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天人訪問小學激發小朋友的太空夢

2020-12-03 新華社客戶端

新華社海口11月25日電(記者韓松、喻菲)在嫦娥五號升空之際,文昌航天發射中心附近龍樓鎮一所小學的師生迎來了中國頂尖的航天專家們。

這些專家前來參加國家航天局等單位主辦的「我的航天故事」活動,與小朋友交流航天話題。

學校的名字叫做航天小學,它由地源小學、美南小學合併而成,隨著文昌航天發射場的興建,在2010年搬遷至此而取了現名。校園裡矗立著航天員和太空船的模型。

11月23日海南文昌航天發射中心附近的龍樓鎮航天小學迎來了中國頂尖的航天專家們。 段崴 攝

四百多名學生在教室間的空地上坐滿。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中國航天公益形象大使吳偉仁院士對孩子們說:「我們的探月工程做了十五年,發射了四個嫦娥探測器,小朋友是不是希望嫦娥五號成功呢?」大家齊聲回答:「是!」

吳偉仁又說:「我們這次要從月球上採土壤回到地球,好不好?」孩子們歡快地喊道:「好!」

11月23日,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在海南文昌航天小學與師生交流 高興貴 攝

陳俊武小朋友向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原黨委書記孫保衛提問:嫦娥五號為什麼會在文昌發射?孫保衛說,長徵五號是新型火箭,它的功能強、推力大,在其他發射場發射不了。建文昌發射場,就是為了發射中國的大火箭。

他對孩子們說:「你們做了發射場的鄰居,是很幸福的。你們的父母為了建航天發射場,搬離了美麗的椰子林,來到龍樓鎮。希望你們做航天事業接班人,好不好?」孩子們大聲說:「好!」

陳碧君小朋友問吳偉仁:「嫦娥五號飛多久才能飛到月球?」吳偉仁答:「要飛一百多個小時。從發射到回來,需要二十多天。」

陳碧君又問:「成為航天人,要什麼條件?」吳偉仁答:「要有興趣,要熱愛航天,願意為它奮鬥。我國現在是航天大國,再用十幾年要成為航天強國,要一代一代人奮鬥,要小朋友們來一起奮鬥,我看你這樣的人最合適啦!」

孫保衛說,他已經為這個學校的小朋友們做了一場一個多小時的報告,發現大家對航天很感興趣。他說:「我們來學校,就是要激發孩子們的太空夢。」

電視主持人汪涵也擔任了中國航天公益形象大使。符雯敏小朋友問他:「成為形象大使是什麼體驗?」汪涵說:「飛一般的體驗。」在場的小朋友都笑了。

汪涵說,他雖然看火箭發射的次數不如近水樓臺的孩子們多,但也通過媒體做了一些傳播航天知識的事情。「每個人的生活都有可能跟航天發生關係。開車到一個地方,要用衛星導航;電話要打得通暢,船出海要順利到目的地,都與航天有關係。」

原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中國新聞文化促進會理事長李東東把她創作的《嫦娥賦》贈予學校,這是一首歌頌探月工程的詞賦。航天專家等人把月球儀和「航小夢」玩偶送給學生。中國航天基金會等則向龍樓鎮教育慈善會和航天小學捐款。

龍樓鎮教育慈善會理事長薛英炳說,近年中國航天基金會已經累計捐贈150多萬元,扶持貧困學生,獎勵優秀學生,改善辦學條件。

航天小學副校長林文說,這裡的學生都是農村孩子,他們中還有貧困生和留守兒童。航天人來到學校,擴大了孩子的知識面,提升了他們的想像力。

相關焦點

  • 少年強國 航天築夢」全國航天科普進校園河北第一站走進宏遠路小學...
    中國首批航天員趙傳東,團省委少年部部長週遊,民盟河北省委組織部部長、省直工委副主委穆慶明,團市委副書記張婷,團市委學少部部長于洋,區委組織部長、宣傳部長靳風獻,區教育局局長屈翠彬,團區委書記田航宇,區科協主任科員張榮堂,宏遠路小學校長趙郡參加活動並出席了開幕式。參加次此次活動的還有來自鹿泉區銅冶鎮嶺底小學的三位教師和6名學生。
  • 少年強國 航天築夢」全國航天科普進校園河北第一站走進宏遠路小學
    中國首批航天員趙傳東,團省委少年部部長週遊,民盟河北省委組織部部長、省直工委副主委穆慶明,團市委副書記張婷,團市委學少部部長于洋,區委組織部長、宣傳部長靳風獻,區教育局局長屈翠彬,團區委書記田航宇,區科協主任科員張榮堂,宏遠路小學校長趙郡參加活動並出席了開幕式。參加次此次活動的還有來自鹿泉區銅冶鎮嶺底小學的三位教師和6名學生。
  • 「長大想當太空人」——「太空第一課」激發學生科技夢
    新華網上海6月20日電(記者潘旭)「我想知道不同的物體在太空是什麼狀態
  • 孫家棟戚發軔等老一代航天人憶崢嶸歲月
    作為「兩彈一星」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東方紅一號」衛星的成功發射,拉開了中華民族探索宇宙奧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類的序幕。為紀念這一中國航天事業裡程碑,2016年,經中央批准、國務院批覆,將4月24日設立為「中國航天日」。
  • 兩岸青少年航天夢創意繪畫大賽頒獎 童「畫」航天夢
    事實上,這已經是洪同學第二次參加海峽兩岸(廈門)青少年航天夢創意繪畫大賽。去年,她的作品《我在太空賞家鄉美景》也融入了鮮明的集美元素。  臺灣永信小學五年級學生謝晴帆創作的《星際迷航》獲得了小學高年級組特等獎,她的作品表現的是外星人的生活,畫筆不失稚嫩卻充滿了奇思妙想。「很喜歡這幅作品的『腦洞』,有著小朋友特有的天真!」昨天,在展覽現場,不少觀眾對這幅《星際迷航》嘖嘖稱讚。
  • 兩岸青少年童「畫」航天夢 展出276幅獲獎作品
    太空幻想融入集美元素   在此次大賽中,來自海峽兩岸的小畫家們用手中的畫筆將天真爛漫的航天夢想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表達了兩岸青少年的航天夢、中國夢。   臺灣永信小學五年級學生謝晴帆創作的《星際迷航》獲得了小學高年級組特等獎,她的作品表現的是外星人的生活,畫筆不失稚嫩卻充滿了奇思妙想。「很喜歡這幅作品的『腦洞』,有著小朋友特有的天真!」昨天,在展覽現場,不少觀眾對這幅《星際迷航》嘖嘖稱讚。   「繪畫大賽促進了兩岸青少年的文化交流,有助於小朋友打開眼界。」
  • 除了《小豬佩奇》,適合給小朋友看的動畫片還有哪些?
    ,對小朋友很有啟蒙教育意義。這部動漫重點推薦,這可是在youtube上被贊500多萬次的超級受歡迎的動畫片哦,並且還傳播到多個國家,堪比中國版《小豬佩奇》。小豬佩奇據我了解,《小豬佩奇》目前是當下兒童最喜歡的動畫片,其實它引進於英國,是不是很可愛呢?
  • 康師傅航天科普進校園:航天員回信激勵少年築夢太空
    隨著嫦娥五號返回器順利返回陸地,我國探月工程「三步走」正式收官,中國航天事業發展進入新階段。從嫦娥五號發射、進入月地轉移軌道、月球著陸、採樣取材……直至返回地球,每一個瞬間都牽動著國人的目光,中國航天、嫦娥五號已成為「全民熱點」。在最近舉辦的「康師傅航天科普進校園」活動中,許多小朋友通過「太空郵局」表達了對航天人的敬佩和航天事業的嚮往。
  • 從太空返回十七年後,他的傳奇成為了新一代太空夢的起點
    當滿懷興奮和期待的他們聽到楊利偉對"太空中能不能看見長城"給出否定回答時,不僅學到了一件科學事實,更直接感受到科學的嚴謹與客觀。這反而更加刺激了孩子們的航天夢,在隨後的時間裡,他們緊緊追隨著楊利偉和神舟系列乃至此後的天宮、嫦娥……的身影,往太空的深處投去渴求的目光。"小時候我有兩個夢想,一個是當飛行員,另一個是想當一個火車司機。為什麼?
  • 臨渭區育紅小學教師參加「中國夢—全國小學數學名師教學觀摩會」
    渭南青年網(編輯 陽光 通訊員 趙鳳婷 田琳娜)2017年10月14日--15日,由中國人生科學學會教育發展專業委員會、北京二十一世紀育師教育科學研究院聯合發起的「中國夢—全國小學數學名師教學觀摩會」在北塘實驗小學隆重舉行,臨渭區育紅小學的數學老師一行11人在教研室田琳娜老師的帶領下參加了此次觀摩會
  • 發揚「航天精神」 逐夢星辰大海
    從「兩彈一星」的偉大創舉,到「天宮」攬勝、「嫦娥」奔月,再到「北鬥」指路、「長五」飛天……中國航天事業每一步跨越,都離不開航天精神的堅定支撐。隨著時代的發展和認識的深化,航天精神一以貫之、歷久彌新。銘記「東方紅一號」的歷史,傳承和發揚「兩彈一星」精神,航天夢也是強國夢。為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砥礪前行。「弘揚航天精神擁抱星辰大海」,這是今年航天日的主題。
  • 南通開發區實驗小學教育集團:將航天精神融入愛國主義教育
    課程敘事航天夢,愛國情周平健在中國航天50周年之際,如何普及航天知識,弘揚航天精神,激發學生愛國主義情懷。開發區實小教育集團人學習不斷、思考不停、行動不止。活動包括「藍天尋夢」「創新繪夢」「探究逐夢」三個部分,觀看長徵五B運載火箭發射的新聞報導,用彩筆描繪的航天知識手抄報,錄製航天員的感人故事微視頻,利用廢舊物品設計航天手工作品,舉行航天主題中隊活動展示。豐富多彩的航天教育活動,激發了孩子們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
  • 新華社特約記者太空日記:首次穿上特殊實驗服 寄語海內外小朋友
    新華社天宮二號10月27日電 題:第三篇:首次穿上特殊實驗服 寄語海內外小朋友  新華社太空特約記者 景海鵬    10月26日是神舟十一號進入組合體的第八天,新華社太空特約記者、航天員景海鵬首次穿上特殊實驗服,寄語海內外小朋友。
  • 和小朋友一起認識宇宙中的「星星」,開啟太空神秘旅行
    孩子們似乎天生就對太空感興趣,他們的腦子裡裝滿了各種關於火箭、太空的問題那壯美而神秘的未知世界,激發了孩子無盡的想像和求知慾。就讓我們用宇宙星辰點燃孩子的想像力吧!4-10歲的孩子,與身體一起瘋長的是一顆健旺的好奇心,漫天璀璨星鬥,點亮了他們對這個世界最初的思考。他們睜著求知的眼,想要知道自己的來處;他們伸出探索的指,想要觸摸看不到的遠方。
  • 《戈壁情 航天夢》——中國航天歌手高謙再次為航天事業放歌
    為紀念中國航天事業創建60周年,迎接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返回家園,中國航天歌手高謙獻上主題原創歌曲《戈壁情 航天夢》,再次為航天事業放歌。11月17日在北京民族文化宮隆重舉辦首屆「森芝藍」慶祝神舟十一號飛船凱旋暨中國航天歌手高謙《戈壁情 航天夢》MTV首發新聞發布會。
  • 《火星救援》中國航天人專場 看航天人如何評價
    《火星救援》中國航天人專場 看航天人如何評價 共37張     1905電影網訊 因為《火星救援》這部影片故事來源於NASA的火星計劃,得到NASA的支持與把關,並涉及航天科技、數學、植物學、動力學、化學、物理、醫學等眾多領域,被譽為「給科學的一封情書」,片中有一句臺詞特別適合形容這部影片目前的票房趨勢,I'm going to science the shit out of this,我要用科學幹出一條生路,相信接下來的口碑效應
  • 中國夢,飛天夢
    2020年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中國夢,飛天夢,再次踏入新徵程,「上九天攬月」不再是一句簡單的口號,成了實實在在的壯舉!偉大的事業孕育了偉大的精神。新一代航天人在攀登科技高峰的偉大徵程中,以特有的崇高境界,頑強的意志和傑出的智慧,鑄就了偉大的航天精神。經過近半個世紀的迅速發展,我國航天事業取得了巨大成就。
  • 我的夢 強國夢——瀘州納溪區護國鎮中心小學開展手抄報比賽
    學生展示手抄報為了進一步弘揚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引導學生為偉大祖國的繁榮富強而讀書,11月6日,納溪區護國鎮中心小學開展了以「我的夢 強國夢」為主題的手抄報比賽。活動中,學生們通過各種渠道搜集資料,了解中國從古至今湧現出的許多愛國人士,他們為了強國夢拋頭顱、灑熱血,奉獻了畢生的精力,如:地質學家李四光、核物理學家鄧稼先、人民的好幹部焦裕祿等。每一幅手抄報,學生們都認真構思、認真設計、認真創作,一幅幅作品,主題鮮明,圖文並茂,富有知識性和趣味性,受到師生們一致好評。
  • 中國航天再啟星辰大海夢
    中國航天再啟星辰大海夢 原標題:   唐朝詩人李白曾舉杯邀月,發出「嫦娥孤棲與誰鄰」的「天問」。1200多年後,中國航天人給出自己的答案。
  • 中國首款「太空面」亮相上海,康師傅攜手中國航天再譜新篇章
    雙方對未來三年的合作進行了展望,計劃下一個三年裡,雙方繼續攜手前行,以實現「航天夢」、「中國夢」為己任,助力中國航天事業發展,並用航天科技成果造福廣大消費者。活動現場,原國家首批航天員、中國航天基金會公益事務部部長吳傑宣讀了證詞,與中國航天攜手三年後,康師傅不負眾望,用太空面生動詮釋了航天品質和航天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