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
72/10000
淺談「高富帥」等慣用語的排列組合關係
摘要:慣用語在日常生活中是高頻率使用的一類詞,它的組成方式各異。但萬物皆有規律,本文就慣用語的組成與順序排列組成原因加以探討。經分析認為,慣用語的組成順序與生活習俗和音調都有很大的關係。本文將就這兩方面加以討論。
關鍵詞:高富帥;慣用語;排列順序
一、慣用語的現況
(一)慣用語定義及常見慣用語
慣用語是一種習用的固定的詞組,既有三音節為主的固定格式,又有比較靈活的結構和強烈的修辭色彩。
從我們日常見到的慣用語來看,它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有俗語如「八竿子打不著」「不管三七二十一」等,有形象概括詞義如「打白條」「階下囚」「炒魷魚」等,有歷史事件轉換來的「閉門羹」「破天荒」等,也有神話傳說來的「上西天」「迷魂湯」等,當然,還有說不出屬於哪類的如「乾打雷不下雨」「撐場面」等。但整體來看,慣用語的結構可謂是五花八門。
(二)慣用語特點
當然,五花八門的慣用語是因為有共同特點才被劃分為一類的。經分析發現,慣用語除了它該有的大眾化外,還全都比較短小,用起來也形象易懂,更是會通過比喻等一系列途徑具備某些有概括意義的引申義。
本文要探討的慣用語類型,就是除上述舉例外但符合慣用語所有特點的以「高富帥」為代表的看似並列結構的慣用語,我們將從各方面分析,探討其內部組成時是否有排列原則,若有,有何規律。
二、「高富帥」等並列結構慣用語的組成
(一)「高富帥」的出現及其含義
在探討組合規律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高富帥」這個詞本身。顧名思義,「高富帥」即指「身材高大、家庭富有、長相帥氣」的男性。「高帥富」興起的基礎是2008年中國年輕人高富帥(網名)在日本動漫「高達系列」的風靡下,以網絡方式發行的自製創作「高富帥系列動漫」。動漫主人公以「高富帥」命名,身高1米85,體重145斤,長相帥氣,出生於高幹家庭,獨子,家庭條件優越,名牌畢業等等。主人公集這些優點於一身,因此一出道就受到廣大觀眾的認同追捧。再加上「李毅吧」上網絡詞的高頻運用,「高富帥」就此成功地進入了人們的生活,也因此成為了在身高、財富、相貌等方面完美的代名詞。
後來,我們在看到它的傳播的同時也看到了更多地運用——人們常說的「要嫁就嫁高富帥」就把它當做一個又高又富又帥的名詞來使用;而「成為高富帥,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中的「高富帥」就更寬泛的指向了優秀的人。因此我們可以看到,高富帥已由最初的分別從身高、財富、相貌對人物進行界定引申到了更多含義。它開始指代綜合方面的優秀或出類拔萃,進而指代出類拔萃的人,甚至用在非人上——「罕見『五爪豬』,主人待他如寶,享受高富帥待遇。(新民網,2013年7月15日)」。這樣的例子有很多很多。在「高富帥」這個詞語的發展和演變過程中,通過對這個詞語隱喻之後得到的全新的含義。
(二)並列結構慣用語的組成
經過了大規模的口口相傳,「高富帥」一詞就廣為人知了,不僅如此,人們還仿照它造出了「白富美」「矮矬窮」等一系列詞語,用來形容不同人的容貌、家室等。這麼看來,「高富帥」的誕生穩固了網絡詞彙的地位,但同時我們也發現,它的組成符合中國傳統慣用語中並列結構的特點。
首先,我們發現,「高富帥」等並列結構的慣用語都採用了一種三音節的構詞方式。這是因為三音節的形式比較簡單凝練,讀起來也像中國的漢人名字,更朗朗上口,便於記憶。「能與宿主已有的認知結構產生連結,易於接受並引發同化反應」。劉大為(《流行語中的語義泛化及社會功能》,1998)指出,語義泛化高潮階段是以語義含混為特徵。在流行高潮階段,「人們力圖不分場合、不問對象地到處使用它,簡直如同『口頭禪』一樣,哪怕只有一絲半縷的聯繫也決不放過用上它的機會。」
其次,我們發現,「高富帥」與「白富美」的組成都是由形容詞組合而成。結合之前已經出現過的廣為流傳的慣用語來看,並列結構的短語組成無非都是由某一領域下的同類名詞、形容詞或動詞組合而成。如「鍋碗瓢盆」是廚房中的四種工具名詞;「說學逗唱」是相聲中的四種技能動詞。同樣地,「高富帥」則是形容人物特徵的三種形容詞。
另外,通過分析我們還可以發現,用形容詞組成短語是並列短語中最常見的一種方式。探究其原因,發現有三:一是形容詞在一句話裡沒有主導地位,所以即使意思稍有偏差,問題也不大;二是形容詞易縮,即慣用(各自取字由單音節構成新詞)後與雙音節時意義差距不大;三是慣用後的新詞仍舊可以當作名詞使用。(王林魚,《現代漢語的慣用語》,2014)因此,「高富帥」在不斷地傳播與擴展中,人們逐漸習慣了「高富帥」的說法,那麼,為什麼那麼多組合形式中,偏偏就「高富帥」被選中了,而不是「富帥高」「帥高富」呢?下面,我們就從語音和語音兩個方面來分析一下「高富帥」內部組合的原因,即「高」「富」「帥」三字的排列順序怎樣才符合口語與風俗的客觀規律。
三、從語音的角度分析「高富帥」排列的順序
「高富帥」這樣的三言詞是由幾個不同的字組合在一起的,這種組合方式與人們在使用語言的過程中的語音習慣有很大的聯繫。
語音語調在現代漢語中,分為音高、音色、音長、音響等多個方面。在聽覺上,音高和音長的優勢全都會以聲音響度的形式體現出來,從某些方面講這一影響著慣用語的排列組成。
王理嘉說:「就語音本身說,開元音總比閉元音聽起來要響,而所有的元音都比輔音要響。輔音內部則鼻音、邊音最響,擦音次之,塞音又次之。而同是塞音,清濁相比,後者就相對要響一些。總起來說,在強度和頻率等同的條件下,語音的響度按這樣一個次序遞減:[a]>[i]>[m]>[z]>[s]>[d]>[t]。」比如這個詞語中的「高」是一個開音節的字,[g]也屬於塞音,與「帥」相比音節較短,響度較大,因此會放在首位;而「富」「帥」兩字都屬於擦音,則可以自由組合排列形成「高富帥」和「高帥富」兩種說法,這兩種說法在日常使用過程中都是比較常用的。但使用「高富帥」的頻率相對要高一些,是因為這樣讀起來可以讓整個發音變得更加響亮一些,有加強的效果。
除此之外,漢語造詞將濁音置於清音後,使後重的構詞要求成為現實。具體情況是:聲母清濁相同的雙音節並列詞,為了實現後重的要求,將響度大的音節置於後面。由於低元音響於高元音,開口韻響於合口韻,擦音響於塞音,所以,一般將含低元音的音節或聲母是擦音的音節放在後面。因此,並列性詞語大多數情況下是按順序排列的,即漢語語素間有並列關係的詞其語素排列次序是按照漢字聲調的平上去入排列的,周祖謨(1985) 說 :「在漢語裡兩個詞並舉合稱的時候,兩個詞的先後順序, 除了同是一個調以外,一般是按照平仄四聲為序,平聲字在前,仄聲字在後。如果同是仄聲,則以上去入為序。先上,後去、入;或先去,後入。」如果同聲調,則又按聲母的陰陽排列,陰聲在前,陽聲在後。「白富」與「高富」都屬於平去,「吃喝嫖賭」則是利用了「先陰平後陽平」的規則,將「吃喝」排在前面,「嫖」次之,上聲結尾。
另外,我們還可以從平仄上分析常用的三字詞語:
平平平:吃喝玩、家春秋
平平仄:京津滬
平仄仄:高富帥、白富美、高大上、德智體、福祿壽、獅虎豹
仄平平:矮窮矬、土肥圓、老中青
仄仄平:理化生、海陸空、你我他、主謂賓
仄仄仄:數理化、政史地、語數外、北上廣、定狀補
仄平仄:色香味
由此可見,三字詞語在其排列組合上是呈現出一定規律的,其中以平仄仄與仄仄仄最為常見。這樣的平仄規律,使人們在日常使用中讀起來更有音韻感,也易於口耳相傳。
在舉例中,我們還發現,在三字並列語中,不乏一些後兩字音調相同的排列法,如「高富帥」中一陰平帶兩去聲,「矮窮矬」中一上聲帶兩陽平,「土肥圓」類同。這也是我們常用到「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等用法的原因。通過舉例我們還可以驗證之前所分析的一切道理,並發現總結一些新的規律——「平平平」中若出現兩音,則以「先陰後陽」為標準,如「吃喝玩」;「平仄仄」中兩仄音的排列也是無論第一音是陰平還是陽平,均為去上排列,如「白富美」「德智體(不排除重要性等因素)」等;「仄仄平」中兩仄音的排列則是正常的上去順序,如「海陸空」「你我他」等;而「仄仄仄」中三個仄音的排列則呈現出多樣性,兩同音相連或者交叉組合的形式都有出現,但整體上符合中華民族對音韻美的講究。
以上的規律在四字詞語(成語)上也頗為試用,「柴米油鹽」屬於平仄平平,「琴棋書畫」符合二同音相連後先平後仄……「生旦淨醜」「詩詞歌賦」「梅蘭竹菊」「鍋碗瓢盆」「吹拉彈唱」等四字詞語均在其規律上有著更多自身的規律,這點本文不再作分析。
四、從語義的角度分析「高富帥」排列的順序
在從語音的角度分析了「高富帥」排列的順序之後,我們還試圖從語義的角度探究一下「高富帥」排列的順序。一個語言的產生,與其日日夜夜所處的文化有關,所以我們有了世界各地語言,有了中國各地方言,也自然地有了這些慣用語。
當然,「高富帥」這個詞語,就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中,應運而生的。我們試圖分析除語音外它的組成規律,因為就某些角度而言,「富」「帥」可以顛倒,而「高」字在前也只能用響度大小來解釋。就此,我們認為,「高富帥」等一類詞語的排列組成還與人們的生活習慣(此處可能用生活崇拜更佳)有關。
我們常常強調並列詞語的順序性,例如「生老病死」的時序性,「上下左右」的空間性,「加減乘除」的繁易性……然後斷定詞語的排列一定與其語義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只不過,相較於這些四字詞而言,本文所討論的三字詞中所體現的主次順序似乎顯得不是那麼明顯。但若仔細分析,其依舊有它其中的道理。
我國古代就對男性的形象進行了定義,認為男子頎長的身子是「美」的標準,在對男子的敘述中也多以身形描述開頭:《三國演義》中劉備第三次「顧茅廬」時形容諸葛亮「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飄飄然有神仙之態」(第三十八回)中把「身長八尺」放在首位,《水滸傳》中賣炊餅的武大郎正是因為身高太矮才被潘金蓮所嫌棄,被西門慶所不顧及。由此可見,身高從古代就是不可忽視的對男子的描述之一,直至現在,不少女性仍把「個子不能比我矮」放在擇偶標準的基礎條件裡,只有少數身高170+的女性表示「可以接受和我差不多高的,或者矮一點點」。因此,身高中的「高」被排在第一位就不足為奇了。
「富」雖然在如今看來,出現了很多「裸婚族」來反抗這一條例,但我們不得不承認,當今更多的人還是在結婚時會考慮「有房沒房」「有車沒車」這樣的問題的。而我國自古以來也一直有「門當戶對」一詞,在古代尤為突出,王室大臣統統採用聯姻方法,以求得地位的平等性與互保性,即使有平民階級進了達官貴府,也只能落得個「侍妾」「婢女」的身份,終日不得揚眉。況且在古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往往在婚前不得見面,容貌不得看,家庭就成為了不可忽視的重要考慮因素之一。即使到了男女常見的現在,這一詞依舊適用。
容貌是一個人的外表,事實上,你給人的第一印象,就只能是外表與氣質。因此,「帥」自然就有了它存在的意義。我們用每個形容詞的縮寫構成了一個新的詞彙,然後按照主次順序將其排列形成的「高富帥」一詞言簡意賅地對我們當今社會對男性的要求做了一個精準概括。由此可見,詞彙在形成過程中,除了語音的影響因素外,還會很大意義上地受到語義的影響,即人們依舊會按照自己所認為的主次程度對詞語進行排列。
同樣的,一些其他常用語中也存在著這樣的排列意義:「白富美」中的「白」對女性而言尤為重要,我們常說「一白遮三醜」,由此「白」與「美」的地位便高下立見了;「語數外」一詞一看便知道人們應當把「國語」放在首位;「德智體美勞」也是首先強調「德」的重要性;「北上廣」「京津冀」等詞將帝都放在首位……我們不能否認主觀意志對其排列順序的影響,它的產生也在人際意義上有一定的影響,更是依託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它才得以流傳。
「白富美 」、「高富帥 」不僅映射出言語的共時性,還呈現出語言的歷時性,反映了在傳統的靜態中國文化語境下交流者對物質財富的態度,在新的認知環境下,交際雙方對社會地位、財富、個人價值傾向、個人、群體及民族審美取向。「白富美」、「高富帥」體現了在社會發展中個人、群體及民族心理活動的動態性。(劉明芳,2013)
五、結語
內容精簡、郎朗上口的詞語在日常生活中尤其被人們喜愛,久而久之也就變成了慣用語。而慣用語也是由一個具體的意義引申出更多含義,從而使這些語言模因發揮了更大的作用,而語言也因此變得豐富起來。
在傳播中,「高富帥」等慣用語自身所代表的含義具有大眾認同感,使人們自發地去口耳相傳;而由音韻規律組合而成的結構順序,增加了詞語的響度,也方便了詞語的流傳。由此可見,一個慣用語的形成,除了其自身攜帶的形象意義之外,還與其音韻和詞義上的規律感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參考文獻:
[1]杜曉萍:《認知語言學下對「高富帥」三言詞的解讀》,《語文建設》,2016年第4期。
[2]史式:《漢語成語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年。
[3]許力生:《語言學研究的語境理論構建》,《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4期。
[4]盧磊、趙軍:《成語變序與變序成語》,《中學語文》,2006年第7期。
[5]王理嘉:《音系學基礎》,語文出版社,1991年。
[6]蔣冀騁:《論近代漢語並列結構詞的語素間聲調關係》,《古漢語研究》,2013年第3期。
[7]王倩:《模因論視閾下的「高富帥」類流星雨研究》,《淮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2期。
[8]劉明芳、羅紅:《從語境觀看網絡語言「白富美」和「高富帥」》,《文學語言學研究》,2013年第53期。
[9]楊箐、佟文晶:《四字並列成語結構特點芻議》,《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2年第29期。
[10]黃斌宏:《漢語慣用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09年。
(正文共4936字)
——學年論文現代漢語
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