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寫了一篇蒙古軍團攻打歐洲的文章。一向自認為很懂歷史的我在文章裡說:為何人高馬大的歐洲人還不如身材相對矮小、溫文爾雅的南宋人耐打呢?引起了熱心讀者的強烈批評。知識淵博的讀者們第一次讓我知道原來那時歐洲人的平均身高還不到1.65米,在此,向那些對我的文章作出指點和斧正的讀者表示真心地感謝。在下了一番功夫之後,翻越了歐洲人和亞洲人的身高發展史,我發現了一個不可思議的問題,為何亞洲人越長越矮,而歐洲人越長越高呢?
喜歡讀古書的人都知道,無論是正史還是古代的民間通俗小說,都喜歡這樣描寫古代人:身高八尺,棗紅臉,豹子頭,用得一對捶天搗地的霸王錘……還有就是古人的吃飯方式也很拉風。到了飯店之後,剛剛坐下古人都喜歡這樣說:廢話少說,來二斤牛肉,一壇好酒……而再看看秦始皇的兵馬俑和歷代發掘出土的古墓,都會驚奇的發現,古代很多人的身高都在1米84以上。而再看看那時的歐洲人,看到1米65的人就已經很羨慕了。再看看如今的亞洲人和歐洲人,頓時覺得心裡很不服氣,差距怎麼那麼大呢?問題出在哪裡呢?
查看了歷史資料才知道,在古代羅馬時期歐洲人的普遍身高普遍低於1米7,而那時的中國人在他們眼裡絕對一個個都是姚明。在美劇權遊中,那個臉上帶有傷疤的小魔鬼雖然有點誇張,卻也是歐洲人的象徵。據考古學家出土的秦漢時期的古墓發現,那時人的平均身高都在1米8以上,1米9的也很常見。你能想像在秦漢時期的大街上,一群1米9左右的人在滿街跑嗎?難怪那時的人喜歡使用重兵器。而再看看他們建造的古長城、秦始皇皇陵、都江堰……這些都是經歷過2000多年,至今仍在使用的巨大工程,就能知道古人有厲害了。而據明朝時來中國的傳教士記載,他發現中國人的身高普遍比歐洲人高很多,而且身體也比歐洲人壯。這又是為什麼呢?
很多人說是由於食物的改變。因為那時的中國人的主食是豆類,然而從小麥、水稻被普及之後,我國人的飲食習慣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小麥和水稻裡面含有大量的澱粉,而豆類品高含的卻是蛋白質,難怪今天我們喜歡用豆類來製造人造肉,原來它的成分真的和肉差不多。這種飲食的轉變,是直接導致中國人身高越來越低的主要原因。而再看看歐洲的發展。隨著工業化時代的到來,歐洲人越來越喜歡吃牛肉,喝牛奶,生活越來越好。而我們近幾百年來,一直處在低迷狀態,老百姓的生活從唐宋朝之後越來越差。這種營養上的差距,也是導致我國身高越來越矮的主要原因。而解放後,隨著現代化水的越來越好,身高不斷提升。回想回想我們小時候班級裡孩子的平均身高是什麼樣子,再看看我們現在的子女身高又是什麼樣子?這才短短的幾十年,為何差距能那麼大呢?在宋朝動不動二斤牛肉那種場面,古人身高能不能高嗎?
當然還有氣候問題。很多人說歐洲人高,就如同中國的北方人比南方人高一樣。天氣冷,吃得多,吸收好,這就導致了身高差距。當然還有文化原因。看看歐洲的文化,直來直去,簡單粗暴,根本不懂人情世故。再看看我國受悠久的儒家文化薰陶,就是放一個屁,也要拐個九曲18彎。這種大量的用腦消耗了很大的能量,也是導致國人越來越矮的重要原因。再看看現在的90後00後,會思考那麼複雜的問題嗎?所以他們才能夠越來越高。還有人說,在某個時代地球發生了變化,從此之後亞洲和歐洲的地理環境發生了質的變化,這才是導致歐亞身高猛增的原因。這種說法真的存在嗎?又不是侏羅紀時代的毀滅。還有一個最離譜的說法,就是說從古希臘開始歐洲開始精選人種。把出生的兒童通過嚴密的篩選,通過身高體重對比,把一些不合格產品全部人為報廢掉。這種說法真的讓人無法接受。
而經過科學研究發現,亞洲人的平均智商為105左右,這就普遍高於歐洲人了。其實對比這些很無聊,歷史如何都已經成為了過去。放眼未來,從今天開始,積極樂觀的與世界同競爭共發展,才是最為明智的選擇。你問問亞歷山大、拿破崙個子高真的重要嗎?在如今這個世界裡,拼的是知識和科技,不是嗎?