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海口11月25日電(記者韓松、喻菲)在嫦娥五號升空之際,文昌航天發射中心附近龍樓鎮一所小學的師生迎來了中國頂尖的航天專家們。
這些專家前來參加國家航天局等單位主辦的「我的航天故事」活動,與小朋友交流航天話題。
學校的名字叫做航天小學,它由地源小學、美南小學合併而成,隨著文昌航天發射場的興建,在2010年搬遷至此而取了現名。校園裡矗立著航天員和太空船的模型。
11月23日海南文昌航天發射中心附近的龍樓鎮航天小學迎來了中國頂尖的航天專家們。 段崴 攝
四百多名學生在教室間的空地上坐滿。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中國航天公益形象大使吳偉仁院士對孩子們說:「我們的探月工程做了十五年,發射了四個嫦娥探測器,小朋友是不是希望嫦娥五號成功呢?」大家齊聲回答:「是!」
吳偉仁又說:「我們這次要從月球上採土壤回到地球,好不好?」孩子們歡快地喊道:「好!」
11月23日,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在海南文昌航天小學與師生交流 高興貴 攝
陳俊武小朋友向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原黨委書記孫保衛提問:嫦娥五號為什麼會在文昌發射?孫保衛說,長徵五號是新型火箭,它的功能強、推力大,在其他發射場發射不了。建文昌發射場,就是為了發射中國的大火箭。
他對孩子們說:「你們做了發射場的鄰居,是很幸福的。你們的父母為了建航天發射場,搬離了美麗的椰子林,來到龍樓鎮。希望你們做航天事業接班人,好不好?」孩子們大聲說:「好!」
陳碧君小朋友問吳偉仁:「嫦娥五號飛多久才能飛到月球?」吳偉仁答:「要飛一百多個小時。從發射到回來,需要二十多天。」
陳碧君又問:「成為航天人,要什麼條件?」吳偉仁答:「要有興趣,要熱愛航天,願意為它奮鬥。我國現在是航天大國,再用十幾年要成為航天強國,要一代一代人奮鬥,要小朋友們來一起奮鬥,我看你這樣的人最合適啦!」
孫保衛說,他已經為這個學校的小朋友們做了一場一個多小時的報告,發現大家對航天很感興趣。他說:「我們來學校,就是要激發孩子們的太空夢。」
電視主持人汪涵也擔任了中國航天公益形象大使。符雯敏小朋友問他:「成為形象大使是什麼體驗?」汪涵說:「飛一般的體驗。」在場的小朋友都笑了。
汪涵說,他雖然看火箭發射的次數不如近水樓臺的孩子們多,但也通過媒體做了一些傳播航天知識的事情。「每個人的生活都有可能跟航天發生關係。開車到一個地方,要用衛星導航;電話要打得通暢,船出海要順利到目的地,都與航天有關係。」
原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中國新聞文化促進會理事長李東東把她創作的《嫦娥賦》贈予學校,這是一首歌頌探月工程的詞賦。航天專家等人把月球儀和「航小夢」玩偶送給學生。中國航天基金會等則向龍樓鎮教育慈善會和航天小學捐款。
龍樓鎮教育慈善會理事長薛英炳說,近年中國航天基金會已經累計捐贈150多萬元,扶持貧困學生,獎勵優秀學生,改善辦學條件。
航天小學副校長林文說,這裡的學生都是農村孩子,他們中還有貧困生和留守兒童。航天人來到學校,擴大了孩子的知識面,提升了他們的想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