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朋友阿喬要約我出去喝兩杯,說自己的領導休陪產假了,可以暫時放鬆一段時間。
我很驚訝,我曾聽朋友說過,這個領導已經單身多年,一直沒有找到心儀的對象,今年39歲了。
怎麼突然升級當爸了,我的熊熊好奇之心,燃燒著我。
朋友說,他領導因為身高的原因,沒有找到符合自己條件的對象,再加上家裡催得緊,談了一個條件一般的,就成了。
我想,男生170以上,不是很普遍嗎,這應該不是阻礙婚姻的因素吧。
朋友說,他領導150,比一般男生矮,但卻要求找一個身高160以上,有體面工作的女生。
這。。。
這突然讓我想到,很久以前一個新聞。
大概說,一個170的男孩,談了一個151的女生,雖然已經確認男女朋友的關係了。
但女方的身高一直是這個男孩心裡的疙瘩。
然後,這個男生就在貼吧上,向各位網友求助,希望網友給他獻策,到底要不要分手。
這下好了,這一問自己就成了眾矢之的了,被廣大網友瘋狂吐槽。
網友們大概的意思是:
1、自己矮還要求對方高,哪來的自信。
2、男方心理有問題,女方趕緊分手。
3、男網友說,有女朋友就不錯了,還嫌棄。
儘管是一些哭笑不得的回答,但卻讓我們嗅到一些難以覺察的心理問題。
為什麼長得矮的偏偏喜歡要找長得高的人做對象,這個不限男女。
很多人口頭上說是為了後代的基因,這個恐怕是個藉口,當碰到一個讓自己產生多巴胺的異性,你還管你未來的兒子長多高嗎。
不管身材矮小,還是身材高大,任何人都會喜歡具有高、富、美(帥)條件的異性。
而長得高的人,他可以選擇比自己高或者比自己矮的異性,而長的矮的人,他選擇身材高的異性似乎有些困難。
當然,除非他家世好,或者有才華,或者性格上討喜。
而身材矮小的人,追求身材高的異性,那種渴求的心態,更加強烈,甚至變成了一種執念。
因為矮,心理多少會有點自卑,對高、富、美(帥)的異性依然有強烈的需求,但是因為身高的原因,又不得不降低要求,所以,他們內心既痛苦又糾結。
要不,他們臣服於自己的內心,不顧自己身高的問題,目標明確地尋找長得高的異性。
要不,就屈服自己的身高,找一個與自己差距差不多的異性,不甘不願地過日子。
找不到的,就一直耗著,就像朋友的領導那樣。
對身材矮小的人而言,矮,其實是一種身體缺陷,相比具有身高優勢的人而言,他們並不是那麼有自信。
不自信是肯定存在的,就怕這樣的人不會認清自己,明知道自己身體有缺陷,卻不努力,不去提高自己,找個伴侶,還要求頂尖的好,但身上卻沒有一樣優點是拿得出手的。
他們想通過尋找身材高的伴侶,給自己安慰,來彌補自己的缺陷,當然,這種彌補是一種心理上,精神上的。
因為找了一個比自己高的人,他們的自豪感得到大大的滿足,不僅滿足了自己特有的面子,還特別體現了自己的能力和價值。
一個人身體有缺陷,自己無能為力,就會把希望和感情寄托在一個人或一件事身上,來緩解他們的內心的自卑感。
但有的身材矮小的人,他門能認識到這個缺陷,他就會通過學習、工作或者是其他方面來得到別人的認可,以此,來消除別人因為身高對他的歧視。
當你看到身上的品質和能力時,你就會不自覺地忽略他的身高。
剛好,我覺得這樣的人是很勵志的,也值得大家學習。
有人問,為什麼有的身材矮小的人,能找高、富、美(帥),而有的人卻找不到,這種列子很多,很大一部分跟家庭條件無關。
就比如王祖藍和李亞男。
有的人說,你看王祖藍不也是把李亞男娶回家了嗎,別人為什麼不行。
有人抗議了,說王祖藍有錢,女人才喜歡他。
但李亞男就沒錢嗎,人家還是2004年溫哥華華裔小姐競選冠軍和2005年國際華裔小姐競選冠軍呢。
想嫁什麼樣的男人沒有。
之後,我看《奔跑吧,兄弟》,我就知道了。
裡面設計了很多遊戲環節,很多遊戲因為王祖藍的身高玩不了,大家都在笑他,但他並沒有生氣,也沒有覺得難堪,而是用很坦然地態度去面對,用一種高情商成功化解了。
他並不覺得自己身高是劣勢,他是自信的,聰明的。
他用不同的形象給別人帶來快樂,讓別人覺得他的身高不是的劣勢,而是優勢。
身材矮小的人,會很容易把他的身高看成很重,把找到一個完美的對象,變成一種執念。
耗著這麼長時間找不到女朋友,其實,並不是因為這個世界完美的人少,而是你自己不給自己選擇的機會。
為什麼很多人抱怨自己沒對象,又有很多人抱怨自己談了很多次戀愛卻依然找不到對的人。
如果一開始不是盲目地憑感覺去找對象,而是認清自己的標準,那成功率會大大提高。
不管身體有什麼缺陷,自信永遠是成功的首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