業以後,也面臨著象現在許多莘莘學子 一個同樣的問題——工作問題。由於叔父家庭經濟已經衰落的緣故,季羨林更迫切需要通過自己的工作來改善家中的經濟狀況。因此,畢業以後,他對找到工作表現得更加迫切與焦慮,擔心自己也面臨著「畢業即失業」的局面。
  • 說話有這一特點的人,情商普遍很高,也招人喜歡,是你嗎?
    而那些說話有分寸感,凡事給對方留有餘地,給足對方空間的人,大家都會喜歡和他相處,喜歡聽他說話,因為和這樣的人交流比較放鬆,不會倍感壓力。主持人竇文濤就是這樣一個凡事為對方考慮,說話有分寸感,給對方留有餘地的人。
  • 《成語英雄》選手吃奶片答題 竇文濤:吃相如猢猻
    在這場對決賽中,桀驁不羈的考神學霸李紳再次個性登場,張揚的個性令他再次成為全場焦點。留洋歸來的包博士,雖說成語戰鬥指數不低,但著實是個提筆忘字先生,竟把大家閨秀的「閨」寫成了「門+乖」,遭到快言快語的竇文濤調侃:「包家有女初長成,一直在家乖乖的。」
  • 念經要看佛,說話得看人,為什麼說有智慧的人見什麼人說什麼話?
    說話的時候,對於不同的人一定要區別對待,針對人們不同的處境、身份、地位和個性等因素,採取與之相匹配的說話方式。只有這樣,才有利於實現我們說話的目的。即使不能實現,也至少能保證我們在說話時不犯錯,不惹禍。
  • 竇文濤:紙幣開手銬 還有鞋帶能上吊
    液壓剪,還有鋸條什麼的,鼓搗十多分鐘,你還得小心,你別把人家嫌犯這手給夾傷了,折騰十多分鐘才算把這個銬子給開了。而且現在這警方辦事,都講究個公開化、透明化,這開銬子就在消防隊大門口進行。所以呢,過往行人好多圍觀的,大家在旁邊看。有一個市民看著看著看著,忍不住發話了,說開個手銬費這麼大勁嗎?拿人民幣,拿人民幣捅一捅,這話現場哄堂大笑。
  • 面對愛情,得理不饒人的4個星座女 說話特別直接
    每個女生都希望找一個對自己好而且非常大方的,懂得照顧自己體貼自己包容自己的男生來陪伴自己。但是有些女生愛情中還是會斤斤計較,得理不饒人的,覺得對方做錯了事。但是在愛情中,兩個人都是相互謙讓,相互包容對方的,這樣才能很好的相處下去。
  • 河森堡做客文化節目 與馬未都竇文濤暢聊火鍋
    網易娛樂6月2日報導 近日,知名講解員河森堡受邀做客高品質文化類節目《圓桌派》,與馬未都、竇文濤、陳曉卿等文化人以「火鍋」為話題,即興來了場深度對談,展開了對火鍋的探討。作為年輕一代的文化人代表,河森堡這位「小鮮肉」與幾位德高望重前輩間的交流碰撞可謂精彩紛呈。
  • 《圓桌派3》現場版金句頻出 竇文濤趣聊「三觀」
    《圓桌派3》現場版金句頻出 竇文濤趣聊「三觀」 2018-03-19 13:28:54來源:華聲在線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論語》讀後感:孔子其實是個愛憎分明的性情中人!
    讀過《論語》的人都知道,裡面全是格言,好像孔子不食人間煙火一樣,平常就專門說格言。其實這是誤解,孔子從三十歲教學,一直到七十三歲去世,中間共四十多年,這些年得說多少話,不可能全是格言。《論語》不過是把他這四十多年所講的話,挑了又挑,選了又選,最後把這些精華集中起來,我們才產生了這樣的誤解。
  • 王晶,讓人大跌眼鏡,讓我「刮目相看」——《圓桌派4》
    今天說一說,我心中的談話類節目第一位,竇文濤的《圓桌派》。熟悉竇文濤的人都知道,《圓桌派》其實就是竇文濤之前主持的《鏘鏘三人行》的變身,雖然是「新瓶裝舊酒」的「換湯不換藥」,但我們要的,就是節目的「更名不改姓"。
  • 地鐵上大媽說話不積口德,孕婦的反擊大快人心,網友:為母則剛
    大媽一邊坐下一邊嘴裡還罵罵咧咧:現在的年輕人都不知道尊老愛幼。 這時孕媽不開心了,她表示孕婦為什麼不可以坐地鐵, 大媽看孕婦還和她頂嘴,就直接來了一句"你肚子裡的孩子早晚得掉,"對於大媽說話不積口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